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杨力讲易经心理智慧
16504600000009

第9章 把情感装入理性之盒:不做不良情绪的传播者(3)

有一句民谚说:“愚蠢的人之所以为愚蠢,就因为在尺度的把握上与聪明人相差那么一小步。”“过”与“敛”超越分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不但会使事情无法成功,有时甚至会因“过分”而惹出是非。“不愠不火”正是体现一个适度原则。生病吃药,吃少了治不好病;吃多了会药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汽车开慢了,时间上耗费大;一味地加大马力呢,又容易出事故。只有不愠不火,适量适度,才能既省又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家产,妻妾成群。有一天,富翁得了一种怪病,寻医问药,屡治不愈。眼见生命危在旦夕,只好请来牧师做祈祷。牧师刚进屋,却转身便走。家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牧师说:“你家主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你不必再追我了。”家人不解地说:“我家老爷才病数日,怎么就病入膏肓了呢?”牧师说:“你家主人已病多年,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家人问:“怎么会得这种病?”牧师说:“常年的露宿,感受了风寒。”家人一边往回走,一边纳闷:“我家老爷金屋银山,屋宇无数,怎么会因露宿而感受风寒呢?看来这不过是疯子的疯言疯语罢了。”

于是,他把牧师的话一五一十地说给富翁听。富翁听完,忽有感悟,大叹一声说:“此话并非疯话,他是在说我纵有广厦千间,但因心灵的过度空虚,一生浑浑噩噩,没有一个好的归宿,结局如同街头露宿者一样。”

过与不及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正是因为人们无法正确地把握这之间的尺度,所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一个人可以因其住宅的豪华而生活舒适,但却无法利用豪宅来填补心灵的虚空。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是因为关闭了自己心灵的门窗,只要勇敢坚定地打开心灵的门窗,让阳光照耀自己的心胸,是很容易摆脱孤独感的。

苏东坡有首“酒色财气诗”说得好:“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说的就是一个关于“度”的问题。我们每天要吃饭,吃少了会饿,可吃多了又消化不了,有个度叫8分饱;我们每天得喝水,喝少了渴,可喝得太多也不行,有个度叫每天最好喝8杯水;我们每天得睡觉,睡少了困,睡多了会越睡越累,有个度叫保持8小时睡眠……小过卦说:“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行为稍过恭谨,丧事稍过悲哀,消费稍过于节俭。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必须恭谦,但又不宜太过,否则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遭遇到挫折和失败以后,也不要太过于悲观,要适当地节制;在用度方面虽提倡节俭,但也不要太过,否则会给人以吝啬的感觉。

度,还体现于生活中许多微妙的地方,比如在行走过程中为了避免和他人有不必要的身体摩擦而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为了避免触及一些脆弱的东西而转变话题;在与人争执或讨论的时候为了某些利益而说出了与自己真实想法相悖的话……所以,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能够更加和谐快乐,请务必掌握好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实则微妙的尺度。

心理忠告:

凡事有度,还要做到知足。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锱铢必较,贪得无厌的人,因为贪欲的驱使,他们最终会跌入罪恶的深渊而永世不得翻身。老子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抑制自己的贪欲,尽量避免“伸过头”、“蛇吞象”的现象出现,这样才能潇洒地走完人生历程。

第14讲:摆脱自负,量力而行——濡其尾,吝

《易经》未济卦中说:“濡其尾,吝。”不自量力的狐狸想渡过大河,它不仅没渡成,反而浸湿了尾巴。这样,只可招来耻辱。这是告诉我们,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就会招致耻辱和失败。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过于出风头,不要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是自负。一个人要想干好任何事,都必须首先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自信过了头就会转化为自负,有自负心理的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并不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他们过高地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做起事来往往会一意孤行,没有不招致失败的。

春秋时期,晋国的朝政由四大家族把持,国君形同虚设。在荀、韩、赵、魏四大家族之中,以荀家势力最强。荀家的族长荀瑶是个极其自负的人,他自恃兵强马壮,便想吞并其他的三家,独霸晋国。荀瑶的谋士认为时机未到,向他进言说:“我们现在的强大,还没达到足以把他们三家一举消灭的程度,如果眼下动手,他们联合起来,我们就是弱者了,自保都很难,不如暂缓此事,抓紧扩充实力,到时定可成功。”

荀瑶不听其言,不耐烦地说:“我们最具实力,是人人公认的,他们三家若是日后强大起来,我们还有机会下手吗?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坐失良机。”荀瑶于是向三家索取土地,韩、魏两家忍气吞声,不敢有违,赵家却坚决拒绝,不肯听命。赵家族长对手下人说:“荀家欺人太甚,他们无理索要土地,没有人会真心奉献。我们虽然弱小,只要有所坚持,韩、魏两家一旦态度有变,荀家就不足虑了。”

于是荀瑶邀集韩、魏两家共同攻打赵国,约定灭掉赵家之后,三家瓜分赵家的土地。赵国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困守晋阳城。晋阳城坚固无比,易守难攻,三家联军围了两年也没有攻下。后来他们改用水攻,决开汾水的堤防灌城,眼见大水就要淹过城墙的时候,赵国派人潜入韩、魏两家军营,游说他们反叛荀家。对他们说:“荀瑶恃强凌弱,已非一日。你们恐遭祸患,方才无奈出兵相助。如此一来,倘若赵家灭亡,荀家的势力更强了,你们岂不更会受其压迫?荀瑶志在灭我等三家,退让和忍耐都不是真正的自保之道,与其日夜恐惧被他吞并,何如我们联手,灭此大患呢?”

韩魏两家被说中了心事,反复思量比较之下,他们毅然倒戈,和赵家合力剿杀荀家。荀瑶不料有此突变,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招架不住,荀家全军覆灭,荀瑶满门被杀,他的族人也无一幸免。

荀瑶的灭亡,完全是因为他的自负,在自己的力量还没有达到足够战胜其他三大家族时,便匆忙出战,结果在韩魏两家倒戈的情况下全军覆灭。自负的人通常是自恃、有野心和难以相处的,而且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相当的骄傲,尽管他们表现得很有自信,但是他们仍然会对形势估计不足而犯下大错。三国时期的马谡也是一个自负者,在街亭之战中刚愎自用,不听众将劝告,导致惨败,自己也落得个斩首示众的下场。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被无名小卒斩首……所以,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动机、目的有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评价,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做自不量力的事情,这样,才可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若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就会产生自负心理。人生虽有许多种力量,但实力是成功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最基本的力量。自负不能成功,只有实力才能使人生增值。许多人常在妄想中忘记了以实力取胜之道,往往把自己的理想设计得高入云端,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力量。他们梦想成功,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总是少数。因为,他们经意或不经意地都陷进了自负的泥潭里。人各有所长,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去发展。做事符合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最稳当,不切实际的欲望,只会以失败而告终。

拿破仑就是个相当自负的人。在滑铁卢战役前夕,法国的盟友奥地利已经看出了法国即将战败的端倪,这是奥地利王朝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为此它暂时没有加入新的反法同盟,而是派出外交大臣进行调解,希望法国与反法同盟握手言和。应当说,这对法国是十分有利的。但拿破仑却被自己以往的胜利蒙蔽了眼睛,他认为自己继续作战必胜无疑。因此,他不仅不把奥地利外交大臣的意见放在眼里,反而认为这是对他天才的一种侮辱,他暴跳如雷,大骂奥地利外交大臣:英国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扮演这个角色来反对我?好吧,让战争爆发吧!再见吧,我们在维也纳再见吧!

这种侮辱对欧洲的一个大国来讲是无法忍受的,于是奥地利毫不犹豫地便投入了同盟国的怀抱,随之而来的就是法军的惨败。

拿破仑在军事上无疑是天才,但在政治、外交上却过于自负。他无视欧洲联盟的团结,不顾欧洲人民对侵略战争的强烈反抗,不惜与整个欧洲为敌,甚至把奥地利这样的朋友主动推向对方,把自己完全孤立起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没有滑铁卢戏剧性的结局,最终失败的必定还是拿破仑。人最可怕的敌人,不是自卑,而是自负。因为自负往往使人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面目,蒙住了知彼知己的眼睛,必然走向失败的境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和消除自己的自负心理呢?

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从而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提高自我认识克服自负心理。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不仅要看到自己的过去,还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和未来。

此外,自负者还要学会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总是视自己为上帝,在任何方面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左传·隐公十一年》曾记载:“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唐代吴兢在《开元升平源》中提到:“朕当量力而行,然后定可否。”由此看来,“量力而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行为,它提倡的是:摆脱自负,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

心理忠告:

我们还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治疗自负心理。自负的人一般对自己都过于自信,是自信心理的恶性膨胀。存在自负心理的人往往是思想轻敌,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在做事情时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存在这种心理的人可以采取冷处理,方法是让自己过于膨胀的情绪冷静下来,并用以往沉痛的教训告诫自己,以最佳的心境去迎接生活与工作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