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重生之向暖
1516000000041

第41章

在还不到一个星期快过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雪,雪不大,和我和萧安在哈尔滨遇到的那场大雪根本没法比。

下雪的第三天,厂里放了假。整个城市都在为过年而准备着。

陪老妈办年货,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然后和老妈为过年的一些菜色而准备着。就在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老家一通电话打了过来,我,向阳,老爸老妈一家四口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程。

记忆里上次回老家已经是上辈子几年前,陪老爸回家祭祖,或是一些红白喜事。结过婚以后,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次回家是因为爷爷奶奶一个电话打来,然后支支吾吾说了很多,无疑是必须要回来。无论如何一定要回来过年。

二十九这天,我们一家四口坐汽车到了老家所在的县城,然后做着柴油汽车一路颠簸来的镇子上,镇子上有很多三轮车,找了量三轮车从镇子上来的村里。

这里和记忆里还是有很多出入,上辈子基本上家家都是二至三层的楼房,部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已经有车代步,现在的村子里还都是瓦房和平房,二层的楼房都很少看见。

三轮车直接开到了家门口,院子里异常热闹,今年应该除了我家一家,听电话里说,好像其他几个叔叔姑姑也回家过年了,好奇到底怎么回事。想了想上辈子,这年老家好像也没发生什么大事。

老爸给了三轮车的钱,然后我老妈一起拿着给爷爷奶奶买的衣服,水果,还有补养品。我拉着向阳,向阳听到回家无疑是开心的。现在正一副恨不得立马跑进去的样子。拉着我往院子里拉,刚进大门就看见院子里的爷爷奶奶,然后松开我像他们跑去。

“啊爷,啊奶~~”

“阳阳长高了不少。”然后被爷爷一把给抱到怀里,爷爷今年也六十多岁了,把向阳举起来的时候感觉还是那么的有力。向阳在爷爷的怀里发出咯咯的笑。

“向暖啊,回来了,你爸妈那。”

“他们在外面。”虽然都是孙子孙女,但不可否认,态度是天差地别,有可能是没有养在旁边,很少接触的原因吧,上辈子我就算是现在这个年龄看见他们这样冷淡的对我,我还是感觉很吃味,但是现在却觉得没什么。

“暖暖。”脸上吃痛,我的眼前一个放大的脸,她的手还揉着我的脸。

我皱眉拍开,不情愿的叫了眼前这个没比我大几岁的女生“小姑”老爸的兄弟姐妹家的小孩,一堆,但是和我关系最好的,反而是这个最小的小姑,虽然她很喜欢捏我脸,偶尔会欺负我。但是小时候觉得,她是老家唯一对我好的人,因为她发糖的时候会多给我一颗,分一些吃的东西也会多给我一份,虽然多出来的是以她捏我脸换回来的,但是我小时候自豪的觉得,被她捏,最重要的是捏了以后有补偿,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记得很小的时候,小姑被奶奶骂了一顿,很伤心的躲在她屋子里生闷气。我巴巴的跑到她傍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然后拿着她的手放我脸上很豪气的说:“你捏我脸吧。”因为小时候觉得她每次揉捏我脸的时候笑的很开心,在家属院,那些老妈的同事邻居捏我脸的时候也是笑的很开心。我不知道她们为什么木会觉得开心,只知道我的脸有这个功能。就算很痛,很不舒服,平时也很讨厌给人捏,但是如果能让生气的小姑开心,就感觉,我的脸总算起到巨大的价值。也是那次以后,小姨对我比其他堂姐妹要好。现在想想,我小时候还真傻的可爱。

大伯,大妈,三叔三婶。。。堂屋,还有房间里,听见外面的声音,都走了出来,说:“暖暖回来了。”然后我一个个的打招呼。小时候不喜欢叫人,也分不清楚,这些亲戚那个对那个,然后被大人说一点礼貌,父母还是老师,一点教养都没。后来就花费了时间,把他们每个人,叫什么都给记住。其实我骨子里还是很好强的。这是老妈的原话。

老妈他们也提着东西进来,然后和他们笑着寒暄,一群小孩,眼巴巴的看着老爸手里提的水果,老爸把水果递给小姑,让她分给他们。

我和小姑,一起去给这些孩子分水果,分好以后随着小姑来到小姑的房间。小姑比我大八岁,中专毕业,之前结了次婚,家里介绍的,但没三个月,就给离了。那为此差点把爷爷奶奶给气的半死,但也拿这个他们非常宠爱的小女儿没办法,打舍不得,骂没用。着个但也拿然后爷爷托人在乡政府给找了份工作

应该就是今年小姑一次去县里然后认识了未来的小姑父,记得他们是04年年底结的婚。对于未来小姑父,其实就见过几次面,说话都没怎么说过,但是未来小姑父,虽然年龄比小姑大了十岁左右,但是性格脾气都很好,家庭条件也满不错的,也是离异,好像自身不能生的原因,导致离异,然后一直未婚。当时爷爷奶奶听说他有这毛病,更是不同意了,小姑和他们周旋了好久,我当时已经很萧安结婚了,还被老爸叫回来,让我劝劝她,但是小姑态度坚决,最终还是让她得偿所愿的嫁了。

还好婚后的生活很幸福,他们收养了小姑父本家的一个男孩,小姑父的家庭条件很好,在县上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了,所以,婚后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和你说,你完蛋了。”小姑似笑非笑的和我说道,我不明所以的看着他。

“你不是办了个服装厂吗?和你的服装厂有关。”我想不起来和我有关,还有服装厂有关会发生什么事。

“你别掉我胃口了,到底什么事啊?”

“因为知道你办了厂,然后亲戚朋友村子里的人都打算让你给安排给职位,离谱的是,村口的李大爷,和九婶家的二狗都让你给安排个活。都说你自己的厂,肯定有岗位还安置,就当帮扶帮扶亲邻。”

小姑口中的李大爷,应该比爷爷小个几岁的老头吧,还有二狗,我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智力有问题,平时什么站在那里让人第一眼就注意到他一直流个不停地口水。而且听他们那样说,我感觉我那已经不是厂了,简直就是托儿所,而且托付给我还有钱拿的那种。

“都是小朵那丫头回来吹嘘你厂现在规模有多大,能挣多少钱。然后她这年在你厂里挣了不少钱带了回来,很多人都很眼红,然后你就被惦记上了。”

小朵好像是之前一个村子里的一个女孩,来找工作,但是一直没找到好的工作,就来投奔在一个城市的爸妈,正好我当时厂里在招人,于是就让她进来了。

很能干的一个女孩,手脚也很麻利,因为是计件的,她每个月拿的工资都很可观,加上消费低,我在厂里建了个办公楼,之前的办公楼就变成了现在的宿舍楼,因为空间有限,所以只供保安,还有部分老员工来住,也算是对老员工的福利,而且要求必须在厂里做满多久以后可以申请宿舍,因为是一个地方的就给她破例也安排了一间,吃住在厂里,比一些去沿海地区打工的每个月剩的还要多。

也许她回来说我厂里的种种只是单纯的夸赞,但是给我带来的,我不用想都知道会是什么。之前老妈学校里就有老师让老妈把认识的人往我厂里塞,因为不好看老妈为难,就收着了,结果仗着和我的关系,在厂里作威作福,后来让李杜直接给扫地出门,并开会时记得他说:有人往里面放可以,但是在什么职位上就要做什么,没这种觉悟的,就滚蛋。明显拐弯抹角说给我听,我悻悻的摸了下鼻子,然后基本上认识的人,让我老妈和我说在我厂里给安排个工作都给拒接了,面试什么工作,直接从人事部那里面试,通过正规渠道进来,而不是让我开后们。

果然,下午快吃饭的时候,一些村子里的人就过来了,无非就是让安排个工资高点,不累的工作,还成群结队的,我嘴角抽蓄。还好有老妈帮我挡着,微笑着说,厂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什么我很难做,半真半假的和他们说着,遭到无数冷嘲热讽的话,一群人,表面没什么,但是明显不开心的走了。

他们走后,我发现爷爷奶奶的脸色很不好,拐弯抹角的说我们忘本,什么不知道拉扶村里人。老妈听起来很生气,我安抚的握住了老妈的手,让她不要开口。

老妈如果开口,我估计十有八九会吵起来,然后这个年,又不用过了。

晚上我和小姨睡一张床,大概九点多钟刚洗好准备睡觉时候,村里的书记来了,然后指名找我,拉着

我和老爸,噼里啪啦说了一堆,总算说到正题,说村里要建路,让我们这些条件比较好的捐点钱出来。嘴角继续抽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说实话,捐钱这没什么,关键是,捐的钱,不知道多少用来铺路,多少会进他们这些村干部的腰包里,这些村干部的工资又不高,在这样的农村里,穿的人模狗样,地也没多少,但是只见房子一个个垒起来,最早买车的也是他们,都想问,钱从哪里来。

“这是肯定的,我们现在也没带多少现金,等回去以后就把钱打给我爷爷,让他交到村里,其他人捐多少,我们肯定不会比他少。”我爷爷听我这么说,笑的眉开眼笑。

刚刚听那个书记说了,村里基本上在外有点成就的都交了一两万,我们也交这些就是了。以前可能拿不出来,但是现在还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不交的话,爷爷奶奶会摆脸色,村里人肯定又要说话了。我没多么伟大的情操,什么服务大众,对这里也没感情,但是怎么说,这也是爸爸长大的地方,也虽然现在老爸的户口已经转到学校那边,但是这还是老爸的根,我注意到刚刚书记说的时候老爸为难的表情,还有我说完以后老爸松了一口气,然后对我赞赏的笑笑。就当是为了老爸。

他还有点不放心:“年一过我就让人转二万块过来,书记放心吧。”听我确切的说了具体金额,他才满意的离去,我呼了口气,感觉面对他们,比面对最刁钻的批发商还要麻烦。

第二天一觉起来,家里开始忙活着蒸包子,各种陷的挣很多,一天都在蒸,篮子里放的都是,这些包子要吃到过年后的没很多天,不知道这个习俗的来源,老一辈很多也不知道,只是知道过年前要蒸很多包子放在那里。

人多过年真的很热闹,大家三十吃年夜饭的时候,就老爸兄弟几个一家,加上爷爷的弟弟家的一家,加一起,三十多个。摆了两桌。吃完以后,老妈和几个婶婶大娘在聊天,老爸和几个兄弟还没吃完,孩子喝酒,我和几个叔叔家年龄相仿的人带着一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小屁孩去放烟火,和他们一起疯玩,一时间感觉自己年龄也轻了很多。

箫安大年三十晚上打来的电话,在玩的时候接到箫安的电话,家里的信号不是太好,电话断断续续的,把电话给了老妈。让箫安和老妈他们拜年,然后跑到家里平房上面信号才好点,凉风飕飕的,天空不时的有烟火盛开,然后消失。和箫安有一哒没一哒的聊着天。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大概年初二初三吧。”

“那你们年初三再回来吧。”

“嗯?”

“到时候我开车去接你们,春运人多,车也不好做。”我本来想拒绝,但想想满车的人,然后气味也很难闻,就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