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大学生校外住宿,对于学习型的学生来说,独立的学习空间为知识的积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对于另有所想的学生来说,独立的生活空间反而失去了知识积累的机会,有的甚至一落千丈,荒废学业。某高校王某,第一学年学习刻苦,拿到了二等奖学金,为了争取一等奖学金,征得学校和父母的同意后,在外住宿,独立的学习空间增添了学习兴趣,但时间久了,感觉枯燥乏味,慢慢地与游戏为伴,经常迟到、早退,期末成绩全班倒数第二。在老师的帮助下,重新搬回学校。由于校外住宿游离于学校宿舍管理之外,失去了校园环境的保护和制度的约束、支持,容易形成散漫的生活习惯。同时,校外住宿失去了图书馆和周围同学两大“知识库”,为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发展设立了人为障碍。据对某高校185名校外住宿学生在2007年所获奖项奖励情况调查统计,发现住校生有40%获各类奖金,而校外住宿只有9%;住校学生有11%获得各类荣誉奖,而校外住宿只有3%。由此可见,校外住宿学生获奖比例远低于校内住宿学生的平均水平,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得带来负面影响。
(二)对大学生交往能力及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在众多校外住宿的学生中,有部分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所致。他们对同学中发生的矛盾,不是积极地去面对,而是选择逃避,选择校外住宿。这不但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而且易患忧郁症,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还有部分“恋爱一族”,把校外住房布置得像新房,过着同居生活,其实,他们对未来的婚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相处只是为了“相互取暖”,为了所谓的尊严、面子,严重地影响了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的形成。大学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对于他们来说,往往局限两人世界,封闭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很难处理好同居生活与学习、交友之间的矛盾,不利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不利于信息交流和互补,也不利于身心健康。何况,校外住宿远离学生群体生活,沉迷于个人的小世界,与老师、学生的交流相对减少,容易导致狭隘、自私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形成孤僻的性格,造成人际的不适应。
(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校外住宿学生生活空间大,自由支配时间长,从而出现对他们的监控盲区和缺少监控机制,缺乏必要的日常行为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其慎独品质尚未形成,容易受外界引诱,无法抵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侵蚀,出现偷盗、赌博、玩游戏、通宵上网、涉及色情场所等现象,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荒废学业,而且有可能误入歧途。所以,校外租房有可能成为部分自律不严的学生道德滑坡、不求上进的一个温床,社会不良风气侵入高校的一个主要媒介。
(四)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部分大学生校外租住的大多是居民的闲置房,往往处于社区文化落后、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秩序较乱的地域,无铁门、铁锁、铁窗,有些租住房根本就是高校附近村民自己建造的非法建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发案率极高。大学生虽然年满18周岁,属成年人,但社会经验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部分校内有宿舍的学生怕被学校知道,行事隐秘,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某高校学生张某在外住宿不到一年,先后三次被盗,损失两万余元,真是苦不堪言。此外,学生每天往返于出租房和学校,存在一定的交通隐患。总之,随着校外住宿人员的不断增加,不仅给租住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而且给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管理对策
当前,大学生在外租房问题已成为高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也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务必引起足够重视。
(一)改善住宿条件,增强服务理念
随着学生家庭条件的提高,他们对学校提供的住宿条件也逐渐提高。高校要根据招生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公寓建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立不同人数居住的房间,有条件的可建立家庭式的学生公寓,配备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如电话、电视、网线、卫生间等。严格收费标准,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的选择自己的宿舍,宿舍管理部门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转变思维观念,努力改善环境,在提高质量上下工夫。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为学生着想,开设学生洗衣、供水、洗澡、维修等服务设施,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主动与学生结对子、交朋友,让学生住在公寓内真正有家的感觉,用管理者的心把学生留在公寓内。
(二)加强思想教育,正确认识外租现象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高校特有的优势,思政线的工作人员要针对大学生普遍素质高,知晓、明理的特点,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学生分析校外住宿的利弊,从正面加以积极引导,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提高自律性,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克服盲目追求高消费、向往“自由生活”等不良心态,始终保持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克服“爱情表达不需要理由,只求拥有,不求永久”的观念,做自觉做维护社会公共道德的实践者。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情况,增进沟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集体意识,真正把学校、把宿舍当成家。
(三)抓好寝室文化,促进同学友情
学生寝室文化能折射学校的风貌。因此,要抓好学生寝室文化,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在寝室文化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寝室文化节等,增强学生集体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友情的发展,从而改变寝室温情淡漠、卧谈成风、挥霍狂欢、作息紊乱、卫生脏乱等情况,不仅拉住住在校内学生的心,而且让外住的学生回归集体宿舍。
(四)完善审批手续,加强外租管理
高校学生外租现象,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各级管理部门应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主动顺应趋势,不搞“一刀切”,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禁而不止。要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并让所有学生知晓。规定主要包括学生校外租房的申请条件、租房区域、安全注意事项、遵规守纪、审批程序、签订承诺书、信息反馈、责任区分、奖惩措施等。浙江工业大学针对大学生校外租住逐年增多的实际,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着重做好五项工作:一是申请备案。对符合外租条件的学生要求本人提出申请(内容包括原因、居住地址、联系电话、家长签字及承诺),经家长同意(电话或书面意见),签订承诺书,学院领导审批报学校职能部门(学工部、保卫处)备案。二是提供信息。根据居民提供的房源,向学生提供经公安审查过的出租户,并提供110、119等社会应急电话。三是建立信息档案。学生进入外租房后,及时提供房东的相关信息,便于加强沟通,并坚持每月一次的走访活动,关注二次变更学生住宿信息。四是定期分析情况。对相对集中租住的社区,坚持每月会同公安、社区治保召开一次协调会,了解情况,掌握信息。五是信息活动共享。凡有大型活动,在社区宣传栏或主要道口,张贴告示或利用QQ号群发告知,将活动延伸社区,与居民共享。对批准在外住宿的学生尽可能两人以上同住一个单元或一个房间,便于相互照应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从而达到规范程序、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文明和谐。
(五)借助社会力量,争取外部支持
对于学生在外住宿,尤其是相对集中的区域,学校要主动与当地公安、交警、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一是主动了解学生住宿地区的社会情况,并及时告知学生,避免不良问题出现。二是加强对出租户的管理,建立档案,开展星级评比,实行宾馆式管理。三是及时提供校外住宿学生的情况,尤其是特殊学生情况,便于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租住相对集中的区域,指派专人专管,加强巡防和查房力度。五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在学生出入地段、路口增设交通标志、温馨提示。六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一般每月一次,特殊情况及时召开,主要内容是双方互通情况,提出管理设想。七是加强对外租学生周围娱乐场所的管理,严格审批条件,杜绝违法经营,避免学生失足。
总之,大学生校外租房是社会发展在高校的反映,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注意引导,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作用,就能使校外住宿学生如同校内住宿学生一样学业有成,健康成长,安全和谐。
(本文获2007年学校中层干部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