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莫负苍生
1541700000015

第15章 尴尬的境地

李智弓长长地叹息道:“老荣,我服了,你这样一算账,我也充满了信心。你是有战略眼光的,小清河那地方虽然目前偏僻点儿,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那个地方将是开发投资的重点。我赞同!”

巩枫开着车,听着荣臻的宏伟规划,不由得大声说道:“荣局长,我也赞同!”

李智弓笑道:“你安心开车吧,你赞同管个屁用!”

巩枫笑道:“李局,我是代表同志们表示赞成荣局的提议,这是民意,你不懂了吧。”李智弓回道:“我看你小子是想娶媳妇想疯了吧?听说小敏至今不嫁给你,是因为你没有房子吧?”

巩枫忙道:“哪有的事,咱不是工作忙吗?再说,她不嫁给我,还能嫁给谁?我巩某人可是号称市局第一型男!追咱的人多了去了!”

荣、李二人大笑。

“第一型男?我看你是马不知脸长!”李智弓调侃道,随后对荣臻说道:“巩枫这小子也真有股子劲头,他与政府办公室的小敏恋爱了三年,今年本来可以结婚的,这小子偏偏说不破‘8?23’大案,誓不结婚。”

荣臻赞道:“有志气!巩枫,你们破了案,我亲自给你主持婚礼!我听说城里姑娘不想嫁给我们警察,我们就让她们后悔去吧,哈哈!”

李智弓突然小声地问道:“老荣,谁是筹建工作的合适人选?”

荣臻凝视着他,“你看呢?”

李智弓用手指在荣臻的手心里比画了几下,说道:“如何?”

荣臻默默地点头,他的眼前浮现出了王佩清的面容。

“或许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这句话二人都没有说出口,但从他们默契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这样想的。

人,谁没有走过错路?

可是,有时走错了路,再想回头,有那么容易吗?

王佩清有种预感,荣臻会找他谈话的。

在山城市做了30年的警察,从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到如今两鬓斑白的老刑警,他从基层一步步做起,经历了多少荣耀辉煌,经历了多少曲折坎坷,为山城的公安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他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遇,也得到了相应的地位。叱咤山城警界数十年,他用娴熟的外交技巧与圆滑而不失厚道的为人,赢得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可。

王佩清不是张扬的人,有时,他自己也认为,他不是一个开拓创业型的领导干部,他主持山城公安将近四个年头,他给自己打过分,有功有过,或许及格是没有问题的。

自己虽然不是开拓型的人,难道连守业也做不好吗?

有人说他没有魄力,过于圆滑,将上一届局长创下的基业也没有守住,他真的不服气。

是的,四年前的山城公安,在队伍与业务建设、在社会治安维护方面都从全省的倒数位置跨入了中等偏上的行列,秦局长也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因在山城成绩突出,秦局长被调往省厅任副厅长。

在上一届市局领导班子中,王佩清作为二把手,与秦副厅长配合得极为默契,与秦副厅长搭班子的那五年,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顺畅最得意的五年。

秦局长上调省厅,也把王佩清的事业推向辉煌,他主持了山城市公安局的工作。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或许不当家不知当家者的难处。

他在走向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也面临着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形势发展得太快,中国的改革开放渐渐转向内陆,山城与其他城市一样,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难道落伍了吗?我跟不上形势发展吗?我没有看清当前的形势吗?

王佩清也在反省着自己的得失,或许也不是。

大家都在摸索着前进,市里的领导或许在改革大潮中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市里虽然对山城的经济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但显然对形势发展之飞速低估了。市里领导决策层也在根据着对形势的评估随时调整着山城这艘刚刚起航的大船前进的航向。

王佩清很少抽烟,但这些天他的烟瘾明显大了许多。他想了许多,也反复地思考着已经走过的路。一代伟人提出“一切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断后,随后又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他当时是这样理解中央精神的,公安机关的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同时又要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他也是准备这样做的,当年他带着主持工作后第一次提出的工作规划向市里汇报时,市里的主要领导却只对公安机关提出了一个要求——一切为山城的经济发展让路。

一切为了经济发展。

他当年的担忧是对的,发展经济难道就得牺牲山城的社会治安稳定吗?

王佩清也曾经为此请示过老领导秦副厅长,老领导沉默半晌后只送给他二个字:“稳住!”

说实话,王佩清直到今天才终于明白秦副厅长那两个字的含意。

已经晚了吗?

或许已经晚了。

王佩清暗暗叹息一声,没有人比秦副厅长更了解他了。

在得知省公安厅准备给山城市派一个新公安局局长时,他曾经找过秦副厅长,可不巧的是,秦副厅长去国外考察了。在出国前,秦副厅长似乎知道王佩清一定会来找自己的,专门给他写了一幅字:心底无私天地宽!

如今这幅字就挂在他办公室中,正对着他的座位。

“心底无私天地宽!”王佩清默默地念诵着,老领导这句话隐含的东西曾经让他心惊,也让他失望。

可是,今天,当王佩清面对这幅字的时候,突然有种“放下什么”的感悟。是啊,心底无私天地宽。或许自己就是因为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太多,才放不下,天地不宽缘心胸啊!

以前,他只是从自己的处境上考虑了。他一直在意着公安局局长前面的“代”字,也为了迎合市里领导的意图,他放弃了一位公安局局长应该坚守的东西——忠诚与执著。

这个忠诚是人民警察对人民群众的忠诚,这个执著是对人民群众利益至上这个信念的执著!

太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就是自己距离成功的差距吧。

“心底无私天地宽啊!”

王佩清心里突然升起一种莫名的烦躁,他蓦地站起身,狠狠攥紧了拳头,像是要捏碎什么似的。

他想起了昨晚与林顺严的见面。

下班前,他接到林顺严的电话,约他去山城美斯尼酒吧喝酒。

王佩清本想拒绝的,可是林顺严不等他说话就已经挂了电话。

他还是去了。

林顺严一副休闲打扮,只是与他默默地喝着酒。王佩清知道林顺严在责备他。在全局大会上通报林顺严,宣布对他的处分决定,让林顺严实在没有面子,而自己却是决策者之一。

王佩清也默默地喝酒。

“王局,你虽然没有了‘代理’二字,可你依然是山城市公安局的政委,在我林顺严眼中,你依然是山城市公安局的局长。”林顺严在喝光一瓶山城窑王之后,终于面红耳赤地发难了。

“王局,你对我林顺严恩同再造,没有你,就没有我林顺严的今天!无论是谁,如果对你王佩清不利,我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王佩清叹息,也很动情,林顺严绝对是他的嫡系,在他主持工作的这几年,林顺严对他的支持绝对是无条件的,无论他是对还是错。

“王局,姓荣的一来,就搞什么大调查、大讨论、大练兵,我看他这是在哗众取宠,危言耸听,就是在全面否定你这四年的政绩!”

林顺严吐着酒气,激动地说:“王局,只要你点头,我就让他姓荣的在山城站不住脚,让他滚蛋!”

王佩清面沉似水,他猛地一拍桌子,怒道:“顺严,你喝多了!你的党性,你的组织性何在?你还像一个警察吗?”

林顺严放肆地一笑,也一拍桌子,冲他吼道:“王局,你问我党性?我的组织性?我的党性组织性在当年帮你搞定李智弓时,就让狗吃了!我像一个警察吗?我他妈的在当年一心向上爬的时候,就不是警察了!”

王佩清气得脸色铁青,他没有想到林顺严敢对自己如此放肆,毕竟林顺严这些年政治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顺严,你醉了!”王佩清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和下来。

“我醉了?我醉了吗?姓王的,如果你不把姓荣的搞臭,你的下场绝不会比我林顺严好到哪里去!我完了,我也会让许多人陪我下地狱!……”林顺严狂笑,蓦地又伏桌大哭,“王局,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王佩清再也忍无可忍,猛地站起身,向门外走去……

王佩清想起昨晚的事,心里就冒火,林顺严的话像锥子一样把他的心刺痛。

“他在否定你这四年来的一切政绩!”

“我完了,我会让许多人陪我下地狱!”

“如果我们不把他搞臭,让他从山城滚蛋,我们的下场会很惨……”

王佩清又点燃了一支烟,在烟雾中,他盯着对面墙上老领导赠送给他的那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陷入了沉思中。

平心而论,荣臻到山城后做的一切,就是他想做而没有做的。对荣臻大刀阔斧的工作魄力与亲和的人格魅力,王佩清从心底里就服气。

荣臻目前在山城市公安局所做的一切工作,也称得上是一场探索警察体制的改革,打造一支学习型、开拓型的亲民公安队伍,在警察界绝对是一个创举。

在这场改革中,我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支持者?

叛逆者?

旁观者?

王佩清依然没有下定决心。

“砰,砰砰”的敲门声,打断了王佩清的深思,“请进!”

荣臻推开门,笑道:“政委,你这杆烟枪快要赶上我了!”

王佩清连忙站起身,不自然地笑道:“荣局,有什么事告诉我一声,我去你办公室就行了!”

荣臻说道:“老王,我们俩用得着分那么清吗?局长、政委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啊!唱独角戏的局长永远是失败的局长!老王,我说得不对吗?”

王佩清打着哈哈,有些尴尬地掩饰着方才的情绪。

荣臻站在秦副厅长的书法面前,赞道:“老王,真有你的啊,秦副厅长的书法我可是求了多次,没有求到啊!”

他随后自言自语道:“秦副厅长的书法大开大阖,有素旭之风。最为难得的是,他的书法之中,有一股坦坦荡荡的君子之风,或许这就是他所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吧!我们共产党员的心胸当如清风霁月、坦荡磊落,宁苦己身三分短,莫负苍生一寸强啊!”

王佩清看着荣臻,这个比自己年轻近10岁的同行身上,确实有种令人震撼的魅力。有的人适合做领袖,有的人则适合做配角,或许自己就是适合做配角的那一类人,而荣臻与秦副厅长就是那种适合做领袖的人物。

荣臻也在审视着王佩清这位驰骋警界30多年的老警察,他明显地苍老了,他的失落与失意刻在他并不善于掩饰的面庞上。荣臻耳边回荡着秦副厅长对王佩清的评价:“佩清性格偏柔,决断力不强,对上顺从,对下亲和,易受外界干扰。但他的优点更多,无论人品、人性都是无可挑剔的。你去山城后,要记住一点,佩清是个好人,是个好同志!即使他有失误,我们也要理解他、对得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