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奇缘一缕心香逝天涯
13674500000288

第288章 相见何如不见时3

引路小童将众人引至正殿,在七层阶下站定,躬身道:“小仙只能引至此处,神女就在神阁三楼,诸位请自行入阁。”

众人谢过仙童,抬首望去,这一处恢弘大殿,雕梁画栋,玛瑙柱,白玉栏,重重琉璃瓦光泽变幻,飞檐插空,映着如洗碧空,更显玲珑剔透。殿门玉匾上书:嫏嬛神阁。

恋夜推开殿门,众人鱼贯而入。嫏嬛神阁,六界传说中天帝藏书之处,果然是名不虚传。众人甫入大殿,殿门便在身后“啪”地自动关上,面前景象一变,众人仿佛踏入了另外一个空间,雕梁画栋转眼间变成了通体洁白的玉梁,大殿空间变长,脚下笔直的通道一直往前延伸,竟教人看不到尽头,通道左右两侧放满了玉质书柜,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无数竹简和纸质书卷。

众人除了恋夜之外,皆满脸震惊地看着面前之景,这嫏嬛神阁,竟是用了芥子纳须弥的阵法,在小小一处大殿,另辟出巨大空间。说来这种阵法与小风灵犀镯上阵法同出一源,法理效果皆是一样,然而维持镯中空间所需的法力和眼前者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一空间,长得看不见尽头,其法阵所需法力,简直令人想都不敢想……

嫏嬛神女,果真是深不可测的人物。

众人右手边不远处有一个转梯,直通楼上,六人不敢怠慢,踏梯登楼,不多时便来到了顶层。

顶层格局与一楼二楼大不相同,此处并未设芥子须弥阵法,不过平常宫殿大小。三层白玉书柜呈六角形摆放,面对楼梯这一面无书柜,是以众人轻易看见了殿中心的物事。

大殿中心只有一处玉台,上面供放着一面镜子,一素衣女子背对着他们负手立在台边,平视镜子,似陷入了沉思。

恋夜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兰仙恋夜,见过神女。”

那女子闻声,慢慢转过身来,众人渐看清了她的容貌。她很美,眉若翠羽,瞳如黑玉,肤光胜雪,风姿清华,在场诸女皆是少见美人,她却更胜众女一筹,不是胜在姿容上,而是胜在那仿佛看透了古今的云淡风轻,仿佛这六界所有的纷纷扰扰,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淡然一笑便可揭过——正是嫏嬛神阁主人,嫏嬛神女。

嫏嬛神女淡淡地应了一声,道:“人既带到,汝可退下。回去告诉金母娘娘,将本尊要求事物备好,待时机成熟,吾自会遣童子前去取来。”

恋夜复行礼,应诺一声,垂首退了几步,转身下楼去了。

余下五人面面相觑,皆是不敢多言,站在原地。幸而嫏嬛神女很快便道:“汝等五位,尽可上前,吾已等候多时了。汝等由人界入神界,想来皆为了女娲宿命之事而来,今尽可问心中所疑,吾自当作答。”

小风等人互视一眼,依言上前,各行一礼。灵儿望着面前的女子,目光沉静,也不赘言,清楚问道:“请问神女,女娲族世代不得善终之源头在何?”

小风接口:“巫后曾言,护灵圣女可扭转女娲宿命之轮,然经历这多年风雨,却未见明显成效,小风斗胆,请神女指点迷津,如何逆天改命?”

嫏嬛神女转头看向玉台上的镜子,徐徐而言道:“逆天改命一事,时机尚未成熟,不可泄露天机,待时机一到,汝自会明白应当如何行事。至于女娲族世代不得善终之源头,牵扯甚广,非三言两语可解,吾今开启悉天镜,汝等自看便是。”

她玉指掐诀,素白广袖往镜上拂过,便见悉天镜光芒乍现,前尘往事,历历浮现……

原来,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其精、气、神化作伏羲、神农、女娲三位大神。自古相传,伏羲造神,女娲造人,神农造兽,后神农于人界尝百草而死,伏羲、女娲二神居于神界。

然而不为世人所知的,却是实际上,伏羲在神农死后不久,亦在神界寂灭。伏羲以神树吸收神界清气所结的果实为躯体,注入自己强大的精力,创造出“神”,其领诸神,在茫茫神界中开辟出三十三天,世称“天庭”。然不知为何,天庭初立不久,伏羲在一次造神过程中,不知出了什么差错,一身神力尽皆流入所造神果,待女娲从旁相助将一神一果分开之时,伏羲身上所残留神力已不过三成,更为奇怪的是,那所余不多的神力,竟缓缓流逝,伏羲的神躯,也开始有崩析瓦解的趋向。

伏羲临死,召集众神,将神尊之位传于继承己身七成神力的新创之神,便是如今的天帝。伏羲临终前,请与其情谊深厚的娲皇辅佐天帝,治理天庭,女娲自然应下。

天庭初建,规法不范,天帝初登位,雷厉风行,所颁条令,轻罪重罚,严酷冷苛,然虽刑罚峻急,却大有成效,短短百年,肃清神界之治,规天庭之制,就此屹立六界之巅。

但事必两面,天庭建成数千年,法规不变,初时严法酷刑已极不适应往后的治理,娲皇与天帝之间治理的理念分歧,逐渐显露。天帝倾向严刑威压,娲皇更喜以德感化,天庭诸神因此便也隐隐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天帝,一派支持女娲。

娲皇因是盘古所诞三大原神之一,在天庭威信极高,几可左右天帝所下旨意。以后世人界朝廷拟之,娲皇所处,正是权臣之位。而处于此等位置的,无论人神,最终结果都将是被君王所忌惮。

女娲逐渐成为天帝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而那天帝倒是沉得住气,时机一等便是不知多少年。也不知该不该说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给他等到了这么一个机会,那便是五行灵神与天帝之女旱魃奉旨下界助人族抵抗魔族入侵,然事后不返天庭,于人界作乱。女娲眼见子民受害,如何能袖手旁观?遂不顾天庭严规,私自入凡,降服五神,将旱魃赶回天庭。

命运之轮,便在那一场大战中开始了它的转动。

世人不知,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天帝所布下的局。

五行灵神便是再胆大包天,在天庭严规下,又如何敢耽搁了返程时间?他们与旱魃于人界兴风作乱,没有天帝的允许,又怎敢成事?

天帝自然知道,以女娲对其人界子民的感情而言,她决计不会眼睁睁看着子民陷于水深火热而不闻不问,因此暗中示意五神与旱魃,击退魔族后,于人界掀起血浪,迫女娲下界。

水神共工,乃天帝心腹,其座下坐骑水魔兽,乃神界阴气最盛之处的水阴灵气凝成。所谓物极必反,神界主阳盛灵气,却也在极阳中滋生出极阴来,此等水阴灵气之恶,比之魔界阴气有过之而无不及。

水神共工与坐骑魂灵相通,自然习得了些六界中至阴至毒的咒法,其中之一,便是“水阴咒”。这水阴咒并非寻常术法,而是诅咒中的一种,一旦被咒,毒咒缠绕宿主之魂,代代遗传,咒力永不衰减,且一旦中咒,无法可解,永生永世,纠缠不休,可谓是六界中第一阴毒的咒术。

那一场旷世大战,最后以娲皇胜利告终,封印五神,赶走旱魃,流芳百世,至今于人间传唱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