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14341700000020

第20章 即墨血战(1)

一、势已去******青岛壮行

灵山镇,是即墨城北的一个镇子,这个古老的镇子依山而据,此山名曰灵山。

不知是哪位有灵性的人给它起的名字,一个“灵”字把这座不大的山给点化活了。远远望去,这山倒极像一只仰着头,撅着尾,跪着腿,躬着背,正在吃奶的小羊羔。人杰地灵,活脱脱刻画出了这是块风水宝地。

这方水土自有战争以来,便是屯兵据守之地。

灵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谓咽喉之地,它既是通往我胶东腹地莱阳的门户,又是青岛、崂山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

当时灵山守敌巧妙地利用山体和制高点,与山下集镇的民房构成核心阵地,隐蔽工事一层又一层,易守难攻像个铁桶。敌三十二军一个加强营驻守于此,敌人在灵山四周都做了布防,开辟了辐射状的野外阵地。

青(岛)即(墨)战役,我军首战所选的就是灵山。

军委并华东军区:

一、我大军南渡,南京大原及江南若干城镇相继克复,青岛之敌动摇恐慌,并已显出弃城逃窜征候。据悉:

马日(21日)沧口敌机场停机全部南飞,驻青美军全离陆登舰,敌二○四师全部南撤。另悉:匪青党部梗日(23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二周内撤离青市。又青市舞女透露:美军将于有日(25日)离青。

二、现在青敌尚有五个多师,约计三万人左右,分驻即墨、城阳、青岛等地。有敌舰十一艘,计驱逐舰四、修理船三、巡洋舰一、母舰一、油船一、运输舰一。美海军已不驻陆地,水上来往数不详。

三、我为迫敌速走,是否可以对青岛敌发动威胁性的攻击。目前可集中十二个团作战,即三十二军全部六个团,胶东可抽调六个地方团,兵力可与敌相等。现敌分散守备,我集中进攻,在战术上处处能占优势,稳步前进。拔一点算一点,敌全撤,我便能迅速进入青岛,并能防敌破坏,是否有当请复示。

山东军区

卯有(4月25日)

这一份山东军区给中央军委并华东军区的电文,奏响了青(岛)即(墨)战役的前奏曲。

4月底,我三十二军,华东军区警备四旅,警备五旅一个团和另外三个警备团,其中包括方本壮率部起义的原国民党七五四团,奉中央军委命令,为发起青(岛)即(墨)战役开始集结。根据中央军委对这次战役“迫敌撤退,保全城市”的要求,我们采取“逐步压缩,迫敌早撤,于敌撤退之际,寻机歼其一部或大部”的作战方针,决定兵分三路,由北向南推进。

这次战役以三十二军司令部、政治部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是许世友,这位在山东战斗了十六年的虎将,粗中有细,很会“察其天地,伺其空隙,寻其弱点”。他非常注意敌军人员的构成、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和士气状况,注意敌军主帅的派系,出身、作战特点、指挥水平等,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重视敌军的侧翼、接合部、突出部、后方,特别是要在其移动中、撤退中、不备中、备而不充分中寻找或创造其弱点。济南战役时,就是从东、西两翼同时进击,像一把巨大的铁钳,把济南之敌紧紧钳住了。

济南战役结束后,连外国通讯社也惊呼说:“****已强大到足以夺取长江以北的任何一个城市。”

而济南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就是我们的许世友将军。

解放青岛,军委选定的总指挥又是许世友,可见这位虎将的虎威是何等地威震敌胆。

战役发动前,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进行了形势、任务和政策纪律教育。印发了《战前政治思想教育总结》等文件,教育部队认清解放青岛的重要意义,具备的胜利条件和存在的困难,树立必胜的信心。

政治部发布了战斗******,号召全体指战员,为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青(岛)即(墨)战役中,发扬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坚决消灭敢于抵抗之敌,为解放青岛努力作战。

战前动员,激发了无比高昂的战斗士气,全体指战员立即掀起了请战高潮,决心书、挑战书,雪片一般飞报前线指挥部。各部队充分发扬军事民主,认真研究攻坚作战的经验,针对青岛城防的特点,专题研究了扫清青岛外围敌人据点,如何搞好炮兵协同作战等问题,发动大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当时部队中流传着这么一首“爬山调”:

一百里路走了九十九,剩下一里还得向前走。

擦把汗,加把油,爬过山顶胜利在前头。

这首“爬山调”,唱出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决心。

革命就好比在爬山,解放青岛亦是在爬山,但爬这座山时,许多人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也是智慧的竞赛。

5月3日。

解放军战士唱着“爬山调”前进我三路大军云集青(岛)即(墨)前线,根据作战方案,警备四旅和警备五旅一个团,为东路作战部队,将经即墨城东直插崂山;我三十二军九十四师为中路作战部队,将沿即墨城西北的烟青公路,直取青岛市;九十五师为西路作战部队,将沿胶济铁路西侧进攻青岛。

三路大军呈泰山压顶之势,直逼青岛守敌。

青(岛)即(墨)战役正式打响。

同是5月3日,青岛机场。

暮霭如纱,四野茫茫。

驻青岛的国民党军政要员,都早巳云集在停机坪上。

机场上弥漫着一种沉闷的空气。

看得出来,每一个人都在为这每况愈下的形势而忧心忡忡,青岛怕是保不住了,这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考虑的问题。灵山方面隐隐传来的炮声,更是给每个人脸上罩上了一层乌云,仿佛这即将从天上降下来的不是飞机,而是一种灾祸。

随着一阵刺耳的声音,一架银灰色的飞机冲上跑道,渐渐停稳。

久候在停机坪前的刘安棋等国民党青岛市军政要员,急忙涌向飞机舷梯前。

舱门打开。

少顷,******出现在舷梯上。

在夕阳余辉的斜照下,******的黑斗篷显得特别黑,手上戴的白手套又显得分外白。一阵微风吹过,那张开的黑色斗篷宛如老雕的大翅膀,遮住了天光,投下一片阴影。

官员们鹄立一旁,刘安祺肃然地站在前头,目迎着******步下舷梯。他曾听说过******的黑斗篷是希特勒赠送的,据说可以避弹,也不知道是否真有其效?

身材修长,面庞清癯,一双深邃明亮的鹰眼令人望而生畏的******,一身戎装,肩扛五星上将军衔,胸佩一枚青天白日章,腰挂中正短剑,高筒马靴隐隐地发出光泽。这个人,一生最爱的就是军权,一直把黄埔作为骄傲的资本,可此刻,大半个中国已落进共产党的手中,供他指挥的军队也已经不多了。军界中,稍微敏感一点的将领都惶惶然,感觉到了那逼人而至的不祥预兆——党国的天下快完了。

******看上去比过去瘦削了许多,脸色也显得苍白。不过,他那突出的颧骨,高高的鼻子,棱角分明的下巴,微微翘起的小胡子,以及马靴在机场洋灰地上踏出来的啪啪声响,这一切配合起来,反倒使他年轻了许多,看上去倒不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事实上他的思维和行动,也还是相当敏捷的。

他紧紧地闭着嘴唇,眼睛像深潭一样,射出一种黑沉沉的光束。

众官员凶吉未卜,一个个低下了头,不敢多言。

蒋介见状,竟出人意料地没有骂“娘希匹”,反而宽容而温和地说:“为什么一个个像死了娘老子一样,耷拉着个脑袋干啥呢?”

他深深地懂得,此刻,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军心。

刘安祺苦笑着声音发颤地说:“委座,****开始进攻灵山。”

“什么时候?”

“今天。”

******朝刘安祺把手一摆,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冷漠地伸出手来,那只戴着白手套的手,让迎接他的众官员们一一去握。握完后,在侍卫队长的引导下,径直朝那排小轿车走去,车门早已被卫兵打开。

******将斗篷往身上一裹,哈腰钻进了小轿车。

车队一溜烟似地离开了机场,气氛沉闷,不亚于急匆匆地前去奔丧。

太阳西沉,天光愈来愈暗了。

我人民解放军东路部队进军神速,首战灵山。

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冲锋号随之吹响,解放青岛之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天似乎也被炮火轰塌了,榴弹炮、野炮、山炮、迫击炮万炮齐发。

天上的流云急促地飞逝了。

大地在剧烈地颤动,连人的脚都震得站不稳了,开始还可以看见灵山上的敌人影影绰绰,渐渐地,炮击的烟雾把整个灵山包裹起来了,真像是一只死羊给浸在沸水里。在经历了这样一顿轰击之后,敌人的许多防御工事给摧毁了,敌人给炸懵了。

这真应该感谢那张城防图,炸起来既准确又过瘾。

担任冲锋的部队,每支步枪都装上了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了盖。一路呐喊,一路厮杀。

犹如一股汹涌的潮水,脚跟着脚,正面的部队一股劲地往灵山压。冲锋的队伍龙卷风一般向前滚着,有人中弹倒下了,鲜血横洒,一路染成红色,许多人竟被它滑倒。爬起来后,又不颐一切地冲了上去。

曳光弹、信号弹一道道划过。

憋足了劲的战士们,仗打得十分勇猛,冲向敌阵如同出炉的千度钢水沸扬流泻。常言道:一夫拼命,十夫难敌。一支千军万马的铁军拼命,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其壮烈场面也是无可比拟的。

无数战士的身影在火光中一掠而过,团长、营长、连长、排长跟士兵一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与散人近战。打下敌人一道堑壕,紧接着又扑向另一道堑壕;碰上敌人就拼杀,消灭了再往前插。忙坏了电话员,他们不停地收线架线。

电话随着战线的推移,不断地给指挥部报告着一个个喜讯。

警备四旅一部从灵山东北,迂回到灵山南面,对这道即墨城北部的屏障——灵山,形成南北夹击的局面,迫使守敌丢弃灵山阵地狼狈逃窜。

敌人跑了,逃命时跑起来比兔子还快。

我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追赶到林格庄,与从即墨城赶来接应灵山守敌的国民党三十二军七○四团和绥靖区军队一部相遇,一场恶仗就接上火了。

敌人像黄蜂一样涌过来,接着又像砍倒的高粱一排排倒下去,阵地就设在村外几百米远的开阔地上,只有临时挖的很浅的掩体和土坎作为依托。但是,敌人一到村边就攻不动了,村子里强大的火力网,几乎把所有的敌人消灭在开阔地上。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增援的敌人被我军歼灭。

警备四旅十二团二营担任截击灵山逃敌之任务,副营长王修山,率领四连英勇出击,直插逃敌腰部,当即把敌人斩为两段,打了敌人个措手不及;副教导员孙清平率领五、六两个连,随即跟上南北两路合击逃敌,而且很快形成两个包围圈,把逃敌压缩在公路两侧百余米的狭窄地带,一举消灭敌人四个连,杀伤、俘敌上校团副以下官兵四百余名,缴获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十几挺,冲锋枪三十余支,美式半自动步枪、步枪共三百余支,六○迫击炮两门,火箭筒一门,子弹几十万发。

还有一股零散之敌乘隙急逃营上据点,二排史副排长带一个班紧追敌人不舍,误入敌人据点内。史副排长和战士们激战一天一夜,粮尽弹绝,全部壮烈牺牲。他们打得非常英勇,死得非常壮烈。战士们有的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用赤手去夺敌人打得火红的机枪筒,两手烧焦了还是死死握住不放。

所有的烈士牺牲时都是面朝敌人,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的,表现了战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敌人被惊呆了,吓傻了,元气大伤。

首战灵山告捷。

刘安琪根据******的“保存有生力量,随时准备撤退”的作战方针,布置了以外围山区、城镇和交通干线为依托的纵深梯次配备的防御体系。

由沧口至即墨城关共设置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以即墨城为中心,沿马山、盟旺山、莲花山、四舍山、铁骑山等制高点,组成以支撑点相连接的防线。

第二道防线则西起城阳、流亭沿白沙河向东地带。

第三道防线设在沧口、李村之线。

这三道防线均由其主力防守。

具体部署是第五十军集中防守城阳至沧口方向;第三十二军集中防守灵山至即墨方向;独立旅防守鳌山卫地区;保安第一旅防守崂山区王哥庄至太清宫一带;第四独立旅配置在李村地区;第二○四师配置在沧口以南地区;青岛市区则由二○八师第九团、工兵第十七团、宪兵第十一团和保安部队等在美军第七舰队庇护下防守。保安第二旅配置在海西薛家岛地区,作为青岛左侧的防卫力量。海上则由海军第二军区所属舰队巡逻和防卫。

这样,敌人的打算是既可以牵制我军保存实力,又可以控制主要方向和内层重点以观变化,更为有利的是在美军的掩护下,随时都可以从海上撤退。

灵山的失守,使******如梦初醒。

******立即意识到:在中国这个棋盘上,******又耍了他一回,胜了他一筹。他比谁都心中有数,青岛完了。战争的态势已经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了,发生了根本的扭转。

其实,自从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呈“品”字形控制了北起黄河、南到长江、东自津浦、西至汉水的广大地区时,八方风雨就已汇集于三山(大别山、泰山、伏牛山)四水(江、河、淮、汉)之间。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中原大势已定。

“娘希匹,一群饭桶!”

******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他自己在内。

******此次来青岛,是同美国的麦克阿瑟一同飞抵青岛的,他在青岛紧急会晤了美军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谋划美蒋军队撤留事宜。

灵山之战,是为他敲响的第一声丧钟。

宴会厅灯炬辉煌,铺着雪白台布的大圆桌上,摆着光洁晶莹的景德镇细瓷餐具和高脚玻璃杯,一桌丰盛的酒菜已摆放停当。

只等着唱主角的******入座。

“委座,请!”

“立正——敬礼!”

青岛的军政大员们,一个个曲身弓腰,警卫们持枪敬礼。******冷冰冰默无表情地点点头,算是答礼。

大伙把******送到餐桌的上首坐下,没什么寒暄,更无谈笑风生,因为战争所带来的紧张气氛,大家都绷紧着神经,在察颜观色窥视******的表情,生怕稍一不慎,会遭到不测。

由于心情烦躁,满桌的海鲜也提不起******的食欲,他沉重地拿起筷子,在冒着热腾腾蒸气的大火锅里搅了搅,又把筷子放下了。

全场黯然,大家都显得束手无措。看不到平时宴会那种敬酒挟菜的欢乐场面,听不到玻璃杯叮口当作响的欢愉笑声,大家赶紧都把筷子放下了,有的刚伸手捡起一只大虾或螃蟹,又连忙放回原处。老头子食不下咽,谁还敢忙着在吃上下工夫,满座都感到了不安。

******用餐巾擦擦瘦削的手,干脆站了起来,他离开席面,向靠窗处走去,大家谁也不敢做声,都呆呆地望着他。

******呆了一会一言未发,又回席坐下,老僧入定般默默望着大家。

他招招手,大伙重新归座。席间,他对青岛的国民党军政要员面授机宜,强调撤退时,强制青岛居民、工商企业、学校、工厂南迁。把搬不走的物资与市政建设加以破坏,给共产党留下一座“死城”。

这是一条十分歹毒的措施。

******在对付共产党人的政策上,从来就没有手软过。

遗憾的是,历史无情地证明,******的如意算盘,从来就没有如意过。

用餐完毕,******来到洗脸池前,用自来水冲洗他的假牙。

口腔里没有了牙齿,嘴巴就像破布袋一样的松垮,说话时就“扑扑”地往外漏风。******触景生情,心中不禁掠过一阵悲凉,想不到二十多年来惨淡经营起来的一切,竟被他的对手******折腾的,眼下就如同他这摘下假牙的口腔一样,四处漏风了。

戴上假牙后,他对身边的侍卫队长讲:“我们尽快离开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