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手风琴教学法
14950300000042

第42章 培养与提高手风琴伴奏能力的方法

(一)音乐理论方面

扎实的基本乐理知识与和声知识是伴奏的基础,伴奏者应认真分析的作品的旋律特征、和声功能、歌词含义等。

1.作品旋律的特征分析。手风琴伴奏要更好地服务于歌曲,首先要分析其旋律特征,注意歌曲的体裁,看它属于进行曲、叙事曲、颂歌、小调还是劳动号子。对于不同体裁的歌曲运用不同的伴奏编配。对于比较庄严、雄壮的歌曲旋律,如《保卫黄河》、《共青团员之歌》等,就应选用柱式和弦伴奏织体,强调节奏性。再如欢快、热烈的歌曲旋律,如《青春舞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应编配活泼、跳跃的三角贝司节奏型。对一些风趣的民歌、小曲则可以运用一些长和弦,或者在旋律中加入一些装饰音,以丰富歌曲的感情色彩。在每首伴奏歌曲旋律中,应深入地体会歌曲旋律的变化、发展、起伏和高潮,以便在编配时采用相应的力度和音色。其次要正确理解歌词含义,对于把握作品情感起到辅助作用。

2.作品旋律的和声编配。从调式音阶的每一级音上,都可以构成一个三和弦,其中在主音(I)、属音(V)、下属音(IV)三个正音级上分别构成的三个和弦,就是这个调中的正三和弦。正三和弦不仅是由于其分别建立在主音、属音、下属音等调式音阶的重要音级上,还由于这三个和弦中的音,包含了调中的全部音级,所以无论是在各种大调式还是小调式中,它们大的正三和弦以及各种转换都是伴奏中最基本的和声语汇。正三和弦之外的就是副三和弦。在歌曲伴奏中使用副三和弦,可使和声色彩更加丰富,但不宜多用,以免削弱调性及其和声功能。通常情况下,和弦的应用都是主功能多于属功能,属功能多于下属功能,正三和弦多于副三和弦,原位和弦多于转位和弦。因此,和弦在歌曲伴奏中的正确使用不是唯一的,常常可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所以只能看怎样安排效果更好一些,更合适一些。

手风琴作为一种和声性伴奏乐器,其左手有着极为方便的固定和弦键钮。120或185贝司(B·S)传统低音手风琴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以及减七和弦四种和弦键钮。8贝司(B·S)的传统低音手风琴也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左手各列和弦键钮都按五度排列,因此,在和弦转调时极为方便。以C大调为例,在传统低音手风琴左手中,主和弦的上方是属和弦,主和弦的下方是下属和弦。三个和弦紧靠在一起,在歌曲伴奏中这三个和弦也使用得最为广泛。

(二)伴奏实践方面

手风琴伴奏者应通过日积月累的积累手风琴伴奏素材,不断了解各种风格的伴奏织体形式,归纳并总结各类织体所表达的歌曲情感内容,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伴奏能力水平。

1.24个大小调音阶的训练。音阶训练是伴奏的坚实基础,熟练掌握常用调的音阶是歌曲伴奏的前提条件。歌曲中常用的调式有自然大调式、自然小调式、和声调式、民族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开始到主音结束,按照高低有序排列叫做音阶。因此,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音阶排列方式,而不同的音阶排列,又体现出不同的调式特征。伴奏音型与织体,主要来源于和声知识的应用,而和声的配置,又必须从分析旋律入手。所以,建立基本的旋律概念,掌握分析音乐作品旋律特征,成为解决手风琴伴奏实践中的首要问题。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军港之夜》。

通过简单的调式分析,我们可知它的调式为G自然大调。大调式往往体现出的是一种开阔、明朗的色彩,让我们仿佛联想到,一名水兵拉着手风琴在寂静的海港歌唱,海风轻轻的拂过水兵的脸颊,年轻的水兵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而在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宫调式和徵调式往往具有与大调式相近的色彩,商调式、角调式和羽调式则具有与小调式相近的色彩。民族五声调式与西洋自然大、小调式相比在音的数目上有所不同,并且还缺少小二度、大七度、增四度、减五度这样一些具有尖锐倾向的音程。民族五声调式则以大二度、小三度、和纯四度不同形式的结构变化构成了旋律进行的基本音阶。例如,陕北民歌《兰花花》为五声调式中的G羽五声调式。通过上述分析西洋调式和民族五声调式,我们不难发现,民族五声调式在风格上更为明显、突出,旋律色彩上更加柔和。

2.织体类型的选择。手风琴伴奏,如同演奏独奏曲目一样,也是由左手贝司(B·S)键钮和右手键盘共同完成。不同的是,在独奏曲目的演奏中,左右手是相互配合、相互伴奏的关系,可以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而在伴奏中,左右手的配合,只是构成歌曲的伴奏部分。所以,根据不同的歌曲应采用不同的伴奏手法,才能准确地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对一首音乐作品,人们常常说,“旋律是灵魂,节奏是骨架”节奏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不同的节奏型,塑造出的音乐形象也不同。因此,在伴奏中,伴奏织体不仅是歌曲伴奏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和体现风格特点的重要环节。

(1)和声性伴奏。和声性伴奏一般用于节奏比较慢,节奏感不太明显,抒情流畅的歌曲。一般不需要伴奏来强调歌曲的节奏,只要根据歌曲旋律的发展,选择好恰当的和弦,左手的节奏可选用时值较长,一派一个或两拍一个的和弦长音作为背景,来衬托其主旋律。

右手可用和弦长音,也可用琶音或分解和弦,和声性伴奏一般不需要特别突出主旋律,但其和弦的选择必须恰当、准确。

(2)节奏性伴奏。节奏性伴奏大概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节奏明显,速度中等,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速度的歌曲,左右手可同时一拍一个和弦,右手也可奏歌曲的主旋律来进行伴奏。第二种是速度较快的,节奏轻快、明朗的歌曲,左手可采用八分音符节奏和弦来伴奏。

右手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和弦来伴奏,以加强歌曲的节奏感。

(3)装饰性伴奏。装饰性伴奏是手风琴伴奏中最为常见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伴奏形式,这种伴奏也最能发挥手风琴的特点。它是以歌曲旋律进行加花伴奏,或者在乐句之间的长音上加装饰音,来对主旋律进行填充,也可以在主旋律的长时值音上加装饰音上可用快速的音阶作为装饰性伴奏,起到加强主旋律的作用。在手风琴伴奏中,这几种装饰方式常常互相穿插,交替使用,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