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5959700000045

第45章 裘甫起义

唐朝末期,政治腐败。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重重,常处于战争状态,黄河南北的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人民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

皇帝、贵族、官僚为了满足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加紧抢夺土地和剥削人民。

由于唐末土地高度集中,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破产失业,到处流亡。如元和十四年(819),虢州阌乡县从原来的3 000户减少到1 000户。渭南县长源乡,莫高窟的唐代舞乐壁画其户口从原来的400户,下降到100多户。上述情况在唐末各地相当普遍。

唐末社会另一问题是封建剥削特别繁重。建中元年(780)实施两税法以后,流弊丛生,人民的负担逐渐加重。建中三年(782),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增加两税20%。当时唐德宗立刻诏令全国各地,依据淮南税率加征。另一方面,两税法是以钱计税钱物并收,而农民手中无钱,交税时通常是以物折钱。唐朝后期缺铜,市场通货不足,绢绫价格变动的幅度甚大。例如在建中元年初定两税时,一匹绢值钱3 200文,到贞元十年(794),降到1 600文。这样一来,建中元年纳一万钱的税户,只交3匹绢就够了。但在十四年以后,必须提交6匹绢。到唐穆宗时期,绢价继续下降,等于建中年间的1/3,因此纳税者的负担要增加3倍。

不仅如此,而且两税法实施几年以后,又加征竹、木、茶、漆之税,十取其一。当时住房征“间架税”,经商收“除陌钱”,地里生长的青苗也收税。杂税既多,广大人民群唐宣宗众实在无力负担。

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钱物,却被统治阶级任意挥霍浪费。唐懿宗好音乐游宴,殿前侍奉他的乐工就有500余人,每月大宴十余次,水陆山珍无所不备。“听乐观优,不知厌倦,赐与动及千缗。”皇帝每逢出游,护从十余万人,所费不可胜计。他女儿同昌公主出嫁时,也极端奢侈,“窗户饰以杂宝。井栏、药臼、槽匮,亦以金银为之。编金银以为箕筐,赐钱五百万缗”(《通鉴》卷二百五十一)。相当于大中十年(856)全国两税总数。

唐末统治阶级的贪残腐朽,繁重的赋役剥削,以及频年灾荒的袭击,使广大农民无法生存,纷纷起义。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裘甫领导浙东农民暴动。十二月中旬,他们占领了象山(今浙江象山)。义军所到之处,开府库,分粮食,附近农民参加起义者数千人。

第二年正月,浙东观察使郑祗德立即派兵镇压,结果连遭失败。农民军进迫剡县(今浙江嵊县)。郑祗德为了援救剡县,又派讨击使刘勍、副将范居植等配合台州兵围困农民军,双方大战于唐兴(今浙江天台)桐柏观。结果,唐将范居植败死,刘勍仅以身免,农民军一举攻克了剡县,开府库,招壮丁,发展到一万余众。

郑祗德虽然失败,仍然不肯罢休,于是又募集壮勇,派沈君纵、张公署等组织反击。这年二月,双方大战于剡县之西。剡县城西有三条溪水,裘甫在三溪之北布阵,却在三溪之南暗设伏兵,并在溪水上游加以壅塞,使溪流浅可涉渡。双方开战不久,农民军便佯败,引唐军追击。等唐军半渡时,裘甫决壅,于是上游溪水大至,甲兵漂没。唐将急忙后撤,溪南埋伏的农民军,忽然出其不意地跑出来拦住唐军去路,使唐军进退维谷,结果大部被歼。

三溪大捷以后,农民军的威风大震,附近的流民和小股农民军,纷纷参加裘甫领导的义军,众至3万余人,划分32队。当时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建年号罗平,以刘暀为谋主,刘庆、刘从简为副帅。积极屯储粮食、制造器械,准备夺取两浙。

浙东、浙西是唐政府两税的主要来源,假若裘甫长期占领这一地区,必然会影响朝廷的财政。两个月以来,浙东观察使郑祗德武力镇压起义的失败,引起朝廷的不安。咸通元年(860)二月,宰相夏侯孜推荐前安南都护王式主持这场战争。王式出身书香门第,曾在安南威服华夷,事务处理得非常得体。唐懿宗调王式为浙东观察使,同时并征发忠武、义成、淮南三道兵,配合王式镇压裘甫起义。

正在唐政府调兵遣将的时候,裘甫在浙东发动大规模攻势。先克衢州(今浙江衢县)、婺州(今浙江金华),后来又攻取唐兴(今浙江天台),并占领了余姚(今浙江余姚)、慈溪(今宁波市西北)、奉化(今浙江奉化)、宁海(今浙江宁海)。农民军所到之处,杀守令,惩贪暴,为民除害,给唐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不久,王式统率下的官军进逼浙东,农民军副帅刘暀主张先发制人,立即引兵攻取越州(今浙江绍兴市),控制府库,建立巩固的基地。为了保全基地,必须派几千人固守越州的门户西陵(今浙江萧山),并沿浙江筑垒拒守,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进取浙西;另一路渡长江取扬州财货,作为军饷;最后再整修石头城(今南京市),作为首都。如果能占领石头城,则宣歙流民必然有人望风响应。至于南路方面,可派副将刘从简领万人循海南行,袭取福建。这样做,便可以控制东南各道,朝廷的贡赋尽归我有。

从当时的政局看来,刘暀的方略是可行的,有其正确的一面,缺点是没有提出推翻唐王朝的远大目标。

在这时,混入农民军的进士王辂反对刘暀提出的方略,连忙对裘甫说:“刘副使的计策是效孙权偏安江东的做法,这种作法只有在汉末天下大乱时才能办到。现在是天下一统,割据一方是不可能的。不如拥众据险固守,必要时耕田打鱼自给自足。一旦官军来攻,便潜入海岛,等敌人走了,再回来。”

裘甫听了双方的意见,拿不定主意,把这件大事搁置下来,从而使农民军的处境更加困难。

王式是一个老奸巨猾阴险毒辣的家伙,他到了浙东以后,一面用釜底抽薪的手段,先打开各县府库,大规模赈济贫民,用以缓和群众的反唐情绪,从根本上减少农民起义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王式发现过去农民军的谍报人员经常混进唐军内部侦察,或策动唐军反正。针对这个问题,他立即惩处一批有关人员,并且发给唐军定期出入证,无证者严禁出入军门。到了夜间,则分段巡逻,从而给农民军造成极大障碍,难于掌握敌人活动规律。与此同时,王式自己却派出不少策反人员,钻到农民军内部,进行瓦解诱降活动。农民军头领洪师简、许会能等先后率众叛变投敌。在作战过程中,王式常利用农民军叛徒当先锋,凡能擒杀数百农民军者,便升官一级,农民军的伤亡因此越来越大。

咸通元年(860)五月,王式积极整顿军旅,准备彻底围剿农民军。首先,他增加骑兵,把江淮一带的吐蕃、回纥兵集中到浙东战场,给以优厚待遇,令骑将石宗本统率。然后,再分兵两路:东路除了石宗本的骑兵以外,又增加了宣歙镇将白琮、浙西镇将凌茂和北方将领韩宗政等共数千人。他们从上虞奔奉化,以解象山之围。北路军是以义成镇将白宗建、忠武镇将游仙楚、淮南镇将万璘等,各率本镇兵,并与台州(今浙江临海)唐兴兵会合。全军出发前,王式宣布作战方针:“全歼渠魁,协从不问。勿争险地,勿焚庐舍,勿杀平民。得贼金帛,官无所问。俘掳越人,立即释放。”王式的政策起了一定的欺骗作用,不少农民军被分化瓦解。

南路唐军,占领沃州寨和新昌寨,大破刘暀。农民军的另一首领毛应天当场牺牲。

与此同时,唐军在作战中,伤亡也很大。于是王式又奏报朝廷,继续调忠武、义成、昭义各镇军队,齐集越州。当时忠武镇将张茵率300人屯唐兴,堵截义军南下之路。义成镇将高罗锐率300人,配合台州土匪直奔宁海(今浙江宁海),准备攻义军的大本营。而昭义镇将跌率400人增援东路军,切断农民军入明州的后路,迫使农民军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农民军集中兵力出海游镇(今浙江三门),与唐军决一死战,结果,被唐军的南路军打败,不得已逃进甬溪洞。这时唐军集中各路军紧紧围住洞口。农民军出洞再战,又受挫折。另一路唐军在高罗锐率领下攻下了宁海,俘虏7 000余人。农民军准备分散入海。王式令高罗锐到海口拦截,同时派遣望海镇将云思益、浙西镇将王克容率水军巡逻海滨,防止农民军潜入海岛。副将刘从简正从宁海东奔,准备潜入海岛,不料唐军袭来,农民军急忙弃船登陆,逃进山谷,17只大船都被唐军烧毁,损失惨重。

这年六月,裘甫最后带领残部回到剡城。这时王式从东南两路包围剡城,妄图一举消灭农民军。

剡城之战是裘甫起义最后的一次重要战役。裘甫为了打破被围困的局面,主动出击,三天之间“凡八十三战”,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仍然重创了唐军。王式发现剡县“城坚卒锐,不可遽拔”,乃“约降”裘甫,许其当官,被裘甫拒绝。但是,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之下,裘甫、刘暀等百余人,于六月二十一日深夜突围,不幸中伏被擒,全部壮烈牺牲。

刘从简撤出剡城以后,逃到大兰山(今浙江奉化西)继续坚持斗争,到七月间也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