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1583700000234

第234章 战后之虑 (2)

第125章 战后之虑 (2)

唐一明继续说道:“你们一会就回去准备准备,等过一阵子,我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研制的神威无敌超级大炮。如果三个月后我军真的和燕军打起来了,那我们就要让燕军做我军的炮灰,让整个天下都知道我们汉军的厉害。”

“主公威武!”众人齐声喝道。

“不!是汉军威武!”唐一明道。

众人听了以后,都颇为欢喜,一起说道:“汉军威武!”

燕国,蓟城。

慕容俊坐在皇宫的一个偏殿里,脸上狰狞万分,指着跪在他面前的一个特旗使,怒声的说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连公主都看不住,竟然让她从你们眼皮子底下悄悄的溜走,三千禁卫军,你们却连个人影都找不到,你让朕怎么能不生气?”

跪在地上的特旗使叩首求饶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微臣罪该万死。”

“你是该死!来人啊,将他拉出去砍了!”慕容俊冲殿外怒声喊道。

声音落下,特旗使便不停地求饶。殿外同时也走进来了两名甲士,将那名特旗使给拖了出去。

慕容俊心中怒气大盛,随手便掀翻了面前的桌案,并且发出了一声咆哮,吓得周围的宫女、太监都胆颤心惊。

殿外走进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身穿华贵的棉袍,腰系玉带,一进大殿,便跪在了地上,大声叫道:“微臣慕舆根,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慕容俊正在气头上,一听到慕舆根来了,便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冷冷地问道:“平身!你来有什么事情?”

“启禀陛下,前线消息已经传来了。”慕舆根站了起来,唯唯诺诺地说道。

慕容俊道:“快讲!”

慕舆根道:“陛下,上庸王(慕容评)率领大军已经占据了兖州、司州、豫州、和荆州北部,并且按照陛下旨意,将二十万大军屯在洛阳。另外,太原王(慕容恪)已经攻下了广固,生擒齐王段龛,已经派人将段龛押解到了京都。太原王又在徐州击败了晋朝桓温的大军,已经控制住了淮河以北的部分徐州,青州和徐州尽皆平定,我大燕国已经成为中原的霸主了。”

喜上眉梢的消息,确实令慕容俊高兴了起来,他脸上洋溢起了笑容,说道:“将段龛斩首,灭其三族。”

慕舆根道:“是,陛下。”

慕容俊刚刚还在高兴的脸,却突然阴沉下来,眉头也紧紧地锁着,露出了十分不悦的表情。

慕舆根瞧见慕容俊的这个表情,眼睛骨碌一转,看了看周围的一切,又想起刚才被拖出去的特旗使,便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是不是……公主……公主还没有找到?”

慕容俊道:“那帮无能的废物,朕白养他们了,居然连个人影都没有见到。灵秀也是越来越大胆了,连我的话都不听了。”

“陛下息怒,公主逃走,为的就是逃避那桩婚事,并非是存心和陛下较劲。以臣之愚见,现在拓跋氏还没有派人来索亲,陛下完全可以加派人手扩大搜索范围,但是此事只能秘密进行,却不得宣扬,以免外人知道,从中作梗。”慕舆根道。

慕容俊听了以后,问道:“要是到了拓跋氏向朕索亲,朕没有找到灵秀呢?”

慕舆根笑了笑,说道:“陛下,臣斗胆的问一句,陛下当真舍得将公主远嫁到河套地区吗?那里虽然草肥水美,可比起蓟城这里来,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拓跋氏过着还是原始的日子,放羊牧马,东西迁徙,公主要是到了那个地方,只怕会受不了的。”

慕容俊侧过了头,问道:“朕自然知道,可是拓跋氏已经臣服于朕,朕也答应了与之联姻,他们也每年向我大燕进贡五万匹精良战马。灵秀虽然是朕的亲妹妹,可是与江山相比,孰轻孰重朕还是分的出来的。”

慕舆根继续说道:“其实臣看的出来,陛下是舍不得公主的。既然舍不得,又为何要割舍呢?拓拔氏又没有点名说是哪位郡主、公主,只是说是陛下的家人,如此一来,陛下为何不从其他诸王家里选择一位郡主前去联姻呢?公主不过才十七岁,还是贪玩的时候,虽然早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但是迟个一两年也无所谓。臣斗胆向陛下进言,祈求陛下不要用公主来联姻了。”

慕容俊道:“舅舅,朕知道你爱护灵秀,从小都护着她。就算朕现在不逼着让她去联姻了,也总要找到她吧?她是大燕的公主,朕的亲妹妹,朕就这么一个妹妹,她在外面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你叫朕如何向母亲交待?”

慕舆根道:“陛下,只要陛下不逼着公主联姻,我想她在外面玩一段时间就会回来的。公主外出,她能去哪里?还不是去找太原王和吴王吗?只要陛下将命令下达到太原王和吴王那里,公主自然会知道的,她知道之后,还不马上回来感谢陛下吗?”

“那你说,朕应该选谁家的女儿去联姻呢?拓跋氏是个好助手,只要笼络到了他们,以后进攻秦国的时候,也能让他在边界策应一番。”慕容俊道。

慕舆根道:“陛下,臣听说上庸王有一个和公主年纪相仿的孙女,陛下为何不选择上庸王的孙女前去联姻呢?”

“此女如何?”慕容俊问道。

慕舆根道:“此女文静端庄,相貌美丽,绝对不会丢失我大燕国的颜面。”

“那好吧,就选她吧,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慕容俊道。

慕舆根道:“臣遵旨。陛下,臣还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慕容俊道:“但说无妨。”

慕舆根拱手说道:“陛下,斥候回报,吴王带着三万精锐大军坐镇徐州,臣担心……”

“你说什么?他又领兵了?朕走的时候好生吩咐过慕容恪,让他只能留慕容垂帐前听用,且不可让他独自领兵在外,没有想到他竟然敢违抗朕的旨意!”慕容俊听了以后,急忙打断了慕舆根的话,当即恨恨地说道。

慕舆根是慕容俊最小的舅舅,也是颇有心机和城府的一个人。自从他姐姐嫁给老燕王慕容皝之后,他便加入燕军,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做起,每次临战,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立下了赫赫战功。慕容俊继任燕王之后,分封的八个大将中,排名第四,其功勋可见卓著。

慕舆根更是慕容俊的心腹,在老燕王时代的世子之争中,曾经力挺慕容俊,也为慕容俊所厚重。他一直仰慕慕容氏,便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慕氏。

“陛下,吴王绝对不能掌兵,而太原王也不能得罪。太原王和吴王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太原王更是我大燕国的擎天一柱,陛下若想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太原王。臣有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恕臣冒昧之罪。”慕舆根道。

慕容俊道:“你说吧,朕绝对不会怪罪你的。”

慕舆根道:“陛下,如今大燕有六十万军队,骑兵四十万,步军二十万,如今中原已定,晋朝丧胆,这六十万军队,足可以保境安民。可是中原之地多为荒地,百姓多逃往南方,陛下若想长据中原,不若从塞外迁徙民众以充实中原,让民众耕其地,居其地,劝课农桑,不出三年,我大燕实力必然会大为增长。”

慕容俊听了以后,冷笑了一声,说道:“舅舅,是不是太原王跟了你什么好处?”

“陛下,臣……臣怎么敢收取太原王的好处?臣的心里只有陛下和大燕啊!”慕舆根当即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

慕容俊道:“那为什么你说的和太原王说的没有丝毫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