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而励
15342300000013

第13章 20岁,做自己的“营销总监”

第一节 100个陌生人计划

在克威尔公司工作的时候,我经常跟那些留学生及兼职推销员一起上街。其中有一位名叫于小梅的北京女孩,她的推销策略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曾在《京华时报》担任机动部门的记者,来到美国边打工边进修。为了每天卖掉更多的香水,多拿一些提成去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她为自己制定了一份“恐怖”的计划:每天在下班后至少拜访100名陌生客户。

假使每名客户需耗时3分钟—自我介绍、产品介绍及留下联系方式,这是最基本的时间底线—100人就需要300分钟,也就是5个小时。于小梅傍晚6点下班,扣去吃饭及客户之间的间隔,她每天至少忙碌到凌晨两点,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开始时,同事们都对她的计划不屑一顾:“我们这位来自文明古国的于小姐太不知足了,她已经是上周的销售亚军了,这么到处跑只会徒做无用功,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何况是用如此低效的办法。”

还有人说:“她干脆直接拿出手枪,命令全城的美国人都把钱掏出来好了,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呢!如果换成是我,我下了班就会马上回家,有精彩的体育节目正等着我!”

于小梅起初只能保证30瓶/每日的平均销量,至少在第一个月,她的“100名陌生人拜访”计划对她没什么帮助。但是从第二个月起,效果就体现出来。渐渐有留下联系卡片的陌生人打电话过来,询问她是否还有香水可卖。他们需要从她这里购买比摆在超市更便宜的香水来讨好女朋友—这正是街头推销的优势所在,因为省去了中间商成本,价格往往要便宜3/10甚至更多。第三个月,她的生意已经火得不得了,电话快被打爆了,就像核裂变一样,这些日子积累下来的潜在客户群逐一被引爆。

她成了克威尔公司最优秀的营销员,让老板都为之侧目的大红人,周收入曾高达税后2680美元,一个超出她自己意料的惊人数字。她都没有想到自己有这样的工作能量,可以为公司创造如此之高的收益。

“你真是一个喜欢跟自己过不去的人。”我笑着说,“但是你的经验很好,对我也是一个启发。”我从于小梅的身上清晰地看到了自身潜能的效果,如果能够对自己的要求再多一些,拿出“折磨”自己的勇气与精神,像于小梅那样每天都争取做得再好一些,那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绝大部分正常人都只运用了自身潜藏能力的10%。可以这么说,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座“潜能金矿”等待被挖掘,尤其在年轻时,所有的能力都有待开发,这座“金矿”蕴藏的能量更是深不可测,无比强大。

只有发挥出全部的能力,“逼迫”自己达到极限的境界,才能发掘出自己的潜力。

一位名叫史蒂文的美国人,因为一次意外,他的双腿无法行走,已经依靠轮椅生活了20年。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意义,喝酒成了他忘记愁闷和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

有一天,他从酒馆出来,照常坐轮椅回家,却在黑暗的街口碰到3个劫匪要抢他的钱包。他拼命地叫喊,拼命地反抗,被逼急了的劫匪竟然放火烧着了他的轮椅。这时,求生的欲望让史蒂文忘记了自己的双腿不能行走,他立即从轮椅上站起来,一口气跑过两条街。

事后,史蒂文说:“如果当时我不逃,就必然被烧伤,甚至被烧死。我忘了一切,一跃而起,拼命逃走。当我终于停下脚步后,才发现自己竟然会走了。”

现在,史蒂文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身体健康,与正常人一样行走,并到处旅游。

已经有20多年无法动弹的失去功能的双腿,竟然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不可思议地帮助站起来,而且还成功地逃脱了歹徒的控制。这种超常的力量显然不是上帝大发善心临时给予的,也不仅仅是身体的本能反应,而是人的内在精神在关键时刻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将身体全部的潜能彻底催发,并且激活了沉睡已久的双腿。

在日本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妇女外出办事,回家时跟邻居在楼下的巷口聊天,这时独自在家的三岁的孩子醒了,找妈妈爬到了五楼的阳台上,当时窗户开着,孩子不知道下面有多危险啊,奋不顾身地向外爬,不幸掉了下来。目击者一片惊呼,结果就在这时,这位年轻的妈妈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奔到楼下,伸手接住了孩子,母子安然无恙。

这件事引起了轰动,有人为此做过计算,假设这个三岁孩子体重15公斤,从五楼自由落体到达地面,所产生的重力和冲击力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即使经过专业训练的举重运动员,也很难在同样的情况下,接住这个孩子,更别说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冲到楼下,做出准确无误的动作了。可是这位护子心切的妈妈就做到了,这就是身体的潜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它神奇的作用。

有人在山上抓了一只幼鹰,带回家放到鸡圈里和小鸡一起养。这只鹰渐渐长大了,羽翼丰满,显得十分威武,但它却只会和鸡一样,懒洋洋地散步,规规矩矩的啄食吃。在这样的环境中,它已经忘了它是一只鹰,忘了它拥有的飞翔和扑击的本领,变得和鸡差不多了。这个人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它恢复鹰性,一气之下就把它带到山顶,扔下悬崖。鹰像块石头一样径直地掉了下来,然而就在此时,慌乱的鹰拼命地拍打着翅膀,虽然动作笨拙,但结果终于飞了起来,激活了埋藏在身体内的原有的能力。

潜能就是这样,它被舒适安全的环境掩盖,催眠,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甚至还经常自怨自艾,不知道你究竟还能做什么,觉得自己很笨,没什么能力。正常的情况下,做不出惊人的事情,不敢有目标,不敢去尝试。但是当你面临困境、绝境时,潜能便会被唤醒,帮助你“死里逃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当你无路可退时,如果你愿意并马上付诸行动,你的潜能也会被激活。

当你不断地要求自己做得再好一些时,你最终拥有的东西,一定可以超过当初的预期。

这就是潜能的力量,只要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高度投入,并拿出“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让自己再多尝试一下,多努力一下,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挡住你!

著名作家柯林?威尔森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靠近日常生活意识的表层的地方,有一种‘过剩能量储藏箱’,存放着准备使用的能量,就好像存放在银行里个人账户中的钱一样,在我们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现在,当你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请试着打开这个神奇的箱子吧!在那里面装着的是你的未来,也是你所能拥有的全部的人生幸福!

第二节 对自己公司化管理

学会投资自己,每天都会有进步。前提是你为自己这个“年轻的企业”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并愿意付出足够的精力让她变得强壮。

经营一家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盈利目标、经营规划和实现能力的“三合一”整合,缺一不可,否则你的企业没办法生存。当你将自己做为企业来经营时,面临的一定是这种考验:

你的人生目标:我要做什么事,实现什么价值?

你的具体规划:我应该怎么做,会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和细节?

你的实现能力:做事情的手段,策略,勇气以及坚韧的意志,我有没有?

股神巴菲特曾说,最好的投资不是黄金、股票和基金,而是学习、读书,总结经验、教训,充实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学问,培养自己的眼光。也就是投资你自己,投资未来!

年轻人,实现这个人生理念的办法,就是像管理公司那样管理自己!对自己既要有投资的眼光,还要有管理的智慧和勇气!掌握自身的特点,确定未来的方向,制定发展的计划,做到理性,不冲动,并且始终保持高昴的斗志!

管理自己十分重要:不懂自我管理,就像没有缰绳的野马,跑到哪里谁也不清楚!

一个40岁的老男人在背后嘲讽他的老同学:“这家伙以前一点也不出色,成绩总是排在最后,脑袋特别笨,最丑的女同学都不想跟他讲话,实在看不出他是什么优秀的人才!而我,当年可是全年级的优等生呢,走到哪里都是回头率最高!”

然而事实却是,他嘴里的这位“女同学都不想跟他讲话”的笨蛋老同学,现在却是高盛公司日进斗金的投资顾问,摩根士丹利欲重金挖角的优秀的金融天才。而他,当年那个“回头率最高”的优等生,现在却是一个长期在家泡失业茶、连妻子都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的失意者。

当年的英勇豪气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当年虽然很勇,今天却已不再是一条好汉!以前那个处处溜墙角走的、让你都不忍心正眼瞧一下的小笨蛋,今天却成了你骑八匹马都赶不上的成功者!

如此强烈的对比,问题出在“自我管理”。投资不善,管理不佳,你这家本来很有希望的企业,最终破产了,倒闭了。而他虽然起点不高,天分不足,但他很了解自己,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有序。到今天,他厚积薄发了!你却中道衰落,徒余叹息!

连续5年荣获台湾金石堂畅销书作家第一名的吴淡如,她告诉那些正做成功梦的年轻男女:“草莓要变荔枝,就从小地方开始赢起!”什么意思?请投资自己,了解自己,把自己放到对的位置,种下去,浇水,施肥,然后发芽成长!

我见过很多成功的人,还有许多固执地认为自己不该混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人。他们分别是成功者和失败者,虽然都在过日子,消耗着同样多的时间,但过日子的方式却大不相同。

成功者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质:知道要什么,怎么做,而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他们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实现梦想的决心!

失败者身上也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不知道想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总是逃避困难,抱怨命运,怪亲人,怪环境,怪社会,或者自甘沉沦。

在一次讲座中,我将于小梅的例子单独印制成厚达12页的文件发给那些来寻求成功答案的年轻人,让他们体会一下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是如何让自己变强大的。与其说那是于小梅的成功经历,不如说是一份《公司投资管理学实例》。该“公司”就是于小梅,她是自己的CEO,始终清醒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每一步都严格做到理性、务实以及充满着无畏的战斗精神!

在做香水销售员时,于小梅制定了“100名陌生人拜访”计划,激发了自己全部的潜能。她做到了最好,不仅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支付学费和生活得更好,还拿出余钱购买了两只基金。

这只是第一步,她的理想当然并非卖香水,而是和我一样,想在传媒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比如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电台主持人或者参与某些大场面的策划。两年后,我在加州见到了她,当我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时,我知道她的理想实现了。于小梅和几个留学生一起创办了一份华文报纸,在当地的反响十分良好。她决定再做一年看看,如果可行,就筹集资金回国发展。

假如没有完善的人生计划、严格的自我管理以及努力的尝试,于小梅的生活会如何演进?至少,她不会年纪轻轻就一跃成为媒体老板;或许,再过五年,她还是一个在香水公司做街头推销员的普通中国女孩,每天卖掉几十瓶香水,留下满足生活所需的费用,其它的都按月寄回国内。

这是天壤之别的人生,命运的主宰者不是上帝,而是在于你有没有投资自己的勇气和自我管理的决心!

当然,只有勇气和决心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像实际的公司管理者那样富有智慧:

把自己当公司,不仅需要短期获利,还要顾及远景,万不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总会有风险和难关,应该学会估量风险系数。你有多少可以冒险的成本?面对什么样的机会才可以迎难而上,什么样的情况你又必须得知难而退?

最可怕不是失败,而是逃走。这种情况比企业倒闭还要糟糕,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局面,你可以另寻出路,却不可失去信心!因为20岁的未来,取决于你现在怎么看待自己!

第三节 永远不要停止充电

现在,很多人离开学校就彻底放弃了学习,好像18岁之前掌握的技能已经足够他们吃一辈子似的。从走出学校的大门开始,他们不但对学习毫无兴趣了,而且表现得“极不谦虚”。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让我去工作吗?那请拿出诚意来吧,给我一份满意的薪水!办公室的条件怎么样?你要知道,没有空调和咖啡机的房间我是不会坐进去的……”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可笑的现象?也许在学校的日子,一切都是在老师的支配下进行,对某些中国年轻人来说,或许这是一场恶梦。只有毕业的那一天,才是自由生活的开始。于是,厌倦学习和目中无人的情绪就出现了,即便他们做为毫无经验和资历的新员工开始一份陌生的工作时也是这样。

有家通信公司的职员对我说:“让我去参加培训吗?我不感兴趣,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学习。”

“那你想要什么?”

“8小时工作,8小时候娱乐,8小时睡觉!”

“这就够了?”

“当然,你难道还想多给我24小时?我不需要延长生命!”

嘿,真是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三八主义”。他将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就是从不关心自己的竞争力。我是说,站在人生的起点线,一个人在未来10-20年左右的竞争力,如果只靠学校给你的知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你不要妄想在“谁也不需要”的状态中自怡自乐地走完一生!更不要指望走出校门就可以打遍世界无敌手,实际上你连校门外面的100平方米都搞定不了。

你永远不可以停止学习,而且,你必须做好向任何一个人请教的准备!对,就是这样的,“活到老,学到老!”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年轻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实践精神!

“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这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的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管是谁,你都可以从他(她)身上学到有益的东西:

学习别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强点;把他们的缺点当成经验教训,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

你越强大,越年轻,就越要虚心。不懂的问题,千万不要摆出一副“我就很懂”的可悲姿态。放下那个虚伪的架子,摒弃那张无用的面子,去真诚地向比你强的人请教,你才会实实在在地得到一些东西。这正是我最后告诉那位职员的:在这个年龄段,为什么不拿出一些时间来充电学习?

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是善于学习的投资家。他就像中国的武林高手一样,采百家之长,将别人的绝招融会贯通之后成为自己的套路。价值投资理念的开山始祖格雷汉姆与成长股投资大师费雪对他的影响最大。尤其是费雪,巴菲特看完费雪的《普通股,不普通的利润》之后,深感受益,曾经亲自前往请教,希望得到更深入翔实的指点。

从1956年在家乡奥马哈创立投资合伙人公司-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到他并购华盛顿邮报,投资吉列刮胡刀,再到今天他已70多岁,43年的时间里,巴菲特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从未有一天懈怠。甚至走在大街上,普通商店的小老板对某件商品随意的一句评价,他都会大感兴趣,透过这个信息研究该产品的销售前景。

也正因此,芒格曾说:“巴菲特是我见过的最善于学习的人。”越是强大的优秀的成功者,他对虚荣心、骄傲的情绪等这些会严重危害他自身成长的坏习惯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心。像华尔街著名的投机大师彼得?林奇,他快速地买进新股票,又快速地抛出旧股票,总是将周期控制在两三个月左右,是短线操作的第一人。尽管有着如此出众的能力,他仍然谨慎且仔细地倾听助手的意见,甚至那些普通投资者的看法。因为他明白,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人提出的微不足道的建议,可能都会是最终的胜负手!

有些非常成功的人,因为失去了谦虚的学习精神,往往也会败在他过去成功的经验里。前几年,国内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家电企业,曾以价格战的优势挤垮了一些小对象,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该公司老总将这些经验奉为至宝,不停地按照以往的模式扩张产品生产的规模,在市场上横冲直撞。许多专家都建议他停止在低端产品上的扩张,注意去开拓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抢先完成产业升级,占据技术的制高点。这位老总笑道:“早就证明百试不爽的办法,我为何要弃之不用?”他不听人劝,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企图挤垮所有的对手。但在谁也难以一统天下的家电市场新形势下,价格一降再降的结果,是这家企业的利润不断缩水,最终大伤元气。

即使你是受人推崇的成功者,决策能力强,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如果你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不能做到平等待人,也会导致决策错误,葬送积累多年的成果!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年轻的新人需要学习成功者的经验,成功者要不断充电,跟上时代的发展!

学习:掌握那些有用的知识,并把它们付诸实践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发现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以及必须学什么。然后,你要找到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提升渠道,获得最佳的效果。

你可以去定期充电,参加你需要的技能培训。甚至到吉姆先生的成功管理课堂听一听怎样让自己更优秀,这都是你在某个阶段需要提升的层面!假如你需要的话,你还可以掌握两门外语—即便现在不需要,对你的技能结构也是一种强力补充!

最有效的提升方式应该是让自己在团队合作发挥作用,你要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的优点看齐,学习他成功的故事,经历以及为何为成功的理念和经验。即使是一件小事的成功,也会让你提高处理细节的能力!

记住,虚心求教总能让你有收获。可能你已经非常优秀了,但你应该知道,人就像一个圆,圆内的容积越大,圆外无知的世界也就跟着越大。“你是最棒的”和“你应该继续提升”没有冲突!只要你保持着谦虚上进的姿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你总能找到一个落脚点,并坚实地走下去!

第四节 定了目标就要完成

一位福建三明市的女孩写来一封信,她是去年刚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参加工作仅仅6个月。现在,她遇到了大麻烦:在懒惰的本性面前,她总是战败!

您好,先生:

我拥有一个自认很完美独特的理想:想开一间别具风情的艺术吧,让那些找不到地方的艺术家都汇聚于此,建成一个商业化的艺术乐园。但是,这也正是我烦恼和痛苦的原因。

起先,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实现这个梦想。您知道,艺术类的创业总是需要清晰的头脑和非凡的创造力。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决定先去一家相关的创意公司工作,通过实际的参与,掌握足够的经验之后,再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这就是我的目标和我的计划,然而自从工作半年以来,我恐惧地发现当初的梦想正在内心快速消褪,它失去了我的控制,很难把它抓回来。我依然想实现它,可是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激情了。每天,我都准时来公司上班,下班,渐渐地养成了一些朝九晚五、程序式工作的习惯。

虽然相关的经验已经足够,我确信可以尝试经营艺术吧的计划,但试了几次,总是无法说服自己去走出第一步。总有另一个声音在关键的时候跳出来对我说:在创意公司的工作也不错呀,虽然成就低一些,但也属于同样的行业。为了一个尚是设想的虚无缥缈的目标,难道非要去冒险吗?

现在,我的目标已经制定两年多了,可我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请帮帮我,我该怎么办?

我理解这位女孩的痛苦,这是90%的人抛弃理想的方式。随着生活的逐渐程式化,他们往往会劝说自己:“哎呀,这样就可以了,干嘛还要做得更好呢?实在没必要!”目标制定了,在努力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这种事。虽然他们也不想,但总是无法战胜那个让自己得过且过的“懒惰的魔鬼”。

你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这只“魔鬼”不停地在你耳边说:“不需要太认真了,懂吗?完成不了也没关系,只要能实现目标的80%就可以了,已经表明你干得不赖了!别人连40%也做不到呢!”

这真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怪物,不是吗?如果你半途而废,它就是元凶。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失败,最后还能找出一大堆理由开脱,继续麻醉自己。现在,你做好准备了吗?看到这本书的同时,就举起手中的“刀子”,斩断它套在你脖子上的绳索吧!告诉自己,制定了目标就要完成,逼迫自己完成!战胜惰性,你才能脱胎换骨!

前面我已经讲到了于小梅的案例,她每天都会在完成“拜访100个陌生人”的目标后回家休息,即使忙碌到凌晨两三点,她也不会有丝毫的动摇。最后她当然取得了成功,上帝给了她超出期待值的回报,而且这是她应得的。如果她现在乐意为我工作,我将会第一时间聘请她为公司的高级管理者,理由正是她对目标的完成精神会让我的员工更出色!

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在克威尔公司工作的时间比我还要多,甚至在公司刚成立时就已经加入了,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们还像当初那样,每天只能卖出30瓶香水,过着养家糊口的日子。这些人没有制定过可以改善命运的目标吗?没有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吗?当然有过,即便街上最没有进取心的乞丐也肯定拥有一份伟大的蓝图。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习惯了事情只做一半或者只说不做。

一个对自己都失信的人,你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成功者。

对自己讲诚信,说到做到,你才能在18岁开一个好头,为30岁的冲刺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得有一天,我在旧金山的街头闲逛,无意中走进一家中国风格的玩具店,看到一个女孩正站在柜台前尽心尽力地工作。我说:“你们老板呢?”她婉尔一笑:“我就是呀,您有什么事?”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因为她最多有21岁,脸上还带着明显的稚气,她像极了国内的高中女生。

“你竟然拥有这么大的玩具店?”我不能置信,这家店起码需要10万美元。但是我又想到了另一个可能,“你的父母对你真不错,能给你钱开家店。”

这次轮到她惊讶了:“父母给我开店?怎么可能,这全是我自己赚来的钱!”

“啊,那你真是一个厉害的女孩,你怎么做到的?”

她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就是下决心要做到,于是就做到了呗!”

原来成功真的这么简单: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去按时完成这个目标。我向她索要了住址的固定电话就离开了,然后在晚上电话采访了她的父亲,一个移民到美国很多年的老实人。他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我,女儿没撒谎,一切都是真的。

“那么她是怎么赚到10万美元的?”

他说:“读书间隙,每天都做5个手工玩具拿到街上去卖,从初中一直到大学毕业,除了考试日,没有一天间断过。”

这是一个让许多人羞愧的答案。我们有太多的人将理想看得过于恐怖,视若洪水怪兽。还有人认为自己的目标定得太大,完成起来特别困难,于是慢慢麻痹自己,在时间的流逝中不了了之。可是这个女孩从初中坚持到大学结束,每天都在默默地兑现那个计划和承诺。

于是在她21岁的时候,她做成了一件大事,成为了拥有自己产业的年轻老板。其他的人,却还在苦苦地思考为什么自己是失败者。

完成目标的诀窍:

如果你觉得目标看起来很大,可以化解成几个小目标,再将这些难度不大的小目标一一完成。这个办法能使你克服畏惧心理。同时,你在制定阶段目标时还要合情合理,量力而行,不要超了自身能力的承受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