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理性
有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存在怀疑,且比例高于经济制度,主要是对“议会”选举制度的批评。其认识的基本逻辑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形式化过于严重,不能真正代表人民;人大代表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较差;民主党派缺乏参政议政的动力,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西方的****制更公开、更透明,更能反映人民的心声,应是中国民主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此,我们认为:首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代议制民主一样,都属于间接民主,其最根本的基础还是全体选民,代表的仍然是选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虽然“精英政治”有其优越性,但结合中国国情看,为了提高提案质量而过分追求由精英人士选任人大代表是不合适的,这样只能降低代表的广泛性;再次,多党合作的优势还是体现得比较充分的,一方面,民主党派的成员担任主要行政职务的比例在逐年扩大,另一方面,民主党派“精英化”的多方面协商和监督也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广泛代表”的某些裂痕;最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与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相适应,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制度,民主作为一种价值,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并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
(三)关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相统一
有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之间的统一性并不必然,其基本逻辑是: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是国家发展的一种道路选择,如果其他道路行得通,也应该得到支持;“三统一”的对象和要求是不同的,对普通群众而言,尤其是港澳台同胞,坚持爱国主义就可以了。个别大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的怀疑主要是基于党员干部的负面形象,其基本逻辑主要是:虽然中央反腐决心大,但由于传统文化影响以及权力缺乏监督,导致在基层无法落实;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享乐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不值得信赖。
对此,我们认为:首先,爱国不是抽象的,爱国主义必然包含着对国家自然属性、历史属性以及政治属性的了解、认可和建设性批判;其次,历史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和富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蕴含着一国两制的内容,为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表达爱国心、实现报国志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平台;再次,党员干部中的腐败、无能和脱离群众的现象只是支流,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足以表明大多数的党员干部还是值得信赖的,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四)关心中国社会民生的自由度和公平性
有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社会的自由度相对较小,尤其是言论的自由度。
其基本逻辑是:官方掌控着绝大多数的信息,但官方的新闻宣传却往往迟滞且缺乏客观;中国的媒体缺乏独立性,舆论监督不力;对言论的过度管制是不敢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的表现。有的大学生还认为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中国社会的公平性正在降低。其基本逻辑包括:“先富带动后富”的理想并没有得以实现,党和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平问题上无大的作为;目前,中国社会已经缺乏起码的公平性,会对社会稳定造成更大的影响。
对此,我们认为:首先,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任何自由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前提必然是既不危害他人及公共利益,也不超越社会经济可以承担的能力;其次,世界上没有绝对独立的媒体,中国媒体的监督力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网络反腐”的实现就是很好的例证;再次,“先富带动后富”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党和政府正在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社会公平,但这必然有一个可以预见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最后,由贫富差距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只是社会公平性的一个方面,市场经济的洗礼带给中国的还有机遇、竞争、权利等多方面的平等意识,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梦想。
(五)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环境的适合性
有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自身需求与教育环境存在某种错位。由此延伸,也开始担忧自身成长与社会环境的适用性问题。其基本逻辑是:大学的行政化现象严重,对科学研究的重视远远大于学生培养;大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严重,在大学里其实学不到今后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社会提供给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资源比较匮乏,而希望和要求又相对较多。
对此,我们认为:首先,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些仍需磨合的问题,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都是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三者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国家和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社会化技能培养的问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融入社会的广阔平台;再次,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除了要考虑客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依赖于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在学习以及就业时应当转变固有的观念,少一些功利主义,用更广阔的思路决定自己更美好的未来。
三 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时代特征
基于对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的认识,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局部困惑及其逻辑的分析思考,我们认为,尽管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其思想意识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征在心理状况、行为方式、价值评价和理论认知等四个方面。
(一)心理特征的正反冲突
1.思维成熟而片面
大学是科研的阵地、知识的堡垒,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较中学阶段会有明显的进步。由此,他们不再会轻易地接受已有的答案,而是逐渐主张独立地发现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由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再加上一般都比较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就容易导致主观偏见,进而形成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等认知上的缺陷。
2.情感丰富而波动
年轻人充满激情,而大学生作为年轻人中的特殊群体,更有着丰富、复杂、强烈的情感世界。他们的情感体验往往迅速而强烈,但却又呈现出忽冷忽热、波动多变、稳定性差的特点。他们一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事物不再作表面和肤浅的反应,但又极有可能在细微的挫折面前完全溃败,出现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本身就是理性化和情绪化交织的矛盾综合体。
3.自我意识增强而整合不足
随着对外界事物的不断认识和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大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迫切要求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在“我现在怎么样?”
“我应该是怎么样的?”“我该如何去做?”等自我诘问中,他们的反思意识明显增强,自我意识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实践能力不足,往往可能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自尊心和自卑感的并行,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自我接受和自我贬抑的并存,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自我整合的过程,造成某些偏差和缺失。
4.交往动机提高而能力有限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往往既渴望情感依赖又追求独立,既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又有保持个体独立自由的诉求。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存有理想主义色彩,往往从自我理想要求出发去衡量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加之交往经验不足、交际能力有限等因素,容易导致极强的挫败感,长此以往甚至会把人际交往当成一种生活负担,造成心理闭锁和偏执。
(二)行为方式的虚实结合
1.信息获取的便捷度
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互联网作为最大的信息库,集中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再加上网络本身具备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极其便捷地分享已有的资源,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过去获得信息的方式。大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人生阶段,网上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信息样态,足以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信息的掌握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过多地依赖于“虚拟社会”渠道。
2.人际交往的高效性
网络的出现使得“人机交往”成为除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人交往”之外的重要交往方式。由于网络时空的无边界性和非直面性,部分大学生意识到了网络交际的高效性,可以随时随地表达情感,还可以避免心理和情绪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认为网络交友更容易成功、也更可靠,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来抒发内心对情感的渴望,在载体和形式上也更依赖于诸如网络社区、网游、Email、QQ、MSN、博客、微博等新型的人际交往渠道。
3.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网络虚拟世界的一大特点是能消弭很多社会现实生活中固定存在的限制和束缚,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人”,不仅能对社会事件发表评论,也能向社会大众展示自己的故事和思想。当代大学生往往乐于利用网络的虚拟身份,尝试网络世界的角色扮演,享受虚拟空间中的自由、平等与成功。事实上,从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不仅很快、很好地接受并使用了网络新技术,而且在网络虚拟载体中得到了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