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心得 慢性功能性便秘,属中医学“虚秘”范畴,常见于中老年人,经久难治。人至中老年,肾气渐衰,气血阴阳相对不足,肠道失温化与濡养,肠道传导困难与乏力,从而产生便秘。因此,补肾固肾、调补气血等均有助通便。肾虚,尿频,通过补肾固涩小便,水液偏渗肠道,肠道得到湿润、濡养而有助于排便。固肾缩尿方是基于以上原理而设立的,方中桑螵蛸、龙骨、核桃仁、巴戟天补肾涩精缩小便,党参、茯苓、远志、石菖蒲健脾补气安神,当归、龟甲滋阴养血。全方既可涩精止遗、固肾护气,又能顾及中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不足。由于比较切合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机制,故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又由于该方能从整体上去整合人体阴阳不足,建立慢性功能性便秘新的气血阴阳平衡,所以不但见效较快,治愈率高,而且复发也少。这也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根据慢性功能性便秘之机制,固肾缩尿方能提高胃肠道动力,提高盆底肌群的协调性而达到通便的作用。本方药性温和,服药后未曾见到水泻病例,是一个通而不泻的通便剂。
方剂出处 吴日明.固肾缩尿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62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3;21(4):33瓜芍灵汤
药物组成 木瓜5~10g,白芍20~60g,威灵仙15~30g。
随症加减 舌红苔黄加黄芩10g,金银花20g;阵发性腹痛加甘草10g;****坠胀、便后不减加厚朴10g,木香4g;羊粪样便加火麻仁、肉苁蓉、当归各20g;失眠加酸枣仁10g,夜交藤3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2~3次,7日为1个疗程。可间断或连续服用,视病情的转归而停药。
功效主治 行气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1例,治愈(排便正常,伴随症状消失)16例;显效(大便频率增加,便质硬度减轻,伴随症状基本消失)10例;好转(便质干结改善,伴随症状有好转)5例;无效0例。
治验:患者,男,36岁。痔术后便秘6日。曾使用开塞露塞肛,口服麻油、液状石蜡解便1次,出现虚脱样反应,其后使用无效。现恶心,不思饮食,肛周针刺样疼痛,便秘;使用曲马朵等镇痛药和普鲁卡因肛周封闭,每日静滴头孢曲松等无效。
遂邀内科会诊。痛苦面容,辗转反侧,呻吟不止,舌边红、苔黄厚、其上如菌丛生,食无味、吞咽难,脉弦数,为湿热积滞,脾虚胃实,清阳不升,胃浊不降,大肠传导失常。治宜清热泻火,和胃调脾,行气润下。方用瓜芍灵汤加减,药用黄芩12g,金银花、白芍、火麻仁、肉苁蓉、当归各20g,威灵仙15g,厚朴9g,熟大黄6g,2剂,并停止使用抗生素和其他通便药物。服药后食甘有味,缓下便通,****疼痛顿减,仅诉便时气虚,饮食尚少,舌苔白稍腻,前方去大黄减厚朴加党参,再服2剂病愈。
经验心得 便秘原因有湿热积滞,津枯肠燥,气虚无力,肺气失宣,升降失常,传导失调;常用升、降、润、养等法治疗。
瓜芍灵汤滋阴养血,和胃调脾,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大肠传导功能。方中木瓜气香味酸,酸能入肝,香能醒脾,化食和胃,滋生胃津,独具宣通功能;白芍养血敛阴,平肝抑阳,柔肝止痛;威灵仙宣通五脏,通闭解结。
方剂出处 陈义方,等.瓜芍灵汤治疗便秘31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1):12归芪枳术三仁汤
药物组成 生黄芪15~30g,当归15~20g,白术20~30g,炒枳实6~10g,火麻仁20~30g(打),杏仁10~15g(打),郁李仁10~15g(打)。
随症加减 体质健壮、偏于肠道实热者,加大黄、生地黄;偏于肠道气滞者,加厚朴、乌药、槟榔;偏于脾虚气弱者,加党参、太子参;偏于脾肾阳虚者,加肉苁蓉、熟地黄、附子;偏于阴虚肠燥者,加熟地黄、酸枣仁、柏子仁、玄参、麦冬。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主治 补气养血,导滞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0例,治愈(2日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内无复发)30例;好转(3日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18例,未愈(症状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6%。
经验心得 便秘虽分虚实两种,但慢性功能性便秘以虚秘为主,尤多见于气虚夹气滞、脾虚肾虚、阴亏肠燥者。由于便秘的实质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致腑气不通,故治疗该病不能脱离通降腑气的原则,同时又须注意到攻下的泻药对慢性便秘虽可获得一时之效,但难以根除,用则通,停则秘,日久则耗伤正气,使脏腑更虚,津液更竭,便秘更甚,造成痼疾更加难愈。我们实践体会到,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时,必须注重调补脾之气阴,增强肺之肃降,兼顾肾之温煦,滋养肠道津液,突出一个“润”字,从而达到补气养血润燥、缓下导滞通便的目的。故在归芪枳术三仁汤方中,以黄芪补气,当归养血润燥,重用白术补脾、运化脾阳,枳实行气导滞,用三仁润肠通便。焦树德认为,火麻仁偏于脾与大肠血分,生津润燥,增液缓脾而滑肠通便;郁李仁偏于脾与大肠气分,通幽散结,行大肠气而导滞润肠;杏仁泥偏治大肠气秘。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白术、当归对肠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改善肠管平滑肌的血循环;枳实能促进肠蠕动,弛缓肠道平滑肌,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一般用量6~10g,不宜过大。饮食起居对该病尤其重要,故在治疗中及治愈之后,均应引导患者加强自我调护,其中包括生活起居有常,尽可能做到少卧床多走动,膳食合理有规律,多食一些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忌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之物,避免情绪紧张,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质锻炼,以利于流通气血,促进排便。
方剂出处 吕美农,等.归芪枳术三仁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50例.江西中医药,2003;34(7):23归首肉仁汤
药物组成 当归30g,何首乌30g,肉苁蓉30g,瓜蒌子30g,杏仁10g,生地黄30g,玄参30g。
随症加减 老年体弱排便无力者加黄芪30g;兼有阳虚症状者加制附子6g,干姜6g;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15g;腹痛明显者加白芍15g,甘草10g;内有实热积滞者加制大黄5g。
治疗方法 重症每日1剂,水煎2次兑匀分服,轻者可2日服1剂。大便通畅稳定后可改用3~6日服1剂。根据症状轻重,灵活服用,缓慢停药。
功效主治 滋阴养血,润肠通便,补益肾气。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00例,痊愈209例,显效8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7%。
治验:李某,女,65岁。便秘15年,一般4~5日排便1次。近3年症状加重,每7~10日方有便意,甚则长达15日,排便艰涩,努挣汗出,时有肛裂出血,常伴心悸、头痛。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病史。曾服用酚酞、火麻仁丸、泡饮番泻叶、大黄水无效,或泻下一时,泻后复秘,痛苦不堪。刻下:症如前述,舌红少苔,脉弦细。投归首肉仁汤加黄芪30g、连翘15g。水煎服,每日1剂。5剂药尽,大便通畅,每日1次,便质转润,头痛、心悸亦减,腹部舒适,睡眠平稳。后改用隔3日服药1剂,先后服用20剂,大便正常,随访6个月未复发。
经验心得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肺、肾、脾、胃的关系甚为密切。如肺气的宣降,肾气的滋润,脾胃的运转均能影响大肠的传导作用。病因虽多,但津液不足,燥热内结,气血亏虚者十居七八。归首肉仁汤方中当归、何首乌、生地黄、玄参滋阴养血,润燥通便,且有不同程度的降压、降糖、降脂作用,对老年患者尤为适用。肾司二便,肾气充足,方可保证大便正常通畅。肉苁蓉既可补益肾气,亦可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宣发肃降以助大肠传导之力,杏仁正胜其职,宣肺以通腑,一举三得,佐瓜蒌子之油润,疗效更佳。归首肉仁汤重在滋阴养血,润肠通便,补益肾气,宣肺降浊,标本兼治,通则不伤正,补则不留邪。
方剂出处 王凤学.归首肉仁汤治疗便秘300例.河北中医,2001;23(11):877桂枝汤加味
药物组成 桂枝9~12g,白芍12~24g,大枣10g,生姜、甘草各6g,黄芪30g。
随症加减 气滞者,加木香、佛手;食滞者,佐以莱菔子、枳实;年高肠燥者,加熟地黄、火麻仁、肉苁蓉;术后或产后气亏者,加党参、何首乌、当归、阿胶。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在大便通畅后继续服3~7剂以巩固疗效。
功效主治 温阳通便。
临床应用 临床治疗46例,症见大便秘结,乏力,纳差,腹胀,舌淡或舌黑起芒刺,脉细。13例疗效优(用药3日后,大便已畅,便软,连续观察3日均每日解1次),占28.26%;26例疗效良(用药5日后,大便始畅,便软,每日1次),占56.52%;6例有效(用药5日后大便能解,但稍为努挣),占13.04%;1例无效(用药7日后症状无改善),占2.17%。经随访有3例半年后复发,仍用上药取效。
经验心得 桂枝汤乃《伤寒论》为发表解肌、调和营卫而设,今用以治疗虚性便秘,是得益于《金匮要略心典》“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之说。
方剂出处 王金彭,等.桂枝汤加味治疗虚性便秘46例.浙江中医杂志,2001;(7):289和胃汤
药物组成 陈皮5g,枳实10g,藿香5g,木通5g,大黄5g,焦山楂10g,麦芽5g,甘草5g。
随症加减 年龄大、体质虚者枳实换枳壳,大黄量酌减;年轻体壮者,陈皮换青皮。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主治 泻热通便,破气除满,调理气机。
临床应用 临床治疗37例,痊愈20例,占54%(用后未再复发);随症加减治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治验:患者女,58岁,数年来,大便时常干燥,3~5日1次,伴头痛、头晕、胸胁胀满、脉弦滑。中医辨证:肝气郁结、腑气不通、浊气不降。陈皮5g、半夏5g、枳实10g、藿香5g、木通5g、大黄10g、焦山楂10g、麦芽5g、甘草5g,1剂便通,而后用四逆汤加味,服药10剂痊愈。
经验心得 便秘的病变位在大肠,但常与脾胃肺肝肾等功能失调有关,临床分证虽然复杂,但不外虚实两大类,实者由邪热、寒积气滞引起邪滞胃肠、壅塞不通;虚者由阴阳气血不足、推动无力,致大肠传导失职而成。本方诸药合用,共奏泻热通便、破气除满,调理气机之功效。运用本方应根据便秘之虚实、体质之强弱有枳实、枳壳之变,陈皮、青皮之变,对于有数年便秘之久的患者,一剂药便通后,还需随症调理一段时间,便秘方可终愈。
方剂出处 高丽丽.“和胃汤”治疗便秘37例.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20和血疏风方
药物组成 羌活12g,防风12g,牛膝15g,香附12g。
随症加减 气虚明显加黄芪30g;湿热重加大黄10g,后下:偏阴虚者加生地黄30g,玄参30g。
治疗方法 上述药物加清水3碗煎至300ml,分2次服,早晚各1次,空腹服用。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2个疗程,同时配合大黄膏(大黄粉水调而成)外敷上巨虚、下巨虚两穴,每日1次,每次4h。
功效主治 散肝舒脾,宽中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8例,痊愈38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治愈率56%,总有效率达97%。
经验心得 疏风法治疗便秘早已被古代医家所重视,宋代《圣济总录》最早提出了风秘之名,并提出风秘由风气壅滞、肠胃干涩、传导不利所致。《证治要诀·大便秘》云,“风秘之病,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故传化难,或其人素有风病,亦多有秘,宜小续命汤……”《丹溪心法》认为风秘乃“肠胃受风,涸燥秘涩,此症以风气蓄而得之”。总的来看,仍不外风邪阻滞气血而致。治疗用药,多取羌活、独活、防风、秦艽之类祛风药。盖风类药具有祛除风邪、疏通气血的作用,故可治疗“风秘”。本方中羌活辛、苦、温,搜风散邪,和风润燥,为君。防风甘、辛微温,散肝舒脾,协调气机,味辛能润,润肾而搜风,在本方中为臣,与羌活配合有疏风润燥、散肝舒脾,疏通肠道气机,有利于大便传送的作用。香附辛、微苦、平,理气解郁而顺气,为气药之总司,又为气中之血药,使气血调和,肠道调达顺畅为佐;牛膝苦、酸、平,益肝肾而扶元气,引诸药下行,增加通降之力,为使;诸药合用,和血疏风,肠胃得润,气机得畅,则不用攻下之药,大便亦自能通。大黄泻下通便,外敷上巨虚、下巨虚,两穴均为足阳明胃经穴,分别为大、小肠的下合穴,均具调理肠胃功能,通利大便的作用。
方剂出处 陈培琼,等.和血疏风法治疗特发性便秘68例.广东医学,2001;22(7):647济川煎加味
药物组成 当归、杏仁、泽泻、枳壳各10g,肉苁蓉、菟丝子、怀牛膝、火麻仁各15g,升麻、炙甘草各5g,炒白术、薏苡仁各30g。
治疗方法 常规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可连续服用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