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15000000000016

第16章 新闻语言(1)

语言是记者谋生的工具,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是否能走上成功之路。语言可以被看做是客观化了的精神,它替我们表达细致而丰硕的感觉与思想。据说非洲以狩猎为生的部落有极丰富的感觉区别植物颜色中哪怕是最细微的差别,但他们竟然没有词汇来区分红色和蓝色,没有相应的语言清楚地表明在具体生存中精神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因此,他们的“说”必然是受到限制的。从词语的语源学意义上讲,“说”与“显示”、“光亮”、“照耀”永远相联系着。研究者告诉人们:

这有力地说明,关于某事物的言说起码有一个特征,也许是最基本的特征,即,所谈论的事物是被照亮了。这就是说,使所谈论的东西从一切可能在任何特定时候模糊地出现在我们思想、记忆或期待中的整个无差别的背景中突出来。

它进入了注意的中心,本来面目被显露出来。换句话说,所谈论的东西被显露被揭示。

这既是语言的特征,也是语言的使命,是一切语言的本质。

我们不能在这里过多讨论语言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但是,我们绝不能避免与语言的搏斗。事实是,我们已经卷入了与语言的搏斗中,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文化和价值》一书中曾指出:

语言给所有的人设置了相同的迷宫。这是一个宏大的、布满迷径错途的网状系统……我必须做的事是在所有交叉口竖起路标,帮助人们通过危险地段。

这同样是给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以自己的领域实践建立能历经考验的方向。

在思考新闻写作这一创造域之表现时,人们已经提到了语言的问题,因而有了诸多的讨论及结果。

首先,人们承认有独立的新闻语言,就像有独立的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电影语言、摄影语言一样,新闻语言亦是独立成系统的。

其次,人们找到了它真实、准确、简洁、明快、通俗的特征。

再次,人们发现了它的内在矛盾。例如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一书认定它们表现为:

广博和专深的矛盾;

纪实性和文学性的矛盾;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矛盾;

速度和深度的矛盾。

它们建立在相当的感觉经验上,值得信赖。

然而,仅此划定新闻语言似难与一切的专门语言断裂界限,有必要再行进入。

第一节 新闻语言的特性

一、种种误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评述一个人文章写得不够深刻、缺乏深度、概念化时往往会说:此人有新闻语言之味。例如,少年******就曾遭到他的老师的批评,那是因为他的文章颇受风靡一时的梁启超“报章体”的影响。然而,历史证明,这是误解与偏见。******的文章俏拔嘹亮,力道充沛,已经归入经典之列。而梁任公风神俱足之文字,更得到了千秋盛誉:

当年一班青年文豪,各家推行着各自的文体改革运动……谭嗣同之文,学龚定庵,壮丽顽艳,而难通俗;夏曾佑之文,杂以庄子及佛语,更难问世;章炳麟之文,学王充《论衡》,高古淹雅亦难通俗;严复之文,学汉魏诸子,精深邃密,而无巨大气魄……至于雷鸣怒吼,恣睢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时或哀感曼鸣,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感情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此非阿谀,唯有梁启超之文如此耳!……任公诚为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也。

至于那偏见的得来,完全在于不成熟行为的牵连,成熟的新闻语言不该如此。对新闻语言的误会有以下诸种:

1.新闻语言是空洞的代名词。生活中此类现象的确太过普遍。报道一次会议,必定是一个格式里换上新的人名、地名而已,一大堆领导都一一做了“重要讲话”、“指示……”、“务必要……”,一开笔,往往浮词赞语满纸跑。例如《人民日报》1987年11月8日《贫困,我们向你宣战》一文,即在开头几段写上:

贫穷,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应当受诅咒。

穷则思变,是因为穷不堪忍受。

……近代以来,哪一次革命不是同时向贫困宣战?

社会主义一开始就是向剥削制度宣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的伟人把这八个大字,赫然书在社会主义旗帜上……

或者,为装点门面,挖空心思期得惊句,却成因文害意的矫揉之为。1988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首届中国戏剧节在京开幕的消息。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来自……30多个单位的剧团……将演出……20台节目,一展我国作为戏剧大国那传统深厚、姿态万千的民族戏剧的绚丽色彩。

让戏剧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走向人民群众,还戏于民,这是戏剧生存和发展的真正沃土。这种表现信息量极小,空洞无味,绝非新闻语言。

2.新闻语言是层次不明,逻辑混乱的代名词。某些记者为追求文采往往忽视了结构语言之功,例如:

安徽省在公路建设中,不搞花架子,不到处铺摊子,而是用中央、地方共同集资,实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搞以工代赈等实打实的办法保重点工程。

其中“不搞花架子,不到处铺摊子”属指导思想,而“共同集资”等属工作方法,二者不属同一范畴,亦无可比性。

此种特点显然同样不能归入新闻语言之特征。

3.语病丛生乃新闻语言之特征。例如,《首届中国戏剧节开幕》一稿中即有此类句子:“使观众久久地沉浸在载歌载舞、美轮美奂的艺术氛围中”,以“载歌载舞”,“美轮美奂”来形容“氛围”,不妥。

4.用语欠透明为新闻语言的特征。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准确性和明确性的要求。他举示的多重例证正是生活中人们产生误解的又一根源。他点到《人民日报继续刊登反对干部谋求特权的读者来信》,其中的“干部”应具体化为“领导人”或“官员”等,可以极好地说明问题所在。

5.概念堆砌是新闻语言的特征。我们前面已经举示过可以被称为“文化暴力”(或“语言暴力”)的几篇文章,它们只靠空洞干瘪的概念来戏弄读者,使其不得要旨,无法进入参与过程。

因而,全部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它翻来覆去就只是那几个词,空发议论,空打棍子,是彻头彻尾的暴力现象。

我们不需再来罗列误会。对它们的消除必须依赖于我们觉悟后的有力修正。

二、特点丛结

新闻语言的真正特征不是一句话所能予以全面规范的,它是立体的特征点的丛结,我们必须对之立体性地组结与探询。

1.具有伦理性

在此提到这一概念似乎不合时宜,然而,新闻写作与一切创造相同的是,它们都有一种责任感浇注其中。因而,也必然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美国哲学家苏珊·桑塔格语),是暴露我们心态、视点,展呈我们心境、理解的一种方式。

新闻语言也是如此。它要求主体“无选择余地的反射”,并面对整个历史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按着这种“伦理学”,新闻写作就是在语言的引导下,面对“纷乱多争”的社会情境,为创作家建立一种被分裂的生存情境。

直面就是一种坚强的责任感,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行为。同时,这直面中又具足良知对苦难与欢乐的努力体昧,即“既具有历史的异化又具有历史的梦想”。为此,新闻语言:

第一,不为主体缩减。它必须是浑浊的一种摹写,不可任意增减。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要求,不加不减成为它的首条律令。

第二,不掩饰。新闻语言为的是照亮事物,它不允许掩饰什么,也不允许强暴事实。

第三,不曲解。

第四,追求与关注“后遗的效应”,亦即经受历史的考验。

第五,不求宣泄。

2.白描性语言

新闻语言应是跨越各种障碍的。美联社雷内·卡彭将那些夸夸其谈、装腔作势的语言排除在新闻语言之外。著名诗人惠特曼亦云:“我决不多费唇舌,我决不在写作中使典雅、效果或新奇成了隔开我和别人的帘幕。我决不容许任何障碍,哪怕是最华丽的帘幕。我想说什么,就照它的本来面目说出来……”这使人类找到了白描性语言的特别价值。

在注释这种语言的特性时,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写道: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孙犁则总结为:

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代言人物心理,不琐碎地描写人物的装饰。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紧扣在人物的行动和性格上。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人物形象,都是从情节出发,找到最为特征的表现。⑧

名记者穆青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亦云:

这种表现手法,有时也借语言的音响和色彩来加深效果,但主要依靠事实、形象、思想来打动读者。它的特点是豪华毕落见真谛,从平丽中见到深刻,在沉静中见到热烈;尽量做到自然流畅,不事雕琢。

那么,新闻语言的白描特征便要享尽风光了。它以事实之实在,让人们在开放的空间里瞬问进入,并游弋不已,受足人生感应的沐浴。

3.大众语言

新闻语言不是供给智识者作文字游戏的语言,它要求绝对的通俗、简洁。关于简洁,在前面的“KIsS原则”讨论中,我们已然点化完毕。那么,这里只讨论通俗。通俗的语言是广泛交流的语言,它的抽象度较低,比较具体。换角度去理解,则指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听到、摸到、嗅到或尝到的东西。相反,抽象性语汇所指的只是我们能在心中体验到的一些东西。例如,“舍利很害怕”属于抽象语汇;而“舍利的手颤抖着,额上冒出大汗,脸色发白,他犹豫地问:‘那是什么东西?"’则属于具体的。当然,它们各有所指。凯伦·马蒂森·赫斯指出:“如果作者意在让你看到、感觉到和体验到他所看到、感觉到和体验到的,他往往用具体性的语言;反之,如果他想让读者自己去解释,一般用抽象性语言。”照这种解释,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的是大众的语言,由具体语汇交给具体的情境。相反,非大众化的语言带来的往往是不透明的,因而也受到了批评: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裂变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神速化的第800个“生存代”。人类技术革命在完成了壮丽的“第四篇章”后,揭开了史无前例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更加辉煌炫目的篇章——“第五次革命”。近200年来,世界性的重大政治事件亦层出不穷,目不暇接。人类正经受着“未来潮流”与“信息爆炸”的强大冲击波的震撼,一切都呈现着超前的裂变状况。

它给人的只是一团耀眼的东西,但不可近观,实际是一种拒斥。

与此相联系的是方言。例如,在中国社会,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以方言中不规范词汇进入大众传播媒介并引以为荣”已成时尚。这是“一种疏离排斥主流文化的狭隘心态”,它会导致封闭与浅薄②,例如“倒爷”、“侃大山”、“大款”、“大腕”、“走穴”、“家私”等词汇的泛滥,正在拒绝着大众的进入。

4.复合语言

新闻语言是多重表现的概括。因而,它的具体所指应当十分丰富,例如:

(1)数据语言。

(2)称谓语言。

(3)色彩语言。

(4)强势语言。

这些均十分突出,我们纳入下一节来一一说明。

第二节 新闻语言的姿态

“如果今天莎士比亚突然在伦敦或纽约还魂,可能在我们的词汇中,平均每9个字他只认得5个字。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位古代诗人是个半文盲。”这是《未来的冲击》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告诉我们的,他并且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这些具体表现。新的“迷宫”正在出现并随之消失。人类与语言的关系再也不是纯静态的了,满载形象的语言信息不断闯入我们的感官,我们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一个新的形象显然适合某些类型,我们必须给出具体判断,然后,才能冷静处事。然而:

不能把头脑中的模式看成固定不变的形象、储藏室,而视之为充满着能量和活力的活的统一体。它不是我们从外界被动地接受来的“现成货”;相反,它是我们时时刻刻主动反复改造的东西。我们不倦地用感官审视外界,寻找与我们的需要和愿望有关的信息,不断进行重新分类和现代化。

速度意识一并进入了分类之中。也因此,第一,我们只能将任何的分类视为非稳态的;第二,我们必须反复地、不断地更改与增减些什么,使它们与时俱进。

这不是夸张。社会心理学家沃伦·本尼斯也说,近年来,变速杆的确已经大大向前推进,“无论如何夸张、扩大,也无法如实地描述变化的规模和速度……说实在,只有夸大其词倒反近于真实”。我想,第一章我所举示的“**********”期间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的语言,与今日人们所看到的一些报业语言可以证明这一点。

然而,它们的表现却仍然很复杂。

一、引证语言

引证语言是表达意图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为打破一些平淡的局面,我们常常用引语的方法变换腔调来给小孩念童话故事,要不然,孩子们就睡着了。新闻报道也是一样。例如《全能记者必备》一书的作者们写道:

把直接引语插入间接引语和概括性叙述之间,可以活跃报道的气氛,打断单调的行文,让读者眼睛休息一下,同时有助于强调某些特定的内容。

它的好处当然可以大量列举。例如,它可以使文章视点变换,增加文章的空间;可以使立体的氛围形成;可以使真实力度加大;可以使文章更简洁明了。

让我们来对一条引语做点分析:

“有时,我真想辞职不干了。”市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