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重返抗日战场
1618500000250

第250章 王者归来

原苏联的远东地区收复不久,朝鲜人民革命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便来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乘火车越过鸭绿江大桥进入中国境内,路过沈阳时又稍作停留,金日成专程拜访昔日的老上级,真诚地感谢中国同志,对朝鲜统一战争所给予的支援。同刘剑锋总参谋长和总政治部主任李爱国,就下一步我军将要展开的收复琉球的行动,朝鲜方面如何进行配合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磋商。

金日成表示朝鲜人民革命军,愿意配合中国同志完成收复琉球的任务。不仅全力为釜山、仁川等地的,中国海空军基地建设提供方便,必要时朝鲜人民革命军可以派出地面部队,同中国海空军一道完成收复琉球的任务。

一条横贯朝鲜南北的铁路已经修复开通,不仅对朝鲜战后经济恢复起到巨大作用,还为中国各个海空军基地的物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国各个海空军基地的铁路支线正在建设中,目前还仍以公路和海上运输为主,整个倭国的北方在中朝军队的威胁之下。

金日成一行在沈阳换乘飞机直飞南京,在南京受到总统的接见,中朝双方就双边关系,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在国际事务的联合等问题,进行了十分广泛地讨论,并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协定。中国首先承认朝鲜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且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签订了《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防御条约》(简称亚洲条约)。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防御条约》是由中国倡导,针对目前世界上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轴心国两个军事组织,使亚洲的中国、朝鲜、印度、缅甸、越南等国结成军事同盟,目的是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再次烧到本土而制定的条约。亚洲条约的核心内容就是,任何一个条约成员国遭到军事入侵,其它条约国成员国家有责任和义务,给予被入侵成员国直接的军事支持。中国和朝鲜是第一个加入条约的社会主义国家,随后不久,越南总统胡志明,缅甸总统昆山,印度总统英布,先后率领军事代表团来华,并加入亚洲条约组织。

倭国首相三本五十六,曾经致函总统,也表示愿意加入亚洲条约组织。但是中国政府以倭国非社会主义国家;倭国已加入轴心国;倭国是侵略者三条理由,拒绝倭国加入亚洲条约组织。

总统一边笑一边说道:看见没有,蒋副总统已经彻底被****了,吃顿饭还上升到革命的高度!不过,千万别提打土豪,吃完大户抹嘴就走还好,我们可不惦记你的家产。也罢,那小李的意见呢?李爱国摆出一脸可怜相说道:实在抱歉总统,我同意他们的意见。等我有了大嫂的时候,我可是不请自来,蹭饭蹭到您老心烦!总统端起茶碗,一边吹着浮沫一边神秘地笑道:你这个小官僚啊,你怎么知道没有大嫂,好吧!还是少数服从多数,今天晚上咱们就吃蒋大户!总统大手一挥拍板做出了决定。

喔!我差点忘了,陈部长说有重要的事要同我们碰一下头!总统一拍脑门说道,转过身朝不远处的教育部部长陈布雷招手。陈布雷看见总统的召唤,快步走了过来,面带微笑十分谦和地向各位问好,坐在蒋介石副总统旁边的空沙发上。

指着陈布雷笑着说道:我们的陈大秀才遇到一点难题,找NL和我给拿主意。说实在的,我也有点吃不准,借这个机会想让各位帮助参谋参谋。布雷呀,你把情况说说吧,决策委员会的成员大部分都在这里,今天的意见就是最后的决议,完全可以立即进入实施阶段!陈布雷部长带着几分感激朝总统点点头,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烦恼。

为此,陈布雷部长多次找到政务院总理,商讨教育资金的主要投向,为了合理使用教育资金,为中国尽快地培养出合格的各色人才,两个人绞尽脑汁费尽了心机。虽然召开了多次会议,广泛地听取各个阶层人士的意见,但是令二人十分头痛的是,各阶层意见总是统一不起来,并且产生的分歧较大。

包括陈布雷本人在内,大部分中国的知识界人士,都一致倾向于投向高等教育,要再增加至少三百所,与清华和北大并驾齐驱的高等学府。不仅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捷径,同时也让中国的教育事业,同其他行业一样迈进世界的先进行列。而工农兵阶层的人士认为,目前最急需的是全民扫盲和技术培训,要广泛地普及成人夜校和技工学校,争取在三两年内,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人,达到小学的文化程度,并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在另一个时空中的陈布雷,可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着名人物,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陈布雷是个很矛盾的人物,他热爱报业、想当记者,却身不由己做了高官;他位居党国中枢,大权在握,却鄙薄政治,不让儿女从政,他的子女中就没有一个国民党员(不过,他的女儿陈琏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加入中国劳动党的)

陈布雷为人谨慎,也非常熟悉为臣之道,对蒋介石或同僚总是恭敬有加,无盛气凌人的傲气。作为蒋介石御用笔杆,他廉洁自律,不拉帮结派,不贪污腐败,颇有贤相之风,被蒋介石称为完人。陈布雷为蒋介石撰写文稿无数,有诸多名句广为流传。如蒋介石在着名的庐山谈话中的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等等。但是,一向忠君的陈布雷,却敢顶撞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