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海口
14340500000037

第37章 琼崖纵队功不可没(3)

1950年3月26日19时,我40军118师1个加强团实施偷渡登陆作战,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同志即随同渡海协助指挥,27日晨5时许,我加强团在偏离预定登陆地段以东约25公里的临高县东北海岸的林诗港、玉包港至以西博铺港20公里的宽大正面,各船分散登陆后独立作战。我琼崖纵队接应部队和40军118师先期登陆的加强营,是按预定计划到达预定登陆地段附近隐蔽。以便及时接应登陆,可是他们一直等到3月27日下午,仍未发现有部队登陆,此时却听到在东面的枪炮声。防守的接应部队,该敌在我预定登陆地段的敌人64军1个师,发觉了我隐蔽的琼崖纵队即向我在岛上的接应部队发起攻击,我琼纵接应部队与40军先渡海的118师加强营,即与敌展开激战,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接应到登陆部队,但在预定登陆地点与敌作战,有力地牵制了敌人64军向东增援,减轻了我118师加强团分散登陆后的压力,并使加强团争取到了收拢集中部队的时间。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118师加强团不是在预定海岸地段登陆,又是单船分散登陆,出现这种情况,对渡海登陆部队是很危险的。

当地的党组织、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事先没有接到我军会从这儿登陆的指示,他们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没有消极等待上级的指示,临高县委和各区委的同志们,立即行动起来,带领群众分途到沿海岸各地去寻找分散登陆的分队与失散的人员。

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同志还是当地一位女区委书记找到的,那位了不起的女区委书记,全力以赴指挥该地带的党员、群众,陆续把分散登陆部队,就近分批集中起来,集中一批就派人迅速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很有效地组织我军分路向白沙县根据地前进。在地方党的同志们带领下,我登陆部队于3月29日与琼崖纵队和118师先头营的第一批登陆的胜利会师。进入白沙县我根据地休息、整顿队伍。

后来得知,118师加强团偷渡,在航行中由于无法抗拒的自然原因,东漂25公里,在20公里的宽大登陆正面,各船自行登陆。

就是率领指挥船队渡海的指挥员也只带3只船登陆。电台又浸湿了,不能发报,收报,与上级失去了联络,与下级各营、连也失去了联络,《第四十集团军军史)中写道:“由于部队不能形成拳头,被迫分散独立作战,登陆战斗十分艰苦。”“各分散登陆的部队、分队以至个人,都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帮助、引导下,陆续进入了五指山区与主力汇合。”完全是靠琼崖党和当地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全体出动寻找,才使这个加强团才能迅速以连或排为单位。

一批、一批地集中,带进根据地,他们还寻找到分散找不到部队的单个干部、战士,分别由当地党和人民群众,分成若干路带到白沙县境内根据地。如果没有琼崖党、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全力帮助,我登陆部队:一是不可能这么迅速地由分散状态下集中起来;分别带到根据地和进行休整;二是很可能被敌人分割,遭受更大的损失。回想起来,冯白驹同志领导的琼崖党,军队和人民,对我军118师1个加强团渡海登陆作战,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的。

第43军127师1个加强团,于3月31日22时40分从雷州半岛博赊港启渡,于4月1日晨3时至5时,绕道海口市大半个田,到达海口市东南的北创港与塔市之间登陆成功。我琼崖纵队的接应部队独立团和我43军第一批登陆的128师加强营,即迅速前往塔市迎接登陆部队,但没有接上。与敌人小有接触,敌人发觉了我军的企图,即派教导师1个团增防塔市。我琼崖纵队亦立即增派第3总队总队长刘荣和同志率1团,迅速从定安向我预定登陆地段急进,与独立团和登陆先锋营会合。

此时天下着大雨,部队冒雨急行军30多公里,当他们听到海边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接应部队极为兴奋,不顾急行军的疲劳,即跑步前进15公里,终于在塔市以南龙窝村与登陆部队胜利会师,琼崖纵队独立团立即晨开阻击敌人援兵,掩护我后续部队登陆。琼纵第3总队1团作为预备队,准备阻击增援之敌,我128师先锋营在徐芳春团长率领下,继续跑步奔向海岸,接应加强团登陆。

琼崖纵队独立团和第3总队、128师先锋营,及时接应了127师加强团的登陆,在登陆过程中,即胜利会师。琼纵接应部队即迅速带领登陆的127师加强团,向纵深我根据地前进。在前进中击溃堵截之敌,迅速进入我琼纵的琼东根据地。稍事休息,127师加强团在琼纵第3总队的带领下,向五指山以北根据地前进,准备随时向海岛北部海岸,接应我军大举登陆作战。

由于琼崖纵队的接应和支援,我40军、第43军第二批各一个加强团登陆成功后,使薛岳集中8个师的兵力对岛上琼崖纵队的‘清剿”、“围剿’,妄图先肃清“内共”的美梦破灭了。薛岳即停止了向琼崖纵队的“清剿”、“围剿”,将这8个师的一部分,增调到海南岛北部去加强海岸防御,大部分作为他的战役机动部队。

全力以赴,接应解放

在我40军、43军务分2批偷渡成功后,邓华司令员即考虑于4月中旬,实施第3批大规模的强行渡海登陆作战。

我在第15兵团前指,了解邓华司令员的意图,即说:“司令,我40军、43军两批偷渡登陆成功,冯白驹同志领导的琼崖的党,军队和人民起了很大的作用。下一步,第3批渡海登陆,我军的规模会更大,登陆时和登陆后,更需要他们的全力支援与配合。是不是以您的名义,给冯白驹同志发份电报,一是表扬与感谢他们对我前2批偷渡登陆部队的接应与支援;二是因为符振中同志在广州说过,琼纵全部集中,需要10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现在将下一步的意图与行动先给他们下达预令,正好是琼纵全部集中所需要的时间。”

邓华司令说:“应该给冯白驹同志发份电报,可以表扬他们,但不要说感谢的话。因为琼崖纵队现在是归兵团指挥,说感谢就见外了。可以将我的意图告诉他们,他们可以根据我的意图,采取行动,但要他们严格保密,不要扩散了。”

我以邓华司令员的名义起草给冯白驹同志的电报,内容大意是:我40军、43军两批偷渡成功,是由于琼崖纵队与当地党和人民群众的有力接应与支援,才能取得登陆的胜利。兵团前指正在组织实施第3批渡海作战,我决心从琼州海峡正面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作战,请琼崖纵队开始准备集中全部兵力,接应大举登陆部队。同时请琼崖党与政府,发动人民群众,作好充分准备,迎接我军渡海登陆,解放海南岛。大举登陆地段拟选择在临高县东北和澄迈县西北海岸,时间预定在4月中旬海峡海水大潮前。

冯白驹同志收到邓华司令员的电报后,很快就给兵团前指邓华司令员回了电报。大意是:琼崖纵队接应大军渡海登陆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事。我们极为兴奋与高兴。对全岛党政军民是极大的鼓舞,大军两批渡海登陆后,对我岛上军民是极为强有力的支援,使我们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现在敌人对岛上的“清剿”已经停止,转向加强海防。

我们遵照你的电令,已下令琼纵第1总队,从昌江、白沙地区,秘密地向海岛北部临高地区开进,第3总队从定安地区秘密进至澄迈西北地区,第5总队除留1个团在海岛西南崖县一带坚持斗争牵制敌人外,主力从乐东向昌江东北、儋县以西活动,佯攻,以迷惑敌人,独立团除留一部在文昌、谭牛地区牵制敌人外,主力向澄迈以南地区活动。随时准备接应大军渡海登陆作战。同时令全岛党、政人员深入到岛北部地区,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做好接应与支援大军作战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邓华司令看了电报后,很满意冯白驹同志对作战、支前等各项工作想得很周到,布置得很得当。

邓司令深情地说,“冯白驹同志真不愧为一位独当一面,独立坚持海南岛斗争,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军、政兼备的指挥员。真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杨迪说:“看了冯白驹同志的电报后,感觉到我军大举登陆开始后,在他们的有力接应与支援下,一定能很快地占领登陆的滩头阵地,并能很快地建立稳固的登陆场,一方面使我军能站稳脚跟,继续发展进攻,一方面使我军后续梯队的渡海有了可靠的登陆场。”

杨迪接着建议说:“司令,为了便于岛上接应部队的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我建议:我军大举登陆阶段,将琼崖纵队所属第1总队暂时由我已在岛上的40军118师参谋长、主任指挥。第3总队和独立团暂时由我已在岛上的43军127师师长、政委指挥,我岛上的118师与127师与2个军指挥所都有电台联系,这样在2个军的指挥所各自指挥下;能够更好地接应与支援2个军的登陆部队作战,如果您同意,我即给冯白驹同志和40军、43军指挥所发份电报指令。”

邓华司令说:‘好,大军行动必须统一指挥,才能协调一致行动,你给他们发份电令。”

1950年4月16日黄昏,我40军6个团、43军2个团实施第三批大举渡海登陆。17日拂晓前,我渡海兵团突破敌人海上阻拦,到达海南岛北岸临高县东北马袅港两军分界线以东的近海。由于40军指挥所与在岛上的118师,43军指挥所与岛上的127师,都有电台联系,因此,在岛上2个军的部队和琼纵部队1、3总队在2个军指挥所的指挥下,及时赶到2个军登陆地段,很及时很有效地接应了大部队的登陆,2个军的部队登陆后,即迅速分别与琼纵第1,第3总队和先期渡海部队胜利会师。在岛上部队的接应与带领下,登陆部队迅猛地向守备之敌发起猛烈地攻击。迅速摧垮敌琼(海南岛)北守备区的防御,并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夺占登陆场,并站稳了脚跟。

在大举渡海登陆成功后,我军先期渡海的部队与大举登陆的部队胜利会师,即归建,由40军,43军指挥所指挥。琼崖纵队第1总队即配属40军指挥,第3总队即配属43军指挥。渡海兵团与琼崖纵队已结成一个整体力量。

在美亭、黄竹决战中,琼崖纵队密切协同作战,他们虽然装备较差,但指战员很勇敢,很善于作战,他们对道路、地形很熟悉。在这方面有力地帮助了登陆部队选择道路攻击前进。43军在黄竹、美亭由遭遇战转入围歼战,琼纵的同志熟悉地形,帮助43军选择有利地形和道路,使43军在与敌遭遇时,即能迅速将黄竹、美亭之敌包围。当敌军5个半师都上来,将我43军3个半团和琼纵第3总队包围时,由于第3总队的同志们地形熟悉,很好地帮助了43军选择有利阵地,抗击敌人内外的进攻。他们同样与43军部队浴血奋战。

40军分2路向美亭、黄竹急进中,琼纵的同志们,带路选择近道、小路,使40军少走很多弯路、远路,直奔美亭、黄竹,迅速迂回到敌人侧后,将包围我43军的敌军反包围。敌我大决战的态势展开了。敌军没有料想到我增援部队会来得这冬快,而且还迂回到敌人的侧后去了,使敌人十分恐慌,停止了向43军的进攻,迅速向海口逃跑。琼崖纵队在美亭、黄竹决战的胜利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大军向溃逃的敌人分三路展开猛追猛打的作战中,沿途的各县、区游击队,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帮助我军追击部队带路,并将他们准备的木薯、香蕉、饮水送给追击部队吃和喝,当追击部队休息做饭时,沿途群众即帮助烧饭,让战士们休息,等等。

在进行解放海南岛战役全过程中,从我军渡海准备阶段时起,一直到解放海南全岛,冯白驹同志领导的琼崖党、政、军民全力以赴给予了渡海兵团以最大的支援和帮助。我们还要重复几句。由于有了海南岛上的党,政、军、民的支援与帮助才有可能使我渡海兵团大举渡海登陆成功后,仅以16个昼夜的时间,即解放海南全岛。

从我军第一批偷渡算起也只有58天时间,还不到2个月,就迅速解放了海南岛。渡海兵团的全体指战员,从邓华司令员、赖传珠政委,洪学智副司令员、各级军、政指挥员,直至每一名干部、战士,都对冯白驹同志领导的海南岛的党、政、军和300万各族人民,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杨迪想还是将邓华司令员在1980年3月,为纪念海南岛解放30周年,而写的《雄师飞渡天险踏破“伯陵防线”——回忆海南岛战役》一文中,对冯白驹同志及其领导的琼崖党、政、军、民的评价摘录如下,这是最全面的评价,也是邓华同志最后的一篇遗著。

邓华司令员在文中写道:

“海南岛战役的胜利,是与琼崖纵队的长期斗争和配合接应分不开的。正如****中央华南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区、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一九五○年四月发布的告海南岛同胞书中所指出的:‘自大革命至今,海南岛的人民及其人民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不间断地为人民解放事业面奋斗,在敌人层层封锁与远离主力的情况下,虽经国民竞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复摧残,从未松懈过斗争意志。尤其近三年半来,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更加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清剿’、‘扫薯’,建立了大块解放区与数万武装队伍,创造了今年呼应大军渡海作战,最后肃清蒋帮残余的有利条件。这些功绩,是永远为全国人民所敬仰的。’没有琼崖纵队的配合接应,海南岛解放不可能这样顺利。琼崖纵队的领导者冯白驹同志,尤其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他不愧是久经考验,忠于党、忠于人民,艰苦奋斗,英勇顽强,深受海南人民爱戴的领导人和胆略兼备的军事指挥员。他率领琼崖纵队坚持二十多年的斗争,最后以强有力的配合接应,协同渡海大军圆满地完成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