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莫负苍生
1541700000012

第12章 回头浪子的蜕变

她冲上去,给了李智弓一个拥抱,然后眼睛一红,竟然呜咽出声,弄得众人都直抹眼泪。谁说刑警无情啊?这些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们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结下的友谊有多深?没有当过刑警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面对生死,他们都会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李智弓眼睛也有些湿润,屈辱没有压倒这个年过半百的硬汉。他的信仰、他的意志在逆境面前没有改变,他一直坚信邪不压正,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

这些年,他也没有在家养老,他一直密切地关注着山城黑恶势力的发展,也一直思考着从哪里才能打开黑恶势力的缺口。

目前这股黑恶势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组织更加严密、手段更加诡秘的黑社会犯罪集团,如果打草惊蛇,打断了蛇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是可以重新长出的。

山城公安有了荣臻这个舵手,他相信荣臻的斗争艺术,是能够适应山城复杂的社会形势的。

荣臻已经给山城公安这支曾经辉煌的队伍又赋予了新的灵魂。有了灵魂的队伍,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凝聚力。

李智弓抹去眼泪,舒心地笑了。

他慈祥地拍拍邢丽的肩膀,打趣道:“邢丽啊,哭鼻子会嫁不出去的。”随后瞥了一眼端坐在一边的肖天,小声地问道:“是不是肖天那个臭小子又惹你生气了?”邢丽俏目一瞪,“他敢!”

众人大笑,肖天惨兮兮的无辜样子让大家更乐了,忧伤而凝重的气氛随着笑声云散。

李智弓言简意赅,只说了一句话:“第一,保密;第二,联络畅通;第三,注意安全。”

荣臻静静地看着专案组成员,也只说了一句话:“我也是专案组的一员!”

乐天大厦,港泰华彩集团设在山城的总部所在。

总经理黎乐天40岁左右,受集团董事长黎南泽的委托,进入山城五个年头了。经过了当年初进山城时的枪击惊魂,也经过了暗流涌动的商战暗算,没有人认为港泰华彩能够立足山城,就连集团董事会也在黎乐天的车辆受到枪击后,建议撤回在山城的投资。

黎乐天没有被吓跑,他也不是能被人吓跑的人。他在董事会上力排众议,阐述了在山城投资将会得到的丰厚回报,他用如簧之舌征服了董事会。如今,他牢牢地在山城站稳了脚跟,目前他不仅仅是山城经济开发的红人,更是港泰华彩集团的红人。

在山城人眼里,他就是山城的财神爷。

在港泰华彩集团总部,他也从以前的纨绔子弟完成了一个回头浪子的蜕变。

黎乐天是黎南泽的侄子。黎南泽身价百亿,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宝贝女儿黎卿。黎南泽在求子无望的情况下,将侄儿黎乐天过继到了自己门下。

黎乐天在港时,游手好闲,是有名的纨绔子弟,在圈内更是声名狼藉。黎南泽很痛心,在尝试了多次苦劝无用后,就断绝了黎乐天的经济后盾,每月只给他适量的生活费用。

过惯了花天酒地日子的黎乐天如何能过得了苦日子,他不得不向堂妹黎卿求助。

黎卿心肠软,对这位堂兄的作为虽然也很反感,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上学时,堂兄的学习虽然不好,但同学们大都听他的。堂兄在她受人欺负的时候,也总是挺身而出,大打出手,是她少女时代的保护人。她也知道,黎氏家族必须有一个男人承担门户,她在劝导黎乐天要走上正路的同时,也偷偷接济他。

然而,黎卿的接济对大手大脚惯了的黎乐天无异于杯水车薪,他还是欠下一屁股巨额的赌债,又不得不向黑帮“三K会”借了一大笔高利贷。

黎卿生性恬淡,出身豪门,却不热衷于尔虞我诈的商事,只醉心于书画山水艺术,她常年游学欧美,天赋又高,竟然把西洋派的油画风格与国画艺术融合一处,在书画界上闯出偌大的名声。

黎南泽对宝贝女儿期望极高,本想让女儿继承自己的事业,但对与自己一样执著而执拗的黎卿没有半点办法,也只好由着黎卿在她热衷的书画艺术中遨游了,毕竟女儿在艺术界取得的成就也为他黎氏家族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让黎卿、黎乐天想不到,甚至让黎南泽也意想不到的是,10年前负气出走美国的情人琴诗回到了香港,且带回一个9岁的男孩,而这个叫黎桦的男孩的父亲却是黎南泽。

黎南泽欣喜若狂。当然,要想让黎氏家族认可这个孩子,就必须有亲子鉴定,结果,黎桦真是黎南泽的亲生儿子。

黎卿的母亲痛恨丈夫的不忠,再加上身体欠佳,竟然黯然而逝。黎卿与父亲的关系也出现了深深的裂痕,她独自旅居美国,不肯与黎南泽见面。

黎乐天受到的打击最大,本来黎氏家族的继承人是他,但蓦然出现的小堂弟黎桦,让他的美梦彻底破灭。“三K会”自然不会放过他,逼他还债,最后他不得不与“三K会”达成了一项密约。

“三K会”帮他搞定黎桦,扶他成为黎氏集团的继承人,而他必须加入“三K会”,将黎氏集团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献给“三K会”。

“在三K会”的授意下,黎乐天装出一副洗心革面的模样,从此不进烟花地,不入赌博场,一心在港泰华彩集团做事。在“三K会”的帮助下,他替黎南泽摆平了不少棘手的事,渐渐地也赢得了黎南泽的信任。

当大陆的经济形势发展越来越好,且内陆地区的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的时候,港泰华彩的目光也盯上了山城这块待开发的沃土。黎乐天几经周折才说服了黎南泽,谋得了港泰华彩集团在山城投资的总代理人职位。

黎乐天飞往山城,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由于港台地区经济停滞,集团将投资的重心转移到了内地。他相信自己只要把握住山城投资的机会,在集团中,他就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没想到,一到山城,他就受到了山城两大黑帮势力的抵制与威胁。

但毕竟,黎乐天见过大世面,又混迹于香港黑社会之中,背后有“三K会”撑腰,哪里会把山城的小黑帮放在眼里?

强龙难压地头蛇的道理他懂。

坐山观虎斗的道理,他更懂。

他以香港“三K会”中国内地堂主的身份与山城的大佬麻七、秋生会晤,并提出帮他们打通境外交通线,以此作为诱饵。

做大才能做强,也是山城黑帮的梦想,他们进的毒品等禁品,都是从开放的沿海地区带来的,价格高昂。如果能与港台的黑帮挂上钩,直接交易,那实在太好了。

就这样,在黎乐天的周旋下,港泰华彩终于在山城立住脚,路通集团、民生集团也默认了港泰华彩的地位。

黎乐天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他在等一个人。

他很少与有生意往来的人见面,生意谈判的事都是由各业务主管去做。混迹江湖久了,他比谁都清楚,人与人之间或许保持点神秘会更好做事,因为有一定的距离会让别人更敬畏自己。

人在江湖,有一些人是不得不见的。

他更懂得,这些不得不见的人将直接决定他事业的成败。如何搞定这些不得不见的人,是他每天琢磨最多的一件事。

他不得不见的人,他都会很认真很细致地研究一番,经他研究过的人,他都会很轻易地搞定。

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

在这个落后中奋起的中等城市里,更多的是贪欲。金钱永远是疏通关系必要的敲门砖。

在金钱面前,能挺直腰杆的人并不多,但也绝不会太少。只是,黎乐天目前还没有遇到过真正拒绝金钱的人。

值得他用金钱去敲门的人,他从不心疼送出去的金钱。他知道,这些人拿到自己的钱后,会用他们手中的权力给他创造更大的财富。

送礼,是需要技巧的,更需要火候。

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即使他是一个贪欲极强的人,当官当久了,什么人的礼不能收,什么人的礼能收,送什么礼能收,送什么礼不能收,心里都会有一本账的。

黎乐天深谙此道,他几乎知道山城市高层领导或一些官不大但手握实权的头头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如某市领导会把送上门的钱掷出去,但决不会把一幅名家的书画扔出去;某房管部门的处长,不仅仅喜欢钱,更喜欢女人,缺一不可;某土地局的领导更喜欢古玩,一件明清的官窑瓷器,足以让他出卖灵魂,失去尊严……

黎乐天还明白一点,任你多大的官,是不会拒绝朋友的馈赠的。关键是你如何做得更像朋友。一旦成了朋友,朋友就会经常在一起聚聚,酒酣耳热时,总会露出真性情的;有什么烦忧的事,也总会流露出来的。

黎乐天总会在无声无息中把视他为朋友的人烦忧的事解决了。

用钱总是能解决很多烦忧的事。

某分管房地产开发的市领导有个女儿在日本留学,被女儿整天要钱的电话逼得差点疯狂,当女儿终于不再打电话的时候,他才知道,有人每月给女儿寄去高额的生活费用。

这位领导能做的就是批给他一块本来已批给别的公司的土地。

在山城人眼中,他就是位财神爷,想当他朋友的人太多了,但他想交的朋友却很少。他交的都是有用的朋友,能让他的投入得到回报的朋友。

今天他等的这位不得不见的朋友,虽然不是多大的领导,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位极其重要的朋友。

这位朋友是位警察。林顺严很苦闷,他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他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在荣臻局长上任后,他就觉得有些被边缘化了。

李智弓副局长被荣臻重新起用,他就有些难受,虽然李智弓原来的分工没有明确,但林顺严知道,他已经对刑侦方面失去控制了。

专案组其实已经控制在荣臻与李智弓手里。

林顺严很明白,在对犯罪分子的打击方面,具体地说在侦破大案方面,并不是刑警们破不了,而是他这个分管刑侦的局长没有引导他们去破案。

刑警工作停滞了,他也知道同志们对他的怨言。这次,因刑警三中队张新的问题,局党委给他一个处分,或者就是在警告自己。

难道荣臻真的掌握了自己的什么把柄了吗?林顺严不清楚。

荣臻绝不是容易对付的人!看来自己应该小心了。

专案组名义上是针对沉寂三年的六起未破大案,但林顺严知道专案组目前已经行使且代替了刑侦支队的侦破职能,而自己这个名义上仍然是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只能袖手旁观了。

这些天,林顺严很想与老领导王佩清谈谈,可是王佩清都以多种借口推托,难道他也有些顶不住了?

李智弓当年回家休养,可是他暗中关照自己出手的,他们也是按照市里主要领导人的意图做的啊!

如今李智弓重新出山,无疑是对他们当年做法的否定。

林顺严专门去省城见了一次在党校学习的孟书记,也把荣臻给他处分、开除张新、起用李智弓等事一并向孟书记汇报了。孟书记给他的答复是:荣臻同志是省厅委派到山城的,他最近采取的一系列做法,是有成效的,我也是支持的。有什么事情要多向易市长汇报!

临行前,孟书记一反常态地对昔日的爱将说道:“小林啊,你还年轻,要加强学习,政治上的坚定性将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还有前途!”

林顺严第一次感到有些无助,他也多次琢磨孟书记最后告诉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孟书记在向他暗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