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钓鱼高手
15362100000021

第21章 常见鱼的垂钓技巧(7)

(6)钓技:装饵时将钓钩钩在轮藻分叉的中间,钩线绕在轮叶片末端,用双套结套紧。这种装饵方法符合鳊鱼吃饵从前端咬的特点,钓钩藏于钓饵前端。垂钓时将饵钩甩到急流中,船在急慢水之间跟着钓线顺流而下。鳊鱼吃饵动作轻微,竿子的反应并不很明显。垂钓者要反应灵敏,当感到似乎有鱼吞饵时,立即适当用力提竿。

3.一线双钩钓鳊鱼。

(1)钓具:用手竿为4.5~6米长的玻璃纤维竿,配略长于竿的直径为0.30~0.35毫米的尼龙线。钩组由中型钩、小坠、立式浮漂组成。浮漂的浮力要大于坠子的沉力,使饵钩能悬浮于水中。在距底钩约20厘米处,再拴一只钩子,要直接缚在尼龙主线上,不要用引线,这样灵敏度较高,专钓鳊鱼。底钩宜采用朝天钩,铅坠可用保险丝代替,直抵钩处,且越轻越好。用海竿可用3米以上的玻璃纤维竿,配旋压式绕线轮,钓线直径0.30~0.35毫米,储线量100米,钓钩用炸弹钩或挂串钩都可。

(2)钓点:钓点以距岸边约10米左右为宜,要求这里的水草丛生,形成一片茂密的水草区,饵料丰富,氧气充足,鱼群聚集,水草边缘或草空儿,是上好钓点。

(3)诱饵:将嫩玉米粒磨浆后煮成粥,然后加入一半左右的麦麸和少量鱼粉,揉成团即可。另一种配方是玉米面4份、麦麸(炒香)2份、米糠2份,加少量曲酒和水拌匀,对诱鳊鱼效果显著。

(4)钓饵:一线双钩可采用一荤一素的办法。通常底钩上挂以蒸熟的玉米面饼加炒过的豆饼粉和少量曲酒揉成的香面食做钓饵,便于钓大鱼,上钩挂红蚯蚓,钓鳊鱼脱钩率极低。

(5)钓技:把钓饵抛在窝子里,也可用海竿打窝子即将酒糟多掺些玉米面捏成核桃大的面团装在炸弹钩上,抛到30米左右的钓点,第一次打窝子先抛十几钩食,待钩饵沉到底,稍用力将竿稍一抖,食便落在窝子里。海竿的反应灵敏度差,所以竿尖一定要软,竿尖稍一点头就应迅速提竿。用手竿钓鳊鱼,它在咬钩时,只要稍稍送浮或拖浮,便可及时提竿。

十二、团头鲂的垂钓

1.手竿钓团头鲂。

(1)钓具:手竿6.3米,钓线用0.35毫米透明胶丝。用小型钩钓鲂鱼,规格为铁锚816~817或516~517等。垂钓鲂鱼经常采用的拴钩方法是串钩和组钩,以组钩垂钓效果为好。

(2)钓时:团头鲂为中下层鱼类,但在雨后,常常在水面活动。5~6月为产卵期,产后食量大增,是垂钓好季节。尤其是夏季阵雨前在河流中下游觅食,雨季则在中上游找食,其吃食较猛,成群聚集时,往往钓饵未到位就被咬钩。

(3)钓点:在水草丛生处,各种浮游生物较多,这些浮游生物是鲂鱼的美味,因此在水草丛生处是好钓点。

(4)诱饵:诱饵可主选糟食,可用略微发酵的酒糟、啤酒糟、豆腐渣和芝麻酱渣等做诱饵,单独使用或调配使用均可,使用时加适量的生面粉做黏合剂,这种诱饵略带微酸味和酒香味。在炎热的夏季要在阴凉处撒窝,早晚可在浅水处诱鱼,秋后宜在向阳深水区或水草间打窝。

(5)钓饵:可用红蚯蚓、桑葚、小虾、浸泡麦粒、大麦芽、青豆瓣等。

(6)钓技:钓鲂鱼的饵团要小,要与它的嘴相适应,使用组钩时,每个钩上各挂一个饵团,入水后目标明显,容易被鲂鱼发现。组钩另一个好处是脑线短,容易甩远、甩准。鲂鱼的吞钩、捧钩速度较鲫鱼快,给人的感觉像闹小鱼。在第二个浮子(卧漂)捧上水面时,可立即举竿拎钩。

2.撒大窝钓鲂鱼。

(1)钓具:手竿、海竿都可以。线、漂、坠、钩宜用细小的,与钓鲫鱼相同。因为鲂鱼吞钩的动静比鲫鱼还小,小钩、细线、小漂、小坠反应灵敏。

(2)诱饵:撒窝子的酒糟以曲酒的酒糟最佳。配方可用曲酒酒糟2份、麦麸1份、窝头1份,三者均匀掺和,到了钓点后把酒糟揉黏捏成馒头般大的团,一次手抛三四团,把钩饵递进窝子里。

(3)钓饵:钓饵可用半糟食,即80%的玉米面、20%的麸子,玉米面蒸成窝头状,掰揉碎,麸子炒香掺入,揉成很黏的面食,用时加入少量的曲酒,其他面食也可用,但都要加些酒效果较好。

(4)钓技:撒大窝钓鲂鱼的钓技可分为手竿钓和海竿钓两种,打大窝子定点钓是两者共同的关键技巧,但它们在其他的具体技巧上又略有一定的区别。

手竿钓技:钓竿宜用长竿短线定点钓。钩点宜选择1.5~2米深左右的水域,水底有石块或沙泥的区域。到钓点后,取绿豆大一粒的糟食穿在钩尖即成,钩饵都必须准确地抛到窝子里,然后观察漂相。鲂鱼大送漂的情况很少,一般为黑漂,小送漂即可提竿。鲂鱼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群活动,所以提竿要快捷,中鱼后立即提离水底向左、右侧领出窝子再拉到岸边,以免把窝子里鱼惊走。

海竿钓技:海竿钓鲂鱼,用炸弹钩、葡萄钩都可以,但必须把钩饵准确地抛在窝子里。钓点以距岸10米左右为宜,过远窝食抛不到,效果就很差。也可用海竿打窝子的办法,即将酒糟多掺些玉米面捏成核桃大的面团装在炸弹钩上,抛到30米左右的钓点,第一次打窝子先抛十几个饵团做诱饵,钩饵沉到底,稍用力将竿梢一抖,诱饵便在窝子里。以后每次抛竿都准确地落到钓点。如此反复钓便形成了大片的窝子。由于海竿的反应灵敏度比手竿看漂差得多,所以竿尖一定要软,钓线也要细,眼要盯紧竿尖的动静,竿尖稍一点头就应迅速提竿,用竿尖夹小铃做信号,效果较差,多数情况是等铃拉响已经吐钩钓不上鱼了。因此,最好是眼盯着抛竿竿梢,这样可不失时机地扬竿,减少跑鱼,提高中钩率。

十三、甲鱼的垂钓

1.插竿钓甲鱼。

(1)钓具:用一根长1米左右的细竹竿,一端削成楔形,便于插入泥土中。钓线用多股尼龙线,长3米左右。钓钩用约3厘米长的小号缝衣针一枚,将针鼻一端在砂轮上磨尖,磨后的针长约2.5厘米,再用多股尼龙线在缝衣针中部绑紧。离针0.3米左右的地方拴一粒坠子。

(2)钓点:在水域四周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泥土上有甲鱼爬行的痕迹,就可以作为钓点。

(3)钓饵:它不需要诱饵,直接用钓饵就可以了。钓饵最好用狗肝或猪肝,将肝切成宽1厘米、长5厘米左右的条状。钓针直插肝条里面,不可外露。

(4)钓技:甲鱼吞吃时,会连针一起吃下去。当甲鱼吞吃钓饵后,针自然就会横过来,卡住甲鱼的喉咙。钓线的另一端拴在竹竿顶端,插入岸上泥土中。每次可放插竿20副左右。

2.摇竿插钓甲鱼。

(1)钓具:插钓是一种简单、成本低、行之有效的钓甲鱼法。用长度为50~65厘米的竹条或柳条,修光,将粗端削尖,使之易于插入泥沙中固定。在细端拴上渔铃,借以报警。主线用粗0.35~4毫米、长1.5~2米的尼龙线。一端与钩联结,一端拴在摇竿的渔铃前方5厘米处。每根钓线上拴几枚钩,钓钩可用普通钩,也可用直钩(针钩),上面装上钓饵,线端装上一个中等铅坠。

(2)钓时:这种钓法,多适于夜钓,也可在黄昏后或阴雨天施钓,白天要找有树阴遮盖的水域。

(3)钓点:要把钓点选在有甲鱼出没的岸边。

(4)诱饵:可将猪、羊、牛、鸡、鸭的骨头砸成块,或将禽、畜内脏等下脚料剁碎,不论生熟均可,或将河蚌、螺、蚬去壳剥出的肉切碎,都是钓甲鱼较好的诱饵材料。

(5)钓饵:用猪肝效果最好,因为它的腥味最浓,可将猪肝切成长5~8厘米,宽1.5厘米的条状。

(6)钓技:将钩或针状直钩装饵后,与主线联结,就可投入水中,插入摇竿。这种摇竿可同时制十几根或更多,在钓位沿岸插上一排,竿距1米左右,头天傍晚下钩,次日凌晨收线取钩。

3.放钩钓甲鱼。

(1)钓具:用一根较粗的渔线做主线,间隔连接十来根多股尼龙线做支线,支线比主线细。在支线的另一端拴上一只角形歪嘴鱼钩。

(2)钓点:要把钓点选在有甲鱼出没的岸边。

(3)诱饵:可将猪、羊、牛、鸡、鸭的骨头砸成块,或将禽、畜内脏等下脚料剁碎做成诱饵。

(4)钓饵:钩上挂钓饵,所用的钓饵有狗肝、猪肝或鱼丁。

(5)钓技:将肝或鱼丁切成小拇指大小一块,呈方形,穿在鱼钩上,不露出钩尖。要插两根竹竿,长2米左右。竹竿插在河床上。主线的两端拴紧在两根竿的中上部。钓钩在水下1.3米左右为宜。每次可放数副钓具。每隔3小时左右即可检查一次,一旦发现竹竿晃动时就可以取鱼。

4.排钩夜钓甲鱼。

(1)钓具:排钩钓钓具的制作方法是用一根直径0.5~0.55毫米、长60~100米的尼龙线做主线,一块楠竹块,楠竹块的一侧钻一个小孔。主线的一端拴一把烂锁,投入水中后使主线不移位;另一端穿过楠竹块一侧的小孔后打结拴牢。主线上每隔2米左右处拴上一只连结环,做连结支线用。用10~15根直径0.25~0.3毫米、长0.5~1米的尼龙线做支线。每根支线的一端拴上一只6~7号短把鱼钩;另一端拴上一只连结环,扣上主线的连结环。再用一块1~1.5米长两端削成“凹”形的楠竹块,用于缠主线,收、放主线用。这样,一副夜钓团鱼的特制钓具便做成了。

(2)钓点:选在有甲鱼经常出没的地方。

(3)诱饵:可将猪、羊、牛、鸡、鸭的骨头砸成块,或将禽、畜内脏等下脚料剁碎做成诱饵。

(4)钓饵:以猪肝为佳,没有猪肝,鱼丁、螺蛳肉也行。将猪肝用小刀切成中指大小的一砣,出钓前一一穿在鱼钩上,以不露出钩尖为宜。

(5)钓技:前一天傍晚放排钓,次日凌晨收线取鱼。傍晚时,到达钓点后,把缠在楠竹块上的主线拉伸放定于岸边。再把每根支线一一扣在主线的连接环内。先将主线拴烂锁的一端甩入离岸3米左右的水中,然后依次将每根支线放入离岸1米左右的水里。放完线后,手拿楠竹块将主线拉直,然后把楠竹块放在岸上,用一块大石头压住,排钩便完成了。夜间,当甲鱼将钓饵吃进喉咙,被钩尖刺痛喉咙时,鱼头一缩,鱼钩便把甲鱼钩住了,很不容易脱钩。收线时,若钓上了甲鱼,便轻轻将它拉到岸边,用抄网捞取。切忌用手提线捉甲鱼,因支线拴鱼钩处经过甲鱼一夜的磨损,拉力减弱,一提线捉鱼则易断线、鱼逃。

十四、乌鳢的垂钓

1.墩钓乌鳢。

钓取乌鳢最常用的方法是“墩”钓。“墩”钓是在乌鳢产子的前后进行垂钓,分为钓“青窝”、钓“黄窝”、追子钓几种。

钓具:钓竿用5米左右的独竹竿或多节超硬钓竿,钓线用一条1.5米长的较粗的多股尼龙软线或丝线,鱼钩宜用有倒刺的长把大钩,既不用铅砣也不用浮漂。

(1)钓“青窝”。

钓时:每年的四五月份是乌鳢交配后、产子前的垂钓时机。

钓点:它们会成双成对游到水草茂密的水域或蒲苇丛的边缘浅水区开始做窝建巢,准备产房。因此这里就是好钓点。

饵料:钓“青窝”不用诱饵,只用钓饵,钓饵用青蛙最好,也可用泥鳅、小鱼等。

寻找“青窝”:在乌鳢筑巢过程中,它们将选中的窝点内的杂草全部用嘴咬干净,形成脸盆甚至洗衣盆大小的一片亮水。亮水上面漂浮着许多被咬碎的青草屑,这就是乌鳢的产房和进行孵化的窝巢--“青窝”。

钓技:垂钓者在坑塘、河道只要见到,即可进行“墩”钓。用蛙钩在窝的四周“啪嗒啪嗒”砸一阵,乌鳢从水中蹿上来一口将青蛙吞入口中。乌鳢吞钩的一刹那不仅不应抬竿,而且还要压竿送线,等它吃牢,或见水中有气泡冒出,才迅猛抬竿。

(2)钓“黄窝”。

钓时:是在5月份以后,也就是鱼卵正在孵化发育但鱼苗尚未孵出的时候。

钓点:在水草茂密的水域或蒲苇丛的边缘浅水区,是好钓点。

饵料:钓“黄窝”也不用诱饵,只用钓饵,钓饵用青蛙最好,也可用泥鳅、小鱼等。

寻找“黄窝”:雌鱼产卵过后,鱼卵在窝中呈黄米粒的圆球状,远远看去黄黄的一团,所以称“黄窝”。

钓技:乌鳢的护卵和护幼行为非常明显,这时雌雄鱼形影不离护卫鱼卵,绝不允许任何来犯者惊扰鱼卵的孵化。垂钓者如能发现“黄窝”,把拴上青蛙的钩重重地砸向黄窝,这时乌鳢亲鱼就会迅速上前来驱逐侵犯者,并上前撕咬、吞食,这样就能较有把握地将乌鳢钓上来,一般上钩就是两条,总是先雄鱼后雌鱼。

(3)追子钓。俗称钓“黑儿”。

钓时:六月左右,当鱼卵孵化成小蝌蚪般的幼鱼后,它们常常跟随父母到处游动。这时候正是追子墩钓的大好时机。

钓点:同样在水草茂密的水域或蒲苇丛的边缘浅水区,是好钓点。

饵料:追子钓也不用诱饵,只用钓饵,钓饵用青蛙最好,也可用泥鳅、小鱼等。

寻找幼鱼:在水草边缘或边缘有亮水的地方,一旦看到一群黑压压的一层像蝌蚪般的小鱼,这就是乌鳢幼鱼。

钓技:由于大乌鳢像潜水艇一样潜藏在幼鱼下方,时刻不离左右。因此,垂钓者只要看到游动的幼鱼群,应即时将饵钩向幼鱼群砸去。“墩”不了几下,大乌鳢护子心切,就会突然蹿出水面吞钩。追子钓在用竿和用线上,都应稍长一些为好,这是为了钓着鱼后便于遛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