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5959700000047

第47章 黄巢起义(上)

咸通十四年(873)秋天,唐懿宗死了,他的第5个儿子李俨在宦官田令孜的扶持下当了皇帝。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就是唐僖宗。这位皇帝最喜欢的是声色狗马,斗鸡打毬。他自以为是毬场上的状元,曾叫宦官田令孜的胞兄陈敬瑄和田令孜的心腹杨师立、牛勗、罗元杲四人打球,来赌西川节度使的官位。后来陈敬瑄得胜,就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简直把国家大事当成儿戏。

僖宗还常与亲王斗鹅,一只鹅的输赢是50万钱,可见这个皇帝的昏庸腐败。

乾符二年(875)八月,有一群蝗虫从东方飞向西方,像乌云一样遮天盖地,所到之处,庄稼都被吃光,最后在长安停下。京兆尹谎报说:“这批蝗虫不吃庄稼,都抱住荆棘自己死掉了。”宰相也带领百官向皇帝祝贺,说这是僖宗登基后五谷丰登的预兆。这种自欺欺人的奇谈怪论,在朝廷里还有很多。

实际上,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腐败,水利失修,唐末自然灾害更加严重。乾符元年(874),黄河以北发生旱灾,小麦只收成一半。秋季作物颗粒不收,人们只能用草籽树叶充饥,无数百姓饿死。农民被迫揭竿而起,其中最著名的是王仙芝、黄巢领导的起义军。

王仙芝,濮州(今河南范县)人,以贩私盐为业。乾符元年(874)十一月,率众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县)起义,并且传檄诸道,揭露批判唐政府“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他建号“天补平均大将军海内诸豪都统”。这不仅是个称号,而且是一面斗争的旗帜。“平均”二字由农民起义领袖提出,实际是一个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政治要求。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世代贩盐,好击剑骑射,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多次参加进士科考试,都被抑而不得及第。黄巢了解唐政府的腐败,同情人民疾苦,因此当群众起而造反时,便毅然投入起义洪流。

乾符二年五月,王仙芝领导的农民军攻克濮州,达一万余人。六月,克曹州。部将尚君长、曹师雄等在曹州附近扩大起义势力。黄巢与黄揆、黄思邺等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这年六七月间,北方蝗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饿殍载途。十一月间,各地居民纷纷起义,少者数百人,多者千余人,成群结伙,纷纷加入王仙芝、黄巢的起义队伍。

唐政府急忙调中原和江淮等地武装集结于曹濮一带,以平卢节度使宋威任诸道行营招讨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镇压王仙芝黄巢起义。

乾符三年(876)秋七月,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城下,农民军被宋威打败。王仙芝、黄巢部众化整为零,转移到河南淮北一带。宋威找不到农民军,误认为黄巢、王仙芝已被消灭。他向朝廷谎报黄巢、王仙芝已阵亡,就回青州去了。

王仙芝、黄巢利用宋威遣散各路唐军的有利时机,于这年八月挥军西进,顺利克服了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不到十天时间,占领了八个县城。当时农民军的目的是在夺取东都,以便占领中原,直捣长安。

农民军在中原的胜利,使东都大震,市民纷纷逃到城外。面对农民起义高涨的形势,唐政府又重新作了军事部署。第二次调招讨使宋威,命他统率平卢、宣武等四镇兵进驻亳州(今安徽亳县)。同时,任命曾元裕为招讨副使,率昭义和义成镇军警卫东都。又调山南东道兵,扼守邓汝,防止农民军势力扩大。

农民军针锋相对,其主力在王仙芝领导下,袭击唐邓地区。而黄巢则带领另一支义军,以嵖岈山(今河南遂平县西)为据点,钳制宋威和曾元裕两翼的唐军,等待时机,夺取中原。根据这一分兵计划,农民军的主力经由伏牛山区向唐、邓二州疾进,乾符四年(877)二月占领鄂州(今湖北锺祥县)、复州(今湖北天门县西北),然后进攻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并围攻寿州(今安徽寿县)、舒州(今安徽潜山)等地。

由于农民军在淮南攻城掠地,唐政府怕江南漕运被切断,因此君臣恐慌,于是又提出了招降的策略。乾符三年(876)四月,唐僖宗调兵部员外郎裴偓为蕲州(今湖北蕲春)刺史,策划招降农民军的活动。

裴偓到任以后,通过降官王镣出面劝说王仙芝归降。事隔不久,传达皇帝诏旨的宦官,从长安来到蕲州,带来委任王仙芝为左神策押衙监察御史的告身(委任状),这是个挂号小官。王仙芝在王镣等人煽动下,表示愿意接受官职。但是,当这个消息传出以后,农民军战士都反对投降。黄巢大发雷霆,责骂王仙芝说:“当初大家对天宣誓,要齐心协力,横行天下,现在你想去左军当官,叫弟兄到那里去?”黄巢还捉住王仙芝痛打了一顿。王仙芝无可奈何,暂时未敢投降。裴偓见势头不对,急忙逃往鄂州(今湖北武昌市)。农民军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战略要地蕲州,唐政府的诱降计划宣告破产。

蕲州事件以后,黄巢率领农民军北上,乾符四年(877)二月,攻克郓州(今山东东平)、沂州,杀天平节度使薛崇,威名大震。黄巢为了围攻东都,又回兵中原。七月末,农民军和唐忠武、平卢、宣武三镇兵在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展开大战,宋威被打得非常狼狈,不得不挂出免战牌。后来,唐僖宗派张自勉领7 000人增援,才解了宋州之围。宋州战役以后,黄巢又攻克郏城(今河南郏县),活捉了县令陆存。

另一方面,黄巢与王仙芝分裂以后,当时王仙芝从蕲州向外出击,攻克随州(今湖北随县),活捉刺史崔休正,接着奔向江陵府。

同时,农民军另一支部队在柳彦章领导下,克服了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俘刺史陶祥,并在江州建立水军,拥有战船一百余只。

当黄巢、王仙芝驰骋南北战场的时候,唐政府又来招降。招讨都监杨复光派判官吴彦宏潜入农民军内部,策动王仙芝投降。王仙芝派尚君长等与唐政府接洽投降的事,途中被招讨使宋威拘留,宋威立即向朝廷报功,并说在战斗中俘获了尚君长等。杨复光揭露说,尚君长是主动来投降的,并不是在作战中被俘的。宋威不管这些,很快杀了尚君长。王仙芝得知此事,怒不可遏,立即猛攻郢州,于乾符五年(878)初,攻破其罗城。当时坐镇子城的荆南节度使杨知温,急忙向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求救。李福连夜率全部兵马,并以沙陀骑将刘迁为先锋,支援江陵。这支唐军在荆门打败了农民军,王仙芝被迫向申州转移。

这时,驻扎在蕲黄一带的招讨使曾元裕乘机袭击王仙芝,农民军再次受挫,死伤两万余人。王仙芝被迫退至大别山区,南下黄梅。乾符五年(878)二月,黄巢雕像农民军又被曾元裕军围攻,伤亡5万余众,王仙芝牺牲。

仙芝死后,尚让率余众北上,到亳州(今安徽亳县)会合黄巢。南北两支农民军会师以后,黄巢成了农民军的最高统帅,于这年二月,重新成立政府,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设立各种官职。建元之举和“冲天”的名号,表示黄巢要彻底打倒唐朝的决心。从此,广大农民在黄巢的旗帜下,把农民起义推向新高潮。

南北合兵以后,黄巢挥师北上,再克沂州、州,准备在北方积蓄力量,然后大举,但屡遭挫折。三月间再趋宋汴,转向叶县阳翟等地。当时唐政府怕黄巢进攻东都,于是他们急忙调河南、昭义、宣武镇兵增援东都。又在东都募兵2 000,加强防卫。由于唐军云集,黄巢再次引兵南下,作远距离的游动。四月,黄巢组织农民军从舒州(今安徽潜山)过江,到达江州以后,与原来的江南农民军会师,接着进攻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

七月以后,农民军转入两浙。八月攻克杭州,再下浙东首府越州(今浙江绍兴),浙东观察使投降黄巢。农民军又从衢州(今浙江衢县)开凿七百里山路到达福建。在福建境内,大致分两路进军:一路从现在的浦城、崇安、建瓯、南平攻入福州;另一路从现在浦城以东经政和、福安、霞浦,再南攻福州。十二月两路大军在福州会师。黄巢在福州镇压了一批地主顽固分子,对于知识分子,则采取“优容”的政策。

农民军在福建休整一段时间后,沿海向南进军,经过泉州(今福建泉州市)和漳州(今福建省漳浦县)进入广东,后来经过现在潮、循一带,到广东东北部。岭南节度使李迢,在大军压境的紧急形势下,又唱起招降的老调,声言给黄巢以岭南节度使的官位,企图以此缓和阶级矛盾。但是,黄巢和王仙芝不同,他做好了准备后,开始大举进攻广州。

乾符六年九月,农民军经过几个月休整以后,一举攻克了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广州。黄巢进城以后,给贪官和富商大贾以沉重打击。接着,他们向广西进军,攻克了桂州(今桂林市)等地。不久,五岭以南广大区域,都在农民军控制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