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1583700000178

第178章 换粮 (2)

第96章 换粮 (2)

慕容俊见慕容灵秀当众反驳他,虽然气在心头,却也无可奈何,他就这么一个妹妹,自小就爱护她,不舍的打不舍的骂,何况此次他还有求于她,就更加需要劝慰,而非动怒。

“你当真不愿意回去?”慕容俊望着慕容灵秀,轻声问道。

慕容灵秀点了点头,说道:“咱鲜卑人说话从来说一不二,我说不回去,就不回去!”

慕容俊道:“难道你连母亲都不要了吗?母亲自打你走后,便日夜思念于你,现在已经卧床不起了,只求能够见你一面,你就忍心让母亲这样受苦吗?”

慕容灵秀听完之后,便急忙说道:“二哥,你说什么?母亲病了?”

慕容俊点了点头。

“母亲因我而病,我又怎么能不回去探望母亲呢?只是,二哥此来,必定是想把我抓回去,好让我去嫁给一个我根本不认识的人,我……我该怎么办?”慕容灵秀心中缓缓地想道。

“二哥,让我回去也可以。只是,有一件事你必须先答应我!”慕容灵秀想了半天,这才说道。

慕容俊急忙问道:“什么事情?”

慕容灵秀大声地说道:“我回去之后,你绝对不能逼着我嫁人,不然的话,我就不回去。就算回去了,你要是还逼我的话,我就死在你的面前。”

慕容俊心想:“灵秀性格好强,我若不答应他,她就不会回去。只要她回去了,那一切都好办,婚姻大事也由不得她做主了。”

“好,我答应你!”慕容俊斩钉截铁地说道。

慕容灵秀当即道:“二哥,你是燕王,一诺千金,在场的人都听到了,你可千万不能反悔!”

慕容俊扫视了一下众人,当即说道:“本王向来言而有信,你明天就跟我回去见母亲。玄恭,一会筵席散了,你就好好准备一下明天换玉玺所用的粮食,本王在这里等候你的消息!”

慕容恪道:“是,王上!”

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晴天,烈日如同往常一样,高高地挂在了天空中。

在太阳底下,从济南到泰山的道路上,绵延着一个长长的队伍,穿着黑色战甲的士兵正在护送着一辆辆装载了粮食的马车,一眼望去,络绎不绝。

慕容恪依然戴着他的面具,在慕容霸、皇甫真的陪同下,带着三万大军护送着成千上万辆的粮车,迤逦着向泰山方向行进。

燕军护送粮车的队伍一经出城,便被潜伏在济南城外的侦察连连长关二牛看见了,他在远处细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后,这才骑着马,奔回了泰山,准备把看到的事情报告给唐一明。

泰山的入山山道前,唐一明带着一师和二师,在入山山道前三里处严阵以待,所有的士兵都全副武装。娘子军也在山道两侧的碉堡那里摩拳擦掌,由王猛暂时负责调动,以应对任何突发的状况。

为了迎接粮车进入泰山,唐一明早早的命令人将山道上的陷阱打扫了一遍,只留下了一些拒马,做为抵御燕军骑兵的进攻。

唐一明静静地等候在那里,身后是陶豹和重骑兵营,只是,今天却没有让他们穿上那么厚重的装甲。

唐一明的腰里系着一个黄布包裹着的传国玉玺,耐心地等着燕军运粮队伍的到来。

过了好大一会儿,从大道上翩翩驶来了一骑,来人正是关二牛。

关二牛快马加鞭,迅速奔驰到了唐一明面前,然后翻身下马,敬了一个军礼,便急忙说道:“主公,来了,燕兵来了!”

“来了多少人?”唐一明急切地问道。

关二牛的脸上显得很是欢喜,高兴地说道:“三万护送粮车的队伍,加上上万辆粮车上的士兵,一共有四万多军队。那粮车绵延出了二十多里,声势真浩大,我他娘的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唐一明听燕兵来了那么多人,便道:“看来慕容恪果真是来换玉玺的,不过,该戒备还是要戒备的。黄大,你带领一师分散在道路左边,张亮,你带领二师分散在道路右边,要让他们知道,咱们是有准备的!”

“是主公!”一师师长黄大和二师副师长张亮齐声答道。

话音落下以后,一师和二师都开始行动了起来,分别散开在了道路两边。

陶豹看了看左右两边,便问道:“主公,那俺去哪边?”

“你哪里都不用去,就在我身边,咱们在这里等候慕容恪。”唐一明道。

多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唐一明便远远地看见了燕兵浩浩荡荡的来了,骑兵分散在粮车队伍的两边,中间是一辆辆装满了粮食的车辆。

“我靠!老子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呢,这要屯在山上的粮仓里,根本就放不下啊,看来老子还得再修建几个粮仓才可以。”唐一明看完之后,自言自语地说道。

“主公,俺也没有见过,这要是给俺一个人吃,那得让俺吃到什么时候啊?这些燕狗咋就弄了那么多粮食?操他娘的,俺在陶家村的时候,俺天天吃糠!”陶豹看完了之后,眼睛里尽是羡慕的表情,大声地说了出来。

慕容恪骑着一匹白马,慢慢地跑在大道上,身后紧紧地跟着慕容霸和皇甫真。在他们三个人的身后,则是全副武装的五百燕军骑兵,也都是雄姿待发,士气高昂。

慕容恪老远便看见了在大道上等候着的唐一明,以及道路两边散开着的士兵,他不慌不忙地带着身后的骑兵先行来到了唐一明面前,与唐一明相距三里之遥。

“哈哈!慕容大将军果然是一言九鼎啊,我在此等候多时了。”唐一明在马上拱手说道。

慕容恪回了一下礼,冷冷地说道:“唐将军,你要的粮食我已经带来了,我要的玉玺呢?”

唐一明取下了系在腰上的黄布袋子,然后从黄布袋子里拿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传国玉玺,高高地举了起来,大声喊道:“大将军请看,这便是传国玉玺了!”

慕容恪凝神看了一眼,便道:“离的那么远,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

唐一明听完之后,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一块白布从怀里掏了出来,交给了关二牛,大声说道:“大将军放心,我以诚待人,绝不做欺骗人的事情。这块布上面便是玉玺的盖印,是真是假,大将军一看便知!”

关二牛趁着唐一明的话音刚落,便策马带着那块叠放整齐的白布奔到了燕军面前,毕恭毕敬地将那块白布交到了慕容恪的手上,并且说道:“慕容大将军,我家主公说了,大将军是聪明之人,粮车虽然有那么多,却未必知道真伪,还请大将军先送出一百辆粮车来,主公辨别真伪后,自当和大将军交换粮食!”

慕容恪听完之后,便见关二牛调转了马头,奔回本阵。他则打开了那块白布,白布上面盖着一个印戳,确实是他之前见过的传国玉玺的印戳,便对皇甫真说道:“楚季,将前面的一百辆粮车赶到对方阵中!”

皇甫真道:“是,大将军!”

话音落下,皇甫真便调转了马头,把手一挥,身后的那五百骑兵便散开在了道路两边,从五百骑兵的后面走出了一百辆马车。马车上都装满了粮食,由一个赤手空拳的士兵驾着马车朝唐一明的阵中行去。

唐一明见慕容恪派出了粮车,便让开了一条道路,让一百辆粮车尽数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过去,之后,再看着那一百名赤手空拳的燕兵离开。

“验粮!”唐一明对后面的黄大喊道。

黄大带着士兵将粮车上的粮食一袋袋的解开,从里面抓出了大把大把的麦子,在确定粮食无误后,黄大便和士兵一起将袋口重新扎上。黄大则跑到了唐一明的身边,轻声说道:“主公,粮食无误!”

唐一明当即对慕容恪说道:“大将军,粮食无误,还请大将军将粮车尽数运到此地,然后请你的护送大军后撤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