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同人小说黛玉梦
13392400000038

第38章 如海密谈,黛梦贾敏

两头张牙舞爪的狮子,数位锦衣华服的人在门外看着。黛玉下了轿子,抬眼瞧上书荣府。下了轿子,水溶翻身下马走过来扶着她走。

行过了大门,走在了穿巷,走过影壁。推开门,走过角门就看见了别有洞天。走过了省亲别墅,走过了牌坊,行过了池塘:那边就是怡红院,若走过了半月桥,就是潇湘馆。

而黛玉并不过桥,只是行过了影壁后就往怡红院走来。只见这里依旧是往常那般,只是觉得有一股子苍凉之感。两扇朱漆大门,红墙绿瓦,故名怡红快绿。

“咚咚咚……”

水溶上前敲了门,开门的人却是袭人。一脸惊异之色,又见黛玉才露出了几分笑容。黛玉入了怡红院,水溶一路扶着,紫鹃在身后紧紧跟随,心里却在想黛玉今早的话。

在院子里看见一人正躺在藤木椅子上闭目晒日,一脸雍容之态。黛玉翩然行至,袭人说道:“二爷,林姑娘来了……”

宝玉忙睁开了眼睛,从藤木椅子上站起。刚要喊妹妹,却才想起……

宝玉刚要行礼,水溶摆手道:“免了,我们都是朋友,如何那般多礼?”

黛玉点了点头,又跟宝玉说来由,宝玉自然是满口答应。收拾了一下,领着宝钗一同出了怡红院往贾母处请示,贾母觉得宝玉这些日子都是闷闷不乐,如今肯出去走走也是好的,于是也是答应的。

“请!”宝玉翻身上马,宝钗掀开帘子入轿子。

湘云却不肯坐轿子,嚷着要骑马,宝玉争她不过只好点头答应了。“茗烟,你把马给她!”

茗烟喊了一句:“二爷……”

“我叫你给她,你给她便是了……”宝玉调过了马头,跟水溶是并驾齐驱。茗烟只好翻身下马,湘云高兴的上了马,一挥鞭子倒先头去了。

“云丫头倒是一点没有变,还是这般的野。”黛玉在轿子里抿嘴一笑。一行人上了蜿蜒之上的山道,浓雾缠山。水溶和宝玉一行走,一行说。湘云更是闲待不住,一说说笑笑好不热闹。行了几个时辰,侧耳一听暮鼓之音悠然传来。夕阳余晖,挥洒着山坳。

“你们都在山门外守着,外人再不许进来。”

虎子跟他的手下连连答应,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人有他们守着自然是固若金汤。黛玉被紫鹃扶着上了阶梯,看着古清寺三个字映入眼帘。寺庙高宇,重楼,经阁数间。主殿是大雄宝殿,左右是九天仙佛,唐僧等佛像。

黛玉一一膜拜后,宝玉只笑道:“拜这些个泥菩萨做什么。”

水溶看了宝玉一眼,知道他又要高谈阔论了,便笑说:“哦,你为何说这个是泥菩萨?”

宝玉道:“你瞧,这些个泥菩萨,自身都是动弹不得的物件,如何还有什么余力保佑这些个行动自如的人?”

“宝玉,可别浑说。”宝钗过来制作,又立即双手合十跟佛行礼。

“你说的倒是有理。”水溶却是一脸欣赏,早前也觉得宝玉的行为见识与别人不同。如今这番说辞虽然有些偏执,但也是不得不说有理。黛玉只瞪了宝玉一眼,又回身要去歇息。宝钗抿嘴一笑,扶着宝玉归了老道早就备好的房间。

紫鹃去熬药煮饭,一时心里想起了黛玉早上的话,“姑娘为什么忽然说这个,倒是我照顾的有什么不妥的吗?”如此想着决定以后再要好好的照顾,要到细致入微。

却说宝玉归了房间,却闻一股味道传来,推门而去,却看见那里站着一个人,宝玉讶然,“你……柳湘莲,你如何也会在这里?”

柳湘莲笑道:“宝玉,别来无恙。”两人相谈甚欢,不免又说起了秦中,两人轻叹。宝玉又问:“可去瞧过他不曾。”

柳湘莲道:“那是自然,每每空闲都有去。”

宝玉道:“只是我,却不曾去看,倒等闲了,与你一块去。”

又觉得不对,便说:“你不是说要走了,如何却在这里?”

柳湘莲笑道:“这道观的王须道人是我的朋友,这日是来拜访他的。”两人于是又说了好些,最后分手与山门前。

这日原本蔚蓝的苍穹,忽然雨淋淋沥沥的下了一个时辰,方渐渐小了起来,待林如海与赵堀挥回来时,雨也是已经停了。

两人披着雨衣带着斗笠,恍若渔翁一般,相视一笑,便各自去沐浴更衣。

回到房中,小妾伺候林如海沐浴更衣后,便问起林如海缘故。

林如海跟妻子贾敏虽然是恩爱,但是难耐寂寞便娶了一个小妾有些事自不愿意瞒她,但又不愿意她过份担忧,便将今日的事情略略讲了一些。

原来林如海与赵堀上岸后,便各自分开办事,他将东西装好后,便在约好的茶里等赵堀一起归船,却被东静王请到雅间,喝了一会茶,又说了一会话。

小妾虽然仍有疑惑,但终究因为相信林如海而将此事撩开。

用了点热汤饭菜,林如海让她先行睡去,自己则去了船上的密室。

只见灯光晃动如豆,在一室暗影,一人身披青袍坐于灯影之中,却是赵堀。

赵堀却比他先到,见到他则打趣道:“怎么?还要跟嫂子亲热一下?”说着挤了挤眼睛。

林如海知道他是一个武将,难免粗俗,也不在意,让人上了热茶,便将话题扯到今日的发生的事情上来。“你对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赵堀人粗俗,却也不笨,不然又怎能做到从三品指挥?接口道:“还能怎么样?拉拢我们呗!只是没想到他的胆子这么大,我们也是皇上心腹,他居然敢将主意打到我们身上,他就不怕我们去弹劾吗?”

林如海冷笑,“他如何会怕,我们有何证据可以证明?他毕竟是皇孙贵胄,又岂是我们几句话可以搬倒的。我看他也是知道这点,才这么大胆。虽然义忠亲王没了,但皇上仁慈,加封他为理郡王。他是太祖皇帝的嫡长孙,当初还胜传”嫡长孙颇贤“……他便是有恃无恐了,如今皇上也要给他几分薄面,没有万全之策,还是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