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14856900000003

第3章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思考(2)

(一)合理界定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拥有绝对权力。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历经十次大的调整。在计划经济体制中,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是在国家行政体制内的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高等学校不具有独立办学的权力。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发展计划给大学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指令,学科专业也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行设置和调整,大学的主要任务只是根据计划培养专业人才,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是单链和单向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上的自主权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使得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的格局。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政府和大学共同关注的对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成为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与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政府、学校、市场三者的关系中存在许多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大学都应在法律的框架内重构新型的关系,建立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二)高度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

计划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培养是按国家计划进行的,实行“专业对口”,按需分配。

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专业人才的使用遵循市场规律,具有选择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政府和大学必须从宏观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把握人才市场对大学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寻找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市场依据,是一项十分困难但又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认为,政府与大学可以通过两个信息通道来间接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

(1)招生信息。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是对大学本科专业社会需求和认可的一次检测。一方面是考生和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另一方面是考生和家长对各个不同专业的认可程度。在大量的随机信息背后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据此可以对不同专业作出不同的评价。

(2)就业信息。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对大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社会检验。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就业率,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就业率也有差异。这些信息对于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具有参考价值。如果不同大学的同一专业普遍就业率不高,就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该专业供大于求,在新增专业时应谨慎,该专业的招生规模应有所限制。如果一所大学的某个专业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很低,就应引起学校的关注,进行自我评估,看看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究竟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问题。如果某个专业连续几年考生报考的第一志愿率和录取率都很低,这个专业就应成为专业调整时重点关注的对象。当然,对于国家必须保护的长线专业或冷门专业则另当别论。因此,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在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从原来的供不应求转向局部或整体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人才市场对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导向功能和作用日益突显,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应成为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要参考依据和重要价值取向。

事实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十分重视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意义。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规定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已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第一批6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之后,教育部逐步放开了对本科专业设置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大学取得了自主设置目录外专业的权力。这些新设置的专业,大多结合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契合社会热点,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一些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与前沿科技领域及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得到较快发展,专业目录外的新增专业快速增加,目前已达197个。

(三)充分发挥大学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发挥大学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导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法》赋予大学的责任和权利。《高等教育法》第33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它要求大学走出传统的“象牙塔”,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比较强调“专业对口”,认为学非所用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在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一般的本科教育越来越侧重于国民素质教育,就业导向将使专业间的迁移成为一种常态。美国的大学之所以在本科教育过程中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组合,强调通识教育,强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出人才“毛坯”的概念,就是为了使大学毕业生日后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可塑性。日本大企业对本科毕业生强调的是素质和能力,认为职业技能是可以通过企业系统培训获得的,对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上。目前我国有不少大学对本科教育越来越注重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各种能力,而专业课程的分量在减少,其目的就是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过去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可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学对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设新专业,即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专业发展的规划,构建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体系。二是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内涵的调整,使之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和专业内涵的调整是大学的重要工作,目前许多大学的主要做法有:

(1)实施按学院或系招生,两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即所谓“宽口径招生,模块化培养”。

(2)实施“基础教学+专业模块”的专业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使专业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扩大学生专业再选择的机会。许多大学在积极尝试让学生经过1~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为他们提供专业再选择的机会,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改造传统专业。即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四)政府应在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的管理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设置和调控大学学科专业的制度体系。

首先,政府要在大学学科专业的宏观调控方面承担责任:

(1)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促使大学学科专业提高水平,形成特色。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下,各大学根据自身学科的优势创办有特色、适应需求的专业,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实现差别化竞争,避免大学专业设置的雷同。政府可通过教学评估和专业评估的方式,引导大学关注专业建设,而不是盲目上新专业,造成专业基础差,教学水平低。

(2)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优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避免大学盲目争上热门专业,从而导致学科专业整体发展的低速度和低效益,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

(3)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支持大学基础学科专业的发展。基础学科专业,即数、理、化、生、文、史、哲等,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国家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完全靠大学自身的投入来承担,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一些冷门专业、偏门专业、特殊专业等,由于其办学规模的局限性,完全由市场调节也难以保证应有的发展和质量。对此,政府应予以高度关注。

其次,政府要在大学学科专业的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1)政府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法实施对大学的管理。

(2)通过改革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制度,运用经济手段来引导和调整大学的专业建设。例如,根据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实行差别化拨款,以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

(3)通过建立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评估的专家库,借助专家的力量参与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使之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4)建立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评估的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为社会和各大学提供一个权威、公开和共享的教育信息平台,让社会公众和各大学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势态和各专业发展的情况。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大学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建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着力进行以下几项具体的制度建设:(1)大学新专业的增设制度。(2)大学本科专业发展的预警制度。(3)在校大学生学科专业再选择的制度。(4)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信息公告制度。(5)大学各专业年度招生情况的社会公告制度。(6)大学各专业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的社会公告制度。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过程的影响因素多,基础数据工作量大,只有建立一个制度框架,才能确保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更加科学、合理,更为程序化和规范化,才能确保各种基本信息收集的准确和快捷。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高等教育研究,2001(11).

[5]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高等教育研究,2001(1).

[6]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7]曾冬梅.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8]何秀成.经济发展与大学自身要素对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高教探索,2004(教c23).

(本文获2006年度浙江省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优秀论文一等奖,原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