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14341000000002

第2章 聚焦东北战场(2)

这次大练兵的中心内容是攻坚战纵深战斗的5条战术,即以营为单位打1条街,团的3个营实施轮番攻击;“四组一队”战术;巷战中的“四快一慢”原则;巷战中的分割、切断守军退路的战术;消灭实施反冲击的守军的战术。各级干部以提高大兵团攻坚及纵深作战的指挥能力为重点,深入学习“十大军事原则”,着重领会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力求全歼。不使漏网;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国民党军据点和城市等原则。并联系实际,剖析战例。结合上述5条战术原则。反复研讨和演练。

这次练兵的另一个重点是特种兵协同配合步兵作战问题。炮兵部队着重演练与步兵的协同,训练抵近射击技术和集中炮火打开突破口,步兵突破后的延伸火力,纵深战斗中,单炮抵近射击支援步兵的战术;工兵着重演练坑道作业、爆破架桥等,以确保步兵的突破;坦克兵着重演练掩护、支援步兵的战术。步兵连队则主要演练射击、投弹、爆破、近迫作业“四大技术”和基本战术动作,其中以爆破为重点。大练兵的后期,为适应即将南下北宁路作战的需要,各部队又进行了半个月的运动战教育,着重训练对山地、村庄的进攻和野战防御战术。

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大练兵运动,提高了部队的单兵技术,提高了大兵团作战炮兵、工兵、坦克兵和步兵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了大规模城市攻坚战的攻城、爆破、巷战等战术技术水平。正如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在总结时指出的:“我军冬季攻势后数月来,经过军事政治整训,战斗力已大大提高。故此次战力之强大,为空前所未有”。

3.战略态势极其有利

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东北人民解放军手中。北线主力10个纵队位于长春、沈阳之间地区,造成包围长春、威逼沈阳之势,既可随时对长春发起攻击,吸打沈阳增援的国民党军。又可越沈阳南下,直趋北宁线作战;南线3个纵队分别位于台安、北镇、建昌营地区,对锦州和北宁路造成威胁。东北解放军主力可以在全区范围内机动作战,必要时可以向关内机动,协同华北解放军作战。

在整训期间,东北人民解放军以一部兵力围困长春。南满部队对沈阳、抚顺、本溪、铁岭、新民等国民党军实行封锁作战。冀热辽军区部队和第11纵队为配合华北解放军进行冀热察战役,于5月25日攻克隆化,歼灭国民党军第13军第4师1个团主力,解放平泉、鞍匠屯、丰宁、滦平等城镇,完全孤立承德。第96团在攻击隆化中学时,遇到守军设在桥上暗堡火力封锁。在进攻受阻的情况下。该团第6连班长董存瑞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毅然以身体作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暗堡,开辟了冲锋的道路,为解放隆化献出年轻的生命。随后,第11纵队进入冀东,配合华北解放军进行滦东战役,向北宁线出击。先后攻克昌黎、留守营等据点多处。

以上作战和包围封锁行动,进一步压缩孤立了东北国民党军。

有力地发展了冀察热辽地区的战局,为尔后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东北国民党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东北国民党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形势截然相反,军事、政治、经济全面崩溃。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在东北人民解放军1947年冬季作战结束时,东北国民党军控制的面积仅占东北总面积的3%,人口仅为东北总人口的14%,已完全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由于北(平)宁(沈阳)线一些区段和沈(阳)大(连)线一些地段已为解放军控制,沈阳通向关内的交通被切断,补给主要靠空运,远远不能满足防守和作战的需求,处境十分困难,战略态势极为不利。为挽救东北败局,******于1948年1月决定设立“东北剿匪总司令部”,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并将原由化北“剿总”

与东北“剿总”共同指挥的冀热辽边区司令部划归东北“剿总”,司令部由秦皇岛移至锦州,改称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兼任主任。

卫立煌上任后,经过补充和调整,到辽沈决战前夕,东北国民党军总兵力为55万人。其中,正规军4个兵团,4个军、44个师(旅),约48万人。其防守部署是:

由范汉杰指挥第6兵团等部其4个军(新编第5、第8军,第54、第93军)、14个师,连同地方部队共15万人,以锦州为重点,防守义县、锦州、锦西、山海关一线,以确保关内外陆、海路联系。

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指挥2个军(新编第7军、第60军)、6个师,及地方部队共10万人。困守长春孤城,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于北线,以减轻沈阳、长春的防守压力。

卫立煌直接指挥第8、第9兵团共8个军(新编第1、第3、第6军,第49、第52、第53、第71军和整编第207师)、24个师(旅),及“剿总”直属部队,共30万人,防守沈阳及其外围铁岭、抚顺、本溪、辽阳、辽中、新民等城市,作为固守东北的中枢。

此外,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所属第13军防守承德地区。

第62军等部4个师位于北宁路唐山至昌黎一线,以求与范汉杰集团相呼应。

这时,东北国民党军占领的几个城市,90%的工矿企业已经停产,工商业纷纷破产。如沈阳市有80%的工商企业倒闭。长春市1948年10月,工厂完全停闭,商店仅有200余家。物价狂涨,民不聊生。如高粱米价格,1948年6月底,沈阳市每斤69万元(国民党东北流通券);7月末,长春市则涨至365万元。据美联社1948年7月1日电讯:长春市居民“吃得到饭的仅占20%,其余21%吃粥,23%吃豆饼,17%吃树皮,19%行乞街头”。当时的国统区报刊称之为:“饥饿的沈阳,垂死的长春”。市内人心浮动,秩序混乱。如长春市的饥饿灾民不仅砸开伪康德会馆的粮库抢粮,还争抢国民党军空投的大米。锦州市2万多贫民为求生存,集合起来把北门户及市内第2粮店一起抢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也不断掀起抗捐、反抓丁、拒绝交粮和参加破路等斗争。

国民党联勤总部锦州被服厂3000多名工人,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举行反对扣压工资的大罢工,坚持7日之久。长春、沈阳市工人也纷纷起来罢工。仅沈阳铁路工人就有1.4万余入。7月5日,国民党军警在北平屠杀东北入关请愿的学生(死伤百余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七五惨案”。8日,东北的学生成立抗议“七五惨案联合会”。12日,沈阳的20多所大中学校万余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罢教、****、罢工、罢市、罢职。从7月到10月,包括长春大学代理校长张德馨教授在内的2000多名大学生和教职员冲出国民党军封锁线奔向解放区。

面对险恶的形势,******和卫立煌之间、******嫡系部队与地方杂牌部队之间矛盾重重,官兵对立,厌战与失败情绪高涨,甚至一些高级将领也开始向共产党解放军寻找出路。

综观整个东北战场1948年夏、秋的形势,人民解放军在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均占有优势。在全国五大战场中,东北战场的形势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具备了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中央,中央军委和******因此将战略决战的首要目标选在东北战场。

国民党军的战略企图与作战方针

(一)美国军事顾问团建议国民党军撤出东北

国民党东北、华北、华中、徐州、西安五大战略集团,以徐州、东北两集团的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是******的两大主力集团。但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战略态势最为不利,其50余万人的部队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面临百余万解放军的强大打击。在此情势下,东北是撤是守?守又如何守?便成为******、卫立煌,以至美国都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美国非常重视中国东北的战略地位,它认为,从长远的军事观点看,美国在远东最主要的目标是中国东北。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美国政府就极力怂恿和支持******抢占东北,并用飞机和军舰将大批国民党军运送到东北内战前线。然而,局势的发展随着东北国民党军的连连失利,越来越引起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

1948年初,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大规模冬委攻势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时,美国认为国民党军在东北大势已去,因此多次建议******放弃东北,将残余国民党军撤入关内。

2月17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致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在满洲,少数几个主要城市的政府军仍然在包围之中,而由山东经海路运到葫芦岛的那支强大的和装备颇佳的援军,又一直无法打通该港和沈阳地区间的陆上交通。在满洲的政府军队的补给和增援全靠空运,他们的部队和军需品因防御作战而日益枯竭,其地位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关头的话,也是很严重的”。“国民政府虽宣布不惜任何代价以守满洲的决心,但我们觉得,即在政府最高人员中已渐认为它在满洲的冒险已属无望”。因此,“舍建议以撤退来解求目前陷在该处的政府军队外,就别无他途可寻”。

3月初,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在向******及国民党军统帅部关于作战意见的报告中提出:估计当前的情势,“使我深信继续据守被孤屯的满洲城市是徒劳无益的,这些城市的军需民食完全依靠空运,而中国民用及军用航空运输力的总和,犹远不足以满足需要的浩大吨位。空运的补充、保养和燃料的花费在一个缺乏现金信用的国家中——足以导致经济上的灾难,另一方面,空运对于供应上,仅能作无实效的帮助。”“当****在冬季攻势后把主力自长春与沈阳附近撤离时,我坚决敦促蒋委员长利用这个机会渐进地撤出满洲。”但******对此建议表示“惊愕”。并声称:“没有任何情势诱使他去考虑这样一个计划”。以后,******又多次向巴大维表示,决“不考虑撤出满洲”,要“不惜任何牺牲”保守东北。

(二)******决心“全力确保东北”

******深知占据东北的重要性。因此,他在东北国民党军已处于日益严重的困难局面下,仍决心“全力确保东北”,“决不放弃东北”。3月8日,******发表讲话说:“确保东北为国本所系,政府具有最大决心。业已增调部队。加强军事力量,局势必将逐渐好转”。国民党军统帅部也一再表示:“大本营对于当前东北剿匪军事至为重视,必将以全力确保东北”。

******决心“全力确保东北”,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一是政治上的考虑。1948年4月9日,******在”国民大会施政报告”中说:东北“必须守住几个重要的据点——如长春、沈阳和锦州——以象征我们国家力量的存在”。这时,******刚刚把自己推上“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座,如果这时放弃东北,“将使全国人民在心理上会有失败之感”。

二是迫于东北籍国民党党政要员和高级将领的压力。卫立煌集团被完全孤立在长、沈、锦三点后,舆论界曾传出南京要放弃东北的消息。于是许多东北籍的国民党军政要员纷纷向南京政府请愿。1948年2月16日,陈诚邀请张作相、万福麟、马占山及东北官绅张元夫、王树常、翟文选等商讨东北问题,“表示政府对东北的关注”,******亲自接见,“表示坚守东北的决心”。4月间,国民党召开伪“国大”期间,自“代表”质问:“中央戡乱采取老鼠战略,如果东北失掉,华北失掉,华南也不保,难道都像陈诚一样想逃到美国去吗(陈诚从东北铩羽而归,又盛传其将赴美治病)?”******对其驻美国大使顾维钧说:从东北撤退会遭到在关内的几万东北流亡者的反对,其中有的还在政府任要职,这正是他的困难。

三是是全盘战局上考虑。******认为:撤退东北“剿总”主力,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加强关内战场的防御兵力;但另一方面,“东北是华北的屏障,要保华北。必须确保东北”。只要控制住长春、沈阳等战略据点,牵制住东北解放军“五十万精锐不能自由活动”,便能求得东北的稳定和华北的巩固。卫立煌也认为。防守沈阳与锦州,足以牵制住大量东北****,“从而解救华北的威胁”。

******认为,不但必须坚守东北,而且能够守住东北。他说:

“国军在东北作战以来,虽然损失了几个师,但它们多是临时编成的保安部队”。“这些部队的损失,无异于自归淘汰,于整个国军可说是有益无损”。“至于国军在东北的基本力量,并无损失,更不能承认失败”。

卫立煌也宣称:虽然“目前东北确已面临极艰苦之阶段,但我军兵力今后若集中,战略方面采主动,战术方面采机动,则东北局势之扭转并非难事”。东北“剿总”参谋长赵家骧说:“解放军在锦州集结兵力,只不过故作姿态,如果真要攻锦州,****要考虑我们可以从长、沈两路夹攻,北满至南满交通补给线那么长,谅他不会冒这个险。锦州不会有问题”。又说:“沈阳我们有装甲车和美式大炮,有坚固的工事,****更不敢犯”。

其实。******和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也都感到要守住东北困难重重,主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东北防守兵力不足,增援困难。******曾多次表示要增兵东北,但由于在人民解放军的连续打击下,关内各战场国民党军均感兵力不足。1948年1月间,为应付东北解放军发动的冬季攻势,******从青岛抽调第54军(原整编第54师)2个师到东北。

5、6月间从山东抽调第8、第9军到葫芦岛,但因华东战场吃紧,8月间,复将该两个军调至徐州地区。为从华北战场转用兵力于东北,******曾提出让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统一指挥东北,华北作战,但此时华北战场也吃紧,兵力也不够用,傅作义不愿背上东北这个大包袱,故坚不受命。可见,******在兵力使用上的左支右绌的艰难处境。对当时国民党军兵力不敷使用的情景,《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作了如下描述:“凡能从其他地区抽调的部队,均经增援满洲,但这些部队并不能补偿在春季攻势中所受的损失”,“政府军既被孤立,交通线又受威胁,遂有一种被包围的防守部队的情景。等待着永远不能到来的援军”。

二是长春、沈阳的粮食、弹药、燃料补充无法维持。在关内通东北的陆上交通被完全隔断后。长春、沈阳两城守军补给全靠空中运输。自3月初起,每日只能出动4架飞机运输物资,远远不能满足军需民食。而且运费甚高,“几乎要支出国民党全部军费的二分之一”。******及其统帅部感到。完全依赖运输机“无法维持东北这样庞大部队的补给”。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也多次向******提出“长春和沈阳不能永无止境地由空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