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发展的生态策略
在高等教育发展处于精英阶段时,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缺乏互动,绝大部分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系统尚未达到一定的规模,也没有形成合理的生态布局,高校也没有生存之忧。当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高等教育系统与区域的互动逐步频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高等教育系统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非预期结果,仍然是以传统精英模式的路子在走,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等服务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这种系统仍能维持,因为它可以得到外部的足够支撑,系统内部的矛盾不足以羁绊高校发展的步伐。但是,一旦转变为买方市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供给就存在局部过剩,这种过剩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原因在于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结构失衡,多样性缺失。
推动区域高等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一方面,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体,高校要自我调整,不断创新,突出特色,并且在生态系统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鼓励高校特色办学,引导高校在生态系统中合理定位。
(一)生态位策略
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种群,并没有因为其弱势地位而被生态系统所淘汰,相反,食物链低端与高端的种群,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正是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种群的分工与协作,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高校生态位可以理解为高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相当于“高校定位”。它是高校发展所需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条件的总体集合。
但是,在目前,高校定位低层次意味着低水平、低配置、低声望,[4]导致高校争“上位”,由此出现层次趋高,类型趋同的现象,原本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占据了同一资源位,造成高校生态位的高度重叠。在生态系统中,同一生态位的环境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如果不同种群的生态位高度重叠,意味着它们之间有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不是一个种群驱逐另一个种群,就是种群之间两败俱伤。
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由于政府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大量资源集聚在“211”、“985”等高层次大学的建设中,造成这一层次生态位资源的相对丰富而其他层次生态位资源相对不足,进而引发了高校的趋高、趋同,高校在特定层次的生态位重叠。
对原处“低位”的高校个体而言,为了争取资源而“越位”,虽然可以暂时获取环境资源,但是“越位”是以牺牲特色和降低竞争力为代价,而且“越位”将导致激烈的竞争,一旦资源配给不足,将丧失发展的机遇。
,种群之间生态位的关系分为三种形式:生态位高度重叠(a),生态位部分重叠(b),生态位完全分离(c)。(b)形式是理想状态,两者生态位之间只有部分重叠,这意味着他们之间有适度的竞争。(a)形式说明存在高度重叠,种群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c)形式完全分离,说明曲线中间的资源被限制。[5]
1.生态位分离策略。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高度重叠,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说,它们可以相互替代,一个种群的消失将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弱势的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将********。不同环境中存在的组织形态是不同的,因为组织可依环境变化做细部的调整及适应,组织的存在是结构与环境的配合。[6]但是,生态位高度重叠的高校,由于所处的环境相似,生存方式也大体相同,以致彼此采取相似的生存手段,使彼此的形式趋于相同,这种组织趋向与环境契合共同演化的过程,称为同形,同质化也属于同形。高校发展要避免同形,在层次上,要做到合理定位,在类型上,要做到突出特色。每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在自己的生态位上,高校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合理定位基础上的特色凝练,是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要件。
2.生态位扩展策略。种群生态位之间有资源被限制,说明资源有待利用。生态位的扩展,并不是要求高校盲目对外拓展资源,调整办学定位,而是充分利用闲置或尚未被开发的资源,并承担起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在高校明确自己生态位的情况下,单独拓展生态位并没有优势可言,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办学特色,而高校之间通过合作推动共生是最佳的生存与发展策略。高校之间的合作方式是多样的,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通过转学(transfer)或反向转学(reverset ransfer)、学分转换(credit transfer)等方式,推动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流动;在科学研究方面,地方高校通过联合区域外的研究型高校,共同为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研究,推动区域内的技术升级。
(二)环境策略
生态位只有层次之分,并无高低之别。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经过优胜劣汰的演变后,都确立了自己的生态位,都有适应自然的生存技能,而且在它自己的生态位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之间建立合理的生态位序,实现多样性发展,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主体具有较强的自主权,能自由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二是食物链中的能量基本平衡,不同层次中的能量分布较为平衡,与物种的数量较为匹配,能满足适应物种生存的需要。对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而言,一是高校要有办学自主权,二是高等教育资源要分布均衡,这里的均衡,不是平均的概念,而是要做到高校的数量、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分配的资源要做到匹配。
1.从指令性到指导性:调整政府管理高校模式。在整个高等教育的生态圈中,多样性发展,凝练特色应该是任何学校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追求的目标。而一个时期以来,没有特色几乎成了我国高校共同的“特色”,缺乏自主性是中国大学无特色的原因,而大学没有自主权的原因则是教育主管部门压制和管理过严。[7]
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在高等教育生态圈中,教育主管部门的微观管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办学的积极性。扩大高校自主权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给高校以独立自主的活动空间,进一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转变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把招生权、专业学科设置权等下放到高校,真正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既是政府转变管理模式,实现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指令性到指导性转变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落实办学自主权,实现多样性、特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统一性到多样性:调整大学评价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评估,往往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忽视了高校的多样性,扼杀了高校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责难。
事实上,在不同生态位中的高校,获取资源的对象和能力不同,对环境的反应各有差异,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大相径庭,因此,对高校的评估,也应根据生态位的差异进行调整。我们不能依据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去要求普通高校的科研能力,同样,我们也不能以地方高校的要求去规定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的互动。
从统一性到多样性,尊重高校的个体差异,鼓励高校走特色化发展路线,进而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生态化发展,这是大学评价的应有之义。
3.从集聚性到匹配性:调整高教资源配置方式。受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束缚,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往往倾向研究型大学,从而在客观上误导高校争夺硕士点、博士点,拼命挤入“211”、“985”序列。高校争“上位”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某一生态位上的资源相对丰富,那么该生态位上的物种规模就会迅速扩大,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形下,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资源被浪费。要让高校安心在其生态位上发展,必须对现有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改革,从目前的水平与资源挂钩的方式调整到贡献与资源匹配的平衡模式,资源配置从以办学水平为主调整到以办学贡献为主,鼓励不同层次的高校结合自己的优势办学,从而避免高校盲目“上位”。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李禄军,曾德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8(11).
[4]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02).
[5]李振基,陈小麟.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陈国嘉,黄麒羽.从族群生态观点探讨组织存活能力[J].台北科技大学学报之第三十八之二期.
[7]原春琳.中科大卸任书记:过分“关心”害了中国大学[N].中国青年报,2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