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13373100000083

第83章 龙文鞭影(5)

晋朝王胡之,字修龄,有一段时间曾住在东山,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当时乌程县的县令陶胡奴了解到他家境贫寒,生活艰苦,便派人送一船米给他。王胡之认为陶胡奴的东西不能接受,便不客气地谢绝了陶胡奴的馈送,说:“我如果肚子饿了,会向谢尚讨饭吃,不需要你送米来。”○晋朝罗友年轻时好学不倦,喜欢向人讨祭祀之后的酒食吃。大将军桓温斥责他说:“求食为何不至桓府?”罗友回答说:“就公乞食,今乃可得,明日已复无。”桓温听了大笑起来,上书举荐他为官。

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解析】

汉朝召信臣,担任上蔡县县令时,爱民如子,当地民众都很拥戴他,爱他就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把他称为“召父”。东汉杜诗,光武时被提拔为南阳太守。他在自己的管辖区内除暴安良,免除老百姓的徭役,老百姓十分感激他,把他称为“杜母”。○南宋抗金名将张浚问杨用中:“你曾在梁洋一带当官,那地方有人值得我去结交吗?”杨用中回答说:“杨仲远可以为师,雍退翁可以为友。”由此可见古人择友非常严谨。

直言解发京兆画眉

【解析】

唐太宗时,贾直言和父亲将要被流放到南海,临行前贾直言跟妻子诀别。他认为不应该连累妻子受苦,便对妻子董氏说:“生死不可期,我去你亟嫁。”让董氏不要等他,赶快出嫁。董氏一句话也不说,拿绳子把头发扎起来,再用头巾包住,对他说:“不是你亲手把它解开,这头巾绝不解开。”贾直言流放二十后才回家,董氏用头巾封住的头发依然如故。○汉朝张敞担任京兆尹,赏罚分明,当地有权势的人物,都规规矩矩,不敢胡作非为。张敞曾替他的妻子画眉毛,执掌弹劾的官员便把这事上奏给皇上。汉宣帝便问张敞有没有这回事,张敞答道:“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汉宣帝由于爱他的才华,没有再追究他。

美姬工笛老婢吹篪

【解析】

晋朝石崇有个名叫绿珠的姬妾,貌比天仙,擅长吹笛,石崇对她很是宠爱。○王琛担任秦州刺史时,当地发生羌人叛乱,王琛带军镇压,久攻不下。一天,王琛突然想起府里有一个叫朝云老婢女,擅长吹篪。王琛便让朝云化装成贫苦的老太婆,吹篪行乞,那些羌人听见她吹篪的声音,便落下思乡的泪水,无心再战,很快都投降了。

五微

敬叔受饷吴祜遗衣

【解析】

何敬叔是南北朝时长城县的县令,为政清廉简约,不骚扰老百姓,不接受下级官吏或有钱人家的馈赠。有一年,这个县粮食歉收,许多老百姓都在挨饿,但租税不能不交,这使何敬叔非常为难。正当他计无所出,万分焦虑的时候,忽然心里一亮,想出了一个主意:在家门口贴上一张榜文,宣布最近几天,他准备接受馈赠。那些多年来都想跟他拉关系、套近乎而又苦于无缝可钻的人得到这个机会都欣喜若狂,纷纷上门送礼,只几天时间,送来了两千八百石米。何敬叔就用这些米替贫民交纳租税,自己不留一颗。○汉朝吴祜当胶东王的国相,为政简约,提倡仁恕,下属也不敢徇私舞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的一个下属私自用老百姓的钱买衣服孝敬父亲。父亲知道后,非常愤怒,责令儿子向长官自首。这名下属向吴祜自首后,吴祜严肃地批评了他,要他回去向父亲请罪,同时仍然把那件衣服送给属吏的父亲。

淳于窃笑司马微讥

【解析】

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人,为人滑稽。一次,楚国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救兵。让他带一百斤黄金和十辆由四匹马拉的车送给赵王,淳于髡抬头大笑,齐威王问他为什么笑,他便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农夫用一点猪肉和薄酒祭神,希望神庇佑他来年丰收,粮食满仓,牛羊满野。齐威王才明白,原来淳于髡是笑自己送的礼薄而对人家的要求却很高,是所谓“礼薄欲奢”,于是便把礼物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到了赵国,赵王很高兴,便很慷慨地借十万精兵给齐国。楚国一听到这消息,便连夜撤军回国。○唐朝卢藏用原来在靠近京都的终南山隐居,后来被武则天召入长安,让他当左拾遗。这时恰好遇到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从长安回山。卢藏用就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这座山里也有很好的去处,何必要到天台山修炼呢?”司马承祯说:“依我看,这不过是出仕为官最简捷的道路罢了。”卢藏用听了满脸通红,因为这是讽刺他当隐士正是为了当官。

子房辟谷公信采薇

【解析】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字子房,封为留侯,在帮助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功成身退,与世无争。他弃官修炼,学习辟谷术,不食人间烟火。○周武王伐纣,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致,字公远)拦在路上叩马而谏,认为文王才去世就用兵,是不孝、不仁。武王不听他们的劝说。商纣亡国,他们认为再吃周朝的粮食是可耻的,便隐居首阳山,采薇(一种野菜)当粮食充饥,最后兄弟俩都饿死在山中。

卜商闻过伯玉知非

【解析】

春秋时卫国人卜商,字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儿子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子夏非常难过,眼睛都哭瞎了。他的老同学曾子去慰问他,数他三条大罪:“一曰事夫子(孔子)于诛泗之间,退而讲学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为夫子;二曰丧亲使民未有闻也;三曰因丧子而失明。”责备他有假冒孔子之嫌,当了冒牌货;父母死了无声息,都不知道;而儿子死了却把眼睛哭瞎了,弄得人人皆知。子夏听了,赶忙把手里的拐杖扔了,拜了几拜表示认错。○春秋时卫国大夫蘧瑗,字伯玉,活了五十岁能够反省以前四十九年的过错,杨巨源有诗说:“不同蘧玉说知非。”

仕治远志伯约当归

【解析】

晋朝谢安,曾隐居东山,以后因为朝廷多次征召,他只好出山,担任大将军桓温手下的司马之职。当时有人送草药给桓温,中间有一味药名叫远志。桓温问谢安:“这种药为什么又名‘小草’?”谢安还没有回答,坐在旁边的参军郝隆(字仕治)就抢先回答说:“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他这解释,讽刺谢安在山隐居时好像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出山了只不过当个司马而已。○三国时蜀汉的大将姜维,字伯约,他原是魏国将领,后投奔了诸葛亮,和他母亲失散。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得到了母亲来信,叫他设法买“当归”。表面上看是叫他买当归药,实际上是说他应当回家和母亲相聚。姜维接信后便回信对他母亲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也用药名语意双关地回答了母亲。

商安鹑服章泣牛衣

【解析】

荀子说:“子夏之衣,悬结如鹑。”鹑服,就是穷人穿的又脏又破的衣服。○汉朝王章在读书当诸生(在太学读书的生员)时,一次生病没有被盖,就用牛衣(用乱麻编成给牛御寒的)遮寒。王章悲伤地对妻子涕泣,妻子喝住他,不让他啼哭。后来王章当京兆尹要弹劾王凤,他妻子劝他人当知足,要记住牛衣对泣时。他不听劝告,后来果然被王凤陷害致死。

蔡陈善谑王葛交讥

【解析】

北宋蔡襄,字君谟,精于吏事,文章精粹,工诗善书,小楷草书为当时第一。陈亚善诗,为人特别滑稽。一次,蔡、陈两人在金山寺相见。酒酣耳热时,蔡襄便在屏风上题字道:“陈亚有心终是恶。”“亚”字加“心”成了“恶”。陈亚立即就向人要了支笔题上:“蔡襄无口便成衰。”“襄”字去掉“口”就是“衰”。在座的人都笑的前俯后仰。○晋朝诸葛令恢跟丞相王导争论姓氏先后。王导说:“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诸葛不服,举一个例子反驳他说:“譬如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耶?”

陶公运甓孟母断机

【解析】

晋朝陶侃,字士行,早年孤贫,有节操。担任广州刺史时,在州里清闲无事,白天运100块砖到书斋里,夜晚再运出去。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陶侃回答说:“我方致力中原,过于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禄。”他是为了将来能够立大业,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才锻炼自己的心志,恐怕自己因为安逸而丧失斗志。○孟子的母亲仉氏,为了使孟子成才,曾三次搬家,目的就是为孟子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不想读书,却去学宰猪,孟母非常生气,把正在机上织的布剪断,对孟子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刚才剪断布机上的布一样,前功尽弃了!”孟子听了,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便日夜勤学,终于成了受后人崇拜的“亚圣”。

六鱼

少帝坐膝太子牵裾

【解析】

晋明帝司马绍是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年幼时聪颖敏捷。有一次他坐在元帝膝上,恰巧长安那边派人来,元帝问他:“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离这里远?”他答道:“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元帝听了非常高兴。第二天,他宴请群臣的时候,元帝想让儿子表现一下,又当场问儿子,谁知儿子竟然答道:“日近。”元帝听到后脸色都变了,问他为什么跟昨天回答得不一样,司马绍说:“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这个回答很巧妙,在大家意料之外,大臣们都认为这孩子很聪慧。○西晋愍怀太子小时候相当聪明,五岁时,一夜宫中失火,武帝上楼察看火势。太子牵着武帝的衣襟,将他拉到暗处,武帝问他原因,太子说:“暮夜仓促,宜备非常,不宜亲近火光,令照见人主。”

卫懿好鹤鲁隐观鱼

【解析】

春秋时卫国国君懿公非常喜欢鹤,把养鹤当成大事,还让鹤乘车出行。后来,狄国军队进犯卫国,要开仗的时候,卫国老百姓都说:“让鹤去打仗吧,鹤吃皇粮,有地位,我们算什么,怎么能够作战!”结果卫国打了败仗,卫懿公也被诛杀。○鲁隐公五年,隐公到棠这个地方观赏游鱼。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隐公不听,依旧去观赏游鱼。僖伯以生病为借口,没有跟着去。

蔡伦造纸刘向校书

【解析】

东汉蔡伦,字敬仲,是位宦官。他担任尚书令时,主管制造御用物品。他改进造纸方法,扩大造纸原料,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纸,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皇帝赞扬他,并且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方法,这种纸在当时称为“蔡侯纸。”○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汉成帝时,他改名为“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曾校正修整群书,撰成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

朱云折槛禽息击车

【解析】

西汉成帝时,朱云担任槐里令,上奏皇帝请借尚方剑斩处佞臣张禹。张禹是成帝的老师,成帝大怒,下令把他拉出去斩首。拉他时,他死命抓住殿槛,结果把殿槛都拉断了。大呼:“臣得从龙逢、比干游地下,足矣。”幸亏这时辛庆忌出面救他,才被赦免。后来有关人员要修理殿槛,汉成帝不同意,说要保留原样,以表彰忠直之臣。○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禽息向秦穆公举荐百里奚,秦穆公不接受。秦穆公走后,禽息用头撞大车,连脑浆都流了出来,说:“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他以死荐贤的做法,让秦穆公顿时觉悟,重用了百里奚,结果秦国很快便强大起来。

耿恭拜井郑国穿渠

【解析】

东汉耿恭,光武帝时出兵进攻匈奴,率兵占领疏勒城。被匈奴兵包围并断绝了水源,耿恭让士兵挖井,挖了十五丈深还没见水的影子。耿恭只好整了整身上的衣帽向井行大礼,拜了两拜,顷刻之间,水从地底汹涌而出。汉兵把水高高扬起给匈奴兵看,匈奴兵觉得这是有神灵相助,于是便退兵了。○战国时,韩国想削弱秦国的国力,便派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游说,劝秦王凿泾水修渠。后来,秦王发现郑国对修渠另有目的,便要杀死郑国,郑国对秦王说:“韩亦不过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乃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听后,认为郑国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便继续让他修渠,渠修好后灌溉了农田四万多顷,成为秦国的长久之利。

国华取印添丁抹书

【解析】

后周太祖郭威张贵妃的外甥宋曹彬,字国华。在他周岁生日的那天,让他抓东西,以预测孩子未来的前途。当时,小国华左手抓干戈,右手执俎豆,再抓一颗官印,其他东西一眼都不看。这是预示他将来是个当大将的料,因此亲戚朋友们都感到这孩子与众不同。后来他成了宋太祖的大将,平蜀、下南唐、灭北汉,以功授枢密使,封鲁国公。○添丁是唐朝诗人卢仝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用笔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常常把书涂得黑黑的,卢仝便作诗为戏道:“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细侯竹马宗孟银鱼

【解析】

东汉郭伋,字细侯,为官清正廉洁,向来以恩德团结百姓。当地百姓听说他又要来并州当官,十分高兴,男女老少,都到路上迎接他。他到下面视察,时常有几百个小孩子骑着竹马在路边欢迎他。○唐代五品以上的官,都要按等级高低,分别佩用金、银、铜制成的鱼。到宋朝时,蒲宗孟当翰林学士。宋神宗为了提升翰林学士的地位,便说:“翰林职清地近,而官仪未宠,自今宜佩鱼。”身为翰林学士,蒲宗孟是第一位佩银鱼的。

管宁割席和峤专车

【解析】

三国时魏国管宁,字幼安。年轻时,他与华歆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一次门外有辆坐着高官的华丽车子从书斋门前经过,管宁一动不动,依旧聚精会神地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热闹。管宁很瞧不起华歆的这种做法,就用刀把席子割开,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从此他们就不坐在一起。后来魏文帝曹丕要封管宁做大中大夫,魏明帝曹睿又要封管宁光禄勋,他都拒绝了。○晋朝和峤,字长舆,晋武帝时为中书令,深得皇帝器重,按晋朝规矩:“监、令同车。”当时的秘书监是荀勖,和峤平常对这位秘书监的为人很不以为然,便特意在他面前显得很神气的样子,荀勖也瞧不惯和峤那样的神气,于是便不和他同车。这样一来那辆车原本应该是秘书监、中书令合用的车,便成和峤专用了。

渭阳袁湛宅相魏舒

【解析】

晋朝谢绚曾经在有许多人的场合,戏弄他的母舅袁湛,非常不敬,袁湛不能忍受,就斥责他的外甥说:“你父昔轻舅,尔今复凌我,岂有渭阳之情!”“渭阳”就是指母舅和外甥。○晋朝魏舒,年幼时在外婆宁氏家生活,由宁氏抚养成人。宁氏盖房子,风水先生说:“必出贤甥。”魏舒很自负地说:“当为外氏成此宅相。”魏舒在晋武帝时做了司徒。皇帝赐给的东西他全都分给亲友,家里不留什么财产,当时他也是一位权重位高且品德高尚的人。

永和拥卷次道藏书

【解析】

南北朝时北朝魏人李谧,字永和,只以弹琴读书为正业,把财产托给别人经营。自己只管阅读群书,专做校订删改的工作,时常感叹说:“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百城。”多次推辞有关方面的征召,不愿做官。○晋朝宋次道喜好藏书,他的藏书都是校正过三五遍的好本子。当时的藏书家中,以他家藏书善本最多。他家住在春明坊,喜爱读书的士大夫都常常租赁他家周围的房子住。

镇周赠帛宓子驱车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