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心得 直肠弛缓型改变所致便秘,发病率高,尤以经产妇及中老年女性多见,除主症表现外,多伴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等虚证表现。病在肠腑,实根在脏腑,大肠具有传导排泄的作用,而****具有调节和控制排便的功能,大肠传导功能的实现,除本身的腔道平坦、通畅外,还有赖于脏腑气血的调畅,只有脏腑气血旺盛,血脉调和,大肠才能传导有序,排泄正常。便秘病位在大肠,但与肺、脾、肾,尤以脾脏关系密切。脾主运化、升清。此处的升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精微物质输布全身,二是指脾具有升清固脱作用。直肠黏膜脱垂、会阴下降、直肠前突等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则常由脾的升清固脱乏力所致,故脾虚常可导致便秘。中气亏虚使肠道传输乏力,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无力,挣则汗出、气短,大便并不干燥,但排出困难。这类便秘治疗的关键是健脾;另外,大肠的“变化出焉”,本人认为是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继续,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大肠的传导功能异常,与小肠有一定关系。而小肠功能,主要体现于脾的运化和传输方面,因此脾的功能如何,直接影响到大肠的“变化出焉”。治疗便秘,要从整体考虑,若单纯泻下润肠,只能治标不治本,泻药用之过久,还可损伤大肠,加重便秘。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疾,扶正的同时,还要通导肠道积滞。
枳术丸的应用,恰合其理。白术能健脾补肺,若生用则还具有润肠的作用。对于虚证便秘,要重用白术,“白术为治疗气虚便秘的专药”。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加的作用,这可能就是白术通便的机制所在。枳实能行气导滞,现代研究认为,枳实能促进肠蠕动。
方剂出处 刘艳歌,等.枳术丸加味治疗虚证便秘29例.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4):281指压法
穴位选择 主穴有中脘、章门、大横,配合百会、合谷两穴,有增加和巩固疗效的功能。
治疗方法 取仰卧屈膝位,用拇指或中指先按压中脘穴1~2min,后改按压为顺时针方向揉摩5min,然后用双手依次对两侧章门、大横穴同法按压揉摩。当便秘有所改善后,敲打百会穴或按压合谷穴2~5min,可巩固疗效。每日早晚各1次,1周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行气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8例,治愈42例(61.8%),有效20例(29.4%),无效6例(8.8%),无不良反应。
经验心得 慢性传输型便秘是最常见的一种无器质性病变的病症,大多由于饮食不节,思虑少动,阳盛体质或病后体虚、津亏液少所致。穴位指压法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取穴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且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各穴作用如下:
①章门穴是脾之募穴,同时脏会章门,刺激章门可扶助正气,使脾胃生化气血功能增强,章门又是肝经和胆经的交会穴,刺激它还可疏泄肝胆气滞以助腑气通降。②中脘是胃之募穴,同时腑会中脘,刺激它可使腑气通降,传导功能复常。据实验观察,刺激中脘穴可使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以上段尤为明显。③大横穴是脾经腧穴。中脘、章门、大横穴相伍指压按摩可调节整个脏腑功能,尤其对脾胃运化功能和大肠传导功能的恢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治疗和缓解慢性传输型便秘。
方剂出处 崔振吉,等.指压法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68例.中国全科医学,2004;8(7):1069指压支沟穴
治疗方法 取患者双侧支沟穴,即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每日早晨于排便前进行,用拇指分别按摩指压双侧支沟穴,由轻到重,按摩指压处有酸麻胀痛感,按摩20min后患者即感肠蠕动加强而产生便意,并顺利排便。若1次效果不佳,可继续进行直到排便。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宣通三焦,行气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6例,治愈37例,占80%;好转7例,占15%;无效2例,占5%。
治验:刘某,男,42岁。主诉:4日未解大便,并有习惯性便秘史2年,纳呆,脘腹胀满,腹痛欲便而不能。予按摩指压双侧支沟穴治疗,30min后排便,坚持每日治疗1次,7次后,患者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习惯。随访半年,疗效巩固,再无便秘之苦。
经验心得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既能疏理少阳之气,又为通便之特效穴,而三焦经在体内之循行路线是入缺盆、布胸中、络心包,向下过横膈,分属三焦。三焦又为水道,有化气输津,促进运化之功。按摩指压支沟穴则能宣通三焦气机,通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津液得下,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便秘得愈。按摩指压支沟穴治疗便秘,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疗效可靠。
方剂出处 赵燕,等.按摩指压支沟穴治疗便秘4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3;11(2):24术芍火麻仁汤
药物组成 生白术20~60g,生白芍20~40g,生何首乌20g,决明子、火麻仁、瓜蒌仁各15g,杏仁、枳壳各12g,甘草6g。
随症加减 方中生白术、生白芍可视年龄与病情轻重增减其量;头痛、头晕者加菊花、白蒺藜各15g,蔓荆子30g;心烦、失眠、健忘者加焦栀子、酸枣仁各15g;津亏肠燥者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各15g;内热壅盛加蒲公英30g,大黄6g(后下);纳差、腹胀加炒莱菔子15g,厚朴12g,砂仁6g(后下);面部痤疮加连翘15g,鱼腥草、蒲公英各30g;痔便血者加炒槐花、生地榆各15g。
治疗方法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视病情可连续用药2~3个疗程。
功效主治 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2例,痊愈(排便间隔正常,大便排出通畅,伴发症状消失)22例,占52.38%;显效(排便间隔基本正常,大便易于排出,伴发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占30.95%;好转(排便间隔明显缩短,大便也较易排出,伴发症状改善)7例,占16.67%;无效(治疗后大便间隔无明显改善,排出仍比较困难,且伴发症状无明显变化)0例。治愈者中,经1个疗程治愈10例,2个疗程治愈7例,3个疗程治愈5例。
经验心得 青少年功能性便秘与饮食失调、偏食、择食,或嗜食辛辣等相关,这些因素长期作用导致脾胃损伤。脾虚胃弱,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失和降,传导失职,糟粕之物长久滞留肠道而发为本症。便秘的发生不但使肠道失去正常的濡润传导功能,自身失养,反过来又影响相关脏腑功能。
而体内代谢的毒性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上扰清窍而发为头痛、头晕、健忘;扰乱心神而发为心烦、失眠;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不通,影响肺的肃降功能,易致肺胃热盛而发为疖肿、痤疮;湿热之邪循经下注,灼伤****发为痔便血。诸多病症临床表现不一,无不因脾虚胃弱,肠道失濡所致。故治疗当健脾和胃助运,兼顾清热、润燥、导滞。脾运胃健,运化传导自如,大便自然通畅。方以术芍火麻仁汤治之。方中白术生用重用,量大力专,功能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本草正义》认为白术“富含膏脂,故苦温能燥,亦能滋润津液”,验之临床确有明显润肠之功。
生白芍、生何首乌滋阴生津,养血润燥,濡润大肠;决明子、火麻仁、瓜蒌仁泻热润下通腑;杏仁宣肃肺气;枳壳疏肝理气,有助大肠传导之功;甘草益气,兼调和诸药。全方重在调理中焦,健脾和胃,以恢复其正常运化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润肠通便之目的。
方剂出处 杜长欣.术芍火麻仁汤治疗青少年功能性便秘42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2):20逐瘀Ⅰ号合通便Ⅱ号
药物组成 逐瘀Ⅰ号方:附子15g,细辛6g,大黄15g,牵牛子15g,枳实12g,厚朴12g,三棱12g,莪术12g。每日1剂,常规煎法,早晚饭前0.5h温服。通便Ⅱ号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升麻12g,柴胡12g,陈皮12g,炙甘草12g,茯苓20g,三棱12g,莪术12g,肉桂8g,黄连6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常规煎法,早晚饭前0.5h温服。
使用方法:先服逐瘀Ⅰ号方1~4次,待大便日1~3次,质稀,无黏冻、秽浊之物后,单独服用通便Ⅱ号方。
功效主治 补脾益气,宽肠下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0例,痊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