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14341000000015

第15章 挥师千里下北宁线(3)

连日来,义县守军加强了对城北铁桥、据点的控制,每天有10多人到大凌河北头沟屯活动,担任前方警戒。20日12时,义县城内国民党军出动100多人,到大凌河北前窑抢粮。八师二十三团出动两个连将其击退,国民党军返回城内。同时,驻葛王碑的国民党军暂二十二师1个团,派出骑兵30余人向边墙子、英桃园附近侦察,连日做试探性攻击,被九纵队二十七师击退。此时,锦州的国民党军对解放军突然奔袭行动,十分紧张,一时又搞不清解放军的意图,东北人民全力支援人民解放军作战,将充足的军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加强了对锦州外围地区守备,21日,暂二十二师已前出到锦州北葛王碑,新八军八十八师也前出到锦州西南英守堡、虹螺蚬,暂五十四师开往高桥,这样使得锦州的守备兵力分散。东总令七、八、九纵队及二纵队五师作好准备,寻机歼其一部。为诱葛王碑暂二十二师北上,驻松林堡的九纵队二十六师,以1个团守松林堡以西之288高地(今双山子),师主力向西移至砖城子(今大定堡),二十五师移至大小叶家屯(今凌海市大、小业堡)、东西曹家屯一带隐蔽,二十七师移至东西石人沟隐蔽。八纵队暂不过大凌河,在三角城子及石山站以北集结,如国民党军暂二十二师向义县前进,则西过大凌河,断其退路,协同九纵队歼灭之。二纵队五师进至义县南开州后,在刘户屯、太平屯、太平屯西沟地区隐蔽集结。七纵队进到闾阳至石山站之间隐蔽集结,准备经新庄子过大凌河,实施侧后迂回。炮纵纵直及一团进入义县以东之岔路沟,二团进入义县北之北砖城子及北山一带,各团开始构筑工事。24日晨,三纵队对义县外围北桥头堡、车站及城西之大块地发起攻击,除桥头堡外,夺了另外两地,歼灭暂二十师二团一营1个连及1个重机排,但此次行动仍未能诱使国民党军暂二十二师北上增援,于是,东总决定以一部兵力,将前出的暂二十二师在锦州北就地歼灭,攻打义县各部队,做好反突围准备的同时,制定方案,准备攻城。

牵制锦西

锦西、兴城、绥中是北宁线上的三个重镇,北接锦州,南连山海关,是北宁线国民党守备的重点地带,特别锦西东侧的葫芦岛港,是东北国民党军的重要的出海口和海上通路,锦西由国民党军五十四军驻守,可随时向锦州方向支援,同时又成为兴城、绥中两地依托,三地相互支援,连成一体,共同守护北宁线。东总决定,在切断北宁线和奔袭义县的同时,以积极的手段,控制三地,箝制锦西守军,削弱该地区的有生力量,为最后夺取三地创造条件。9月8日20时,第二兵团根据东总的总体部署,对三地展开攻势行动,电令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四、六、八师于12日12时前,完成对兴城、绥中的包围部署。由独立八师包围兴城,其两个团围城,1个团配置于东北山防止突围。独立四师包围绥中,以1个团围城,2个团在城西南阻援与防其突围。独立六师担任阻击锦西援兵任务,主力置于兴城西北之大英昌屯、田家屯一带,一部控制砬子山、干柴岭,破击韩家沟一线铁路。炮兵旅进至建昌南梅力营子一线,热东军分区部队4个营及1个支队,向锦西附近活动。

锦西驻有国民党五十四军主力和暂六十二师,其第八师两个团驻防兴城、白庙子、沙后所一线,兴城城内驻1个团。在绥中至前所沿线,原为国民党暂五十师驻防,9月6日换防为暂六十师,师直率一团驻后所,二团驻绥中,三团驻前卫、前所。

12日4时,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六师占领了兴城东北干柴岭、砬子山。13时,国民党五十四军约1个团的兵力从锦西出击,独立六师十六、十七团经激战,俘国民党军80余人,毙伤200余人。独立八师在开进途中与保安队遭遇,俘保安队30余人,接着占领了首山沟78高地,歼国民党军八师二十二团三连1个排。独立四师包围绥中,以两个连攻占荒地,歼国民党军暂六十师六连1个排,俘38人。

当日各独立师完成了包围兴城、绥中的布势。晚上,热东军分区两个独立团向锦西西北寺儿堡发起了进攻,以配合独立师行动。13日,二兵团对围攻部署又作了进一步明确:以独立八师包围兴城,其二十三团主力控制兴城北陈家窝北山(今123高地),二十四团攻击城西刘八斗屯,二十二团控制城东北首山高地,师指在兴城东北4公里的柏家坟。独立四师围绥中,十团控制城西南双台子、沙河站阻援,十一团主力控制城西岳家沟、大石台,以一个营担任城东北之包围。十二团担任西南及东南之包围任务,师指在大石台南之朱家屯。独立六师在兴城北阻击锦西援军,其十六团1个营控制干柴岭、砬子山,1个营破路,团主力集结砬子山、药王庙。十七团在砬子山西之大英昌屯、河东屯、营盘屯集结。十八团集结于四方台、上元台子、下元台子,师指于小英昌屯。

第二兵团的出击行动,一下牵动了锦西守军,对锦西守军造成了威胁。13日10时,锦西国民党军出动铁甲车一列,进至双树堡,另出动1个团的兵力进至兴城东北干柴岭、下达沟(今兴北屯)、白甸子一线,与独立六师激战一日未取得进展。14日拂晓,锦西和兴城国民党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合攻独立六师、八师,企图打通两地的联系。五十四军八师二十四团及一九八师带榴弹炮2门、山炮数门,向干柴岭、下达沟阵地猛攻。

兴城国民党五十四军八师一部向独立八师首山沟阵地(今117高地)攻击,激战中干柴岭阵地曾一度丢失,最后在独立六师、八师相互配合下,收复了失地,打退了兴城国民党军八师的进攻。当日,东总电令,独立六师、八师要继续控制兴城及以北地区,独立四师继续包围绥中,以此箝制兴城、绥中两地守军,力求歼灭锦西出援的国民党军。

15日拂晓,锦西、兴城国民党军以4个团再次展开进攻,独立六师、八师以5个团的兵力集中顽强阻击,并以1个团监视兴城。11时,独立六师一线阵地被国民党军突破,18时,在独立八师两个团的配合下,向韩家沟西北山及滕家岭北山反击(今123高地),夺回阵地,国民党军退回达子沟、老和台、双树堡,砬子山仍在独立六师守备中。经过3天的战斗,独立六师已伤800余人,独立八师已伤500余人。

为此,第二兵团向东总建议,另派北线南下部队增援。根据战情,为防止在阻击锦西国民党军增援时,兴城、绥中国民党守军乘机突围,东总令四纵队1个师立即南下,协同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师先歼灭兴城、绥中之守军,但四纵队需7天后能全部到达兴城、绥中一线,因此,独立师应继续在兴城以北阻援。同时,加强对兴城的包围,以一部兵力包围沙后所,不做攻击,以吸引锦西、兴城国民党五十四军南下,待分散兵力后,各个击破。

16日16时,锦西国民党军1个营,向砬子山发动进攻,被独立八师击退。另一部进至砬子山南药王庙,18时,独立六师组织两个团进行了反击,收复砬子山以南阵地。此时,根据东总的指示,第二兵团做出南撤部署:独八师1个团先行,于17日拂晓包围沙后所。主力保持与国民党军的接触,17日黄昏后南下。独立六师以1个团与国民党军保持接触,主力于17日撤至旧门地区休整。东总又电令:独立六师,应移向沙后所西北地区休整,三个独立师应迅速前进,包围绥中。17日4时,独立八师1个团按预定计划,包围了沙后所。沙后所位于兴城南,是北宁线上兴城与绥中间的一个重镇。15时,国民党军发觉后,从兴城出动约1个营的兵力南下,与独立八师在白庙子阵地激战至19时,未取得进展便停止了进攻,调来一列火车,将部队接走。夜里,守卫绥中南前卫车站的国民党军西逃,独立四师1个排进占车站,并炸毁狗河铁路大桥。

由于独立六师、八师撤围,锦西守军全力向兴城、绥中方向出击,以解被围态势。18日,国民党暂五十七师一、二团又进入兴城,使城内兵力达1个师。13时,暂五十七师一团向白庙子北山(今铁马山)进攻,与独立八师激战5小时,占194、323高地,双方形成对峙。

19日11时30分,暂五十七师从兴城出动约两个团,乘火车到达白庙子车站下车,一部攻击白庙子北山阵地,一部沿铁路向沙后所前进,其余在沿线铁路上构筑工事,被独立八师击退。而驻守在前卫、前所两地国民党军暂六十师一部,预感形势不妙,退往山海关。

19日6时,四纵队十师隐蔽进至锦西西北江家屯。13时,第二兵团向东总建议:“如撤出兴城,锦西、兴城敌人即联成一片,五十四军力量很集中,我单独一个纵队不易包围与进攻兴城,故提议四纵到后先攻沙后所之敌、绥中之敌,然后相机南下攻取山海关、石门寨,以与关内战场打成一片,这时估计义县也可攻下,即再北返协同南下部队切断锦西与兴城的联系,再实行各个击破五十四军。”鉴于锦西、兴城守军已向白庙子、沙后所前进,兵力分散,东总令四纵队十师即由现地出发,向兴城以南之张马屯、潘家屯(今潘家窝铺)、头台子、二台子、曹屯一带前进,切断国民党军的退路,以达到分割五十四军与歼灭兴城守军之目的,令各独立师严密包围绥中、沙后所,防止守军外逃。

20日,四纵队十师进到兴城东侧地区,为更好地完成截击任务,十师建议,在不影响义县攻城打援的情况下,最好将四纵队十二师南下向十师靠拢。为此,东总电令:四纵队十一师自砖城子,十二师自沈家台南下兴城,策应十师作战。十师、十二师向白庙子前进,控制白庙子至兴城间之铁路与阵地,如白庙子国民党军去沙后所,则向沙后所前进。令热东独立团21日赶到兴城与锦西间进行佯攻,以配合四纵队的行动。

21日,国民党五十四军集中驻在锦西、兴城、白庙子、沙后所一线。四纵队纵直进至旧门,十一师进到松岭门,十二师进至兴城北20公里处的上下柞木沟、高和尚沟一带隐蔽。四纵队请示:“因兴城敌兵力较大,约两个师,暂可不攻城,我目前须歼分散之敌,吸引兴城之敌西援,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为将来主力创造宽阔战场。我意见,我纵即西去歼绥中,前卫、前所一线之敌”。为吸引兴城国民党军继续南下,便于四纵队展开行动东总令,独立八师全部南下,向绥中前进,配合独立四师、六师,歼灭绥中之守军,如暂无把握,待主力到后再攻歼。22日,沙后所守军发现情况不好,弃守外逃,独立八师当即追击至终家屯,在十师配合下,将该部国民党军全歼,独立八师也乘势转向绥中方向。

由于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和热东军分区部队的主动出击,有力牵制了锦西国民党军主力北上增援锦州,通过围点与阻援的有力配合,调动了国民党军,使其兵力分散,为全歼各要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