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15021400000031

第31章 幸福的生活(3)

为了向人们公开怎样赚钱这一伟大秘密,许多流行书刊已经出版发行。但是,赚钱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每一个民族大量的谚语都证实了这一点。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勤奋乃好运之母”,“没有耕种,没有收获”,“没有汗水就没有‘结晶”’,“天道酬勤”,“世界是属于那些勤劳和坚韧的人”,“贪吃贪睡必然债台高筑”。

这些饱含哲理的谚语,是代代相传的知识宝库,揭示了发财致富的最好方法。而且,和其他一些广为流传的谚语一样,它们是最早的道德准则。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并且,人们的日常经验还在证实它们的正确、力量和真理性。

关于意志的力量和对金钱的妙用与滥用,所罗门的格言充满了睿智:“工作中偷懒的人和生活中铺张浪费的人是孪生兄弟。”世间的贫困要么是因懒惰而起,要么是因铺张浪费而生。而且,懒惰与铺张浪费往往是结伴而行,懒惰的人必然浪费,浪费的人一定懒惰。

“去看蚂蚁的人,是懒汉;思考蚂蚁工作精神的人,是智者。”这位讲道者说,懒惰的人必然贫困,而且是“像云游者那样贫困,像武士那样赤手空拳”。而勤劳和正直的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酗酒者往往食不果腹,瞌睡虫难免衣不蔽体”。“谁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谁就富甲天下”。但是,最重要的是“智慧比黄金更可贵,智慧比珠宝更无价,它的价值无可比拟”。

勤奋和节俭可使一个智力一般的人凭借自己的收入,而获得相当的独立性。即使是工薪阶层的人,只要他对自己的收入合理使用,精打细算,不做无意义的花销,他也能做到这一点。一分钱虽然微不足道,然而,无数家庭的幸福正是建立在对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和节省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一个人不珍惜这每一分钱而让他的辛勤劳动所得随意从指缝里流走——一些送给了啤酒屋,一些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花费掉了,那么,他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一般动物并没有多大区别。相反地,如果他不随便乱花一分钱——部分钱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或投资保险基金,部分钱存入银行,其余的全交给妻子去统筹安排,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和家庭成员的教育费用,那么,不久他就会发现这种对每一分钱的注重会给予他丰厚的回报,个人收入在不断增加,家庭生活越来越红火,对将来心里也没有什么担忧。

如果一个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志向远大,并且拥有超乎常人的精神财富,那么,他不仅自己会从中得益,其他人也会在他的生活道路中受益匪浅。

在赚钱过程中,最需要的东西是人的精力,积累财富则是最高的独立目标。一个人如果全身心地追求这一目的,鲜有不成功的。但是,量入为出,点滴积累,零攒细聚,使得金钱数量日益增加,却极少有人能做到。

缓解家庭压力

懂得怎样克服工作中的紧张很重要,克服家庭生活的压力也很重要。为了有一个安宁和谐的生活,就要充分重视导致生活不和谐的因素,不和谐的因素中紧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家庭内产生紧张情绪,对人们的影响远远超过在工作中生产的紧张情绪。事实上,家庭问题常常影响到工作场所和其他社交场合。有时因家庭问题心情不好,在工作中也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这种应激气氛即使在工作很不顺利或者工作环境气氛良好的情况下,都是无法克服、不能消除的。因而,心理的消极气氛也扩展为整个环境的消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机体的细胞。从传统上看,家庭即是由母亲、父亲、孩子组成的一个集体。从广义上讲,家庭是由昔日和未来有亲属关系的人组成的集体。家庭形式多种多样,但最普通的组合类型有三种:核心家庭型、单身父母、社会区型。这些家庭组合都有各自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有各自的家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家庭的职能包括产生和获经济来源,创造进一步生存的条件和繁衍后代等。但有些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近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基本的家庭职能已被技术的进展所取代。例如,生产食品和服装。过去的家庭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工作以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因而,人们更加重视家庭内部的感情发展和社会发展。感情和个人社会发展价值的提高,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工业也带来了对职业安全的过分注意,这样的结果给养家活口的人带来了更大压力,一旦他们病倒了或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的其他成员不再能很好很快地投入工作。因此,养家活口的人迫于经济压力的责任感,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其他成员,取得他们的感情支持。

从传统观念来看,家庭体系有五大职能:经济职能,延续后代,两性生活,教育后代,感情结合。劳动分工常常使人们的个人技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延续后代和两性生活是一个连续概念。成年人通过稳定的家庭组合,既满足性生活需要,同时也是为生存所需而繁衍后代。家庭的教育职能是指父母教育子女,使其继承文化知识和个人价值,从而培养孩子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把感情结合作为家庭的一种职能,是因为家庭还能起到在社会上和情感上人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作用。

为了社会的持续,家庭常常充当紧张状况下的感情支柱和感情蔽护的保垒,当这种家庭感情支柱被家庭冲突所取代,则家庭个别成员便面临某种巨大的、可想而知的紧张状态。

紧张和疾病的关系,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说明。美国一项研究指出,只要家庭存在紧张因素,家庭成员患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例如:可能在传染病发病之前即已出现某种家庭危机的,球菌传染病患者比其他类型的传染病高四倍多。一项研究发现,急诊病室里76%的心脏病猝死者在发病之前都遇有重大家庭危机。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家庭就激“引起”心脏病,只说明危机会使整个家庭失去平衡、无法控制应激。

对家庭生活冲击最厉害的问题大都与家庭危机有密切关联。如配偶死亡、离婚、分居、家庭争论,婆媳、岳父母与女婿间的纠葛,性生活不和谐,以及孩子成年离家,这些都是产生应激的原因。

每次家庭危机都会使家庭里笼罩着紧张气氛,这些危机妨碍一个家庭履行其正常的家庭职能。家庭的冲突还使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研究人员发现,大约75%的癌症患者在他们自己被发现有癌症之前两年内,总有一名近亲亲属去世。结婚20年或时间更长一些的夫妇,当其中一方去世,而另一方也会很快死亡,或者在前者死后15个月内也会患重病。这一实例充分说明人们依赖其他家庭成员的重要性,而残废带来了极大的应激。应当说,能够履行正常家庭职能的家庭是健康的。否则就是家庭出了问题,需要调整。

在家庭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极重要的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都会引起相应的家庭变化。这些主要包括:规则的变化,获得和献出感情的不同深度的变化,家庭成员聚焦时间长短的变化,以及压力类型的变化。家庭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影响着家庭的现状和家庭的未来。一般说来,在家庭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问题。要了解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必须了解一个家庭的不同发展阶段。

家庭发展过程包括以下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结合,包括求爱和结婚;第二阶段:扩展,包括第一个孩子出生与第二个至最开一个孩子出生,第一个孩子上学,孩子青春期开始;第三阶段:分离,包括孩子离家,中年期,家庭空虚,又丧配偶;第四阶段:结束,退休,死亡。

科学家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的各式各样的作用、各种类型的职责称为角色,人们担任的角色,在每个阶段都不相同。夫妻结婚前后,以及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的性关系都各有不同。特别是当孩子在家庭中诞生后,夫妻间的自发性的性生活减少,计划性加强,家庭每增加一个新成员都要求家庭成员间花费更多的时间、感情、兴趣来相互接触和交往。当孩子跨入学校大门,或正当青春期,开始向传统的社会价值挑战时,他们给家庭带来了新的信息和经验,这时家庭也许会竭力抵制来自家庭以外的新意识、新思想的输入,或是试图容纳它们。外部压力极易导致家庭内部的紧张气氛。在家庭内部,传统意识和新经验之间的矛盾,常是家庭纠纷的重要根源。

中年会导致对性能力的关切、关心配偶的喜爱或关心配偶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关心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是否有意义。退休以及老伴、好友的逝世会引起极强的孤独感,到老年,寻觅感情支持更不容易。

在家庭自然发展过程中,家庭作为一种体系,在一定应激下,也许照样运转良好,也许会飘摇不定、甚至会完全解体。失业、酗酒开始,久病不愈,出生残疾儿等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和交流。在对付上述导致家庭危机的因素上,每个家庭的能力和方式各不相同。

家庭千差万别,许多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常常大相径庭。在对付来自社会的挑战方面,虽然每个家庭的方法不同,但却通过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就是夫妻的双向信息流系统。言语作为两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之间交流的信息,起着增强紧张或削弱紧张的作用。心理学家曾对如何在这个系统中消除家庭紧张做过不少研究,人们在寻求一种能顺利瓦解各种内部压力的理想家庭结构。

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所谓“开放式”体系的家庭,在应付各种困难、压力时有许多优越性。这种家庭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意见公开。双方都觉得有责往和有兴趣去讨论共同关心的甚至是有分歧的问题;双方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而不用担心被报复或受惩罚;在这种家庭里生活的人们,并不忌讳谈论在外人看来是十分危险的话题。公开的思想交流和愉快的谈话取代了忧郁和苦闷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生活格调使家庭成员精神健康,生病率也明显降低。有人甚至至断言,健康是积极有效地处理家庭问题的标志。

变化和危机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知道,在变化和危机的背景下,为何一个家庭欣欣向,另一个家庭却难以生存呢?一个在紧张刺激状况下仍能发挥良好的家庭内,夫妇双方都懂得他们应当互相尊重,每个家庭成员都对生活寄予明确的期望,而他们心理的需要又是由于压力性质和规模也不断变化,所以,家庭是否有适应压力变化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讨论上述问题时,我们看到,家庭中单个成员妥善处理好相互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任何个人的精神压抑都能引起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常常是消积的,当爱人的精神有着沉重的负担时,夫妻就不再有心思去探讨别的诸如性生活的问题。如此看来,对某个家庭成员的压力和要求,产生了对其他家庭成员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要求。

家庭危机和家庭变化能成为家庭发展、停滞、消亡的转机。当适应性的变化导致家庭停滞时,人们感到神经紧张,机体处于本能的防御状态,如果出现家庭成员失去理智的情况,就标志着家庭的适应性难以继续。于是,家庭作为独立的结构,在心理意义上或在生理意义上行将死去,这种“死亡”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活力和正常功能的丧失。而丧失活力及其功能的家庭,是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标的,这是在心理意义上说的。当家庭结构随着离婚、分居、遗弃或亲人死亡而崩溃,家庭的生理功能也寿终正寝。

进一步讲,家庭的心理意义上的残废在家庭结构的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家庭成员权力的冲突,过分强调的个人的立场、个人的需要,取代了整体的共同需要,这些都深深地损害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基础。

相反地,能够很好适应变化的家庭,对分歧和个性则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分歧和个性并不被当成坏事或异端,而是被看成家庭和个人发展不可多得的优点。他们把对适应变化的反应,看作是家庭发展的必然步骤,而那种不能适应变化的家庭,则把分歧看成一种损害和威胁。一旦家庭把分歧视为一种对家庭稳定的威胁,那么家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转变成危机。许多危机冲突的结果,不是把家庭变得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具有新的活力,而是增强了家庭与外界以及家庭内部冲突的机会。这种危机在那种所谓“封闭式”家庭里更为常见。由于封闭式家庭成员之间,忌讳谈论的话题多,互相不理解、不谅解甚至彼此还有所提防,这已经降低了家庭的活力,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家庭活力是依靠成员之间信息的沟通来维持的,这就是所谓家庭的停滞现象。典型的停滞规律是这样的:当家庭中出现分歧,争论激烈时,就转移话题或者干脆回避所有争论的话题,要么就要求别的成员“理智些”。“理智些”常常是压抑冲突,掩盖分歧的作法。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感情疏远,害怕自己不被宠爱和信任,于是人们格外害怕导致矛盾冲突的持续。不过,令人惊异的是,虽然分歧常造成不和甚至分居,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长期激烈地争吵反而使家庭关系进一步地发展。也许这是具有某种特殊性格的人们感情接近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