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简单地说,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受众的媒介素养。具体地说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青少年真实全面地认识媒介特质。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青少年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够比较完整和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正确认识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
(2)帮助青少年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反映模式。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是一定的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媒介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往往有较大距离。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受众认识到这一点,并使他们建立起对媒介信息的批判反映模式,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3)帮助青少年提高媒介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现实中使媒介传播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媒介接触行为不当,表现为媒介接触的盲目性、媒介信息迷航,以及青少年对电视和互联网络的媒介沉溺等。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要帮助青少年能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争做媒介的主人而非媒介的奴隶。
(4)帮助青少年提高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从而发展自己,是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青少年更多地掌握媒介传播的技术,从而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对教育内容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有许多相通之处。结合我国国情,本人认为我国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是关于媒介的知识。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告诉受众“媒介是什么”和“媒介怎么运行”,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及互联网媒体的运作方式,媒介产品的制作技术、过程与方法,不同媒介之间的异同等。掌握这些知识就等于揭开了媒介“神秘的面纱”,使受众更加真实、准确地认识媒介。
(2)是关于媒介信息的知识。包括媒介信息是怎么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媒介信息的影响,新闻、纪录片、媒介故事与社会现实的差异,色情、暴力和迷信等不良信息的识别,说服性信息与娱乐性信息的特征,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
(3)关于媒介的性质及其生态环境的知识。如我国的新闻传播法规、媒介管理体制,影响媒介运行的因素,我国与西方国家传播制度的差异,广告的特质及与媒介传播的关系,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等。
(4)对受众与媒介关系的认识。如受众如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媒介,媒介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训练,媒介信息的识别与批判训练,收集媒介信息与利用媒介传播信息训练,等等。
(三)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渠道与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为使媒介素养教育迅速普及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多渠道着手。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有对象广泛、教学规范、效果良好的特点,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普及的标志,也是媒介素养教育收到理想效果的保证。欧美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许多国家都在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正规课程,其中又有单独设立的必修课、单独设立的选修课、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他课程进行教学等多种形式,我国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经验,在高校开设选修课,在中、小学开设必修课,或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进行教学。
(2)通过媒介实施。利用媒介开展教育应是媒介素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也可收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媒介产品的传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知识、讨论分析媒介信息、提醒注意媒介传播的负面影响等,使受众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可组织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直接参与媒介节目的制作并播放,消除他们对媒介的神秘感,认识真实的媒介。
(3)家庭教育。青少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对象,而调查显示家庭是青少年接触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电视的主要场所,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将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青少年利用媒介的技能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往往优于家长,这对父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挑战。
(4)社会教育。许多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通过社会上的媒介素养教育团体招募义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我国也可通过社区学校、家长学校等社会教育渠道和阵地,举办各类短期的培训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四)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媒介素养教育具有普及性、实践性、开放性、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结合具体国情,我国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立法和制定政策。我国媒介受众众多,传媒体制、教育体制都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使媒介素养教育规范有效的开展,需要通过立法、出台政策、措施来加以保障。
(2)分步骤逐步推广普及。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正处在初始阶段,首先应当进行广泛的青少年受众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教育渠道和方法开展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推广普及。
(3)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教材的编写。教材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前提,要针对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不同的受众,编写不同的教材,教材的发行也是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可促进公民通过自学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4)根据不同对象分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所有媒介受众都应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但重点是青少年。然而青少年也有不同的层次,比如有在校学生也有社会青年,学生也还有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之分。不同层次的受众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分层次进行,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5)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者的培训。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是媒介素养教育获得成效的关键,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和地区无不重视对教育者的培训工作,如澳大利亚全国性的教师组织“澳大利亚教师媒体”每隔18个月召开一次全国会议,讨论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而美国则已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硕士学位,等等。我国应在大面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之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一批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提高他们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胜任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另外,要注意发挥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和专业人员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杰容.大众传媒与城市青年的闲暇文化生活.青年研究,2001(1).
[2]http://www.cnnic.net.cninfo.
[3]http://www.edu.cn/
[4]喻国明.传媒:现代潘多拉宝盒.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5]吕刚.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中国青年研究,2001(1).
[6]童清艳著.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7]蔡骐.论大众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变迁.现代传播,2002(1).
[8]http://www.tvcr.org.tw/.
(本文获2006年学校中层干部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