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14578900000035

第35章 失败者守财越来越穷,成功者理财越来越富(4)

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896年,由诺贝尔奖的创始人诺贝尔捐资980万美元注册。由于该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管理、支付奖金,因此在其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基金的投资范围,将其严格限制在安全且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上。因此,基金会初期的投资项目基本都是诸如银行存款或者公债等收益微薄但相对风险小的项目。而对于股票、房地产等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基金会的管理制度是严令禁止涉足其中的。

然而,经过50多年的投资运作和奖金发放,资金在保守投资项目的低回报率致使诺贝尔基金在运营过程中严重入不敷出,原始资产流失了将近2/3。1953年,该基金的资产仅剩下300多万美元,连来年的奖金支付都出现了问题。

面对这种状况,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终于醒悟过来,意识到高回报率的投资才是财富积累的有效途径,于是当即对经营管理制度做出了突破性的改革——更改基金管理章程,放宽投资范围,将以前只允许储蓄在银行里或者购买公债的资金投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这一全新的理财观念一举扭转了诺贝尔基金的命运。在其后继续运营的40年间,诺贝尔基金会不但支付得起每年的巨额奖金,而且一举填补了过去50年来的亏损,基金总资产超过2·7亿美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结论:“以钱生钱”不但能迅速地实现资本增值,而且还能让其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若通过这样的正确方式进行理财,必然会将自己的财务状况带入良性循环,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得到更多的收益。

理财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仅仅明白了理财的重要性和原则是远远不够的,理财时还应当注意避免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1)急功近利

理财的核心是对资产和收入进行合理分配,不仅要考虑如何积累财富,还要考虑如何让生活有保障。事实上,理财包括投资理财和生活理财两方面,其内涵并非仅限于“以钱生钱”的投资。因此,在理财时,人们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具体财务情况,在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充分考虑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出自己的理财方案。切记,不能太过急功近利。

(2)跟风随流

在自身缺乏理财知识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都难以对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跟风随流就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但是家庭理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理财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需要针对自身的阶段性、性格偏好等具体因素制定出不同的投资目标。根据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灵活调整资产配置制订相应的投资计划。

(3)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风险

这一现象尤其表现在房地产领域。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房产泡沫”已经使一些投资者感受到房产投资的巨大风险,但是很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期风险的人依然争相投资。

(4)过于保守

这是投资理财中最普遍存在的误区。尤其是在我国传统理财观念的主导下,很多人都以银行储蓄作为唯一的理财方式。无疑,这一理财方式是所有投资方式中风险最小且收益最稳定的。然而,持续降低的利率和利息税的征收,使得银行储蓄几乎不可能实现资产的增值,而且一旦遭遇通货膨胀,银行存款就会缩水。此外,银行储蓄不但没有股票的投资功能,而且没有保险的保障功能。因此,投资者应当转变过于保守的传统理财观念,寻求稳定、高收益、多样化的组合投资方式,尽量拓宽理财收益的投资渠道。

(5)过于追求广而全的投资理财组合

毫无疑问,分散投资能有效地规避风险,是投资者在理财时应当坚持的原则之一。然而,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追求全面的投资组合就会将有限的家庭资产分散,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收益。同时,投资组合过于复杂对投资者的精力消耗也很大,如果照顾不周全反而容易遭受损失。因此,过分追求投资组合是投资理财的误区。对于资产不多的普通家庭而言,保持资金相对集中在最有可能获利的投资领域,适当分散部分资金用于规避风险、开拓多元投资渠道,才可能获得收益的最大化。

(6)不缴社会保险

在当今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很多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造成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甚至有的人还认为没有必要缴纳社保。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不懂得未雨绸缪,不为将来作打算,最后遭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因此,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年轻人最好在参加工作后就不间断地按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7)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很多家庭在理财时首先考虑的必然都是财产安全问题,因而将大部分财产都用于银行储蓄,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银行储蓄固然安全,但是其收益率很低,一旦银行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存款的价值就会在无形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银行储蓄的账面上呈现的仍然是一个增大的数字,然而实际上这部分储蓄的财产却是缩减的。

(8)过度自信。

在投资中过度自信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尤其当人们听到一些所谓“内幕”的小道消息时,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和武断。很多投资者就是因为如此贸然进行投资,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获得财富,告别守财观念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在“以钱生钱”的过程中也不能过于盲目,只有在理性的理财观念之下进行合理的投资才能真正实现“以钱生钱”的最终目的。

成功语录:

不要妄想自己有一把力气就可以赚到钱,也不要以为将钱存在银行就可以拥有财富。钱存在很行里固然可以收获利息,但这种收益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的步伐。所以,只有学会科学的“以钱生钱”,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6·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钱是赚出来的”,这是鼎鼎大名的摩根财团创始人J·P·摩根总结出的致富秘诀。可以说,这是能让人成为富翁的秘诀之一。富翁和穷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穷人认为想要成为富翁,首先不能让手中的金钱遭受一点损失。因此,他们在得到一笔财富之后,总是想方设法将财富保存起来。但是他们不知道,正是这样的行为,才会使自己屡次错失成为富翁的良机。而富翁则不是这样想,无论他们拥有多少钱,赚到多少钱,他们都不认为这是自己追逐财富的终点。富翁会努力寻找一切能赚钱的机会,让手中的钱生钱,像滚雪球一般将财产越滚越大。

富可敌国的J·P·摩根认为,只有不停地赚钱,才能令一个人成为富翁。他就是秉持这样的原则进而将摩根财团打造成当今规模,甚至能够帮助美国经济起死回生。没有一个富翁是靠省钱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们常说“省不如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懂得赚钱、学会赚钱、敢于赚钱的人,才能获得财富。而只懂得储蓄的人,相当于与贫穷画上等号。

一位企业家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穷人,他们必须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过着困顿的生活。但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走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富翁——乔治·皮博迪先生。

皮博迪生活在一个9口之家,家中的经济来源全部来自外出工作的父亲。他的父亲并不是什么公司的管理者,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收入很难维持一大家庭的开销。所幸,皮博迪的母亲很会节省,总是能将钱花得恰到好处,尽管这样,他们一家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如果家中有人生病,对于这大家庭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父亲一人再也无法承担了。无可奈何的父亲找来大儿子,对他说:“孩子,你看到家里的情况了。现在是越来越艰难,你的弟弟妹妹很快就要饿肚子了。我知道你还小,但是没办法,你没有出生在一个富人的家庭,所以你只能出去谋生,养活你自己,如果有可能,你也要赚些钱养活你的弟弟妹妹。我无法为你提供更好的条件,在你出发之前我要送给你几句话,这些话会对你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也许你会成为帮助咱们家走出贫困的人。”

父亲顿了顿,发现大儿子很认真地听他讲话,于是他神色凝重地说:“全家只靠我一个人的微薄工资度日,还好你的妈妈很会持家,咱家才能勉强维持温饱,否则我们恐怕早就过上饥肠辘辘的日子了。但是,仅凭这些我们家还是无法摆脱贫困、走出贫民窟,因为我们只知道节俭、攒钱而不懂得如何赚取更多的钱。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希望你能出去闯。我和你妈妈已经老了,没有那种敢拼的劲头了。而你正年轻,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只要你胆大心细、敢闯敢拼,就一定能走上一条摆脱贫困的致富大路。”

最后,他的父亲再一次强调:“现在你的面前已经有两条路,一条写着冒险,一条写着保险。如果你选择走保险的道路,那么你最终只能像我这样虽忙碌了一辈子却依然贫困,因为保险的生活方式会让你失去获得财富的可能。如果你选择冒险的道路,那么恭喜你,我的儿子,你已经领悟获得财富的秘诀。也许你在这条道路上会遇到很多荆棘,失去很多东西,甚至会将你逼到悬崖,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你最终得到的将是冒险后的财富,成为富人,我们家将会因你而摆脱贫困,走出贫民窟。”

第二天,这个男孩离开生活了15年的家,踏上谋生的道路。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替别人放贷,一年后,他攒下了一些钱,看着自己手中的存款,他开心极了。他想起了父亲的话,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笔存款赚到更多的钱。他发现很多干货商人来贷款,便判定干货生意很走俏,如果能做干货批发生意,一定能从中发一笔财。想到做到,他立即辞了工作,做起干货批发生意。由于他天资聪颖,又十分勤快,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没过3年,他就将家人接出了贫民窟。

这个男孩就是摩根财团的奠基人——乔治·皮博迪。皮博迪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他的致富道路用他所说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如果你不想办法让你的钱流动起来,让它不断带来收益,那么你将被金钱和财富拒之门外。”

成功语录:

要想成为富人一定要改变观念,不要再认为攒钱能让你变成亿万富翁、千万富翁。获得财富的方式之一就是让你不断赚钱,而不是节省。节约和储蓄的确是值得称赞的一种习惯,但一味地节省会令人变得保守,安于现状,一旦如此,你的生活就会被打上贫困的烙印。那时候即使有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会丧失追求财富的勇气,会因为保守白白错失良机。只有让手中的钱流动起来并且拥有强烈的创富欲望,你才能摆脱贫困成为一个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