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5.〔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6.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章开沅等:《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章开沅:《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章开沅:《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王忠欣:《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刘家峰、刘天路:《抗日战争时期的基督教大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陶飞亚、吴梓明:《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徐以骅:《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吴梓明:《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史静寰、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史静寰:《狄考文与司徒雷登》,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20.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21.朱峰:《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与华南女大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2.王立诚:《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朱维铮:《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舒新城:《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华书局1927年版。
25.李忠勇、李春华:《帝国主义对华的教育侵略与教会学校的二重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6.杨大春:《晚清天主教会与耶稣教会的冲突》,《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27.赵玉华、刘凌霄:《清末天主教和新教在华传教活动的异同》,《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8.傅琼、聂志平、李浩:《论美国介入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程》,《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29.邱文成:《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动因分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0.周谷平、应方淦:《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1.肖朗、项建英:《近代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32.吴梓明:《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教会学校》,《文史哲》2001年第6期。
33.刘家峰:《论抗战时期基督教大学与国民政府之关系》,《史林》2004年第3期。
34.孙立新:《从中西文化关系角度看19世纪德国新教的中国传教》,《文史哲》2003年第5期。
35.张亚群:《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招生特点》,《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学》2006年第1期。
36.郭卫东:《基督新教与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7.郑生勇:《教会学校对浙江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8.杨大春:《南京国民政府的教会学校政策述论》,《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39.李光韵:《二十年代广东国民政府对教会学校的“收回”——以广州私立培正中学为例的研究》,《开放时代》2004年第5期。
40.吴小龙:《理性追求与非理性心态:20年代中国非基督教运动评议》,《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思考题:
1.概述教会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2.评析教会教育在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的历史作用。
3.选取几所教会大学为个案,分析其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以及在中国现代大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4.评述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历史意义。
5.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深入思考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性,学习西方与继承传统的辩证关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符合自身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
经典选读
基督教教育之目的与精神
(1922年)
基督教教育对于在中国教堂全体事业贡献之最著者,乃在其以教育之方法,实现基督教教会之目的。教会之目的非他,盖即欲使各个人委身于耶稣基督,俾上帝之国祚复建于人世,并创造一适合于基督教教义之社会制度而已。其对于中国全体教育事业上之贡献,则在设备一种教育,以基督教之精神贯彻于其学校生活之各方面,并以此种之内容及手续,适应中国学生之最深切的精神上的需求。
是故基督教教育之特色,不在其监督之机关,亦不在其办理人员之宗教上的关系,并不专在其课程表之内容,而在其精神与目的也。盖基督教教育者,乃依基督教的精神而办理,并能发挥灌输此种精神之教育是已。
但欲确实保存此种教育制度之基督教的性质,则此种制度,必当在基督教徒管理之下。
凡有关于中国人民之幸福者,皆不当有意排斥于中国基督教教育范围之外。
星期学校及商业学校,虽由基督教教育精神上观之,皆当在排斥之列,但因其有益于中国国民,故亦可视为基督教教育范围内之事。
凡学校皆当以人才之产出为其第一要务。
凡从事于基督教教育者,当熟察中国文化之优点,而谋所以保存之;鉴别西洋文化之弱点,而谋所以避去之;更当极力改正中国国民生活中之种种欠缺,而以西洋文化中之美质及基督教之基本原理以灌输补益之。
一基督教的教育系统与政府教育并行不悖者,实为此后中国所尚不可少者也。而使基督教学校能维持其良好之内容,有爱国之影响,避去异邦之特点,与政府教育切实提携,而又能对于此统一标准,供给一健全之变态,并能对于中国国民变迁之生活中,产出一精思进取自治有方之基督教团体,则中国国民必不欲主张或允许其废止也。
欲使基督教教育事业,得为经济的有效的办理,则必竭力研究中国之宗教上、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与教育上之需要,并如何造成一中国基督教的支配,以适应此种种之需要也。尤为重要者,为研究一种适合于基督教的社会及中国人民需要之特种教育。欲鼓励并指导此种研究,则必当及早设立一教育研究机关,及一社会学与经济学研究机关。
(选自李楚材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教会何以要设学校?
(1925年)
(一)因为“教育的真目的,乃是人们心内恢复上帝的形像。”教会学校是训练人在今世和来世持守永生的道。
(二)因为“真教育的价值,比以次进行的学程还高深广大……,它是能培养人们的灵、智、体,三者的能力一同发长”。
(三)因为国立的学校,决不能将这种完全的教育,供给人们。(参看约伯十四章四节箴言六章二十八节)
(四)因为“倘若你要帮助一位中年人,最好乘他还未成丁,习惯尚未养成时,即下手帮助他。”
(五)因为“我们的学校,是训练我们的青年人,与基督复临的大运动,有连带的关系。”
(六)因为上帝的工作,无论在国内或在国外,都需要我们高级与初级学校中的青年人的整理与服务。
(七)因为我们的青年人,屡次显明在世俗学校六日所得的教训与训练,足以消灭在第七日所受的宗教训练与教训。
(八)因为在我们的学校内,能以造就我们自己的环境,合乎我们的儿童以便与不良的环境隔绝,不受恶风俗的熏染。
(九)因为我们可以将今生与来生的意义,伸明在我们儿童的面前。
(十)因为在教会学校内,有圣经为各课程的基础,显明创造与救赎的真理,抗拒荒唐的神话,无稽的荒谈,及进化的学说。
(选自李楚材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的基督教大学
(1933年)
中国共有基督教大学十三所,其中一部分经费皆捐自美国。在华北者有二,即燕京和齐鲁;在华东者有六,即金陵男大,金陵女大,圣约翰,东吴,沪江及之江;在华南者有三,即福州协大,华南女大及岭南;在华中者为华中;在华西者为华西协大。十三校之中,协办者计七校,各宗派自办者五校,无宗派者一校。除圣约翰为完全男校,华南及金陵女大为完全女校外,余皆为男女同学。
十三校中共有教职员七百余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华人,三分之一为西人。华教授之中三分之二为基督徒,西教授之中基督徒占过半数。
十三校共有学生四千人,其中四分之一为女生。女生基督徒之百分率较男生为高。大约四千人中基督徒占半数。
美国基督徒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较之印度日本为大。中国基督教大学,不特吸引了中国多数最优秀的青年;并有许多毕业生已在社会事业上成为各种领袖。它们不特努力教诲基督教及表示美国基督徒的善意;并参加了新教育标准及方法的建设,和中国各种问题的研究。
在过去的几年中,它们虽经过了许多艰难,有时虽被人怀疑,但现在似乎颇受社会的信任。就大体而论,教职员的精神颇好;中西教授之间,虽然有些地方不免有妒嫉及冲突之处,总之还是彼此敬重,富有友谊。它们与国内其他教育机关,也有很健全的关系。
但近几年来,因为有许多公立大学及私立大学的兴起,而且好多是有优美的设备,充分的经济,所以就发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基督教大学仍有其重要的功用么?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领袖,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肯定的回答:如基督徒领袖的回答:“注重于人格的建造。”他们以为大学若能在有创造力的基督教影响和自由制的宗教教授之下,去改造人格,即为成功。非基督徒则以为在目前状况之下,基督教大学校较公立大学为安稳,而且基督教大学中的师生,其智育训练也较公立大学为有实效。还有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西方教授在基督教大学内所灌输的团体组织习惯,实为中国急切的需要。
可是中国基督教大学,也有一个极大的困难,亟宜解决。这个困难,就是缺乏联络和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