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廷相评传
14266300000019

第19章 后记

我们应邀撰写这部《王廷相评传》,前后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我们广泛搜集资料,阅读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我们长期致力于朱子学和科技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这部书的撰写,不仅使我们基本掌握了王廷相以至明中叶的思想学术,也加深了对朱子学和科技哲学史的认识,拓宽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

关于王廷相的研究,早年张岱年先生、侯外庐先生等曾作过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基本观点和研究方向。继之,一些中国哲学史的著作均列有专门章节,论述王廷相的哲学思想,并对其历史地位予以较高的评价。八十年代以来,葛荣晋教授在研究王廷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卓越,先后有《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王廷相和明代气学》等专著问世,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王廷相及其学术思想,使王廷相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们与葛教授是挚友,曾得其所赠著述多种,对于我们撰写这本书帮助很大,较多地参考了其搜集整理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在这里我们向葛教授致以敬意!我们也力图在已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开拓,提出新见解,体现出自己的学术特色,把王廷相及其思想的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我们的这个愿望,由于学识浅薄,恐难于实现,且舛误难免,祈请专家们指正。

本书的基本框架和纲目主要是由高令印拟出,经我们反复讨论确定的。高令印撰写第一章;其余各章由乐爱国撰写。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讨论,互相交换意见。全书稿写成后,又经我们全面讨论,做了多方面的修改和补充,最后由高令印定稿。

在本书的写作初期,厦门大学哲学系许共城副教授曾参与一些工作,讨论过提纲、体系。在写作过程中,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蒋广学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潘富恩教授等作了多方面的具体指导;初稿写出后,审阅了全书稿,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补充意见,对本书学术质量的提高起了重大作用。另外,陈振教授、陈效鸿教授等也给予多方面的很大帮助。

特此鸣谢。

著者1998年元旦于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