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辉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多少年来,为摘掉谷子低产帽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总是执著地追求着、奉献着。
1980年9月的一天,李冬辉去参观试验田。他乘的汽车途中发生车祸,身上多处受伤,肋骨被撞折,昏迷了4个多小时。撞伤还没有痊愈,他就心急如焚地出了院,繁忙地工作起来。
一天,李冬辉起草一份谷子科研协作会议文件,一直忙到深夜两点钟。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把老伴从睡梦中惊醒。老伴十分心疼,起床照顾李冬辉,她发现痰盂里面尽是血,可是李冬辉却还是继续写着。见到此情景,老伴恼怒地说:“你这是不要命啦!”第二天,在老伴的逼迫下,李冬辉去医院进行了拍片检查,可是没等检验结果出来,他又背起十多公斤谷种下乡去了。当李冬辉从乡下返回时,等待他的却是“中心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无情诊断。
他是中国农科院谷子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并担任《中国谷子栽培学》一书主编之一。他不甘心向病魔屈服,决心用最顽强的毅力,夺回生命的每一分钟。
李冬辉又一次住进了医院。手术前后,他不顾大夫的劝阻,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靠在床头上,伏在小柜上,不停地写呀,画呀,恨不得一下子把工作都做完。在手术后的半年时间里,李东辉修订了《中国谷子栽培学》第二稿,又撰写了《谷子品种志》(河北部分),还制定了谷子育种新计划。
1982年春节前的一天,李冬辉对老伴说:“广西试验基地的播种期快到了,过几天我准备去。”老伴一听就急了:“那怎么行!你刚做完大手术,身体还没好,不能去那么远。”
李冬辉说:“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可培育出一个品种却要六七年,我要冬去海南,春到广西,夏回河北,一年完成三年的育种任务。”
李冬辉没有听从老伴的劝阻,老伴也只好陪他在除夕之夜乘上南下广西的列车。李冬辉望着窗外的大好春光,心情异常激动,兴奋地作了一首诗:“癌症尚缠绵,老夫广西去南繁,一年当做三年用,提前跨进2000年。”
李冬辉以一种特有的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决心摘掉谷子低产的帽子。春节期间雇不到帮工,就自己动手干起来。从整地播种,到扬花灌浆,他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地里。李冬辉就是这样追逐着时间,加速着良种繁育。
在一次演讲会上,他响亮地提出:“振兴中华,首先要振兴自己”,表达了他从自身做起,向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
在生命的最后九年中,李冬辉从海南、广西到黑龙江,从山东、河北到新疆,在13个省区谷子生产地马不停蹄地奔跑。9年间他有7个春节是在南繁基地或路途上度过的。9年间,他完成了23年的常规育种量,培育出“冀谷Ⅱ”、“金谷米”等五个新品种,还选育了一系列夏谷不育系等优良品种资源。
1983年7月,李冬辉受到河北省政府通令嘉奖,后来又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面对众多荣誉,李冬辉仍像往常一样拖着病弱的身体南繁北育,以超常的毅力同时间赛跑。1990年11月30日,是国家“七五”谷子育种攻关课题验收会举行的前一天。然而,就在这天傍晚,这个课题的主持人,69岁的著名谷子专家李冬辉,却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猝发,永远长眠了。
李冬辉为振兴中国谷子事业苦苦奋斗了41个春秋,耗尽了心血,给人民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李冬辉是一座丰碑,永远立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