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就做赚钱的傻瓜:简单实用的傻瓜式炒股法
16496800000018

第18章 当傻瓜碰上牛熊市(1)

第一节瞧它那牛样与熊样

1、股市到底有没有牛市和熊市的区别

我们经常说的牛市就是上涨的股市,上涨就是牛。跟形容人一样,都说这个人多牛,牛气,厉害,佩服。股市也是这样,涨得好,走得棒,赚钱的机会一大把,很牛,是牛市。熊呢?同样的我们常说某某人多熊,看他那熊样!熊代表衰,股市衰一直跌老套人,这是熊市。

这么一说,简单得多。若是这么说来,其实股市一直是牛市。先看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首次设立时只有40.94点,但到2011年2月底时已经超过了12000点,1987年推出的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基准点1000点,到2011年2月底时已超过7000点。即便是剔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股市还是涨的,从很长的周期来看是一个牛市。我们中国的A股也是如此,1990年12月19日创立股市时上证综指时100点,到2010年经历了20余载的跌荡沉浮,12月20日的时候2852点,上涨超过27倍。

股市由大量个股组成,只要经济向前发展,作为股市睛雨表的股市长期来说都应该是牛市。但由于实体济经的发展会有起伏高低,股市同样会随之同步运行,从而如同波浪一样的冲高与回落,从而形成阶段性的上涨和下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市就有了牛熊市。

中国股市建立时间不长,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样,还不成熟。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波动以及诸多不健全的体制束缚,中途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上国民参与交易时间尚短本身心态亦不成熟,股市往往会出现过度上涨或下跌,波动幅度和频率也远远高于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

就单个股票而言,牛熊之分就很明显,一家纯碎为了IPO上市融资圈钱的公司,上市之前会做到业绩虚高,一旦成功上市,融到了资便不再专注于企业的发展。上市公司开始走下坡路,步履为艰,一步步走向亏损倒闭。这样的股票很可能上市价就是其最高价,上市后一路下跌步入熊市,公司最后走向破产,股票必然将会变得分文不值。

2、股市的春夏秋冬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昼夜更替,万物演进。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季节气候不同,风景各异——春之盎然,夏之炎炎,秋之送爽,冬之寒风。股市,除了是一个残酷的博奕场,同时也是个神奇的造物所。市场演化同样如同生养我们的大自然一样有着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变幻。

春——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冰雪融化,万物复苏。鸟儿们开始飞回来了,冬眠的动物也出来活动筋骨。股市的春节,是刚刚经历过凄惨寒冬的季节,经过系统性的杀跌,投资者彻底失去信心。要么自己收拾背包远离了股市这个伤心之所,要么就继续耗在里面折腾,早就被冰雪冻得苟延残喘。但是春天毕竟来了,接着阳光洒下,希望降临,股票低位徘徊,偶尔还会“冷一冷”来个“倒春寒”,但不知不觉却在春风拂晓中渐渐走高,套牢的投资人也开始相继解套,进场的也开始尝到了获利的喜悦。

夏——夏天的阳光是明媚的。夏天的人们总是充满活力,敢于冒险。冲浪、登山、劳作,夏天总是充满大把的机会。股市里的夏天也是炙热的,从初夏到盛夏,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争先恐后杀进场内,满头大汗、焦头烂额、心急火撩……只为了能够多抓到一只牛股赚他个盆满钵满。这个时候的股市机会最多,投资者热情最高,但小心中署。

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金秋灿漫。早期潜伏进场的投资者,现在就是收割的时候了。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的成果与你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但也绝对离不开你栽种的过程。操作不当,你的资产像庄稼一样也会死掉。而收获的季节同样是落叶的季节,如果你过于贪婪,不肯收获,你的庄稼最后可能烂在地里。

冬——冬天,候鸟南飞,人们都躲家里取暧去了。股市中的人们,如果错过了在秋天收获的时机,上天很可能不会再给你一次机会了。投资者可能会被套牢,然后忍受一次次寒风刺骨的杀跌。信心也会在冬天逐渐的消失掉,最终割肉离场。但请一定要记住那句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股市就是这样,经历着春、夏、秋、冬的演进。其实对应的就是这么个过程:股票低位徘徊缓缓上涨——越来越热狂热的上涨——高位筑顶徐徐落幕——滑向深渊跌跌不休。当大家都绝望离场后,又回到最初的低位徘徊缓缓上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交替循环,股市不会管你怎么想、不会管你赢还是亏,总是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尊重规律然后驾驭规律。

一年之中,除了夏天是热的,其他三个季节里基本上与冷相关。早春是冷的,晚秋是冷的,冬天全冷。股票炒作周期内同样只有一段最重要、最强劲的的主升行情,主升浪中几乎所有股票都上涨的,其他时候都是风险与机会共同,对于春夏秋冬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享受到热度?冬天不要进得太早,可能还没等到春天就被冻死;春天回暧,时而阳光、时而寒风,变化无常,适合高抛低吸;夏天就好好呆着别乱动难得一段美好时光;秋天则要加倍小心,学会落袋为安别贪婪,否则很可能再掉入冰川。

3、择时、选股孰先?

择时与选股,孰重孰轻?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投资者无论牛熊市,都能够找到可以获利的股票,因其掌握了个股波动的规律与节奏。有的投资者则在大势好的时候做多,不懂基本面分析,也看不出什么股有牛股相,但买进持有就能赚钱,因其赶上了好时光。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技术派高手能在弱势之中抓到牛股,但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取胜的概率很小,不如多休息。

从长期投资来看,选股重于择时。很多长线投资者找到了那些10年上涨100倍的股票,即便大盘在这10年里面经历了四五次轮回还在原地打转,这些股票也能给投资者带来高额的回报。但问题是,我们往往不能确定我们买的股票在10年会不会上涨100倍,再者我们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也没有那么好的心态买入就持有10年。虽然有曾有股评竭力让投资者在48元全仓买入中石油,套牢后告慰大家留给孙子,但告慰只不过是安慰,到最后就变成了自慰。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择时远远重于选股。甚至可以这么说:择时是战略,选股是战术。择对了时买入,选到很一般的股票也能赚,只不过是赚得少一些。但就算选到了基本面无可挑剔的股票却在错误的时候买入,同样还是会亏。虽然质地好的股票经历过下跌后可能会再次走强,但极大的可能是投资者在股价下跌之后就卖掉了。

分清了择时与选股的关系,我们就不会每天都过分的纠缠于股票的好坏,不必每天花上十多个小时反复的玩味看盘软件里F10里面列出的那些复杂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数据。先择时,再选股,就会事半功倍。若是主力撤,你还在傻傻的凭着一个成长性的故事全仓杀入精选的牛股,只会让你高位站岗——择错时选好股,结果也枉然。

第二节大行情,选好股,拿稳票

1、发现牛的背影

牛市总在暴跌后,正如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当经历了长长的熊市下跌后,新的一轮上涨行情就在蕴酿。连绵下跌过后的低位徘徊,再加上外力的作用,股市就会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在股市的春季进行播种,等待成长,然后到秋季进行收获。当大盘出现一波强劲上涨时,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怎么选股,选什么股,才能够在一轮大行情中收获良多。我们没有必要去猜测哪里是底部,何处是低点,而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判断股市未来是不是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判断有没有足够大的上涨空间来让自己操作。

牛市启动的基本条件:经济向好

一轮大牛市必然要伴随着一轮景气度上行的实体经济周期,毕竟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如果出现恶性通胀,高失业率,产能严重过剩……那么股市要想启动一轮大牛市只不过是投资者的一个梦想。所谓梦想,只能在梦里面想想。

股市与实体经济间会出现背离,中国股市2001年到2005年之间实体经济是向好的,但股市却一路走熊。一方面是因为1999年的网络股泡沫吹得太大,本身已经把2001年到2005年的业绩都透支了,所以实体经济的稳步增长不足于使得股市继续上涨,股市已经提前预支了那几年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有股减待使得供需不平衡和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因而虽然实体经济稳步增长,股市却一路走熊。

实体经济好,不一定有牛市。因为行情本身可能预支了实体经济的增长,但实体经济不好,更不可能有牛市。向好的实体经济对股市不是万能的,但不好的实体经济对股市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说实体经济是牛市的基本条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出口受到打击,金融系统经受考验,这些都使得大牛市没有启动的根本,即便中途出台利好,也只能引发短期的波动炒作行情。

牛市启动的有利条件:长期下跌

牛熊更替,有熊市才能有牛市,有下跌才会有上涨,。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是因为“空”,才能有“多”。

股市也正是如此,正是有空才能显出多的意义来。股市能一直涨吗?不可能。那么跌就是涨的前提。到钱塘江去看潮起,若没有潮落就不会再次潮起,人间美景也只能空余心间。股市若是没有跌,这没有涨,没有涨就没有赚钱的机会。

悲观主义者从每个机遇中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从每个困难中看到机遇。下跌并不可怕,下跌是为了下一次的上涨。牛市启动的有利条件就是需要下跌,需要大幅的跌,需要长期的大幅的下跌。无论是1999年“5.19”行情,还是2005年因股改而启动的牛市行情,都是在经过充分的调整下跌之后。很多股票跌得面目前非,投资者拿着股票像拿着“炸药包”,担心随时会被“引爆”。殊不知,其实自己抱着的正是“黄金”,且都是吹尽黄沙始见的“金”,只是对未知的恐惧使得我们害怕。

如果股市高位短期调整,再次上涨,投资者还可能会再次燃起希望。但本身估值已高,再次上涨很可能只不过是主力为了达到出货的目的而虚张声势,这个时候启动的行情只能视为“冲高”行情,本质上已不适合再做长远布局。

所以,要看是不是有一波级别较大的牛市,先要看有没有经过一波较大的熊市。

牛市启动的必要条件:资金进场

股市涨跌,其实就是一个筹码不断易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导牛市行情的核心要素就是资金。股市就像大海,股票就像海中船,资金就是水。有资金,船才能前行,没了资金,船就会搁浅。

关键就是看资金状况,在经过长期的下跌后,观察有没有资金进场。股价跌到低位,很多股票投资价值已经很显而易见了,但悲观情绪会使得投资者对后市看淡,使得自己即便认为股票值得拥有也不愿买入,毕竟谁都愿意用更低的价格买入。“即然我看好这只股票,现在六块,股市还在跌,我没有理由不等到五块再去买”——这样的想法会使得大多数投资者不愿早早出手入货。

但是,有远见的投资者和有赌性的投资者,他们敢于在股价非理性下跌的时候买入。即便像是去接从天上往下掉的飞刀也毫不在意,他们坚信自己的判断和坚信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他们清楚的明白现在的过度下跌只不过是大众投资者人性劣根性的集中表现而已。这类投资者往往手握巨资,即便6元买股被套,5元再买,大不了4元再买,然后能够享受到从最低点往上涨的乐趣而不用再等上涨的过程中仓皇追高。

大资金进场,是牛市启动必要条件。大主力进场掌控了筹码,才可能有大级别的牛市产生。仅靠散户低位抄底能产生大牛市吗?散户低位买股庄家高位追高?这是零概率的事情。而且散户敢在低位买股本身也是低概率的事情。当股市在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后出现长期横盘,交易惨淡、淡清,个股无人问津。然后出现了低位的放量,那么在一轮上涨行情的启动就已具雏形。主力建仓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这个时候会出现放量拉高,然后又下跌,但已不再创新低,而后又放量拉起。如此反复,在低位形成箱体构筑平台。此时也正是傻瓜式投资进行潜伏布局良机。

牛市启动的充分条件:外力助推

行情启动就像诸葛亮草船借箭一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跌出了空间,跌出了机会,跌出了价值。然后有眼光的大投资家和大资机家们勇敢的进场,接着强悍地洗盘,该做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等一个契机,然后引爆行情。

这个契机很可能是一个外部的政策或偶然性的事件。中国股市与欧美西方股市比起来,政策市的特征很明显,因为我们国家经历了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政策干扰痕迹很浓,同时也由于中国股市建立时间不够长,诸多体制不健全,使得行政之手更有理由和更能轻而易举的对股市走向进行干预。

综观中国股市历次的上涨,几乎都与政策有关。这就是投资者“草船借箭”的东风。当前面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具备以后。一个利多政策的出台或者偶然利好事件的发展,就会成为引爆行情的催化剂。当股市多空双方投资者出现对峙平衡而牛市的前三个条件已具备,外力的助推就能打破这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