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透视地球
15357500000018

第18章 生态地球(1)

4.1.1地球上最年轻的山脉——环太平洋山系环太平洋山系包括纵贯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北起美国的阿拉斯加,沿北美、南美大陆西境直达阿根廷的火地岛,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以及亚洲、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沿岸山脉和日本、菲律宾等岛弧山脉。山脉之间有无数的山间高原、山间盆地、谷地,全长长达15000km。北美部分的山系海拔一般为1500~3000m,最高的麦金利峰达6193m。南美部分山系大部分海拔在3000m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964m,为南美洲和北美洲最高峰。环太平洋山系形成较晚,是由太平洋板块与周边的美洲大陆板块、欧亚大陆板块和澳洲板块大陆相撞、挤压、抬升而成。它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系之一,至今火山活跃、地震频繁。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该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9000km,几乎是喜马拉雅山脉的3倍半。这条山脉既高又陡,平均海拔3900m,超过6000m的高峰不胜枚举。安第斯山脉绚丽多姿,而且有丰富的铜矿、火山和雪崩。位于厄瓜多尔中部安第斯山中部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m,是世界最高的连续活动的火山(另有一说为智利的尤耶亚科火山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海拔6723m)。南美洲最高峰,海拔6964m的阿空加瓜山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东到西由三条南北走向的山带组成,其中东带的落基山脉最为雄伟,海拔2000~3000m,南北长5000km。落基山脉是美国太平洋水系和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岭。著名的黄石公园就在落基山脉,这里为山间盆地,海拔约2500m,地表覆盖熔岩,温泉广布,有数百个间歇泉,水温可达85℃。东带与中带之间有哥伦比亚高原、科罗拉多高原及大盆地。

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又称为德纳里峰,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海拔6194m。最佳攀登季节为每年的5~7月,平均攀登周期为18天。麦金利峰地势险峻,气候寒冷,从三号营地向上,必须使用冰爪和冰镐。由于山体靠近北极圈,虽然顶峰只有6194m,但周围景象却酷似北极,层层冰盖掩住山体,无数冰河纵横其中,有时风速可达每小时160km。在这里,冬季最冷时气温低于零下50℃,探险者需要忍受极低的气温、大风和长时间的冰雪徒步,因此登顶成功率仅为50%。

我国东部的山地和平原、盆地包括部分高原,都属于环太平洋山系的组成部分。根据东亚-西太平洋中生代以来火山-沉积地层学、岩石年代学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成果显示,由大洋到大陆、由陆缘到陆内,大致平行于西太平洋的海沟-岛弧带发育了太平洋边缘海盆地带、黄海-东海-南海北部陆架裂谷带、东亚大陆外侧裂谷带(包括松辽平原、华北平原裂谷系以及苏北、江汉等裂谷盆地群)和东亚大陆内侧裂谷带(汾渭盆地、鄂尔多斯西缘裂谷和四川盆地等)。相对裂谷平原区的沉陷,两侧分别有长白山、兴安岭、太行山、阿尔善等山脉的强力抬升。

4.1.2地球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主要为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是非洲大陆板块、印度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碰撞的直接产物。它横跨于欧亚大陆中南部和非洲、印巴次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脉、亚洲的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这条山系向东经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至巽他群岛与环太平洋山带相接。

位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也是一条巨大的山脉,它像一条巨龙把中欧和南欧分隔开来,好在阿尔卑斯山脉有许多山口,否则它对中南欧的阻碍就会更加严重。阿尔卑斯山是现代冰川最为发达的地区,全欧洲1万多平方千米的冰川有半数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因此,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湖泊数不胜数,仅瑞士境内就有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美丽的湖光山色使这里成为旅游胜地。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长1200km,宽120~200km,最宽处300km,平均海拔3000m左右,主峰勃朗峰海拔4807m。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它耸立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转弯处,全长2500km。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7000m以上的高峰有40座,全世界8000m以上的14座高峰中有10座在这里,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候会不同,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这就是高山地区特有的垂直自然带。喜马拉雅山由于山体特别高耸,垂直自然带表现得异常明显。如2000m以下温暖湿润、郁郁葱葱,属常绿阔叶林带;到3000m时,耐寒的针叶树增加,并逐渐成为针叶林带;4000m处因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灌木丛代替森林,成为灌丛带;更高处则变成高山草甸、地衣等自然带;5000m以上便是终年积雪不融的积雪带了。喜马拉雅山的冰雪地貌十分典型,仅珠穆朗玛峰地区我国境内的冰川就有217条,其中绒布冰川长22km,含冰雪量近100亿m3。这些冰川储有丰富的淡水,是宝贵的“固体水库”。

我国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并仍在隆升的一个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亿~4亿年前的奥陶纪,这里曾是一片横贯欧亚大陆的海域,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相沟通,被地学界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在2.4亿年前后,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逐渐被抬升并浮出水面。到了距今8000万年前后基本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1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平均每年以7cm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4.1.3古老东方龙的化身

在《厚土中原》电视纪录片的台词中,有一段这样的话:横亘于我国中部的昆仑、秦岭、伏牛山、大别山脉,犹如盘卧在神州大地的一条巨龙,这便是举世瞩目的中国中央山系。而地处中央山系东段的中原大地,犹如探出的龙首,迎着朝阳,向往大海。“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国人对龙的崇拜,源于其形体的“包容”、精神内核的“担当”,这是中原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龙之精神的感悟。所谓中国中央山系,最早由李四光先生于1926年在他的《地球表面形象之主因》一文以提出。因秦岭-昆仑山脉在中国境内绵延达7000km左右,往西延伸约1000km至阿富汗北部的赫里路德,主体位于北纬32°~35°,走向与地球纬度线一致,将其归并到全球性纬向构造体系中,称之为“秦岭-昆仑复杂构造带”。而随着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兴起,我国众多的地质学家在秦岭地区开展科学研究,发现这条在中国大陆上一条十分醒目而又极其重要的巨型构造带经历了大致600Ma的活动历史,经历了板块汇聚、边界洋壳/陆壳深俯冲至100km以上的地幔深处的两次壮观地质事件,是全球造山带中最为精彩和不可多得的典型代表,与青藏高原一样被地学家们誉为当今中国地学研究的瑰宝,故更名为“中国中央造山系”。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于东经97°~99°处与巴颜喀拉山脉和阿尼玛卿山(积石山)相接,北邻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山脉全长约2500km,宽130~200km,平均海拔5500~6000m,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km2。一般认为最高峰是常被称为“昆仑山”的慕士山(海拔7282m),但实际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南面的公格尔山(7719m)最高。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地跨甘肃和青海,西接阿尔金山山脉,东至兰州兴隆山,南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山脉西北至东南走向,由数条近似平行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4000m以上,长约2000km,宽200~500km,平原河谷占山地面积的1/3以上。

秦岭-伏牛山-大别山,西端起始于甘肃省境内,中段主体位于陕西省与四川省交界处,东段延至河南省西部和鄂豫皖三省交界,全长约2500km。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主峰太白山,高3763.2m,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

值得指出的是,中央山系,尤其是东段的秦岭-伏牛山-大别山脉,对我国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长江沿山脉两侧源远流长,见证着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高大的山体屏蔽了西伯利亚寒流的向南侵袭、滞缓了热带气团北上西进的步伐,一向模糊的人文地理与自然生态区系在这里出现一条优美的临界线。这里是矿产资源的密集富集区,有中国“金腰带”之称谓。中央山系,作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拓金属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的战略前景,以及现今南北中国的气候、环境、人文、地理、生态和灾害的制约,提供着强大的支撑。

4.1.4以岭为邻

全球七大洲,只有欧亚大陆紧密相连。位于俄罗斯中西部、大致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绵延2000多千米,介于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平原之间。整条山脉自北至南分为极地、亚极地乌拉尔山地和北、中、南乌拉尔山五段,平均海拔500~1200m,亚极地1894m的人民峰是乌拉尔的最高峰。乌拉尔山脉是一座矿藏宝库,它的东坡蕴藏着磁铁、铜、铝、铂、石棉等矿产,西坡则储有钾盐、石油和天然气。山脉东西坡气温不同,西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比东坡多300mm,分布着大片阔叶林和针叶林,林中生长着椴树、橡树、枫树、白桦等树种;东坡大多是落叶松,阔叶林很少见。乌拉尔山脉还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同东坡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有趣的是生活在东西两侧河流的鱼儿也不一样,西侧河流里的鲑鱼体闪红光,而东侧河流里的马克鲟鱼和折东鱼等却都呈银白色。早在18世纪,俄国历史、地理学家塔吉谢夫就是通过这些有趣的发现,证实乌拉尔山脉确是亚、欧两洲的天然分界线。

世界上还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因为是分割流向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水系的分水岭而得名。大分水岭北起约克角半岛,南至维多利亚州,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长约3000km,宽200~300km,最高峰科修斯科山为澳洲大陆最高点,海拔2230m。位于非洲西北部,长2400km,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三国(并包括直布罗陀半岛),主峰海拔4167m的阿特拉斯山脉,把地中海西南岸与撒哈拉大沙漠分隔开来。

在我国,也有许多分割自然生态区系的山脉。如位于********以西包括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大青山等在内的阴山山脉,海拔1800~2000m,最高峰呼和巴什格山位于狼山西部,海拔2364m。山脉南北两侧的景观和农业生产差异显著。阴山蒙古语名为“达兰喀喇”,意思为“70个黑山头”。阴山山脉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同时阻挡了南下的寒流与北上的湿气,因此,阴山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天然分界线。山区本身是农牧交错地带。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中有旱作农业,种植春小麦、莜麦、马铃薯等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山区地质矿产资源丰富,大青山的煤矿、白云鄂博的铁矿和稀土矿都是品质高、储量大的著名矿区。

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深入哈萨克斯坦境内,东西绵延长约1500km,天山的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5m,博格达峰海拔5445m,被称称之为“雪海”,目前已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天山是地理上一条重要界线,它把新疆分隔成塔里木盆地温带荒漠生物气候带、准噶尔盆地暖温带荒漠生物气候带和伊犁盆地温带荒漠草原生物气候带。不同地带的水热条件明显地反映在所隶属的垂直系统中,因而天山不同坡向的垂直带结构有很大差异。从山顶到山麓依次可分为现代冰川作用带、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带、霜冻作用带、流水侵蚀、堆积带、干旱剥蚀低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