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15342800000006

第6章 序言(6)

第六节 本书的内容设计

本书共有导论、五章和一个附录。

在导论之后,第一章写作意图在于,研究村民选举中国家政治精英的角色和所采取的策略。其目的是弄清村民自治的举措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国家政治精英愿意实施村民选举和使用这种更先进的民主“工具”来代替人民公社。这一章试图研究具有改革取向的政治精英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从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得以实施的,也讨论了高层政治精英(特别是彭真)和民政部的官员(王振耀和他的“精英网络”)各自发挥的作用。讨论民政部的官员通过制定、设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做出制度安排和“三个合作工程”,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从而促进村民选举的发展。

第二章探索的是省级政治精英在村民选举中的角色及其所采取的策略。本章认为,省级政治精英对村民自治制度环境条件的创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点是,省级政治精英是否能够在他们自己的行政区域里成功地提供一些重要的条件让村民自治制度付诸实施。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村民选举,其做法成为其他省的范例。接着,由掌管村民自治事务的主要精英为村民民主“构建”和提供更多的民主制度和政策。经典精英民主理论主要聚焦于国家精英的作用,很少涉及地方精英。从精英理论的观点来看,地方精英和地方民主只是一个小画面而已,而媒体也常常倾向于大画面,对看似相对次要的地方精英和地方民主问题很少注意。

第三章试图通过检视地方政治精英在中国村民选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一章考察了在中国村民选举中县和乡镇政府的作用:地方领导是如何本着功利主义的意图“构建”村民选举,并且他们是如何领会村民选举的意义的。

第四章考察了村民选举中村庄政治精英的角色。村庄精英极力充当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政治参与机制的“制作人”的角色。村庄精英不仅学习到了“民主政治”的规则,而且在民主实践中“创造”了一些新规则。在村民选举的发展过程中竞选活动和村民代大会可能是最显著的两项成就。一方面,前者在选举中加入了竞争,改变了农村政治,在中国农村形成新的政治风貌的同时在村民中塑造了现代民主意识。另一方面,村民代大会的出现意味着村庄精英在村民政治中的角色非常重要。本章也检视了村党支部如何对待村民选举的问题。党支部书记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占据主导位置,在提到村庄政治精英的重要性时我们仍能发现村党支部书记更多的作用。

本书最后一部分——第五章为结语,其中总结了实践中的发现,指出了一些在发展民主中特别明显的中国特色,同时对其中的理论意义也进行了探讨。

附录:《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在西方各种民主理论中,精英主义的民主理论却又常常为人所诟。本文旨在描述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与其主要思想,从中发掘出对中国民主化有所启迪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