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计大智慧职场大学问
13500500000006

第6章 求人办事心计学——见什么人,说什么话(2)

陈树屏是清朝末年的一名知县,当时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关系不和,而张之洞当时是湖北督抚,当他们两个发生冲突时,陈树屏常能巧妙处理,两头不得罪。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二人及其他官员。来客中有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丢自己的面子,宴席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陈树屏知道他们是借题发挥,对两个人如此举动很不满,也很看不起,但是又怕扫了众人兴。他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词谦虚地说:“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都没有说错,这有何可怀疑的呢?”张之洞和谭继询本来就是信口胡说,接下来由于争辩正下不了台阶,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最后,两个人一起拍掌大笑,争论就那样不了了之。

打圆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不可少的行为,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主动的角度说,别人露丑了主动出面打打圆场,在他人陷入窘境时,主动解围,去给他找个台阶让他下得了台。从被动的方面讲,自己造成失误时,要善于补救,自圆其说;不幸落人社交僵局,通权达变,打破冷场坚冰;与人产生不快时,更少不了和和“稀泥”,让对方少丢些面子,保持体面,从而把事情摆平,甚至变坏事为好事,这也是圆场的最高技巧。

从前,有一个道台,他做事干练,办起事来面面俱到,令大小官员无不佩服。有一个外国人上街买东西,有些小孩因未看见过洋人,便追随着他。洋人很恼火,手拿棍子打那些孩子。有一个孩子躲闪不及,被打中太阳穴,竟然被打死了。小孩的家人一齐上来要捉外国人,外国人则举起棍子乱打,连旁边观看的人都被打伤了几个。这样,外国人激起公愤,大家一齐上前,拿绳子将他捆了起来送到衙门。人命关天,偏偏又是个洋人,令所有官员都感到十分为难,十分棘手。

官员在判定后,最后把这件事报到了道台那里,这位道台有丰富的为官经验,马上就将和稀泥的招数用上了。他知道湖南自古民风彪悍,如果此案办得不好,地方士绅聚众闹事,自己就骑虎难下了。不如先把官场上为难的情形告诉他们,请他们出来帮忙。同时,只要当地士绅百姓激起公愤,出面同外国领事硬争,外国领事见老百姓行动起来就会害怕,到那时再由官府出面去压服百姓,叫百姓不闹。百姓不怕洋人而是怕官,所以他们一定会听话。而外国领事见他压服了老百姓,也会感谢官府。于是,他马上去拜会几个有声望的乡绅,要他们齐心合力与领事争辩,倘若争赢了不但为百姓伸冤,而且为国家争了面子。此话传出去以后,大家都说道台是一个好官,能为百姓着想,能维护百姓利益。

之后,他又去领事馆见外国领事,告诉他们,如果案子判轻了,恐怕百姓不服。外国领事听他这么一说,又看看外面聚集的人群,果真感到害怕。道台又说:“贵领事也不必太害怕,只要判决适当,我尽力去做百姓的工作,不会让他们胡闹。”案子判了下来,道台却两面得到好处:抚台夸他处理得好,会办事;领事心里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于是替他讲好话;而绅士们也一直认为他是为百姓考虑的,他是维护百姓的。

这位道台观察了两面的情况后,出面打圆场,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动乱。

打圆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息事宁人,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将事情处理到有冲突的双方都满意的程度。当然前提就是要会察言观色,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要面对的状况,上面提到的道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而言,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和稀泥”,懂得“打圆场”,无疑让你在处理事情的方法上胜人一筹,比他人在社会中生存又多了一把必胜武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这种情况该怎么打圆场呢?其实人有长短,面无厚薄。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要面子!一个有修养的人自不会把无关大局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让别人丢面子。即使事情发生了,他们也懂得如何打好“圆场”。

“打圆场”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它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认真学习并掌握这门艺术,注意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适时得体地“打圆场”,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打圆场”的艺术,就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

学会把逆耳的忠言顺着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其中的道理也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更喜欢喝不苦之药,更喜欢听顺耳之言。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把劝诫、批评别人的话说得更温和、更顺耳一些,效果或许会更好。

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一个荒淫无度、不理朝政的国君。他好长夜之饮,由于上行下效,僚属们也全不干正事了,眼看国家就要灭亡,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人敢去进谏,最后只好由“长不满四尺”的淳于髡出面了。淳于髡并没有气势汹汹、单刀直入地向齐威王提出规谏,而是先和他搭讪聊天。他对齐威王说:“咱们齐国有一只大鸟,落在大王的屋顶上已经三年了,可是它既不飞,也不叫,大王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虽然齐威王荒淫好酒,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同夏桀、商纣一样坏到骨子里的人物,所以一明白淳于髡的隐语之后,他就被刺痛并醒悟了,于是很快回答说:“我知道。这只大鸟它不呜则已,一呜就要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即将冲天。你就等着看吧!”说毕立即停歌罢舞,戒酒上朝,切实清理政务,严肃吏治,接见县令长72人,赏有功一人,杀有罪一人。随后领兵出征,打退要来侵犯齐国的各路诸侯,夺回了被别国侵占去的所有国土,渐渐地齐国很快又强盛起来。

忠言既要考虑到别人的面子问题,使别人能“退”,另一方面又坚持自己的原则,使自己能“顶”。试想如果淳于髡一开始就气势汹汹、单刀直人地向齐威王提出规谏,齐威王有可能不但不听他的劝谏,还会降罪于淳于髡。所以说在实施批评的时候,要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把忠告以及批评的良言化作顺耳的善意规劝,使人如沐春风,如逢良师,茅塞顿开,心悦诚服,达到良药甜口,忠言顺耳。

秦朝末年,刘邦反秦攻进秦朝京都成阳后,看到金碧辉煌的皇宫、花枝招展的美女,眼睛都花了,再往秦二世的龙床上一躺,简直不知所以然了,刘邦执意要在皇宫住下来。他手下的猛将樊哙怒气冲冲地责问刘邦:“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学秦王,”气得刘邦高声怒骂:“滚出去,再嚎叫,我砍了你的头!”张良知道这件事后,规劝刘邦说:“要想得到这里的一切,必须和项羽决战,击败他,如果您长期住在这个城市,使军心涣散,我们被项羽打败了,那你就永远得不到这里的一切了。”张良的一席话,把利害关系说得清楚明白,且娓娓而谈循循善诱,使刘邦幡然醒悟,于是刘邦马上率军队驻扎到成阳城外,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刘邦为什么听从张良的而不听从樊哙的呢?他们两个对刘邦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均可谓治病的良药。但由于樊哙的话说得过于刺耳,使刘邦感到“苦口”,产生“抗药性”,不仅没达到规劝的目的,还几乎招致杀身之祸。张良讲究语言的艺术,把批评的话讲得“甜口”,使人愿意听、爱听,达到了规劝的目的,使刘邦心悦诚服,从而感激张良。张良就是因善于将“逆耳忠言”变为“顺耳忠言”,才达到了最佳效果。

要把忠言说得顺耳,又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因此,顺耳的忠言比逆耳的忠言技术要求高,人格要求高。当我们发现了别人身上的错误,我们不应该摆出一副圣贤的面孔,指手画脚地对着那个错误说长道短,相反,我们应该在心里与犯错误者来个角色互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耐心地给予机会,温婉地给予提示,不让犯错者在无地自容的尴尬中失尽纠错的勇气,不让旁观者在目击他人颜面受损的过程中滋生幸灾乐祸的心态。所以,因人而异的原则要求,把握好场合、拿捏好分寸十分重要。

有一家公司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展览,承担任务的李、王两位业务骨干突击一夜,拟出了展览方案,不顾疲劳地去找部门经理汇报。经理粗粗看了看,觉得不满意,便信口数落道:“这方案不行,拿回去好好修改,要快!”二人请教:“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呢?”经理瞪了一眼:“哪些地方?自己不会动脑筋吗?真笨!”李、王二位一听,气得将方案往桌上一丢:“我们是笨,你聪明就自己干吧!’’事情闹到公司老总那里,他仔细地将方案看了一遍,然后把李、王二位找来:“你们的方案基础不错,思路对头,也很有创意。要说不足嘛,主要是重点还不够突出,面面俱到容易喧宾夺主。另外,你们挨了批评撂挑子也是不对的。好了,昨晚辛苦了,先休息一下,然后集中精力将这几处改一下,你们看怎么样?”一席话听得两人心头暖烘烘的,当即承认了错误,一再表示肯定抓紧时间将方案改好。

经理和老板同样是批评人的“忠言”,逆耳与顺耳的效果却是大不一样的。顺耳的“忠言”令人心悦诚服,逆耳的“忠言”则容易引起对方反感,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所以说顺耳的忠言比逆耳的忠言更可取、更可信,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作为一个批评者,该如何聪明、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在批评别人时不必拘泥于“忠言逆耳”的格式,要知道,尽管批评有时会以“尖刻”的面目出现,但在本质上并非对抗性的行为。真正高明的批评,更多的是交流、引导和印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和颜悦色,无论于日常生活,还是于国家大事,都有无尽的好处。这里所谓的“良言”并非仅指好听的话,也指深得人心的话。批评旨在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因此,批评首先要使被批评者听得进去。倘若批评者不讲方式,简单粗暴,“耳”是“逆”了,却收不到好的效果,批评也就达不到“利于行”的目的,甚至会激化矛盾。可见,批评要使人愿听、爱听,使批评达到自我批评的目的,

“忠言顺耳”是十分必要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将这句格言改成“良药甜口更利病,忠言顺耳更利行”,便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要求良药甜口、忠言顺耳,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在批评人时讲究点语言的艺术,把话说得更甜些,被批评者就会乐于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