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5959700000002

第2章 隋文帝励精图治——隋初的经济(下)

隋文帝的内政改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南北统一局面的出现,更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因此,在隋朝统治时期,几百年来发展迟缓的社会经济,立即走上迅速上升的道路。

隋朝的经济发展和均田制有密切的关系,当时的均田制度大抵沿袭北齐。农民所受土地,分为露田和永业田两种,露田要归还,永业田不还。丁男受露田80亩,妇女受40亩,奴婢按成丁受田,一头牛受60亩。每丁受永业田20亩,种植桑麻。官僚地主所受土地比农民多百倍,最高达10 000亩永业田,少者2 000亩。此外,他们还有职分田和公廨田。灭陈后,这个制度推行到江南。

在均田制执行过程中,农民虽然受田不足,但是这种制度多少可使无地农民得到一些土地,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也受到一些限制,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国耕地面积增加很快。开皇九年(589),灭陈后,全国垦田面积只有19 404 267顷,到大业五年(609),增加到55 854 040顷。这个数字虽然不科学,但仍然能够反映耕地面积激增的趋势。

隋初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减轻封建剥削,缩短农民服兵役和徭役的年龄,原来18岁成丁,开皇三年改为21岁成丁。7年以后,政府又规定丁男50岁允许“转庸停防”,就是交纳绢帛可以免役。其次是减少服役时间,南朝赋役比北朝苛重。北魏、北齐、北周的赋役大体相同,北周丁男每年服役30天到45天。隋文帝减为20天,比北朝少了一半左右。开皇元年、六年、七年三次修长城,都是“二旬而罢”,可见法令正式宣布以前,岁役20天的原则已经在习惯上存在了。法令公布以后,在炀帝以前并未破坏。此外,在全国统一以后,隋文帝曾宣布:“陈人给复十年,军人毕世免徭役”。开皇十二年(592),因朝廷府库皆满,诏令河北山东当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五年以后,再次“中外府库无不盈积,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从历朝史籍看来,通常都是灾年减免赋税,隋朝能在平时减税,充分说明由于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库是充盈的。

隋文帝时期促进生产发展的另一措施,是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开皇二年(582),开渠引杜阳水灌三畤原,使数十万亩土地得到灌溉。开皇四年(584),开广通渠,引渭水直达潼关,漕运300里;一部分用于灌田。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方官也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如怀州刺史卢贲,利用沁水修成利民渠和汤润渠。蒲州刺史杨尚希,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十万亩。兖州刺史薛胄,组织农民兴修薛公丰兖渠。这条渠除了“通转运,利尽淮海”以外,并且借倾泻积水,使附近沼泽“尽为良田”(《隋书》卷五十六《薛胄传》)。寿州的芍陂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旧有工程,但是到了隋初,由于“荒秽不修”,失掉了灌溉效益。当时寿州总管长史赵轨组织当地群众开36门,灌田50余万亩,“人赖其利”。

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是粮食储备大增,当时隋政府在全国设置许多官仓。开皇三年(583),在卫州(今河南汲县)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置常平仓,华州(今陕西华县)置广通仓。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令建筑东都,当时在宫城之东建含嘉仓,于宫城右掖门西置子罗仓,储粳米60窖,每窖8 000石。第二年,又置洛口仓(兴洛仓)。同时在巩县东南高地,筑仓城周20里,内设3 000窖,每窖储粮8 000石。于东都城北置回洛仓,仓城周围10里,穿300窖。开皇末年,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卷八)。库藏之多,亘古未有。到大业初年,东都的布帛,堆积如山,太原的粮储可支十年。因此贞观十一年(637)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这就是说,隋朝已经灭亡20年了,他们储备的粮食布帛还没有用完,可见隋朝库藏的充实至为惊人。当然,大量的粮食布帛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开皇五年(585),又在全国各地设置义仓,作为救灾之用。农民在收获季节,交纳一些粮食,放在义仓,由本地社司管理,发生灾荒时便开仓放赈。到了开皇十五年(595),封建政府直接控制了义仓。第二年,朝廷又规定农民按三等交义仓粮,上户一石,中户七斗,下户四斗。从此以后,义仓粮变成一种封建剥削制度。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隋朝的人口也逐年增长,开皇元年(581)只有3 599 604户,平陈以后增户50万,到大业二年(606),上升到8 907 536户,46 019 956口。仅用20余年时间,全国户数增加一倍以上。人口的增长和整理户籍虽然有关系,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人口增殖这一事实。

隋朝农业的发展,给工商业的发达创造了条件,而大运河的开凿,又促进了全国各地物资的交流,因此隋朝的工商业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是纺织、陶瓷、制茶等。

纺织业以河北一带的绫绢最有名,北齐曾在定州(今河北定县)设绫局,当时相州所产的绫纹细布,非常精美。四川的蜀郡,“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 (《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豫章(今江西南昌)更出产一种鸡鸣布,颇受各地消费者欢迎。

陶瓷方面,近几年来考古发掘,在大业四年(608)李静训墓和大业六年姬威墓里,都发现了白瓷,如鸡首壶、双龙把手瓶和双耳扁壶等,可见白瓷在隋朝已经出现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静训的墓里,还发现了绿色玻璃瓶。据《隋书》记载,何稠曾用绿瓷制成玻璃。把这段记载和李静训墓中的玻璃对比,可见隋朝不仅能制玻璃,而且其工艺已相当熟练了。

另一方面,焙制茶叶的工业也有新发展。据记载,隋文帝时期,有筹禅师曾制成扶芳夜饮。隋炀帝时,“吴郡送扶芳二百树,其树蔓生,缠绕他树,叶圆而厚,凌冬不凋。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以饮,碧绿,色香甚美,令人不渴”(《大业杂记》)。这种扶芳树,就是茶叶的一种,经过焙制加工后作为饮料。

造船业也很发达,杨素曾在江南督造五牙战船,船上有五层楼,高百余尺,左右前后并高50尺,并且设置六个拍竿以拍击敌船。隋炀帝游江都时制造多种船只,从那里可以看出造船技术的精巧。

当时的手工业虽然很发达,但重要工业品制造都掌握在封建政府之手,例如兵工、造船、瓷器、精美纺织业,这些主要都由官手工作坊经营。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商品货币关系的发达,隋文帝时统一了货币。早在南北朝时期,钱币轻重极端紊乱。南朝有五铢、六铢、鹅眼钱,岭南诸州利用盐米交易,不用货币。北齐用常平五铢,制造甚精,但市场上流通私钱,种类也很繁杂。隋代文官俑北周使用永通万国钱、五行大布钱、五铢钱。隋文帝即位以后,逐渐废除以上各种旧钱,新铸一种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通行全国。不合标准的货币,禁止流通。开皇九年(589),全国统一以后,便大规模铸钱。当时在扬州设五炉、鄂州设十炉、益州设五炉,铸大量五铢钱。文帝时法治严厉,基本上统一了货币。

其次,统一度量衡。南北分裂期间,度量衡紊乱不堪。开皇年间,规定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以古斗三升为一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冀州刺史赵煚,曾制定铜尺铁尺,放在市场做标准。后来隋文帝把冀州的度量衡在全国推广使用。

商业发达的另一标志是城市经济的繁荣。西京长安既是全国政治中心,又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内置东西两市,东市名都会,西市名利人,这是长安的工商业区,麕集国内外商人。

除了首都以外,东都洛阳也很繁华。这个城市位于黄河和通济渠的会合点,是全国水陆交通中心。洛阳设有三市,东市叫丰都市,南市叫大同市,北市叫通远市。通远市临通济渠,周围六里,商旅云集,停在这里的船只数以万计。丰都市周围8里,市内120行,3 000余肆。洛阳不仅是国内著名商业城市,而且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据点。此外,剑南的蜀郡,也是“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的“一都之会”。至于内地,还有一批商业发达的中等城市,如荆州、吴郡、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毗陵(今江苏常州市)、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余杭(今杭州以西)、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蔡州、(今河南汝南)、岐州等。

对于少数民族和外国贸易,主要通过水陆两条渠道进行。为了发展和西域、中亚诸国的商业,隋炀帝派裴矩驻守张掖(今甘肃张掖),专门主持西域和外国贸易。裴矩根据富商“周游经涉”的情况,写成《西域图记》三卷,详尽地记述了这一地区的山川、风俗、物产等。海外贸易以南海(今广州)、扬州等地为集散地,这里中外商人云集,贸易品以丝绸、珠玑、犀象、玳瑁为主。

隋朝对商业严加统治,3 000户以上的城市,都设立市署,专门管理地方商业,控制商品的流通和市场价格。

炀帝时期,在鸿胪寺下,设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使者各一名,专门管理少数民族和外国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