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婚姻盒子
1400200000005

第5章 过年 * 年夜饭

婆婆把璐瑶的戒指给了巧珍。但把项链和耳坠收了起来。她不想让巧珍一个人独得了这份好处。

巧珍得到戒指,大喜过望。她没指望能得到璐瑶的戒指。原来只是借此闹一闹,从公婆那里再挖点钱过来。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满足了。她这时和婆婆有同一个想法:有钱人真的不把钱当回事啊。

因为璐瑶主动让出自己的首饰,缓解了家里的矛盾。各方人事都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得到了满足,皆大欢喜。巧珍眉开眼笑,主动回到婆婆家料理家务。巧珍手脚麻利。她一上手,婆婆就得到了解放,几乎不用再进厨房。承坤看到娘轻松了,心里也特别高兴。当然,这都是璐瑶的功劳。所以承坤非常感激璐瑶的宽容大方。璐瑶看到承坤心情愉快了。自己也很高兴,为自己帮承坤解决了一大难题而欣慰。

这年的团圆饭由巧珍主动请缨掌勺。巧珍的厨艺比婆婆的高出许多,她做的菜,比较合璐瑶的胃口。璐瑶也在回婆家以后,吃了第一顿饱饭。这也算是以个意外收获吧。

家里刚刚办了喜事,团圆饭又吃得圆满。公公的心情就格外舒畅,认为自己这个当家人劳苦功高,有必要自夸一番。吃团圆饭时,公公在畅饮三杯之后,就开始发表了长篇讲话:“承坤结婚了,这也算是咱们家最后的一件大事,总算办完了。现在你们兄弟两都成家立业了。我这个当爹的也算对得起你们了。你们俩兄弟的婚礼,都在村里是第一,没有人赶得上咱们家。承乾结婚那时候,人家盖二层楼,咱家也盖,可咱家的二层楼就要比别人的高出一尺去,没人比咱家高。承坤呢,你的婚礼更不用说。年前,村南有一家结婚,接新娘子用了两辆车。 我当时就跟你哥说了:承坤现在在大城市上班。承坤的婚事说什么也要比村南的那家强。他们用两辆车接亲,咱就用四辆车,比他们多一倍。怎么样?承坤。你那天去接璐瑶威风吧!四辆车一溜烟,我特地交待司机要围着村子转三圈再回来。让大家都看看。谁家有咱老许家威风?摆流水席,咱家的规格最高,五桌一起开,开了四、五十桌。谁家有这个气派?咱老许家挣的就是这个面子。就要当村里的头一份。人活在世上,活的就是一张脸。我不能让别人把我看贬了,所以事事都要争第一。”

承坤的爹年轻的时候曾在外面打过工,后来腰受伤,就回来了。虽然钱没挣到几个。但是自以为见过世面,比一般农民有见解。喜欢吹牛,喜欢显摆。为了显示他比别人有文化,说起话来喜欢用一些“官方语言”。

“璐瑶啊,你是刚到我们家,还不了解情况。我们老许家在这个村里可不是一般人家。人人都羡慕咱家。人家为什么羡慕咱家呢?用十六个字来总结就是:‘养亲敬老、孝行纯良、兄恭弟顺、全家和睦’。这十六个字怎么说呢?先说‘养亲敬老、孝行纯良’。那也就是孝顺父母。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我们老许家也是传统。别的不说,就说承坤他娘,你婆婆,她就是咱村有名的孝顺媳妇。”

巧珍听到公公吹嘘传统美德,不由得暗笑起来。公公说当年婆婆是村里有名的孝顺媳妇,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因为婆婆的婆婆,是村里有名的厉害婆婆。欺负媳妇起来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婆婆的妯娌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厉害媳妇。老许家当年的婆媳、妯娌之争,也算是村里的一景。不由得不出名。

承坤爹家里一共两兄弟,承坤爹和承坤的叔叔。承坤的娘嫁进许家以后,一连生了两个闺女,很不遭承坤奶奶的待见。再加上,承坤的奶奶本来就偏心承坤的叔叔。所以承坤的娘在婆家的地位非常低下。经常受到婆婆和妯娌欺负。那个时候,承坤一家和爷爷奶奶还有叔叔一家都住在一起。承坤一家住在偏房。叔叔一家却住在正房里。

承坤的娘生下承坤二姐不久,正好承坤的婶婶生了个男孩。承坤的奶奶不仅不照顾承坤的娘坐月子,反而还要承坤的娘给妯娌洗尿布。承坤娘不情愿,在承坤爹面前抱怨。反而遭到承坤爹的耻笑:“谁要你生不出儿子。”

按照当地的风俗,婆婆应该帮媳妇看孩子。但是,承坤的奶奶嫌弃承坤娘生的是女孩,硬是不帮着照看。由于没人看护,承坤二姐三岁时,有一天饿了,到厨房找吃的,看见奶奶家灶台上有一大碗粥,就踮着脚去拿。结果整碗滚烫的粥都扣到她的脸上和手上。承坤的二姐烫伤以后,没钱治疗,脸上手上都留下了疤痕。导致后来嫁人的时候,也只能委屈地找了一个年纪比她大八岁的老光棍。

承坤娘后来虽然生了两个儿子。但依旧得不到婆婆的青睐。孩子多了,那间偏房住不下,成坤娘就想要自己盖房子搬出婆家。辛辛苦苦攒下了木料,砖瓦,却被承坤奶奶强占过去。奶奶的理由就是“还没有分家,那些东西是大家的。”结果,那些木料和砖瓦被奶奶给了承坤叔叔家。承坤的爹是个孝子,根本不敢违背自己老娘。承坤娘据理自争,被婆婆妯娌联手打败。最后结果就是叔叔家盖了新房。然后,兄弟分家。两位老人一家分一个。奶奶跟叔叔家住了新房子。把瘫痪了的爷爷和旧房子一起分给了承坤家。之后,承坤娘又侍候了公公两年,公公死后,承坤娘才得以解脱。

巧珍娘家当年给巧珍选婆家时,承坤娘懦弱好欺,也是被看中的一个因素。承坤娘的确命苦。被自己婆婆压榨那么多年。本以为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自己当婆婆了总可以扬眉吐气了。哪知道又遇到巧珍这么个不省油的灯。又开始受媳妇的气。承坤每每想到这些就为自己的娘叫屈。

承坤爹这个人,别看的说得天花乱坠的,其实是个眼高手低。偷奸耍滑的滑头。这个家里要不是承坤娘里里外外勤劳苦做,早就散架了。就连巧珍的父亲都对巧珍说:“你那公公,这辈子就靠一张嘴在混,除了那张嘴会白话以外,没有干过一件正经事。”后来有人说了,还有一样本事,那就是生了承坤这么个有用的儿子。要不是有承坤,凭着他,别说给儿子盖房娶媳妇了,就是他自己的那个窝,说不一定那天垮了就支不起来了。成乾的游手好闲就是从他爹那里遗传过来的。

承坤爹接着吹嘘:“我这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总算没白干。现在老许家在村里也算是头一份了。我就是死了也有脸面去见许家的列祖列宗了。我现在也该歇口气了。许家以后是不是还这么兴旺,就要靠你们俩兄弟了。俗话说‘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要发家,全家就要团结。‘兄恭弟顺,全家和睦’这也是咱家让村里其他人羡慕的地方。现在,虽然你们兄弟俩都结婚了,但是还是一家人。咱家不能象别人家那样,兄弟结婚后,为点小钱,斤斤计较,搞得跟仇人一样。”

巧珍一听,心花怒放。巧珍怕的就是承坤结婚以后被媳妇管着,不再给家里寄钱了。不过,昨天婆婆把璐瑶的戒指拿给她时,她的心就放下了一半:看来璐瑶城府不深,不是个小气刻薄的人,应该不足为虑。今天听公公这么一说更是正中下怀,连忙接口道:“爹,看您说的。谁都知道您有福气,养出了承坤这么个大孝子。承坤怎么会干那种‘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缺德事?他不是那样的人,对不?以后,您和娘享福的日子还在后面呢。你就等着承坤把你们接到城里住高楼大厦,养老享清福去吧。”

巧珍的话说得承坤的爹连连点头,说:“咱许家养不出那种忘恩负义的王八蛋。承坤,你现在虽然在大城市成家了,但是你的根还在家里。你不能忘了你爹妈,你哥,你嫂子,你小侄子,还有你姐姐他们。这些人以后都指望你了。”

承坤爹发表长篇演讲的时候,承坤毕恭毕敬地听着。听到爹的吩咐,连忙点头。爹娘一辈子受穷,从来没有过舒舒心心地过过日子。这些年他省吃俭用,虽然苦了一点,但是,终于帮家里把债还清了,爹娘的日子也比原来过得好多了。现在,自己结婚成家了,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爹娘,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璐瑶,你也表个态。”公公直接点了璐瑶的名。其实,刚才这番话,他主要是说给璐瑶听的。他自己儿子什么样自己心里有数。承坤这孩子厚道老实,不会忤逆自己的爹娘。只是这个新过门的媳妇。他要给她敲敲警钟,让她明白她在这个家的本份。

璐瑶一开始听到公公长篇大论时。心里还感慨地乐了一下:别看公公是农村老头,还真能说。听到公公吹嘘他们的婚礼多么风光时,又在心里笑了一下:这也叫风光?四辆东拼西凑的车,最好的也就是一辆桑塔那,就被夸大到这种地步。在璐瑶娘家的婚礼上,接亲车队可是八辆奥迪AL6,再加一辆加长悍马,那该怎么吹啊?后来,璐瑶没有耐心再听下去了,思维逐渐发散,开始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今年,是自己第一次离开父母过春节。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个人了。不知道他们的春节怎么过的?来之前听妈妈说:他们可能去奶奶家过年。不过舅舅也邀请父母去他们家过年。不知道父母现在是在奶奶家还是舅舅家?

璐瑶正神游,就听到公公点了她的名,没有回过神来,茫然地看着公公。

巧珍忙说:“咱爹问你:你跟承坤结婚以后,还管不管我们这些穷亲戚?”巧珍以为璐瑶会马上点头。在这个时候,谁敢不给公公面子?

可是,璐瑶却一脸不解地问道:“管什么?为什么要我们管?”

璐瑶的话,给公公泼了一瓢冷水,刚刚的那番高谈阔论全白说了。璐瑶显然不在状态。公公脸上立马就有些不自在了。

承坤连忙打圆场,对璐瑶解释说:“爹的意思是,咱们结婚以后还是要孝敬爹娘,对哥哥姐姐能帮忙的也要帮忙。”

“噢,那当然。”璐瑶点头说道。孝顺这件事,璐瑶懂。她和承坤结婚之前父母就特地教育过她:和承坤结婚以后,孝敬公婆是她应尽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