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特色萝卜
14453000000012

第12章 特色萝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2)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主要有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萝卜耳突花叶病毒(REMV)。三种病毒均可通过摩擦方式汁液传毒。此外,REMV可由黄曲条跳甲、黄瓜11星叶甲传毒。CMV和TuMV由桃蚜、萝卜蚜传毒。田间管理粗放、高温干旱年份,蚜虫、跳甲发生量大,或植株抗病力差发病重。

(3)无公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苗期用银灰膜或塑料反光膜、铝光纸反光避蚜虫。

采用25目以上防虫网防治蚜虫和跳甲,防止传毒。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

发病初期喷洒3.85%三氮唑核苷·铜·锌(病毒必克)水乳剂6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或25%盐酸吗啉胍·锌(病毒净)可溶性粉剂500倍液(北京市顺义农药厂),或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二)特色萝卜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1.菜蚜

菜蚜,又称腻虫和蜜虫,是菜缢管蚜(萝卜蚜)、桃蚜(烟蚜)和甘蓝蚜的统称。桃蚜遍及全国各地,常与萝卜蚜混合发生。萝卜蚜以华南居多。甘蓝蚜在西北及东北地区常有发生。

(1)习性与危害危害萝卜的主要是萝卜蚜。萝卜蚜在北方一年发生10~20余代,温室内可终年繁殖危害。在北京,11月上旬发生无翅的雌雄性蚜,交配后在菜叶背面产卵越冬。夏季,在无十字花科蔬菜生长的情况下,萝卜蚜则寄生在十字花科杂草上。萝卜蚜适温范围广,在较低温度下发育也较快,这是秋后白菜、萝卜上萝卜蚜比桃蚜多的原因之一。

萝卜蚜具有趋绿习性,集聚在十字花科蔬菜的心叶和花序上。

菜蚜在平均温度为15~26益,相对湿度为75%~85%时繁殖最快,4~6天就可繁殖一代。菜蚜对黄色、橙色有强烈的趋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人们可利用此特点进行防治。

菜蚜在天气干旱、闷热时发生严重,常成群聚集在萝卜的叶背上吮吸汁液,使受害叶的叶缘向后卷曲,叶片皱缩,渐渐变黄死掉,或者使植株生长矮小,发育不良,最后全株枯死。

萝卜幼苗期,正是蚜虫大量发生期。受害的萝卜植株不能正常生长。蚜虫还可传播病毒病,使萝卜表皮粗糙,影响品质和产量。蚜虫除春夏季危害春萝卜外,还危害采种株的叶片,影响种株正常抽薹、开花及结荚。

(2)防治措施

采取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邻作,注意清洁田园,清除排水沟、灌水渠及田边的各种杂草,防止菜蚜寄生或越冬。

利用银灰膜避蚜,在田间铺盖银灰色薄膜,可以减少有翅蚜迁入传毒。

发现被严重危害的植株,应立即拔除深埋。

使用化学药剂。发生蚜害时,可每亩用50%避蚜雾(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18克,兑水30~50升喷雾。这对灭杀菜蚜有特效且不伤害天敌和蜜蜂。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

由蚜虫繁殖快,蔓延迅速,而且又多藏身心叶或叶背皱缩处,所以喷药时一定要细致。为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在防治时应选择几种农药交替使用。

2.菜青虫

(1)习性与危害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属鳞翅目粉蝶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菜青虫为咀嚼式口器害虫。初孵幼虫在叶背啃食,残留表皮,3龄以后食量剧增,将叶片吃成网状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和叶柄,使萝卜幼苗死亡。其虫粪污染萝卜心叶,常引起腐烂。幼虫危害造成的伤口,能诱致软腐病的发生。菜青虫一年发生的代数,在地理分布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北方地区一般为3~4代,南方地区一般为7~9代。菜青虫喜温暖。一般在气温为15~25益,相对湿度为76%左右,每周降雨量为10毫米左右时,最适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幼虫期共5龄,1~3龄食叶量约占3%,4龄约占13%,5龄进入暴食期,其食叶量约占84%。幼虫期为11~12天,老熟幼虫多在叶背化蛹,蛹期为5~16天。秋末,老熟幼虫在菜田附近的墙壁、树干、风障等处化蛹越冬。

(2)防治措施在田间多数菜青虫处3龄前是施药防治的关键时期。

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邻作。收完萝卜后清洁田园,减少虫源。

实施生物防治,用含活孢子量100亿/克的苏云金杆菌(Bt)乳剂或青虫菌粉,兑水800~1000倍液喷雾。在气温20益以上时使用,具有效果好、无公害、不杀死天敌等优点。

使用药剂防治,选用5%抑太保乳油、5%农梦特乳油、5%卡死克乳油的4000倍液之一喷雾。也可选用2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喷雾杀虫。

3.菜螟

菜螟,又名菜心虫和萝卜螟。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萝卜受害最重。

(1)习性与危害在北方地区,菜螟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吐丝缀合泥土、枯叶做成梭状丝囊在土中越冬。

春秋均有发生,以秋季的危害最重。成虫白天潜伏叶下,夜间出来活动。卵散产在小苗心叶、叶柄、茎及外露根上,卵期3~5天。幼虫孵化后爬向幼苗,吐丝缀叶,咬食心叶,轻者使幼苗生长停滞,重者使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3龄后,幼虫钻蛀茎髓,形成隧道,甚至钻食根部,造成根部腐烂。萝卜播种期越早,受害越严重。

(2)防治措施

以药剂防治为主,当萝卜生长出3~6片真叶时,施药重点是菜苗的心叶。第一次喷药后,每隔5~7天喷药1次,共喷3~4次。药剂可选用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乳油、5%农梦特乳油中任意一种的4000倍液,也可用20%灭幼脲1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中任意一种的500~1000倍液喷雾。此外,还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50%巴丹可湿性粉剂中任意一种的1000~1500倍液喷杀。

实施生物防治,用含活孢子量100亿/克的苏云金杆菌(Bt)乳剂、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兑水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在气温20益以上时使用,可以收到高效。

进行农业防治,在萝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播种时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与邻作,以便减少和消灭虫源。

4.黄曲条跳甲

(1)习性与危害该虫又叫地蹦子,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白菜、萝卜等受害严重。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和幼虫都能危害。

不同地区一年中发生的代数不同,在华北地区为4~5代,华东地区为4~6代,华南地区为7~8代。春秋两季危害较重,在北方秋季危害比春季重。成虫主要食害叶片,把萝卜叶子咬出许多小孔,刚出土的小苗往往被吃光,造成严重缺苗。在留种地还能危害花蕾和嫩芽。幼虫在土内3~5厘米深处危害根部,咬食根皮,蛀出许多弯曲虫道,咬断须根,引起小苗枯死。

(2)防治措施以治成虫为主,治幼虫为辅。对黄曲条跳甲,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实行综合防治。

清洁田园。在萝卜收获后,清除地里残株落叶,勤除杂草,消灭成虫及幼虫的孳生场所。实行十字花科蔬菜和其他作物的合理轮作,断绝黄曲条跳甲的过渡食物源。有条件的地区,在萝卜播种前7~10天深耕晒垡,这不仅可使土壤环境不利其幼虫的生活,同时还有灭蛹的作用。

加强苗期管理。在幼苗期或定苗期及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土表湿度,压低虫卵的孵化率。

进行药剂防治,杀灭成虫。如发现田间有该害虫,则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杀。防治重点在萝卜苗期,幼苗出土后如果发现被害,应立即用药防治。在施药时,最好从菜田四周向中央喷洒,以防止成虫逃走。

5.小地老虎

(1)习性与危害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在华北地区年发生3~4代,以蛹或老熟幼虫越冬。一般在3月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5月上中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和危害盛期,7月中下旬为第二代发生和危害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发生和危害盛期。3龄前的幼虫,昼夜咬食萝卜的心叶,将叶片吃成小孔或缺刻状。3龄后的幼虫食量剧增,它们白天躲在离土表2~6厘米深处,夜间爬到地面危害,尤其是在天刚亮、露水多时危害最凶,咬断萝卜幼苗嫩茎、心叶,造成缺苗断垄。

(2)防治措施

实行农业防治,除草灭虫。在春播前,进行耕翻细耙,消灭部分虫卵和早春的杂草寄主。清理田园,在萝卜苗期或幼虫1~2龄时,结合松土清除菜田内外的杂草,用以沤肥或将其烧毁,以大量消灭虫卵和幼虫。

诱杀成虫。用糖、醋、酒液盆诱杀成虫。糖、醋、酒、水的比例为3颐4颐1颐2,其中还可加少量敌百虫药剂。

捕杀幼虫。可在早晨扒开新被害植株周围的表土或畦边田埂阴坡表土,捕捉幼虫,将其杀死。

进行化学防治。一是用毒土防治:用0.5千克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加适量水后喷拌细土50千克。二是用毒饵诱杀幼虫: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2.5~5千克,喷拌50千克碾碎炒香的棉籽饼作毒饵,傍晚撒在萝卜植株行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引诱幼虫前来吃食,然后中毒死亡。三是用农药喷雾防治: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3000倍液喷雾。

6.菜蛾

菜蛾别名小菜蛾、方块蛾、小青虫、两头尖。分布:全国各地,南方危害重。

(1)危害特点南北方均有分布。初龄幼虫仅能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农民称为“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危害。在留种菜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影响结实。是我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2)形态特征成虫为褐色小蛾,体长6~7毫米,翅展12~15毫米。翅狭长,前翅后缘呈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纹,两翅合拢时呈3个接连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

卵扁平,椭圆形,约0.5毫米伊0.3毫米,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约10毫米,黄绿色,体节明显,两头尖细,腹部第4~5节膨大,故整个虫体呈纺锤形,并且臀足向后伸长。蛹长5~8毫米,黄绿色至灰褐色,肛门周缘有钩刺3对,腹末有小钩4对。

茧薄如网。

(3)无公害防治

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源带入本田。蔬菜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株败叶或立即翻耕,可消灭大量虫源。

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亩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