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购物省钱你也行
15822800000011

第11章 购物陷阱:谨防受骗,等于省钱(5)

王女士意外地收到一则短信息:新加坡某公司为庆祝公司销售额超1亿美元,特举办手机抽奖活动,你已中了二等奖,请尽快与我们联系。信息是由一台号码为××的手机发的。中奖心切的王女士马上用手机联系,一位姓林的先生答复:恭喜你中二等奖,奖品是一台价值15 000元的手提电脑。领奖有两种方法:一是可直接到指定地点领奖;另一种是付350元的代办航空邮寄费,24小时就能收到奖品。王女士选择了第二种领奖方法,给林先生寄去了300元,结果N个24小时过去了,什么奖品也没有收到,王女士如梦初醒,立即到工商部门投诉。

以中大奖为诱饵设圈套骗取手机用户的邮寄费、包裹费用或预交所得税等,诱使其汇“邮费”、“税款”到指定的地址,收到钱后便杳无音讯了;或借手机用户前去领奖之机,推销质量劣质的产品以及收取试用押金等。这类诈骗之所以能够诱使消费者上当,原因是他们设置了如同股票一样的高额巨奖,只要奖项高的并不离谱,而人们可以接受的损失在一定范围内,就总能吸引到一些贪图小利的人上钩。

对此,消费者今后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被巨额奖品冲晕头脑,而轻信抽中大奖之类的短信通知,增强“心理免疫能力”。

(2)提防手机短信中的各种诸如出售便宜物品、优惠销售以及免费赠品等促销陷阱,不要为此支付任何费用。

省钱指数:★★★★

实用指数:★★★★★

夜朦胧送家具易“浑水摸鱼”

2009年夏天,天津的刘先生家乔迁新居,夫妇俩打完购房、装修两大战役后,已是筋疲力尽。但第三战役——搬家却是最终目的。这一战不但必须要打,还要打好,从此便可安居乐业了。

“好马配新鞍”,夫妇俩计划把原来的旧家具全变卖处理,新居全用新家具。双休日逛了几个商场,看中了一套大连出的家具,虽要花上万余元,但也想图个结实、漂亮!订了合同交了千元定金,就等着半月后送货上门了。

送货的日子到了,夫妇俩专门请了假在家等。但直到傍晚,进货的车才到。说是半路修车耽搁了。匆匆检查完毕,和样品相符,件数也不少,拉手零配件也都亮闪闪的。夫妇俩放下心来,将余款付清,开了发票,招待送货人喝了水走人,已是深夜11点了。

次日下午,刘妻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将当日的工作提前打点完,便早回了1个小时整理家具,擦拭干净。但在整理中,才发现一些昨晚不易察觉的毛病:大衣柜的两侧明显刷漆不匀,亮度也不如正面。好像少刷了一道面漆;价格高达1300元的单人床,面板两端有两三道细细的裂纹,揭掉软垫细看就可发现;长沙发与单人沙发高度明显不一样,好像不是一套,只是面料相同,粗看不易发现。先生下班后。刘妻便一一陈说,要他第二天给家具商场打电话派人来看,是不是专门趁天黑送次品来糊弄用户?

但次日刘先生打电话后,商场却推说眼下抽不出人来,记下了电话住址,便没了消息。刘先生夫妇工作忙,又要照料孩子,也就没功夫催问,反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也就没太上心。时间一晃过了三四个月,夫妇俩发现长短沙发十几处凹瘪下去,不再饱满有弹性;组合衣柜的一扇门合不上了,总是张着“嘴”,得用一块纱布卡着;单人床坐上去嘎吱乱响,床板上的裂纹越来越宽,已不敢让孩子睡了。这才着了急,也不打电话了,亲自到商场将主管请到家,拿出合同发票,指着一处处毛病诉说。主管说家具保修一年,我回去就给厂家打电话来免费给你们修。等了两天仍不见来人,刘先生又给主管打电话,主管不在,另一接电话小姐说:“这家具厂因为招来几起投诉,早被我们赶走了,你们直接找那个厂吧!”刘先生无奈。

大部分消费者都有一种求快的心理,不愿意因为一件事情耽误太多的时间。毕竟,时间是一项宝贵的资源,为了一件不太起眼的小事而消耗太多,是许多人都不愿意的。一些商家便充分利用消费者这样的心理,运用一个“拖”字来应对消费者。刘先生就是这样被商家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

对此,消费者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消费者购大额多件家具最好选知名品牌大厂家。如果晚间送货可要求只付部分款,次日仔细验收无问题后再付清余款。

(2)家具验收若有严重质量问题,消费者可要求退换货或降阶。无论厂家是否在当地或是否继续承租,商家有责任负责协调或按《消法》三十五条先行赔偿。

省钱指数:★★★★

实用指数:★★★★

以促销之名行骗销之实

2009年2月,某厂商一次就推出5款8个型号的特价手机120部,附带赠送50元的话费在卖场搞促销。诱人的广告宣传引来了大批购买者,促销手机当天被抢购一空。没过几天,这些特卖的手机大都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纷纷要求退货。面对明显的商品缺陷和众多的退货要求,经销商不是按“三包”规定承担责任和义务,而是把问题一律推向售后服务部门。待手机的质量检测报告出来后,销售商则以商品出售已超过7日为由拒绝退货。

在消费者看来,依靠大幅度的优惠来促销产品,不过是商家采取的促销手段罢了。但是,这样的促销手段,却常常被狡猾的商家所利用,他们往往在优惠的条件上和产品上大做文章。于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情形也就随之发生,消费者的权益往往也因此受到损害。

不要轻信价格“跳水”。少数厂商为抢占市场、扩大销售而开展的价格战和促销活动不规范,打着优惠的幌子销售积压或有质量缺陷的产品。一些消费者只看重价格而忽略质量的消费理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手机应在7天内及时退掉。

省钱指数:★★★

实用指数:★★★★

“保修”、“包修”大不同

2009年5月10日,上海消协连续受理多起购买电动车时由此引起的投诉。

家住成浦东的李女士来到消协投诉,一个月前,她买了辆电动车。当时,商家说“包修期”两年。使用过程中电动车出了两次毛病,来店里修理都没有收费,可第三次修车时商家却以过了包修期为由要收费。“买的时候不是说包修两年吗?”李女士非常不解。老板解释说,他店里卖的电动车是指“保修”两年,而不是“包修”两年。出了一个月,免费维修,但更换零部件需交成本费。李女士无奈只好到消费者协会投诉。

“包修”与“保修”具有不同的内涵。消协工作人员指出“包修”是不要消费者支付任何费用。目前,对“保修”没有明文规定,按字面可理解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需要维修时,经营者可以收零件的成本费,但不能收维修费。

利用文字的游戏来逃避责任,是商家惯用的手法。在不少消费者看来,“包修”就是“保修”,或者“保修”就是“包修”,两者之间应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商家对两者却是予以严格区分的,消费者一旦忽略,往往也就钻进了商家设置的圈套里。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认清“包修”与“保修”的内涵,区别什么是“包修”、什么是“保修”,小心上当。

省钱指数:★★★★

实用指数:★★★★★

“经销担保”不是天上掉馅饼

手持2年前的公证文书和购物发票要求兑现承诺,谁知竟形同一张“空头支票”。日前,江西上高县20名液化气灶具用户把经销担保单位——上高县市政公司推上被告席。

2007年4月初,上高县市政公司委托下属液化气经销处在县城举办灶具及液化气有奖销售活动,活动规定用户所购灶具由县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经销处出具发票。2年到期时,用持公证书、销售发票可免费获赠送同型号灶具一套或800元现金。如经销处因故停办或撤销,均由市政公司负责返还。挡不住的诱惑使刘建民、武光进等用户争相选购,县公证处和液化气销售处均当场为他们出具了相关凭证。2009年4月,2年期限终于盼到了,刘建民、武光进等20位用户纷纷持公证书和发票到该公司要求返还,谁知市政公司以种种借口不予兑现。20位用户遂将市政公司推上被告席,要求每位返还现金800元。

这种“经销担保”的促销手段前几年被不少商家热心推广,几年过去了,真正能够兑现当初促销诺言的,几乎无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都是商家们设置的陷阱。

乍一看,有市政公司的担保,有公证处的公证,有白纸黑字的凭据,这样的经销活动上当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的确,一些商家就是利用消费者这样的心理大做文章。毕竟,到了最后,选择讼诉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件颇耗精力与体力的事情。只要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为了区区几百元钱而走上漫长的讼诉之路,那么商家们的上述销售方式就不会彻底退出市场的舞台。

消费者对商家广告促销时所承诺的“好事”,一定要搞清优惠的原因,不要轻易相信远期承诺,以免自寻烦恼。

省钱指数:★★★

实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