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5959700000055

第55章 唐诗的发展

唐代诗歌无论题材之广泛,数量之繁多,艺术之精湛,形象之丰富,都是过去时代所无法比拟的。据《全唐诗》所录,其中诗人2 300余家,作品48 000余首。

唐诗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90多年是扭转齐梁以来浮艳的诗风使唐诗走向健康发展的时期。初唐前期流行的是虞世南、上官仪的作品,仍然是齐梁的诗风。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所谓初唐四杰,开始转变。后来的宋之问、沈佺期虽然也写了不少宫体诗,但他们却完成了七言古诗和五言七言近体诗的创造,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陈子昂积极提倡建安风骨,批判齐梁诗风,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并且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恢复了我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奠定了唐诗健康发展的基础。

盛唐指从开元元年(713)到大历五年(770)的50多年间,这时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同时出现在诗坛。各种体裁的诗争芳斗艳,诗人辈出,犹如群星灿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成为浪漫主义潮流中的主要诗人。他们的诗主要是反映将士们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另一群是田园隐逸派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思想性虽然不高,但艺术上很有成就。

安史之乱以后从大历六年(771)到唐文宗大和末年的60多年,诗歌进入中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的苦难在诗歌中有了更多的反映。现实主义的作品得到极大的发展。从这个时候开始,反映人民疾苦成了优秀诗歌突出的主题。最突出的是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派,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张籍、李绅、王建、刘猛等。新乐府诗主要是揭发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残酷剥削,同情人民的疾苦,他们的诗在当时及后代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外,中唐诗歌的风格流派比盛唐更加丰富。中唐前20年,大历年间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李益、卢纶的边塞诗,是盛唐诗的余韵。后期青年诗人李贺,吸收楚辞、乐府的浪漫主义传统,写出他精神上的苦闷和追求。韩愈、孟郊的诗追求奇险,这些名家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到了晚唐(唐文宗开成初到唐亡),伴随着国势的衰微和社会动乱,诗的风格发生很大变化。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一些新发展,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们却无所作为,从而感伤情绪成为他们诗歌的基调。此外,唐末的聂夷中、杜荀鹤、皮日休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仍然坚持现实主义传统,写出一些具有批判的和战斗性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