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14847900000036

第36章 教育理念创新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1)

陈廷柱

摘要:教育理念创新是有条件的,是服从与服务于特定目的的。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本文认为教育理念创新需要做到“四个需要”,即需要站在国家的立场,需要处理好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需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坚持“能动的反映论”。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创新

教育理念创新作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教育理念创新涉及的一些元问题特别重视。因为只有把这些元问题理解到位了,各个研究小组才不至于各行其是,最后出来的研究成果才能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际需要。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我们认为,在进行教育理念创新之时,必须做到以下“四个需要”。

一、教育理念创新需要站在国家的立场

我国学术界对教育理念的研究相当之多,若从研究内容上加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情况:一是关于某一教育理念(如学术自由、通识教育等)的研究;二是关于某人(如洪堡、蔡元培等)的教育理念研究;三是关于某校(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的教育理念研究;四是关于某类高校(研究型大学、社区学院等)的教育理念研究;五是关于某个国家(如美国、德国等)或某个时期(如中世纪、19世纪上半期等)的教育理念研究。我们虽然没有在归类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是肯定地说:有的研究侧重于怎样培养人,而有的研究侧重于如何办好学校;有的研究侧重于捍卫学术的价值,而有的研究侧重于强调高校的社会责任;有的研究侧重于坚守教育的传统,而有的研究侧重于主张教育创新。总的来看,教育理念研究多具有浪漫化的色彩,以远离政府干预、科学技术和功利主义价值为基本诉求。

教育理念总是与“理想”以及某些肯定性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有助于引导教育或学校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某种认识、主张或信条等。然而,由于教育理念的研究立场不同,其研究视野与立论倾向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我们首先要明白的便是教育理念创新必须站在国家的立场。这个立场有着多种内涵:

第一,我们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是要用来指导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伟大历史实践的,对实践的关照远比盲目地追求学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有价值。为此,我们对教育理念的挖掘与提炼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而不能沉溺于教育理念的学术著作之中,更不能随心所欲地杜撰出一些教育理念来。

第二,我们在研究教育理念之时要以整个国家为边界,各种层次、类型与形式的高等教育均应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示,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也会专题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但我们也意识到,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来说,是否具有一个层次、类型与形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及全面提高各个层次、类型与形式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也同样重要。为此,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公立与私立高等学校、学历与非学历高等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高等教育、传统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以及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等,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第三,要能够平衡各种立场。实事求是地看,学术界较为盛行的某些教育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多反映的是被压迫的某种愿望。因为处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因此才有人为之呐喊。或许是此缘故,人本主义与学术主义立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反复论述,而国家主义立场的教育理念则被冷落,甚至被剥夺了“理念”的称谓。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要求我们不能回避研究国家的立场问题,切实避免各种浪漫化的研究倾向。当然,国家的立场是大立场,我们应设法找到协调各种立场的途径与方法,使我们提出的理念能够符合各种立场的利益。

第四,要能够兼顾教育各个方面。简单地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理念就应该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某种认识、主张或信仰。但是,联系到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这一研究语境,仅仅局限于培养人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内部治理与外部关系等,凡是涉及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均可以研究,也需要研究。

二、教育理念创新需要处理好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我们的总课题名称是:“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而我们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理念体系其目的也是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观念指导。很显然,在我们进行教育理念创新之时,不可能回避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理念虽然是同属于观念层面的问题,但一种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观念可以成为另一种观念进行创新的重要指南。具体来说,“发展第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等均是我国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关于“发展第一”的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合并重组、扩招和新校区建设之后,目前在社会各界普遍存在着一种疑虑,即高等教育是不是发展过快了。特别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要不要坚持“发展第一”的理念将面临巨大挑战。对此,我们要认识到继续坚持“发展第一”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性。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比较落后,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坚持不断地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才不至于成为一纸空谈。而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首要任务虽然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但是在投入有了基本保障的前提下,适度地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仍然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我们已经呼吁很多年了,但落实的情况并不理想。当我国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使命时,“以人为本”就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首先,“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判断标准也比较模糊。但“以人为本”绝不是抽象的,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环境、建筑风格、配套设施、课程安排与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举例来说,我们到过的美国高校其绝大多数建筑物均有专用的残疾人通道,其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也非常人性化。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我国高校在许多方面还差得很远。其次,“以人为本”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依赖于很多因素,而一流的师资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国高校能否拥有一流师资同样依赖于很多因素,而“以人为本”同样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年,我国高校教师的待遇提高了,而教师也被逼得太紧了,五花八门的人才工程或考核办法使得许多有心做学问的人也变得浮躁起来。特别是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没有“以人为本”的氛围,优秀的人才是不乐意回来的,回来了也不一定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于“统筹兼顾”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等于创办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不等于出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患上了急性病,习惯于采取一种“贴金式”的发展方式,严重违背了“统筹兼顾”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和改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既要使部分高等学校在办学实力与水平等方面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也要切实改变弱势高校的生存条件;既要重点扶持一批顶尖人才,也要照顾到绝大多数教师的利益与发展;既要强调科学研究,也丝毫不能放松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工作。类似地,我国高等教育需要“统筹兼顾”、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地方还有很多,故可以认为两者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坚持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