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14439700000040

第40章 访台观感(《浙江工商》作品)(9)

以日记写书,是谢冰莹的创作特色。谢冰莹从十五岁开始,就养成每晚临睡前必须记下一天见闻及自我反省的习惯。这些完整的日记,往后就自然地成为她写作时取之不尽的材料库。谢冰莹自豪地说:“我写了七十二年日记,从没有间断过。”就是在她访问台湾期间,她那花布提包里,任何时候都摆着笔记本、笔和小纸条,不但记自己想的起来的事情,想不起来的事情她也会问陪伴她的人,力求把每天的生活最完整的记录下来。

谢冰莹虽然著作等身,但她仍努力不懈的写作。目前她正忙于整理十几年来发表的文章和几十年的日记,编撰成《冰莹杂文集》和《作家与作品》两书付印。

她的作品追求真与善

谢冰莹从来不写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或是凭空捏造的故事。她认为,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才能感动作者。这一写作理念是她从她的处女作《刹那的印象》一文获得发表后得到的结论。

《刹那的印象》是谢冰莹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念二年级时(时年十五岁)写的,有一天她随两位同学到一个同乡师长家吃饭,师长刚买了一个丫头,准备养作小妾。那女孩有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非常惹人喜爱。当他们坐在客厅里寒暄时,师长太太竟命令那女孩走路给他们看,并请他们批评她的一举一动,看是否合于一个师长公馆用的丫头。谢冰莹看了非常愤恨女主人的不人道,认为她简直是把人当畜牲看。于是借故肚子痛,饭也不吃就回到学校,立刻把刚才的情形写成《刹那的印象》,以笔名“闲事”投给湖南《大公报》总编辑李抱一先生,结果第三天就被刊登出来。

依循着这个理念,谢冰莹小说,散文里的取材,大多数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人物上的真实故事,尤其以发生在自己身上或与自己有关连的人、事为主。她的作品简洁明快,朴实无华,也许正因为这份直率、真诚,她的作品才格外受人欢迎。

与老友苏雪林共榻话旧

对谢冰莹来说,这次在台湾的访问行程中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到台南访问她的老友、94岁高龄的苏雪林教授。

苏雪林,原名梅,笔名绿漪,原籍安徽太平县,1899年出生于浙江瑞安县。1921年北平高等女子师范毕业,翌年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历任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教授,1931年起在武汉大学执教十八年。1949年再度去法国进修,1952年去台湾,先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后转到台南成功大学任教。1973年退休,一直住在台南。

苏雪林和谢冰莹一样,都是在三十年代就出了名的女作家,都是著作甚丰,都在台湾师范大学当过教授,这些共同点,使他们情同姊妹。这次久别重逢,更是格外亲热。谢冰莹去访问时,苏雪林居住的地方,条件并不适合她在那儿过夜,可谢冰莹坚持要与苏教授住在一起,睡同一张床。而苏雪林因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已多年不出门了,但是谢冰莹在台南的访问,苏雪林全程陪着她出席所有的聚会,并且姊妹俩有谈不完的话,两位老友感情之深,令人羡煞。

谢冰莹到高雄凤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访问时,该校校长特地翻检出谢冰莹六十多年前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女生大队的毕业证书,影印了一份送给她,谢冰莹风趣地说了一个故事:1924年北伐时她写《女兵日记》,有人说她不过是个军队医院的看护,哪里是什么女兵!现在这张毕业证书终于证明她当年的的确确是上战场打仗的女兵,而不是看护。

在参观军校中的“授降蜡像馆”时,谢冰莹想到当年中国人在日本人手下所受的苦难,回想起她在日本监狱中所受的折磨,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对着日本人的蜡像说:“我恨不得再打你们两巴掌!”

自谦无天份作画不落款

谢冰莹自退休定居美国旧金山后,淡泊自甘,过着简朴的生活,除坚持写作之外,她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就是读读好书,画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她自谦自己没有绘画的天份,当朋友向她索画,她一定是在拗不过的情况下才送,但绝不肯落款。这次在台北参观“中央图书馆”时,馆长杨崇森先生要求她写一幅字或一幅画送给图书馆,谢冰莹推让不过,只好画了一幅她拿手的竹子和兰花,上款题“中央图书馆”五个字,但怎么都不肯加上“惠存”二字,因为谢冰莹认为这作品画得太匆忙,还够不上惠存的水准;下款则题“谢冰莹献丑”。

她希望看到国家统一

几年前,与谢冰莹朝夕相处、伉俪情深的老伴,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令她痛不欲生,悲痛得一度不能写作。但她访问台湾时,已从失去老伴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她表示,她将利用还能活动的头脑和双手努力不懈地写作,直到写不动为止。她还一再表示,希望在她迟暮之年能看到祖国统一。

谢冰莹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曾经两度上前线,是战场上女兵,而她全部生涯则是文坛上的女兵。可以相信,这位老兵在弘扬中国文化和促进祖国统一方面继续发挥她的作用。(项孔言)

《浙江工商》,1993年第2期

他的一片中国心

他,温文尔雅,英俊潇洒,清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乍一见面,以为他是位青年学者,其实他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老板——台北胜大庄文化企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1990年,他被邀请大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过“李志仁先生书画创作暨珍藏展”,历时两个半月之久,受到大陆观众的好评。其后,他组织神州艺术之旅文化访问团,积极从事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他奔走于大陆和台、港之间,筹划在大陆建立一家世界最大的中国笔墨厂,以期把中国笔墨和华夏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他是个天生的企业家

李志仁大学读的是“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1977年大学毕业后,原想去美国深造,但是当时把他收为人室弟子的著名书法家、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严教授(1899—1980年,江苏武进人)却认为,李志仁出身笔墨制造世家,拥有许多世交的书画界前辈,又受过高级科学教育,是把中华文化推广到国际舞台的再恰当不过的人选。李志仁接受了老教授的建议,毅然接下了这份连他父亲也不看好的家业——胜大庄。在他短短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下,胜大庄从一个小小传统笔墨厂脱胎换骨,一跃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文化企业集团公司,不仅拥有数亿美元资产,并使中国笔墨和中国文化艺术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开始扬眉吐气。

改良传统笔墨制造技术

23岁的李志仁,接手“胜大庄”后第一件事就是研究改良传统笔墨制造技术。他认为要发扬中国文化,首先要有好纸好墨。但是台湾弹丸之地,缺少制造笔墨的优质材料,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他力排万难,除开发台湾特产毛料外,多方引进畜牧国家之毛料外,并通过不断的经验,掌握了各种毛的成份及其含墨量,弹性大小等情况,将各种毛以不同的成份混合起来,制造出书写灵活、吸墨和出墨功能良好的毛笔。这种毛笔不必中途舔墨,一笔可以书写到底。李志仁用系统分析原理设计了前所未有的毛笔工程图,创立按图施工和生产线制度等,将传统的笔墨制造技术带入了新天地。胜大庄精制的诸如天龙、扛鼎、云波等品质优良的毛笔,都成为书画名家的利器,而在名家赞不绝口之际,“胜大庄”的名气也就不胫而走,胜大庄的分公司在台湾各地陆续成立。如今胜大庄笔墨享誉世界,开创了空前优良的外销实绩。李志仁在1981年、1982年两度获得台湾中国画学会颁赠的“金爵奖”,被誉为“当今蒙恬”。1983年,美国******邀他去加州大学企管研究所研习,这使他在以后的企业经营中更是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