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百喻经故事全集
14184900000007

第7章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笨人,养了七个孩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笨人看到孩子已经死了,就想把死孩放在家中,自己却打算要搬出那所屋子。

别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对他说:“活人与死者要走的道路是不同的,你应该立刻慎重的在远处找个地方把孩子安葬了。你为何把尸体留在家里而自己却要离开呢?”

那个笨人听到这些话后便私下心里琢磨:“如果不能留在家里而应当埋葬的话,就必须再杀一个孩子安放在担子两头,以保持平衡才行。”于是他便又杀了一个孩子,分别放在担子的两头挑到远处埋葬在了林中的野地里。

人们看到这一行为后纷纷嗤笑他,认为这样的怪事从未见过。

这就如同修行的人自己犯了一条戒律,却又不思改悔。悄悄地将错误掩藏起来,自己还假装持戒清净。有知情的人对他说:“出家修行之人,自觉遵守戒律,就如同获取了明珠而不能使它有任何的损害。你现在为什么违犯了戒律却不想改悔呢?”犯戒之人却说:“如果一定要忏悔的话,那我就再犯一条,然后一起悔过。”接着便破戒,做了许多坏事,才开始顿悟思悔。

这就好像那个笨人,一个孩子已经死去,又亲自杀死一个孩子一样。现在这个修行之人的愚蠢做法也是这样。

智慧锦囊:

这则用愚人杀子以凑成一担的荒诞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知错就改,如果执迷不悟,甚至变本加厉的话,只会伤及自身。

以喻引事:

战国时代,魏王想去攻打赵国国都邯郸。正在外地旅行的季梁听到这消息,立即赶回去劝说道:“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的方向错了!’他却回答我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很快!’这个人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现在,大王仗着强势想称霸,你越是这样做,离称霸的目的就越远,和那个想到楚国去,反而往北走的人一样。”魏王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最后终于放弃攻打赵国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