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14847900000060

第60章 卓越计划:德国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1)

张帆 ****生

摘要:2006年开始实施的德国大学“卓越计划”是新世纪德国高等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加大政府对大学科研的资助,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及评价“卓越计划”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德国大学;卓越计划;精英大学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开展不同形式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有以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发源地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德国2004年首次提出打造精英大学的设想,2006年开始实施所谓大学“卓越计划”,正式加入到这场全球性的竞争中来。

德国大学“卓越计划”是新世纪德国高等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战略,联邦政府希望籍此解决三个关乎德国高校科研水平的重大问题:德国大学的国际声望问题、高水平科研由高校向校外机构漂移的问题、博士生培养的无序和质量问题,从而增强德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提升德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一、计划出台的背景

(一)辉煌不再:德国大学的整体衰微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1911年德国高校教师大会所作的一篇题为“美国的大学与德国的大学”的演讲稿中预言说,美国的大学因为更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大机器生产,因此是未来大学发展的趋势。在德国科学最辉煌的一战前(当年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已经连续10年远远领先于其他所有国家),他竟然杞人忧天的自问道:他们(德国大学生)将来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竞争吗?特别是能与美国人竞争吗?[1]

当年,韦伯的警世之言在大多数人看来无异于胡言乱语,由于德国科技带动经济的迅猛增长,很多人都认为20世纪将会是一个德国的世纪。作为普鲁士帝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的德国大学曾经是吸引各国精英学子的科学圣地,科学的语言就是柏林和哥廷根的语言。

但事实被他不幸言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大学每况愈下,再也没有重铸昔日辉煌的生机出现。大学生们饱受大学财力不足的影响而怨声载道,获得毕业学位的德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年龄为29岁,居世界最高,大学辍学率更高达27%。在国际上,德国大学今天都差不多快被世人遗忘了。无论是何种世界大学排行榜,在前50名里面是绝对没有德国大学的影子的。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诺贝尔奖的排行榜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且最近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都是长期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

政治学者冯.贝伊美(Klausvon Beyme)感叹道: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领域像在大学的组织上一样,德国曾是世界的榜样;同样,也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像大学一样,德国如此彻底地失去了它的领导地位。[2]德国科学委员会前主席迪特.西蒙(Dieter Simon)修正了德国教育部部长贝克尔(C.Becker)(贝克尔在一战后还曾经自信地说:德国大学的核心依然还是健康的)的名句,西蒙认为,德国大学的核心已经腐烂了,它需要重新定位。[2]

(二)顶尖科研漂移到高水平的校外科研机构

传统的洪堡式德国大学应该是科研与教学并重的,以马普所(MPG)为代表的一批校外大型研究机构的成立,直接导致了高水平的科研已经从德国大学漂移到校外。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从大学流向校外研究机构,因为那里经费充足,又无教学负担,而且激励机制远好于大学,因此,近年来德国的主要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校外,而很多大学已经成为单纯的教学机构,大学与校外虽有一些合作,但远远不够。以诺贝尔奖为例,德国的大学在过去的20年里鲜有斩获,而马普所却在自1985年以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前十名的全球科研教学机构排行榜中以9人排在第2位,仅次于MIT,高于其他所有美国精英大学。海德堡大学教授胡夫纳(Joerg Huefner)也感叹:在海德堡大学周边150公里有4位诺奖得主,但无一例外地全在马普所,而不是在德国最古老,目前在世界上知名度也最高的海德堡大学。[3]

(三)科研后备人才:德国博士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德国大学是近现代博士培养的发源地,德国每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在全球名列前茅。长期以来,德国大学博士生培养主要是两条途径:传统的“师徒制”和小规模的所谓“研究生院”,前者的缺点是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不透明、学习封闭、学习时限较长;后者的问题则是只重视博士生中的精英部分,重理工、轻人文,覆盖面太窄,德国只有10%~20%的博士培养采取此种方式,大部分博士生没有受惠。这两种模式都缺乏稳定性和制度性约束,无法胜任当代高质量、高效率培养博士毕业生的任务。

1.师徒制模式。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柏林大学第一次将科学研究作为与教学并重的一项大学基本职能,与科研相比,教学职能甚至退居其次。哲学院成为德国大学科学研究的家园,并取代神学院成为大学的中心,哲学博士学位也由此诞生,这个学位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教育的开端。

传统的德国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带有很强的手工作坊式的前工业化时代特征,以师徒式的导师制为核心,博士生导师的德文是doktorvater,直译为“博士父亲”,体现了师生之间如父子般的亲密关系,既强调科学研究,也注意人品、个人修养的衣钵相传。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跟着导师从事相关研究,学生是导师的助手和其学术思想的继承人;以研究所为培养单位,所长一般就是导师本人,学生免试入学,没有必修课,导师为博士生开设研讨班(seminar),取得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成果是获取学位的前提条件,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型博士,所谓科学接班人。当时的博士学位并非是建立在硕士学位之上的学位,而是大学颁发的唯一学位。

德国大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都没有按英美高校模式设置所谓的学士学位作为第一级学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综合性大学里实行的单一学位制被两级学位取代,增设硕士学位为第一级学位(diplom或magister),博士学位上升为大学中的第二级学位。德国法律规定,博士学位是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和在医学等特定行业任职的必要条件。

德国高校除了少数艺术院校外,一般分为两大类:偏学术性的大学(包括理工大学),重实践的应用科学大学,只有前者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德国大学的博士入学一般没有考试选拔机制,通常大学毕业生只要成绩优良,并得到相关教授的接收就可以读博。

德国大学没有博士点和博士生导师的概念,所有大学的教授及已获得教授资格的讲师都可以作博导。德国大学的传统博士培养模式一般并不提供博士课程,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很多博士生主要在家自己读书、研究。目前,德国80%~90%的博士生在此传统框架下学习研究,博士生培养的理念和目标、方式,今天与19世纪并无实质变化。德国传统的培养模式由于过于追求纯科学的研究,只重视个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与社会脱节严重,近年来大受诟病。

德国科学委员会认定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有:与国际相比过长的学习时间,平均时间近5年。由此造成的博士生的高龄化,博士培养的结构层次不清,缺乏针对性强的课程设置,博士生学术交流机制的缺失,博士培养中流动性和特色的缺乏。[4]

德国高校校长会议也指出六大问题:一是博士生的身份不明确,导师对论文选题的辅导不够;二是研究选题过偏过窄;三是在第三方经费缺乏的专业比如人文社科专业,学生闭门造车,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可能出现选题、研究方法、成果呈现等各方面的问题;四是传统的博士课程结构性不清,太没有约束力,对跨学科、跨专业方面的促进不够;五是博士生的与博士论文无关的事务性工作过多,导致毕业延期;六是就业市场的机会不多也导致学生迟迟不愿毕业。[4]

2002年科学委员会的统计表明,博士生年龄持续增大,人文科学毕业生的年龄更是远高于平均水平,达到36.1岁。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文科往往要自己选题,较少得到导师的指导;文科博士生从大学毕业到开始读博之间的过渡时间过长,平均需一年时间。

2.研究生院(graduiertenkolleg)模式。德国大学传统的学位是两级制,即: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只有硕士和博士学位,而没有学士学位。因此,研究生院不培养硕士,只培养博士生,德国的研究生院,其实也就是博士生院(promotionskelleg),它是对依然占主导地位的“师徒制”模式的补充。

德国大学自行决定是否设置研究生院,研究生院主要由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提供资金支持。

DFG的研究生院入学前提是:申请者成绩优秀,而且其博士选题与研究生院的研究方向一致。

虽然德国研究生院模式的初衷是借鉴英美Ph.D博士培养模式,希望发挥集体力量,加大跨学科研究。但是,实际上德国式研究生院与英美模式大相径庭。它并非大学的一级常设机构,也不是博士生的注册和管理机构,只是由来自多所大学相近专业的10~15名教授,15~25博士生,围绕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的一个临时课题组而已。从名称就能看出其往往是跨学科研究课题组的名称,比如慕尼黑大学的“性别与差异研究生院”。它们需要定期接受DFG的评估,而且可能随着课题的终结而解散,所以也许称为课题小组更合适。

研究生院的模式最早出现在1990年前后,第一批研究生院是由大众汽车基金会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联合资助的。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结构化培养模式(strukturier tepromotionsstudien),它与传统模式相比较有三大明显不同:

第一,竞争高标准博士生选择机制,只有最好的大学毕业生才能获得资格。第二,师生双方清晰的责任,老师要负责高水平的指导,提供好的科研工作条件。第三,设置广泛的博士生课程(包括大量英语课程)(4~6课时/周)。

除了DFG资助大部分研究生院外,此类结构化的博士培养模式还有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与DFG合作的,主要针对外国学生的IPP国际博士培养计划,马普所(MPG)与各大学合作设立的IMPRS博士培养计划等。

此类博士课程的共同之处包括:开展跨学科研究,发挥教授集体的作用,让博士生受到多方面的训练;既注重个人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注重集体合作能力的培养;缩短培养时间,读博时间一般定为3年;设立专门的博士生项目服务机构;国际化程度高,外籍博士生的比例高(约为20%),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语言往往是英语,与国外学者、机构的合作多。

1990年DFG设定了建立300个研究生院的目标,这在2000年初就已经完成。全德已有6000多博士生经过这种模式培养后毕业,约占同期德国全部博士学位获得者的10%。2004年度正在进行中的DFG研究生院项目270个,2003年度研究生院的全部经费为7650万欧元,2003/2004年度参与计划的博士生6263人,博士后660名,奖学金人均为1000欧元/月。[5]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德国研究生院模式也面临挑战,目前主要的问题是:青年教授制(junior professor)的引入,使得博士生毕业后就有机会直接走上大学讲台,这就要求博士生在3年时间内除去科研外,还要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法、高校行政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而过去这些东西是在博士后阶段学习(habilitation)的;由于规模小,研究生院像个课题组,其重点在研究,往往忽略教学和管理方面技能的培养;由于经费的原因,目前德国只有10%左右的博士生在研究生院读博,而且往往是理工科学生,所谓只重视精英培养而忽略大众,重理轻文。

2005年巴伐利亚的博士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两种培养模式并存,认为研究生院模式不应取代传统的师徒制模式的主导地位,它只能起到补充作用;90%以上的教授坚持自己挑选学生,而不是通过所谓的竞争选择机制,认为这是德国传统博士培养模式的优点之一,不能放弃;在入学方面,目前只有不到1/5的学生需要通过一个申请和选择程序;人文学科依然是传统导师制培养模式占绝对垄断地位,理工科则是越来越以研究生院的各种课题项目为核心。[6]

40%的被调查博士生对导师的指导不满意:无论哪种培养模式,大部分学生都抱怨从导师那里不能得到期望的帮助辅导,比如在专业知识、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博士论文的定期审评等方面,虽然研究生院里的博士生比大学传统师徒制模式下的博士生得到更多的辅导帮助和业绩考核,但也远远不够;延期毕业或中断学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与博士论文无关的事务性负荷;尤其是文科学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教师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