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14341000000007

第7章 聚焦东北战场(7)

10时,八纵队对杨杖子守军发起总攻,战至13时,总预备队二十四师加入战斗,国民党军全线动摇,被压缩在毛祁屯附近的狭小地区,黄昏后,国民党四十九军被击溃,大部向旧门方向逃跑,九纵队二十五师正面堵击,八纵队从后面追击,将其歼灭,另一部东逃,被热东军分区部队堵击。

战至23日12时,取得了第二次杨杖子战斗的胜利,除四十九军军长王铁汉带200余人外逃,其余1.2万人全部被歼。梨树沟门和两次杨杖子战斗,被称为“辽西三战三捷”,它是东北民主联军在辽西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运动战。

杨杖子战斗后,陈诚更加认为北宁线十分不稳定,于是又调新六军等部南下,巩固交通,防守两锦地区。第八、九纵队、独立一师及热东军分区部队,乘势在北宁线兴(城)榆(关)段展开破击战,28日,连续奋战两昼夜,攻克了沿线除绥中外的10余个车站据点,歼国民党军近千人。

在冀东、热东地区民兵、群众的协助下,将该段铁路“大翻身”,烧毁枕木,挖掉路基一部,并炸毁沿线的大小桥梁。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及骑兵十五团破袭了北宁线上白旗堡33孔铁路桥和中腰堡铁路桥,并阻击了新民来援的国民党七十一军九十一师部队。

10月2日,国民党军派工程部队前来抢修铁路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彻底破坏北宁路大虎山至绕阳河段铁路,使其不能修复”,4日,内蒙古骑兵一师四十二团同骑兵十五团分别在袁家窝棚、励家窝棚以东同时展开破路,国民党军发现后派出数架飞机在空中扫射,破路部队组织了对空射击,并同守备部队展开激战,一夜之间强行破路7公里,毁坏铁轨,火烧枕木,使北宁线交通全部瘫痪,给了陈诚当头一棒。有人讽刺道:“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跑北站”(指沈阳市内的车站)。

由于秋季攻势的开展,国民党又从关内抽调部队增援东北,八、九纵队、独立一师及冀察热辽军区部队,又相继进行了铁路破击战,以阻止国民党军北调。10月8日至12日,八纵二十三师、独立一师破坏了锦(州)兴(城)段铁路,将羊圈子至营盘段铁路大都翻烧,攻占了高桥车站。二十二师、二十四师控制了锦州以西据点,二十四师在白庙子歼国民党四十九军二十六师一个营,并袭击了锦州机场。九纵队将营盘至兴城段铁路拆毁一段,并攻克了营盘、韩家沟两个车站。

12日,刚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暂三军、九十二军二十一师、九十四军四十三师、十三军五十四师向兴城方向运动,冀察热辽军区部队撤出锦兴铁路段,北上转围义县,破击锦义(县)铁路。与此同时,七纵队二十师、骑兵一师、骑兵十五团于12日对大虎山发起攻击,国民党军在飞机的支援下,顽强抗击,后经查明,国民党九十四军四十三师一部、新六军1个团已于前一日进至大虎山,使守军兵力大增,于是,攻城部队被迫撤出战斗。14日,国民党五十三军、暂三军到达了大虎山、黑山地区,企图与新民之国民党九十三军暂二十二师相配合,打通北宁路。

15日,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决定,再次对锦(州)义(县)铁路进行破袭。九纵队进至田家屯、班吉塔、沈家台一带集结阻援。

16日,八纵队二十四师、独立一师将薛家至泥河子间铁路大翻烧,炸毁桥梁7座,攻克了薛家屯、上齐台、泥河子等车站。八纵队主力进至义县西南城郊,准备歼灭城内守军九十三军军部及一个团,此时,国民党军暂三军一部、九十四军四十三师、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到达锦州,故放弃了攻歼计划,转向义县西进行破袭。

18日,八纵队用两天时间将义县至金岭寺段铁路破坏,攻克了周家屯、上园、南岭、金岭寺等车站,歼灭国民党军一部,使锦承铁路陷于瘫痪。

20日,东北民主联军围攻北票,意在围点打援,28日,九十二军军长侯镜如出义县,率九十二军二十一师、九十四军四十三师前去增援,在九关台门被八纵队、九纵队、骑兵师、独立一师阻击,一部被追歼。

11月4日,冀察热辽军区骑兵师在锦县余积屯,歼灭了担任护路任务的国民党军一七四师于大川部(伪称,实为热河地方武装团队)1000余人。

1947年的秋季攻势中,东北民主联军八纵队、九纵队及冀察热辽军区部队,在锦州及辽西地区连续展开歼灭战、破击战,迫使东北国民党军调动主力部队及关内的部队进至辽西地区,有力地配合了整个东北战场和晋察冀地区的作战,得到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通电表扬。

夏秋冬连战皆捷歼顽敌高奏凯歌

东北战场经过两年的战争,到1948年3月国民党军已被消灭16个师、23个整团,共32万多人,尚有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7个旅,加上7万非正规军共55万人,被压缩在仅占东北总面积3%的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控制着锦州至山海关时断时通的铁路,处于欲进无力,欲退难舍的动摇不定的境地。而东北野战军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这一局面的出现正是东北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的。

1945年8月,前苏联红军宣布对日作战,****中央发表了举行全国规模的对日反攻声明,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东北进军的命令,各解放区的部队日夜兼程向东北急进。到1945年11月底,梁兴初率山东一师7500人,到达锦州以西地区;罗华生率山东二师7500人,到达沈阳以西地区;万毅率山东滨海支队约3500人,到达吉林磐石、海龙、东丰、西丰一带;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七、八、十旅、独立旅及3个特务团)共3.2万人,于11月下旬到达锦州以西地区;罗舜初率山东军区司令部一部、山东三师、警卫三旅约9000人,于12月上旬到达辽阳、鞍山地区;曾克林、唐凯率冀东军区十六军分区4个小团4000余人,9月初到达锦州地区;吴克华、彭嘉庆率山东五、六师(胶东军区直属队及十四、十六团、东海独立一团、独立三团、西海独立一团、北海独立二团等部队组成)约8000人,10月24日到达营口地区;杨国夫率山东七师(渤海军区直属团及地方基干兵团编成)、刘其人率渤海军区3个团(亦称刘其人师)共1.2万人到达山海关地区;罗荣桓率山东军区直属机关及警卫部队、几个独立营约4000人,于10月至11月到达安东(今丹东)及沈阳地区;山东田松支队约1000人,11月到达牡丹江地区;刘转连、宴福生率三五九旅3000余人,于10月底到达本溪、抚顺地区;吕正操率晋西一个小团约600人,于10月中旬到达沈阳;邓克明率冀鲁豫一个团约1000人,于10月下旬到达沈阳以西地区;沙克率冀中三十一团1500人,于10月上旬到达锦州地区;黄永胜率教导一、二旅各1团3000余人,11月到达热河;文年生率警卫一旅3000余人,10月下旬到达锦州;延安抗大1000人,延安炮校1069人,到达南满(旧称,指中长路沈阳至大连以东地区和沈阳西南的辽中等地区)地区,挺进东北的总兵力约11万人。另外,从延安、晋察冀、冀鲁豫、太行、晋绥、华中各地抽调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派往东北。

与此同时,******利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美国支援的有利条件,急将抗日战争期间,保留在战略后方,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运送东北,发动内战。10月底,其先头部队十三军、五十二军在秦皇岛登陆后,向山海关发起了进攻,11月26日占领锦州。

进入东北的各部队,由于人地生疏,兵力分散,思想准备不足,还没能完全形成战斗力,开始也想同国民党军打几次大仗,阻止其进入东北,但当时的条件不具备,没能实现。12月上旬,国民党军陷盘山、营口、北镇、黑山、义县、阜新、新立屯等地,到1946年3月,将新六军、新一军、七十一军调到东北,又占领了朝阳、叶柏寿、凌源、建平、平泉、彰武、新民等地,由于没有受到大的打击,进攻势头强劲。2月11日,国民党十三军八十九师二六六团向法库进犯中,与进犯彰武的二六五团一个营及师属山炮连于秀水河子会合,处于孤立突出位置,东北民主联军(先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抓住时机,指挥山东一师、新四军三师七旅于13日黄昏开始外围战斗,14日,向秀水河子守军发起了总攻,将国民党军4个营歼灭,毙伤国民党军600余人,俘副团长以下900余人,缴获各种炮38门,机枪百余挺及部分武器装备。

三师十旅也在务欢池、泡子站将八十九师二六七团二营大部歼灭,秀水河子战斗是东北联军在东北首次整营歼灭国民党军的开始,也使东北民主联军树立了信心,鼓舞了士气。

16日,国民党新六军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及师教导队,被四纵、三纵共7个团包围于沙岭子(今盘锦境内),民主联军用5倍于国民党军的兵力,打了48小时,没能歼灭,19日,国民党军增援部队赶来,民主联军被迫撤出了战斗,此役虽毙伤国民党军670人,但东北民主联军的伤亡却为其3倍。从沙岭子战斗的失利中,东北民主联军总结了教训,认识到单靠过去游击战术来对付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已经不适用了,从思想到战术上都要有新的转变。

3月13日,苏军撤离沈阳、长春,国民党五十二军进占沈阳后,会同新一军、新六军,以沈阳为中心,向南、东、北展开了进攻,相继占领了辽阳、抚顺、铁岭,并向本溪进行了重点攻击。

18日,民主联军攻占四平(一战四平),歼灭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及“铁石部队”3000余人,切断了国民党军北上的通路。此时,国民党又将六十军和九十三军调到东北,******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4月2日前突破四平,迅速向北发展,四平成为了国共两军争夺的焦点。奉中央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4月8日,民主联军集中12个团的兵力,在兴隆泉歼新一军新三十八师一部,16日,集中14个团将七十一军八十七师诱至四平西南之大洼地区,歼其大部,两次战斗给国民党军进攻四平以重创。

与此同时,4月1日至7日,民主联军进行了三保本溪战斗,三、四纵队将国民党军新六军十四师、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六十军一八二师的进攻击退。为加强四平方向作战,5月2日,民主联军放弃本溪,转守四平方向。从5月15日开始,由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指挥10个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三路向四平地区展开了重点进攻,右路3个师沿西丰、开原向北进攻;左路2个师向八面城、梨树进攻;中路5个师由铁岭从正面向四平发动了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