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道:“情报确实非常重要,相对准确的情报可以让主帅尽量抓住战机,少犯错误,可以直接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思南认为将来应该如何进行改善?”
思南道:“阁老这个问题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晚辈现在就一个白身,这些应该不是我可以评述的吧!”
辛弃疾笑着道:“我们现在在我家里,老朽就是一个快要入土的老骨头,也是一个平头百姓,何况我们只是交换一下意见而已,但言无妨,有什么事情,我这把老骨头顶着!”
思南道:“其实这些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的工作,朝廷肯定早有专人负责,这次出现这样的状况,其一可能是金兵南下速度过快,情报来不及传送,另外就可能是金兵故意封锁情报或者我们自己情报交接的环节出现了小小的差错罢了!”
辛弃疾道:“朝廷确实有很多的情报部门,不过所用非人,无用的情报搜集迅速,有用的搜集非常不及时!很可能是我们朝廷自己的问题,思南认为如果你负责情报,你该如何去做?”
思南道:“晚辈并没有做过情报,所谓隔行如隔山,这个我并不好说什么!”
辛弃疾道:“简单点说一下也行!”
思南考虑了一下道:“晚辈认为情报应该分为两部,第一个部门负责对外,简称军情处,负责对外情报,策反,反间,刺杀敌人重要人物,保护自己重要人物等,另外一个部门负责对内,主要负责民间疾苦收集,检察官吏等内部事务,可以称为内务部!”
辛弃疾道:“首先我们来谈军情处,军情处负责军事收集,外部策反和反间之类的事情,思南如何保证军情处的情报能够及时准确传到当事人手中,军情处的情报如何保证准确性,不会出现延迟和错误!军情处的权力有多大?”
思南道:“我认为军情处是一个单独的情报部门,平时直接对枢密使或者丞相或者圣上负责,在战时军情处可以派遣特派员跟随军队,军情处全力为战事运转,至于军情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我还没有考虑到,要专业人员才能回答!”
辛弃疾道:“那我们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思南安排负责内部的内务部可以负责民生和督查百官,如果被奸人掌握,岂不是朝廷大患!”
思南道:“有阳光就有阴影,有些事情并不能完全避免,我们可以只给内务部监督权,让他们发现问题,以密折发送,普通的查实,处理就可以了,重要的就交给大理寺完成!更加重大的事情,如果大理寺不能处理,可以继续上报!”
辛弃疾笑着道:“朝廷就是如此处理,思南的经历老朽已经查探明白,你能够说这么多,老朽已经满意,在客厅说话总是有些拘谨,思南可愿意陪我钓钓鱼!钓鱼很锻炼一个人的耐性,也方便我们继续谈话!”
辛弃疾见思南同意,拿出两具钓具,带着思南来到蛤蟆池,此时正是早春,已经有些*,只是还没有青蛙,两人准备好钓具,在池边坐了下来,辛弃疾对随侍的下人道:“我和杨公子有些事情要谈,让闲杂人等不要靠近这里!”
辛弃疾属于领过兵的大将,说话自有一番威严,下人领命自去安排。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谈,两人对于对方的思维习惯和谈话方式逐渐了解,谈话也慢慢流畅起来,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客套。
思南知道辛弃疾有一手好的练兵技术,正想就这些方面进行请教。
辛弃疾首先道:“现在我们大宋国富民强,整个形势很好,再经过韩丞相几年的积累,宋军战斗力应该也有一定改善,而金国金国黄河三次决口,国力衰弱,这次左右两路大军的同时失败更加加剧了其内部矛盾,思南认为现在我们能够北上么?”
思南考虑了一下道:“现在的朝廷普遍存在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晚辈有四点原因向前辈解说,首先其实通过襄阳之战,晚辈觉得宋兵和金兵的战斗力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野战,差距非常明显。如果以这种状况的宋兵上战场,晚辈认为北伐希望不大。二就是金国的综合国力现在还在大宋之上,这不是晚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打仗打的是综合实力,何况是两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更加非同小可,金国作为中原霸主几十年,并不是徒有虚名,虽然金兀术南征造成了大量的女真人战死,极大的损耗了金国实力,而且经过黄河决口,金国实力衰退更加明显,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虽然金国看起来处于弱势,但是野战和攻城我们并不一定会成功,就是我们开始能够取得少量的胜仗也不能避免最后的失败。第三就是朝廷的制度,大宋自建立起来,历经几百年,一向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与朝廷的控制武将的政策有着根本的关系,经过宪宗三十多年的承平,您认为大宋可还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统兵元帅?帅是军之魂,没有魂魄的军队是不可能成功的。第四就是现在虽然韩丞相一心准备北伐,可是即有主和派阻挠,又有圣上的态度不坚决,内部都不能统一,阁老认为有成功的希望么?”
辛弃疾听完非常失望,轻声道:“难道老朽就看不到王师北进的那一天了么?”
思南道:“也并不是如此,我记得蒙古有一句话,按照我们这边的意思就是说,临安不可能一夜建成,作为两个实力相差不多的民族,我们必须做好长久对峙和战争的准备,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我们还是有很大可能实现前辈的愿望的!”
辛弃疾道:“愿闻其详!”
思南道:“有三个方面,第一,在金国有大量的汉人,他们心怀故国,而且虽然金国对他们实行了少量怀柔政策,他们还是向着我们多些,我们可以争取他们。第二就是,金国虽然是中原霸主,但是其对西夏和蒙古的统御力已经下降,西夏与他的关系已经慢慢变淡,而蒙古虽然现在臣服金国,凭借蒙古人和金国的世仇关系,两者决裂的日子并不遥远。到时只要我们好好利用,就可以对金国造成势力包围,那就比现在的情况理想的多!第三就是,我们要训练自己的精兵,无论外部条件如何,自己有强大的实力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基础!”
辛弃疾想了一下道:“我有两点疑问想向思南请教一下?”
见思南点头,辛弃疾道:“首先,我们要进行思南所说的持久战,思南认为需要多长时间?”
思南道:“我们要等候蒙古崛起,另外还要训练出自己的精兵,按照我的估计,蒙古崛起可能需要十年左右,而我们训练自己的精兵可能也需要十年左右,因此持久战最少要进行十年,也许更久,因为很多事情我们并不能完全计算清楚!”
辛弃疾道:“老朽投奔故国已经三十多年,也等了三十多年,经过多次宦海沉浮,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满目悲伤而归,本来我今生以为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没有想到思南居然认为十年左右就可以实现,老朽真是太激动了!”
等了一下,辛弃疾接着道:“思南要训练精兵,按照你的语气,似乎是想自己动手,私蓄精兵可是视同造反,难道思南真有不臣之心?”
思南摇摇头道:“人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谁希望自己处于风口浪尖,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前辈认为以大宋朝廷的现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会出现精兵么?王师会北上么?看看武穆公的旧事,我们还不明白么?我只是希望将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已,我刚才已经和前辈分析过了,蒙古人将会很快崛起,要在这个乱世保持住我们汉人的血脉,不让大家成为亡国奴,我们就必须抓住机会,让我们自己强大起来,我们汉人是一个民族,不是赵家的家天下,当赵家的统治不能保证我们整个汉民族的利益的时候,我们考虑其它的方式难道有错误吗?”
辛弃疾考虑好久才道:“思南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其实也知道太祖陈桥兵变的故事,不过我从小就受家祖的教训,要忠于大宋,要王师北上,恢复中原,可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也头发都白了,每次看见南宋君臣只知道在临安饮酒玩乐,我就非常悲伤,本朝圣上虽然勤政,但是资还在中人之下,不得已而为之,这里只有我们两人,思南的话我已经记在心上,本来我还准备劝说思南为国出力,忠于赵氏,看看我这些年的经历,我的心也淡了,不过思南的话我还一时转不过弯来,容我考虑一下,思南到处逛逛吧,我一个人在这里静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