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皇宫情殇
16536200000014

第14章 秽乱春宫,皇宫女性的性饥渴(1)

女皇“纳宠”

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来又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的武则天,六十多岁后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傲视男权社会的女中豪杰,她拥有男皇帝拥有的一切特权,包括她的性生活。因此,有关她纳男宠的故事纷纷扬扬流传了1000多年,至今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女皇的第一个男宠是太医程据。早在唐高宗李治晚年卧病不起时,“狐媚偏能惑主”的武媚娘就开始“秽乱春宫”,使太医程据成了她的情人,并且长期固定下来。据史书记载,太医作为皇家的保健医生,常常进出于皇宫,同后妃们最容易勾结成奸。

武则天的精力很旺,有一个太医陪伴她还觉得不够。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千金公主看出了她的寂寞,便把与自己有染的一个壮汉引进皇宫,进献给老当益壮的武则天。这个壮汉是东都洛阳街上一个卖狗皮膏药的市井无赖,名叫冯小宝,生得膀大腰宽,颇有一点阳刚之气,加上能说会道,一下子就被武则天相中了,立即把他纳入宫中,变为自己的男宠。为了提高这个市井之徒的出身地位,武则天让他同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合族,赐名薛怀义,令薛绍以季父视之。薛怀义从此冒充大族,朝廷上下呼其为“薛师”。尽管女皇至高无上,还是怕人议论。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先把这位壮汉送进洛阳白马寺“修炼”,削发为僧,任命为白马寺寺主,由宫中供给专用马匹,派专人负责。然后让他以高僧寺主名义,自由出入宫禁,不断同她相会于寝宫。

薛怀义这个暴发户的胆子也太大了。他丈着女皇的宠爱,在宫中傲视群臣,连武则天的贵婿、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也不放在眼里,薛绍只得以父礼伺奉他。武则天的亲侄儿武承嗣、武三思虽然权倾朝野,也对他礼让三分。武则天更是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指挥数万人建造明堂。后来又封他这个身无寸功的面首为威卫大将军、梁国公。

然而,一个才智过人、能撑起大唐盛世的女皇,毕竟同一个浅薄粗鲁的无赖没有多少共通之处,一阵狂热过后,武则天对这个半路出身的御用和尚渐渐失去了宠爱,又另求新欢,将一个姓沈的太医纳为新宠。薛怀义失宠后,无“义”可言。他暴跳如雷,怒不可遏,什么都不怕了。他一把火烧毁了为武则天专门建造的明堂!内心愧疚的武则天当时没有发作,仍让薛氏主持重修明堂。因此,薛怀义愈发专横无礼。有一次,薛氏直闯只有宰相可以自由出入的南衙,宰相苏良嗣实在看不过眼,喝令左右重重地掮了他几十个耳光。薛怀义捧着红肿的脸向武则天哭诉,武则天反而告诫他:“这老儿,朕也怕他,阿师以后当于北门出入,南门乃宰相往来之路,不可去侵犯他。”但薛怀义并未收敛。武则天也没有耐心了,便自言自语地说:“一个买鸭子的,还能翻了天!”遂密召太平公主率一批健壮的女人伏于宫中,等薛怀义一到,便把他五花大绑起来,给嘴里塞上了东西,接着让壮丁将他击杀。不过,武则天对他还是留了一份情意,没有焚尸扬灰,而是用畚车将他拉回白马寺,也算是还了他做和尚的心愿。

薛怀义的死,是武则天不愿看到的,也伤透了她这个老女人的心。可她不甘寂寞,对男性仍有一种很强的占有欲。但她吸取了纳宠无赖、惹人暗笑的教训,经太平公主的推荐,她选择世家之弟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为新宠,整天离不开这两个20岁左右的美少年。张氏兄弟不但年轻英俊,还精晓音律,而且有侍寝的特殊本领。武则天以为这回是公卿子弟,没人再嘲笑她了,马上给张氏二人加官四品。从此,二张俨若王侯,每天随武皇早朝,早朝后就在后宫陪侍,即实行现今的“三陪”。为了感谢二人的热情相陪,武则天不顾朝庭规矩,将毫无功绩可言的张氏二人任命为中郎将和少卿,并把朝廷大事多委托于二张。二张忘乎所以,不仅在后宫恣意专横,还结党营私,干预朝政,很快引起了众怒。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复辟唐朝的政变,将二张诛杀,拥唐中宗李显继皇帝位,恢复唐国号和一切唐制度。82岁的武则天也颇识大局,在临死前下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表明,她又回到李家当先妣。

在对待男宠问题上,武则天也太直率、太不涵虚了。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是一位文学侍从,也就是一个御用文人,此人生得仪表堂堂,文才出众,自以为很符合女皇的选宠标准,理应成为女皇的男宠,可武则天一直不曾垂青。浪漫的诗人百思不得其解,便写艳诗委婉地向女皇表达爱慕之情,诗中说:“明河可洁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还将织女支机石,更访成都卖卜人。”武则天看后一笑置之,给了宋之问一头雾水。后来,她竟当着众臣的面批评这位文学侍从说,宋卿什么都不错,就是他还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弄得宋之问面红耳赤,狼狈不堪。显然,如果不是因为口臭,武后早已把宋之问纳入了自己的石榴裙下!后来,宋之问常含一种芳香植物——鸡舌,以除口臭。

尚食奉御官柳模也利令智昏,厚颜无耻地向武则天推荐自己的儿子,说他的儿子多白、多壮、多能善解人意等等。上有所好,下必从之。还有不少青壮年人恬不知耻地自我推荐,希望女皇择优召幸。面对如此盛情,一个血气渐衰、肾气亏损的老妪,怎能应付过来呢?

武则天放肆的纳宠行为,严重地伤了大唐王朝的面子,使大臣们深感羞耻和不安。曾逼着武则天撤除了臭名昭著的“控鹤监”的大臣狄仁杰,看到武则天迷恋二张,就理直气壮地敬告武则天说:“臣过去请撤‘控鹤监’,不在虚名而在实际,今天‘控鹤监’的名虽已除去,但二张仍在陛下左右,实在有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点,殊为可惜,愿罢去二张,离他们越远越好。”对如此直率而严厉的敬告,武则天没有大怒,而是道出了自己养男宠的深层用意。她对狄仁杰说:“朕知道你是忠正老臣,所以把国家的重任委托于你。这件事你不宜过问,朕嬖幸二张,实际是为了修养身体。沈御医说:‘血气之衰,非药石所能为力,只有采取元阳,以培根本,才能阴阳合而血气充足。’朕原以为此话虚妄,试行了一下,不久血气渐旺,精神渐充,这绝不是骗你,朕的两个牙齿重新长出来就是证明。”说着,还把两颗新长出的牙齿露出来让狄仁杰看。狄仁灰仍不客气地说:“游养圣躬,也宜调节适度,恣情纵欲,适足贻害,但臣知道陛下不会像历史上的秦、胡二皇后,希望陛下到此为止,以后不能再加添男宠了!”武则天无言以对,只好默默服输,安慰了狄仁杰几句作罢。从君臣二人的对话看,武则天说的也有一定道理,而狄仁杰则不亏为一代忠臣。

据倪方六《帝王秘事》记载,男皇后宫佳丽三千,女皇的闺中也有不少密男。武则天除了薛怀义、张氏兄弟及一个御医外,给她当面首的还有一些朝臣、近侍,如柳良宾、侯祥云、僧范惠等人,他们的特点是“阳道壮伟”,他们都同武则天同床共寝过。武则天为了淫乐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控鹤监”,搜集天下美男子,人称“后宫面首院”。武则天对男子要求很高,有不少童男因床上功夫欠佳,不能让女皇帝满意,竟让武则天处死。真是太残酷了!

武则天是一个傲视男权的女皇。她纳宠的方法同男皇帝的“选秀”一样,派人专门给她物色可意的男人,供她玩乐。她启用两个“女强人”担当此任。一个是她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公主深知母皇的脾气和选宠标准,就通过自己“先试”的办法,感到满意后才推荐给母后。亲生女儿为母亲选男宠,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她用这种方法先后为母亲选择了薛怀义和二张;另一个是武则天的儿媳妇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曾是唐宫女官,后来成为中宗李显的宫妃,算是武则天的儿媳妇了。儿媳妇为婆婆物色面首,在历史上也可能是绝无仅有吧!由此观之,武则天这个女皇也太******了,太不知羞耻了,以至1000多年后的今天,所有当妈妈的、当婆婆的,都无人望其项背!

据说武则天的眼力很厉害,她几乎一眼就能看出一个男人的性能力的高低,并且绝不与那些“掉链子”的男人为伍,她宁肯把他们处死!她的实践经验是,如果男子的鼻子大鼻梁直,而且脖子长、腰细,其****亦颇雄壮、粗长,床上功夫自然称绝。

对武则天纳男宠的事,千百年来褒贬不一,其中贬之者甚多。宽容她的人认为,武则天也是皇帝,而且业绩不让须眉。她即使有几个面首,但同男皇帝的三宫六院相比,也是少之又少。正如清代著名历史学家赵翼在《二十四史札记》中所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辄千百,(武)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笔者看来,除了值得宽容的因素外,武则天养宠也有几点是应受到谴责的:一,她在进入老年后连纳几名男宠,违背了人体的自然规律,所谓的“采元阳”以“补元阴”的说法,完全是江湖庸医和道家方士的一派胡言,根本没有科学依据。这种谎谬的养生理论,迷惑了好多皇帝,害了很多人,也使中医的“阴阳学说”受到了极大的歪曲和玷污。

二,她不该滥用皇权,给她的面首们以二三品高的官位,委以只有皇帝才能承担的朝廷大事!尤其不应对冯小宝这样的市井无赖封以“威卫大将军”和“梁国公”,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也太过份了!这与其说是随心所欲的胡作非为,不如说是对朝廷对社稷的蔑视、亵渎和背叛!试想,如果一个卑劣的面首都能在一夜之间获得高官厚禄,同立过汗马功劳的大臣们平起平坐,甚至凌驾于众臣之上,那么,那些效忠于朝廷的大臣会怎么想?老百姓会怎么想?皇帝的威望何在?朝廷的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又何在?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无冕的“女皇”,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晚清的慈禧太后。这两位“女皇”都分别统治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因二人的才干和政绩大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她们都傲视男权社会,在“皇位”上凡是男人有的东西她们也要有。

慈禧太后的婚外恋,正史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婢宫野史上颇有流传,如她同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就形影不离,并经常出入于秘室。这是因为,安、李两个太监都“净身”不彻底,因而都有****。曾在清宫服务的宫人回忆,平时慈禧与安德海在皇宫中成双成对出入,俨然一对夫妻。二人早晚散步时,其他人只能远远地跟着,不得靠近。安德海后因违背朝廷不准太监外出的禁令,在私自出行到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所斩,这与慈禧太后对安的放纵有直接关系。

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很快填补了慈禧身边的空白。慈禧爱美,李莲英就到外面学了一手梳头的好手艺,把“老佛爷”的头梳得端庄高雅;慈禧喜欢看戏尤其喜欢看****,李莲英就经常组织戏班在宫中为她演出,演完把一些漂亮的奶油小生留下,带到慈禧宫内“听赏”,然后到太后的床上“演戏”。光绪八年,李莲英把一个姓白的古董商介绍给慈禧,让他在宫里住了一个多月。传说慈禧因此怀了孕,慈安太后知道后,曾召礼部大臣问废后之礼。不料事情泄露,慈安太后当夜猝死。看来,慈禧和白姓商人的私通不会是空穴来风。

慈禧还有一个“干儿子”同她的关系也非同寻常。

这个“干儿子”名叫管劬安,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父亲是个小商人,家境还算富足。从小喜欢躺在家业上享福的管劬安,生得眉清目秀,又很机灵,而且擅长绘画,会唱江南小曲,常和一班狐朋狗友一起吃渴玩乐。父亲认为他太顽劣难成大器,把他赶出了家门。这下倒好了,他抛弃父母妻子,跟一帮人流窜到了京城,很快交上了桃花运。

当时,皇宫的如意馆招考画工,管劬安竟然考了第一名,从此迈进了如意馆的大门,做起了画师。不久,管劬安的画得到了宫廷的赏识,管劬安以此很快同大太监李莲英挂上了钩。受李莲英的推荐,慈禧在秘殿单独召见管劬安,令其当面作画。目睹画师的新奇画技,慈禧大喜,当即封管劬安为如意馆馆长,自由出入于宫中。善于迎逢的管劬安,早听说慈禧喜欢歌舞戏曲,便常以情意缠绵的江南小曲拨弄慈禧的心弦,使慈禧听得如怨如慕,如痴如醉。慈禧是个性情中人,只要她老人家高兴,什么“好事”都会做出来。对管劬安,她不仅动不动就大加赏赐,还令内务府在东华门外为其安置家室。管劬安知恩图报,经常周旋于慈禧左右,听其差遣。慈禧亲昵地叫他“吾儿”,所以外面传说他是慈禧的“干儿子”,也有人说他是慈禧的男宠。

慈禧与荣禄也“有一腿”。荣禄当时身兼军机大臣、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慈禧在未入宫之前,就与荣禄相爱。入宫后,二人一往情深。咸丰年间,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祺祥之变”前夕,与慈安太后偕幼帝载淳逃离热河时,荣禄一路上给她们当保镖。慈禧的女官德龄在其名著《御香缥缈录——慈禧后私生活实录》中写道:“在慈禧没有给咸丰选取做妃子以前,荣禄就是伊的情人;后来荣禄仍克尽厥职的做伊的忠仆。他们两人中间的一番恋爱,却就此很沉痛地牺牲了。”德龄在清宫担任过两年慈禧身边的女官,后来成为一个严肃的作家,她的记述应当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