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特色萝卜
14453000000003

第3章 特色萝卜生物学特性(2)

(1)发芽期由种子开始萌动、发芽,到第一对真叶展开以前,为萝卜的发芽期,需5~7天。在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等外界环境条件下,种子开始萌动、发芽,子叶出土,并生长吸收根。这时所需的能量来自种子贮藏的养分。所以,种子的大小,贮藏年限的长短以及播种的深浅等,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发芽期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25益左右的气温。栽培上应防止土壤干燥,以保证出苗及时与苗齐。

(2)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萝卜“破肚”,这一阶段称为幼苗期。这个时期,幼小的吸收根不断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真叶也展开进行光合作用,使幼苗从依靠种子内营养物质生长,逐步转向自己制造光合产物的“自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的根和叶同时生长,而叶片生长占优势,根系主要是纵向生长,并开始横向加粗生长。

在幼苗期中,萝卜根部会出现“破肚”现象。这是因为植株下胚轴开始横向生长时,新生组织不断增加,产生一种向外膨胀的压力,但是表皮、皮层的细胞未能相应地生长和膨大,因而造成外层表皮破裂,菜农称这种状况为“破白”。

“破肚”

标志着萝卜肉质根开始加粗生长,对水肥的需要量也逐渐增加。在播种前已施足底肥的,此时无需追肥。如果水肥过量,就会促进叶片徒长。在此期间,切忌幼苗过度拥挤。要及时间苗,中耕,定苗,培土,以及防病灭蚜。

幼苗期,大型萝卜需20天左右,小型萝卜(如樱桃萝卜)需5~10天。大中型萝卜一般5~7片叶龄开始“破肚”。

(3)叶片生长盛期由“破肚”到“露肩”,20~30天,是地上叶丛和根系旺盛生长适期,而肉质根叶逐渐膨大,根肩渐粗根顶部,称“露肩”。第二叶环完全展开,叶面积迅速扩大,同化产物增加,根系吸收水肥力增强,植株的生长量比苗期大大增加,又叫莲座期。肉质根伸长生长与加粗生长同时进行,也叫肉质根生长前期。根系对吸收氮、磷的量比前一时期增加3倍,吸收的钾比前一时期增加了6倍,此期需要较多的水、肥供应与较高的温度,以利叶部旺盛生长,为以后根的生长盛期打下基础。但也不能水、肥过多,以免徒长。温度以15~20益为宜。

(4)肉质根生长盛期此期从“露肩”到收获,大中型萝卜需40~45天,小型萝卜(如樱桃萝卜)需15~20天,也称产品器官形成时期。植株生长的主要特点是,地上部的叶片生长速度缓慢,大量营养物质往肉质根内运输,肉质根的生长速度加快。随后,老叶片不断枯黄,而肉质根则继续增长。到生长末期,叶片的重量只有肉质根重量的1/2~1/5,此期肉质根的生长量为肉质根总体积的80%。这时,土壤中要有大量的水肥供应,并需要13~18益的较低温度,以利肉质根的肥大。如果水肥不足,则会影响产量,而且容易产生辣味和糠心,降低商品质量。

2.生殖生长时期

萝卜的生殖生长是就抽薹、开花和结籽而言的。二年生的品种在北方寒冷地区,要经过冬季一段低温贮藏期,待翌年春天定植露地,才开始生殖生长。萝卜的生殖生长时期,又分为返青期、抽薹期、开花期和结荚期。

(1)返青期从将越冬埋藏的种株(肉质根)栽植采种田到开始抽薹为返青期。这时温度逐渐升高,种株发生新根和吸收水分的毛根,嫩黄叶逐渐变绿。此期为15天左右。

(2)抽薹期从开始抽薹到开始开花为抽薹期。随着花薹的伸长,主花茎上的花蕾发育长大,到将开花时,抽薹期即告结束。此期需10~15天。

(3)开花期从开始开花到植株基本谢花时为开花期。

此期花蕾和侧枝迅速生长,逐渐进入开花盛期,花从花茎下部向上陆续开放,并继续抽生花枝。一般秋萝卜种株每株有主枝1个,一级分枝20个左右。主枝和一级分枝上花数占80%~90%。此期需20~25天,要求水肥充足。

(4)结荚期从终花期到果荚生长、种子发育成熟为结荚期。此期花枝生长基本停止,果荚和种子迅速生长发育,果荚由绿荚转变为黄荚后,种子已成熟,即可采收。萝卜种荚不易裂开,收获较方便。此期需25~30天。

南方温暖地区,萝卜生殖生长时期不需要返青期,冬初收获后即将种株栽田间越冬,到翌年春暖后即可抽薹、开花、结实。一年生栽培的早熟萝卜,春播后,当年就可现蕾、抽薹、开花、结实,完成其生育周期。

(四)萝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萝卜原产温带,为半耐寒性作物,种子在温度2~3益时开始发芽,适温为20~25益。幼苗期能耐25益左右的较高温度,也能耐-3~-2益的低温。萝卜茎叶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广些,为5~25益,生长适温为15~20益;而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20益,适温为18~20益。所以,萝卜营养生长期的温度以从高到低为好。前期温度高,出苗快,可形成繁茂的叶丛,为肉质根生长打好基础。

后期温度渐低,有利光合产物的积蓄和肉质根的膨大。当温度逐渐降低到6益以下时,植株生长微弱,肉质根膨大逐渐停止,直至收获期。当温度低-2益时,肉质根就会受冻。

2.光照

萝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属中等光照的蔬菜,也较耐半阴的环境。但在叶片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充足的光照有利光合作用进行,产量、质量均较好,生长期较短。

萝卜的光照阶段,需在长日照(12小时以上)条件下完成。所以,在营养生长时期需要较长时间的强光照,以满足光合作用的旺盛进行。如果将萝卜播种在遮阴处,或过分密植而使叶片相互遮光,就会造成光照不足,导致生长衰弱,营养器官生长和发育不良,叶片变小,叶柄变长,叶色变淡,下部的叶片因营养不良而提早枯黄脱落,从而使肉质根不能充分肥大,造成减产。所以,播种萝卜要选择开阔的菜田,并根据萝卜品种的特点,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萝卜属长日性植物,完成春化的植株,在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及花枝抽生都比较快,因此,萝卜春播时容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3.水分

萝卜喜保水和排水良好、疏松通气的沙质壤土,土壤含水量以80%为宜。土壤水分是影响樱桃萝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肉质根形成期土壤缺水,会影响肉质根的膨大,须根增加,外皮粗糙,辣味增加,糖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易糠心。若土壤含水量偏高,土壤通气不良,则肉质根皮孔加大并变粗糙。若干湿不匀,则易裂根。

水分是萝卜肉质根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占93~95%。适肉质根生长的土壤有效含水量为65%~80%。

水分不足时,会影响肉质根中干物质的形成,造成减产。萝卜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有较大的差异。在发芽期,为了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出土,防止苗期干旱造成死苗和诱发病毒病,应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以80%为宜。在幼苗期,叶片生长占优势,为防止幼苗徒长,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要求土壤湿度较低,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为好。在叶片生长盛期(莲座期),叶片生长旺盛,肉质根也逐渐膨大,要适当控制灌水,进行蹲苗。“露肩”以后,标志着叶片生长盛期结束,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需水量增多,只有保持土壤湿润,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如果此时水分供给不足,就会形成细瘦的肉质根而降低产量,同时还会造成侧根增多,表面粗糙,纤维硬化,味辣,糠心,使品质变劣。但是,如果水分过多,则不利肉质根的代谢和生长,也会造成减产。如果土壤忽干忽湿,水分供应不均,就容易造成肉质根开裂,使萝卜品质降低。

4.土壤

萝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因肉质根肥大,而且深入到土壤,所以最好将萝卜播种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通气的沙质土壤中。土壤黏重不利萝卜肉质根膨大。土层过浅、坚实,则易发生叉根。一般要求土壤以中性或偏酸性为宜(pH值5.3~7)。

萝卜对土壤肥力的要求很高,在全生长期都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在生长初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较慢;随着萝卜的生长,其对三要素的吸收也加快;到肉质根生长盛期,吸收量最多。在不同时期,萝卜对三要素吸收情况是有差别的。幼苗期和莲座期正是细胞分裂、吸收根生长和叶片面积扩大时期,需氮较多。进入肉质根生长盛期,磷、钾需要量增加,特别是钾的需要量更多。萝卜在整个生长期中,对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0千克萝卜,约吸收5.55千克氮、2.60千克磷、6.37千克钾,氮、磷、钾的吸收比率是2.1颐1颐2.5。

所以,种植萝卜不宜偏施氮肥,而应该重视磷、钾肥的施用,以促其茁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水果萝卜和樱桃萝卜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以保水和排水良好、疏松通气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土壤水含量以70%~80%为宜。肉质根生长盛期,土壤含水量稳定在20%左右较为适宜。若土壤干、湿骤变,则易造成肉质根裂口。土壤水分是影响萝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肉质根形成期,若土壤干旱,气候炎热,肉质根膨大受阻,皮粗糙,辣味增强,糖和维生素含量降低,易糠心,品质下降。若土壤含水量偏高,则土壤通气不良,肉质根皮孔加大,影响商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