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再强调做儿女的要有一颗诚于孝亲的心,为此他还打了个比方:“对一棵树来说,树根就是那颗诚恳孝敬的心,枝叶就是尽孝的许多细节。树,它必须先有根,而后才有枝叶。并非先找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由此可见,王阳明看重的不是拿什么去孝敬父母,而是孝敬父母的那颗诚心。如果没有一颗诚心,做不到表里如一,那就谈不上是在尽孝。
潮州有一个名叫黄保的人十分欣赏王阳明的才华,一直想找个机会亲自拜会一下他,但是因为自己年龄太大身体欠佳,于是就派自己的儿子黄梦星不远万里找到王阳明求学。在王阳明身边进修了一阵子之后,黄梦星就请假回家看望老父,在家中陪伴了他一阵子之后又回来继续上课。这样学了一段时间再如此反复。
王阳明对弟子长期两地奔波的行为感到不太理解,于是就问怎么回事。黄梦星回答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崇尚圣贤之道的人,一直将王阳明视作一个有才学有德行的人,所以希望儿子能从他那儿学到点东西。为此,黄保还明确地告诉儿子,只要他能从王阳明那里学有所成,即使父亲晚年下葬的时候连口棺材都没有也一样心满意足。
黄梦星正是听了父亲的这番教导之后才千里迢迢地赶过来向王阳明学习,所以在他每次回家之后都希望能多陪父亲一段时间。但是黄保每次都是早早给儿子准备好了行李和盘缠,指责儿子这么做根本不是在尽孝,因为他的志向被所谓的孝心埋没了。由此一来,黄梦星就很纠结,他只好在不违背父命和想要尽孝的夹缝中选择了两地奔波。
黄保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得到了王阳明的赞许,他也慨叹黄梦星是一个真正的孝子,因为他虔诚地听从了父亲的教诲,在没有让他失望的前提下尽孝修行两不误,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可见,在王阳明的心中,不违背父母之命的孝行是远远高于在身边侍奉父母的孝行,因为它体现了一种虔诚的服从态度,满足了父母的要求和期待。
天竺迦夷国里,有一对夫妇,志向清净,在山中修行,信乐空闲,只存一子,名叫“睒”。睒10岁时,老夫妇双双两目失明,幸睒至孝仁慈,昼夜奉侍父母。以茅为屋,以草为蓐,不寒不热,常得安适。众果香甘,泉水清凉,饮食不虞缺乏。日日群鸟作音乐声,诸兽慈心相向,并无相扰乱的意图。睒于天寒地冻时,常穿鹿皮衣提瓶取水,麋鹿众鸟亦往饮水,不彼此畏难。
有一天,国王入山射猎,见水边有一群鸟鹿,引弓而射,矢箭误中睒的胸部,他大叫一声,血流如注,命在旦夕。国王下马来到睒面前。睒说:“象因牙而死,犀因角而亡,鸟因翠毛而被捕,麋鹿为皮肉而被杀。我今因何而等死?”
国王大自悔责。睒又说:“此非国王的过失,是我自己宿业所致。我不惜自己身命,但怜我父母,年既衰老,两眼又盲!无所依靠,也当有个善养善终。我之所以懊恼,并不是为中箭流血而痛。”国王再三向睒悔过,宁愿奉养睒的父母,嘱咐他不要过虑!
国王一面嘱人看守,一面去寻找睒的父母。他们听说睒中箭,两人昏倒于地。国王便向前扶牵睒的父母,来到睒的身旁,见其已奄奄一息,父亲抱着他的脚,母亲抱着他的头,仰天大呼。母亲又用舌头舔舐他胸部的伤口,希望把毒吸入自己的口中而死,以身代子。睒胸中的毒血经母吮吸,睒便渐渐复活起来。父母惊喜,国王也非常高兴。
大家都认为这是佛陀庇佑的奇迹。国王就发誓不再射猎,左右从者数百人,踊跃奉持五戒十善。国王还命令国中所有目盲的父母,全部由国库供给衣食,令子女应尽晨昏定省的孝道,违者重罚。于是全国人民,因睒死而复生的缘故,互相劝勉,孝道盛行。
佛说:“为父母者,皆深爱其子女,竭力教养,虽多诸苦难,乃至命亡,亦终不弃舍子女;故为子女者,应当孝顺父母,侍奉供养。父母即是家中活佛。若有不孝父母,已是大罪,若更违反父母诫教,则堕地狱无疑矣。”相反,奉行孝道,就像故事中的睒一样,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福报。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不违背父母之命的孝行是远远高于在身边侍奉父母的孝行,因为它体现了一种虔诚的服从态度,满足了父母的要求和期待。
讲孝道的家庭才和睦
任何一种花木,都要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任何一种良善,都要在谦和的孝行中培养。家庭好像一艘船,能够承载爱心,能够躲避风暴,能够抗拒海浪。孝行在,家庭的责任和关爱便在,家的幸福也才能持久。人生而有良知,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到兄长自然知尊重……这些都是人性的闪光之处。
有了孝行,家庭才能充满温暖,一个人的生命才能充满明媚的阳光。
关于孝行这一话题,王阳明曾经说过“善人也,而甚孝”这句话,意在点明孝行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是致良知的一种体现,也是一个人生存必备的品质。王阳明曾经引用过《论语》中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借用这句话告诉弟子:做人就应该孝顺父母和尊重兄长,那种冒犯长者的人终究是比较少见的,而那些犯上作乱之徒更是罕见的。所以对于一个君子来说,只有将事情的根本做好了,才能将治国和做人的原则确立,所以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都是“仁”的一种根本表现。
王阳明意识到,孔子的学说重在一个字——“道”。这个道其实就是“人道”,和心学中的天理类似,因为这个道的本源就是在于一个字——“心”。所以,要想孕育出一颗仁爱之心,就要先从孝悌开始做起,这是王阳明一直推崇的。
孔子的弟子曾经感慨地说:“社会上动荡不安就是因为一些不孝的人流窜于世上,所以才造成了文明秩序的混乱。”对此,王阳明的解释是:
“当你不孝敬父母的时候,你的儿女也将耳濡目染地学会你这种不孝,说不准还会加倍地还给你,你的生活也将陷入到黑暗之中。”正是基于这个道理,王阳明才把孝行看做是致良知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儿子,对他疼爱有加,尽心竭力地抚养着孩子长大。这对夫妻和孩子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儿媳妇总是嫌弃婆婆,不愿意尽赡养之道。不过,婆婆非常勤快,所以媳妇还是暂时忍了下来。
孙子一天天地长大,奶奶则一天天衰老,她的腰因为整日的操劳而佝偻,最后不能干重活了,而且因为年龄大了,她在吃饭的时候也会经常撒出一些饭粒。媳妇越看越不顺眼,就想着怎么才能把婆婆赶出家门。在她的怂恿下,丈夫竟然也答应把母亲赶出家门。
一天中午过后,夫妇二人把母亲送到三十里外的一个山沟里,给她丢下几块饼,就让母亲自生自灭。然而在他们回家之后,发现儿子正在村头的大树下面坐着。夫妇问孩子为什么不回家。孩子说:“我在等奶奶,你们现在把奶奶拉出了三十里,等我长大了把你们拉到八十里地也不止!”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夫妇二人顿时羞愧难当,赶忙回到山沟把老太太接了回来。从此,夫妻二人尽心尽力地赡养老人了。
俗话说:“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在故事里,这对夫妇因为嫌弃老人无法为家庭作贡献了,便要抛弃她,这时候小孩子出来说话了:“等你们老了,也无法为我的家庭作贡献了,那时候我也可以抛弃你们。”小孩子的话很简单,却很有力,给了这对不行孝道的夫妇“当头一棒”,使他们醒悟到:及时行孝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家庭和睦了,他们老了才有儿子养。行孝是为了家庭,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王阳明是一个重孝道的人,当初在他被贬谪到龙场的时候,原本可以远走高飞,但是出于顾忌家人的安全,他还是硬着头皮在龙场一待就是好几年——这就是从内心出发的一种孝行需要。也正是有了这种孝的存在,王家才一直保持着和睦的家风,这种家风不仅促进了王阳明的人生成长,更帮助他有精力去思考人生。为此,王阳明说:“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为人父母者去疼爱自己的子女而子女们对自己尽孝,这才是致良知的一种表现。假设父母不慈爱,子女不孝顺的话,一个家庭将会充满着凄凉与不和谐,根本谈不上幸福。
人活着总需要一些个性标签和道德评价,其中孝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是一个人头上最闪耀的光环,也成了我们能否延续后代的保障。其实,孝行并不在那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里,而是在每一个为人父母的言行中。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只有在无微不至地去关心和教育孩子的同时传播孝的概念和含义,才是宣扬天理和人性的正确做法。只有孝道被传承下去,家庭才能和睦,人生才能圆满。